[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上海的俄國文化地圖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化 -> 地域文化
    【市場價】
    302-438
    【優惠價】
    189-274
    【介質】 book
    【ISBN】97875452049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錦繡文章
    • ISBN:9787545204940
    • 作者:汪之成
    • 頁數:151
    • 出版日期:2010-04-01
    • 印刷日期:2010-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友人、海外旅遊者來到上海,一定想知道自己和這座城市有著怎樣的淵源。了解上海,融入上海——從打開《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開始!
      本書帶你尋訪上海的俄國文化,以地圖為引導,人物、故事、文化地標、名宅勝跡、人文習尚,璀璨斑斕,目不暇接。
    • 《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叢書記錄從上海開埠到今,世界各國文化在 上海發生、發展,以及與中國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精彩場面,展現上海作 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獨特魅力。 《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叢書,主要面向來滬參觀的海內外人士,全 書通過輕松的筆觸,以講故事的生動方式,將世界各國文化在上海這個東 方國際化都市所呈現的獨特魅力娓娓道來:歷史發展的脈絡是經線,人物 、故事、社會生活、地標景觀等是緯線,經緯交織,明珠璀璨,立體展現 出上海作為國際化都市海納百川的巨大包容性。
    • 出版說明
      一套連接上海與世界的書 何承偉
      總序
      中國文化在交融和激蕩中升華 熊月之
      壹 旅滬外僑中的特殊一族——俄國人
      1、來滬較晚
      2、增速*快
      3、無根之人
      4、從“窮困潦倒”到“衣冠楚楚”
      5、上海**都市文化的臺柱
      6、俄僑與中國人民的友誼
      7、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
      8、入籍俄僑,回歸蘇聯
      9、白俄難民,撤離上海
      貳 北方來客——“羅宋人”在上海
      1、俄國駐滬總領事館及格羅謝其人其事
      2、開創與主營中國電信事業半個世紀——大北電報公司
      3、開中外合資銀行之先河一華俄道勝銀行
      4、聯結遠東與歐洲的紐帶——義勇艦隊公司
      5、集郵珍品_一俄國客郵局發行的紀念郵票
      6、轟動中城的不速之客——斯塔爾克白俄難民船隊抵滬始末
      7、頑強的格列博夫及其遠東哥薩克軍團餘部
      8、租界的“守護者”——上海萬國商團俄國聯隊
      9、“一·二八”事變與法租界俄國義勇隊
      10、同舟共濟——上海俄僑的社會團體及慈善機構
      11、聖母大堂與聖尼古拉斯教堂
      12、面向旁人,拯救難民——俄國正教會醫院
      13、上海的“涅瓦大街”——俄商與霞飛路的崛起
      參 難忘的記憶——俄國人的生活習俗
      1、高雅端莊的衣著服飾
      2、三六九等的居所
      3、“紳士風度”與“女士優先”
      4、傳統與現代水乳交融的婚禮習俗
      5、恪守教規的生育喪葬習俗
      6、難民生涯使俄羅斯人*迷信
      7、因地而異的俄人聖誕——新年習俗
      8、*隆重的宗教節日——“帕斯哈”(復活節)
      9、“羅宋大菜”風靡上海
      10、霞飛路上的“山東幫”,入鄉隨俗的“羅宋湯”
      11、羅宋面包——聞香尋蹤
      12、“伏特加”與俄人的飲酒習俗
      13、“薩莫瓦爾”與俄人的“茶道”
      14、紅紅火火30年——俄羅斯的咖啡文化在上海
      肆 上海**舞臺的瑰寶——俄羅斯藝術
      1、南京大戲院與以俄籍樂師為主體的工部局音樂隊
      2、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拓荒者——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中的俄籍教授
      3、“空中雲雀”——蘇石林
      4、禮查飯店與葉爾莫爾爵士樂隊
      5、華懋飯店中的沙俄宮廷演奏塚
      6、彙中飯店與別爾沙茨基五重奏組
      7、倫斯特列姆爵士樂隊在百樂門
      8、浪漫曲演唱大師——韋爾京斯基
      9、大光明和世界男低音歌王夏裡亞賓
      10、“夜鶯”的美妙歌喉,“雄鷹”的矯健舞步一普拉托夫哥薩克合唱團
      11、白雪皚皚高加索,春潮澎湃伏爾加——扎羅夫頓河哥薩克合唱團
      12、合唱指揮大師馬申及捷列克哥薩克合唱團
      13、“雷雨”中的繁漪——普裡**科娃及其上海俄國話劇團
      14、蘭心大戲院與繽紛璀璨的俄羅斯歌劇演出
      15、蜚聲上海藝壇的俄羅斯古典芭蕾舞
      16、**飯店的“舞後”——俄羅斯通俗舞蹈家
      17、將中國傳統音樂推向**舞臺——上海俄僑樂聖阿甫夏洛穆夫
      18、俄國文化的載體,僑民生活的寫照——上海俄僑報刊一瞥
      伍 當代上海與俄羅斯文化
      1、精湛技藝詮釋經典劇目,視覺與聽覺的**享受——俄羅斯古典芭蕾舞重返上海舞臺
      2、老歌陳釀,懷念流金歲月;多彩艷麗,舞藝熱烈剽悍——令人如痴如醉的俄羅斯民族風情歌舞
      3、驚心動魄,**刺激——世界**的俄羅斯大馬戲
      陸 附錄
      1、大事年表
      2、標志性建築
      3、主要參考書目
    • 1843年上海闢為通商口岸後,先後在滬定居的有來自58個**的外僑 ,至20世紀30年代中期,外僑總數已逾6萬,其中約四分之一為俄僑。然與 其他各國外僑相比,俄人顯為一特殊的群體。
      1 來滬較晚 在上海租界形成之初的20年內,沒有一個俄國人在滬定居。*早在上 海居留的俄人,是那些原先住在漢口的俄國茶商。19世紀60年代起,俄商 開始在漢口收購紅茶,並設廠制成磚茶,由水路沿江而下,運至上海,再 經海道轉運出口至俄國。漢口俄商為處理繁忙的貿易業務,常到作為主要 中轉站的上海,並在上海逗留一段時間;而一些**的俄國茶行,如百昌 洋行、順豐洋行和新泰洋行等,還在上海設立分行或代理號,其所雇之行 員便成為在滬居住的俄國僑民。然自1865年至1890年代初,上海每年平均 僅有4名俄僑。19世紀末起,俄僑人數開始緩慢增加,至**次世界大戰爆 發時,公共租界的俄僑大體在360人左右。與其他各國外僑相比,俄僑人數 仍較少,且大多互不往來,既無社團組織,亦罕見共同參與之社會活動, *無藝人旅居滬埠。
      2 增速*快 1917年十月革命後,大批舊俄貴族、資本家、文武官員和知識分子, 倉皇逃離俄國。自1918年初起,俄難民蜂擁抵滬。據沙俄駐滬總領事格羅 謝統計:自1900至1917年間,來滬俄僑僅有248人,平均每年不足15人;而 自1918至1931的14年間,抵滬俄僑為14836人,即平均每年多達1060人。其 中出現過幾次高潮,即俄國革命後的1918年、1922年遠東濱海地區白俄抵 抗運動結束、1925年上海工人大罷工及1929年中國和蘇聯在東北地區發生 武裝衝突之後。十月革命前,上海俄僑人數約有400餘名,僅占上海外僑總 數的2%。而至1936年,公共租界共有外僑38915人,其中俄僑3017人;法 租界外僑總數為23398人,其中俄僑11828人;兩界合計,俄僑總數為14845 人,占外僑總數(62313人)的24%。可見,在18年的時間內,俄人在上海外 僑總數中的比例增加了12倍,成為上海人數*多的西方僑民。
      3 無根之人 旅滬俄僑在十月革命前人數雖少,卻均繫帝俄臣民,由駐滬俄國總領 事館管轄,受俄國政府保護。十月革命後,由於蘇維埃政權尚未被列強各 國所承認,故上海公共租界及法租界當局仍繼續承認舊俄駐滬總領事館, 並視俄總領事格羅謝為上海俄人之當然代表;旅滬俄僑亦與其他各國外僑 一樣,繼續享有領事裁判權。然十月革命後駐華俄使領館的微妙地位及其 種種侵犯中國主權的活動,日益引起中國政府的關注。1920年明23日,北 洋政府要求關閉俄國駐華外交使領機構,停止舊俄駐華公使、領事等外交 官待遇。西方各國雖在事實上默認中國政府之決定,但堅持要求保護俄僑 ,並設立一些管理俄僑的機構。1921年,北洋政府決定在各通商口岸設立 管理俄僑通商事務局,舊俄外交官以不支薪的中國官員身份供職。
      1921年3月7日,管理上海俄僑通商事務局正式開辦,由外交部特派江 蘇交涉員許沅兼任總辦,格羅謝任主持局務的會辦。該局按中國法律對旅 滬俄僑進行管理。1924年5月31日中蘇兩國正式簽訂了《解決懸案大綱協定 》,又稱《中蘇協定》。同日,兩國政府宣布恢復正常外交關繫。同年7月 1日起,管理上海俄僑通商事務局撤消,舊俄領館移交後成為蘇聯駐滬總領 事館。自此,不承認蘇維埃政權的*大部分俄僑,皆成為沒有國籍、沒有 護照、不受使領館保護、沒有法律意義上的身份之無國籍難民。他們雖有 民族,卻無國可歸,成為“無根之人”。這一切使他們在上海的流亡生活 尤為艱難,並具有了異於其他各國外僑的諸多特點。正如德國**小說家 艾利希·雷馬克在其長篇小說《流亡曲》的卷首語中所說:“沒有根的生 活,是需要勇氣的。” 4 從“窮困潦倒”到“衣冠楚楚” 經過十月革命與**戰爭的風暴而流亡至滬的白俄難民,原先大多衣 不蔽體,疲憊不堪,分文不名。
      P4-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