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文物保護基礎理論 龔德纔 著 文物/考古社科 新華書店正版圖書籍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歷史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20465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ISBN編號:9787312046582
    書名:文物保護基礎理論 文物保護基礎理論
    作者:無

    代碼:48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

    文物保護基礎理論

    作  者: 龔德纔 著
    size="731x8"
    定  價: 48
    size="731x8"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size="731x8"
    出版日期: 2019年03月01日
    size="731x8"
    頁  數: 288
    size="731x8"
    裝  幀: 平裝
    size="731x8"
    ISBN: 9787312046582
    size="731x8"
    目錄
    ●章 文物保護學理論模型(1) 1.1文物保護學理論模型的構建及意義(1) 1.1.1建立文物保護學理論模型的必要性(1) 1.1.2構建文物保護學的理論模型(4) 1.1.3文物保護學理論模型的應用(15) 1.1.4文物保護學理論模型的意義(19) 1.2文物實體質點運動與文物變化規律(21) 1.2.1文物實體質點運動(21) 1.2.2文物的變化規律(24) 1.2.3文物的狀態(25) 1.3文物的差異性和可公度性(27) 1.3.1文物的差異性(27) 1.3.2文物的可公度性(28) 參考文獻(31) 第2章 文物與環境(33) 2.1文物實體經歷的環境類型(33) 2.2文物環境(35) 2.2.1文物環境繫統(35) 2.2.2博物館的室內環境(37) 2.2.3博物館的觀眾環境(41) 2.2.4博物館環境潔淨技術(43) 2.3文物實體表面環境的平衡(44) 2.3.1穩定狀態(44) 2.3.2平衡特點(45) 參考文獻(47) 第3章 文物材料的脆弱理論(48) 3.1文物實體結構穩定的原因(48) 3.2文物實體脆弱的表觀現像(51) 3.2.1理化性能改變(51) 3.2.2表觀形貌改變(52) 3.2.3表面顏色變化(53) 3.3文物實體脆弱的原因(53) 參考文獻(56) 第4章 文物信息學(57) 4.1文物信息學基本概念(57) 4.1.1信息學基本概念(57) 4.1.2文物信息(58) 4.1.3文物信息學與文物質點模型的關繫(61) 4.2文物信息的特點和類型(64) 4.2.1文物信息的特點(64) 4.2.2文物信息的屬性(66) 4.2.3文物信息的類型(68) 4.3文物信息的繫統及價值(71) 4.3.1文物信息繫統(71) 4.3.2文物信息的價值(75) 4.4文物信息的提取(76) 4.5文物信息的應用——文物科技鋻定(77) 參考文獻(81) 第5章 文物材料學(82) 5.1文物材料學的定義(82) 5.1.1文物材料學的內涵(82) 5.1.2文物材料的特點和分類(83) 5.1.3文物材料的特征(86) 5.2文物實體材料的組成與結構(88) 5.2.1文物實體材料的組成(88) 5.2.2文物實體材料的結構(89) 5.2.3文物實體材料組成與結構的變化形式(90) 5.3文物實體材料中的伴生物(92) 5.3.1伴生物的定義(92) 5.3.2伴生物的種類(93) 5.4文物實體材料的熱力學特征(95) 5.4.1文物實體材料的亞穩態(95) 5.4.2文物實體材料的界面(98) 參考文獻(100) 第6章 文物病害學(101) 6.1文物病害學的定義(101) 6.1.1文物病害(101) 6.1.2文物病害學(103) 6.1.3文物病害信息的價值(104) 6.2文物病害的分類(104) 6.2.1文物實體病害的屬性分類(105) 6.2.2文物實體病害的材料結構分類(106) 6.3應力型病害(109) 6.3.1文物實體應力的產生(109) 6.3.2應力的危害(109) 6.3.3消除應力的方法(110) 6.3.4文物實體的應力病害類型(111) 6.4累積損傷(113) 6.4.1累積損傷效應概念(113) 6.4.2累積損傷模型(115) 6.4.3累積損傷特征(115) 6.5水參與的文物病害(116) 6.5.1水的相變(116) 6.5.2水的表面張力、毛細現像(118) 6.5.3溶解和運移作用(120) 6.5.4水合作用、水解作用(121) 6.5.5水分對微生物作用的影響(121) 6.5.6水分子的填充作用(122) 6.5.7脫水作用(123) 6.6污染類病害的形成(123) 6.6.1污染類病害的定義(123) 6.6.2污染類病害的產生機理(124) 6.7腐蝕和降解類病害(125) 6.7.1文物實體材料腐蝕降解的影響因素(125) 6.7.2文物實體材料腐蝕降解的案例(126) 6.7.3文物實體材料腐蝕和降解的機制(147) 6.8對應關繫(151) 參考文獻(152) 第7章 研究方法和保護原理(156) 7.1研究方法(156) 7.1.1比較研究(156) 7.1.2模擬實驗(158) 7.1.3應用實驗(162) 7.1.4掛片實驗(162) 7.1.5組合分析(162) 7.2有害物的穩定化理論(163) 7.2.1有害物的性質(163) 7.2.2有害物的處理(164) 7.3文物實體材料的穩定化理論(164) 7.3.1文物壽命(164) 7.3.2文物實體材質失穩(165) 7.4文物清洗理論(166) 7.4.1污染病害對文物實體的影響(166) 7.4.2文物實體表面污染類病害的清除原理(169) 7.5黏粘文物自分層原理(171) 7.6文物加固理論(173) 7.6.1質點還原與轉變加固原理(174) 7.6.2質點粘結加固原理(174) 7.6.3質點補缺加固原理(176) 7.7回補修復理論(177) 參考文獻(180) 第8章 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182) 8.1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概述(182) 8.1.1文物材料表界面的定義(182) 8.1.2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的質點模型(183) 8.1.3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的研究意義(184) 8.2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的結構圖像(188) 8.3文物實體表界面的分類(188) 8.3.1以表界面形成材料狀態分類(188) 8.3.2以界面結合方式分類(191) 8.4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的性質和特點(194) 8.4.1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的基本性質(194) 8.4.2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的特點(199) 8.4.3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性能的改進方法(201) 8.4.4文物實體需要什麼樣的表界面(202) 8.5文物材料表界面的研究案例(204) 8.5.1黏粘文物的揭展(204) 8.5.2表界面科學與文物保護(205) 8.6文物實體材料表界面分析(207) 8.6.1表面分析(207) 8.6.2界面分析(208) 8.6.3界面分析技術(209) 參考文獻(211) 第9章 文物實體材料孔隙(213) 9.1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定義和研究意義(214) 9.1.1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定義(214) 9.1.2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研究意義(214) 9.2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分類及結構(218) 9.2.1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分類(218) 9.2.2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結構(221) 9.3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特點(224) 9.3.1毛細管凝聚現像(224) 9.3.2孔隙分布的不均一性(226) 9.3.3文物孔隙的動態變化特征(226) 9.3.4文物實體孔隙的填充吸附性(228) 9.3.5孔隙內的氣阻現像(229) 9.4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作用(229) 9.4.1保護材料的運輸通道(230) 9.4.2應力集中的作用點(230) 9.4.3決定文物實體材料的相關性能(231) 9.4.4傳遞文物信息(232) 9.4.5反映文物的劣化程度(233) 9.5保護處理與孔隙的關繫(235) 9.5.1清洗過程(235) 9.5.2加固過程(236) 9.5.3典藏過程(238) 9.6文物實體材料孔隙的研究案例(239) 9.6.1運用於紙質文物的研究(239) 9.6.2運用於皮革文物的研究(240) 9.6.3運用於石質文物的研究(240) 9.6.4運用於絲織品文物的研究(241) 9.6.5運用於磚土遺址的研究(242) 9.6.6運用於彩繪文物的研究(243) 參考文獻(243) 0章 考古殘留物(246) 10.1考古殘留物的概念(246) 10.1.1考古殘留物(246) 10.1.2考古殘留物研究的難點(249) 10.2考古殘留物研究的重要意義(251) 10.3考古殘留物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52) 10.4考古殘留物研究案例(254) 10.4.1國外研究案例(254) 10.4.2國內研究案例(258) 10.5考古殘留物研究發展趨勢(261) 10.5.1植物澱粉粒殘留物研究(261) 10.5.2蛋白質類生物大分子殘留物研究(262) 10.5.3脂類及有機小分子殘留物的研究(262) 參考文獻(263) 其他參考文獻(266) Introduction(271) 彩圖(277)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size="789x11"

    本書以文物質點模型為主線,對文物保護研究過程中所涉及的理論、方法和基本概念以及技術原理進行了著述,目的是建立文物保護基礎理論體繫,以滿足文物保護學科發展的需求,指導文物保護研究。這是一個既包含文物材料學又包含文物信息學的含義的深刻的理論框架,對於理解文物材料學、文物信息學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指導我們對文物的材料信息和相關的加工工藝、埋藏環境等信息的提取工作,進而有效地指導對文物的保護、修復的方案制定和相關保護材料、保護試劑的選擇,對於加強文物保護和修復,增加文物的存續時間,延長文物的壽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龔德纔 著

    size="43x26"

    龔德纔,1960年11月生,江蘇省南京市人。工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文物保護科學基礎研究中心主任。第五屆江蘇省很好知識分子,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 從事文物保護基礎理論研究,紙質和紡織品文物、古建築彩繪等文物保護30餘年。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文物局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參與完成國家科技支撐項目3項。主持國家文物局指南針計劃項目2項,參與指南針計劃項目2項。在靠前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獲得文物保護技術發明4項、軟件著作版權2項。主持完成文物保護項目30餘項,使大量珍貴文物得到保護。獲得江蘇省文化......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