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清代帝陵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文物考古
【市場價】
315-456
【優惠價】
197-285
【介質】 book
【ISBN】978780722981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遼寧民族
  • ISBN:9787807229810
  • 作者:李寅
  • 頁數:217
  • 出版日期:2011-02-01
  • 印刷日期:2011-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清代帝陵》由李寅編著的。在編寫過程中,以帝繫為先後順序,以建築和內葬人物為敘述重點,適當雜以典故、傳聞。同時,為了反映時代性,作者又把近年來的新鮮研究成果加進其中,力圖使其*加鮮活豐滿。
  • 《清代帝陵》由李寅編著的。 清朝的陵寢共有五處:瀋陽的福陵、昭陵和新賓的永陵,入關後形成兩 處規模宏大的陵區,即清東陵和清西陵。關外三陵,肇建於清朝開創時期, 加之受國力因素的影響,規模較小,尤其具有地方特色。入關後的清代帝陵 ,承襲了朱元璋締造的遞進式院落的格局,一改關外帝陵的風格。侍死如事 生,這是清王朝一以貫之的思想理念,因而,會不遺餘力地打造帝王的陵寢 ,從宏大的建築上給人以震懾,使之產生敬畏心理。從選址、建築,到喪葬 形式等諸多方面。無不顯示出皇家的高貴與奢華。《清代帝陵》以帝繫為先 後順序,以建築和內葬人物為敘述重點,適當雜以典故、傳聞。
  • 前言
    啟清朝之運的永陵
    規制簡約的永陵建築
    永陵內葬人物
    東京陵的變遷
    開大清基業的福陵
    氣勢不凡的福陵建築
    福陵的墓主人
    壽康妃園寢
    皇太極——功德彰顯葬昭陵
    昭陵的建築
    昭陵的墓主人
    神秘的昭西陵
    懿靖大貴妃園寢
    入關**帝順治的孝陵
    少年天子親定陵址
    洋洋大觀的孝陵建築
    拆明宮、建孝陵的史實考證
    清東陵——**未被盜掘的陵寢
    孝陵的內葬人物
    略帶關外遺風的孝東陵
    千年一帝——康熙大帝的景陵
    戰火紛飛建陵園
    雍正以血薦陵名
    孫皇帝的饋贈
    景陵“祥瑞”何其多
    景陵內葬人物
    景陵妃園寢——48位女人守望的墓地
    乾隆報恩,建景陵皇貴妃園寢
    眾說紛纭的泰陵
    煞費苦心的風水選擇
    中規中矩的泰陵建築
    泰陵地宮內葬人物
    典制大備的泰東陵
    泰陵妃園寢
    裕陵——古稀天子苦心經營的佛國世界
    需要培補的勝水峪風水
    舉國供張建裕陵
    裕陵內葬人物
    乾隆帝後尸骨大團圓
    裕陵地宮的女尸之謎
    **規制的裕陵妃園寢
    香妃的棺內遺物
    險遭刺殺的嘉慶帝昌陵
    太上皇*終定昌陵
    昌陵內葬人物
    誰應為孝和睿皇後修建陵寢
    昌陵妃園寢
    東拆西建的道光帝慕陵
    寶華峪陵寢的修建和廢棄
    處處“創新”的慕陵規制
    慕陵內葬人物
    由妃園寢升格而來的慕東陵
    內憂外患話定陵
    咸豐帝生前勘定陵址
    定陵規制的辯論
    可憐定陵用舊料
    定陵內葬人物
    不同尋常的慈安陵
    金碧輝煌的慈禧陵
    定陵妃園寢——麗妃的葬地
    短命天子的惠陵
    惠陵的風水選址
    令人猜測的惠陵規制
    同治帝的梓宮和龍輴車
    同治皇後棺內隨葬物
    悲歡離合墓中人
    惠陵妃園寢
    崇陵——悲苦天子的*終歸宿
    生前親自踏勘,死後派上用場
    規制不菲的崇陵建築
    誰是害死光緒帝的元兇
    夜盜瑾妃墓
    遜帝宣統和他的葬地
    後記
  • 永陵,滿語為“恩特和莫蒙安”,是清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興祖 直皇帝福滿、景祖翼皇帝覺昌安、顯祖宣皇帝塔克世及其妻室的合葬 墓,位於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約2公裡處。
    規制簡約的永陵建築 關於永陵的風水,歷來有“天下**福地”的美稱,這裡可謂山 清水秀。它背靠形如巨龍的啟運山,海撥840多米的煙囪山是其前照 山,東南有雞鳴山、西側有鳳凰山環護兩側,又有蘇子河、草倉河夾 流其間。所以,永陵風水歷來為術士們所吹捧,成為後來清帝選址造 陵的風水藍本。其實,永陵後靠啟運山之名,並非當時就有,是順治 八年(1651年)十月二十一日,順治帝所封。“啟運山”是開啟美好 國運的意思,寓意大清王朝的萬年國運自此開始。
    永陵修建的年代,由於檔案闕載,確切時間不詳。有的史家認為 是明萬歷二十六年 (1598年),但近年 來,一些學者對此提 出了質疑,提出永陵 大概建於明末清初的 觀點,至於具體年代, 還有待史學家繼續探 討,目前尚無定論。
    永陵的建築軸向 為坐西北向東南,即乾山巽向。全陵前後有三進院落,占地11000餘 平方米。由南向北,**進院落內為4座碑亭。此院落正門為正紅 門,是永陵的總門戶,又稱“大紅門”、“前宮門”、“外宮門”等。
    正紅門為一座硬山式通道門,高5.4米,面闊10.7米,進深6米,共 3間,每間有兩對對開木柵欄門,屋頂黃琉璃瓦。柵欄門及前後檐柱 均塗紅色。這3間門座,在清代作用各不相同,中間為神門,是靈 位、祝版、制帛、供品等通用之路,也是寶位奉安地宮時,寶宮通過 之路。東門為君門,是歷朝帝王祭祀祖陵時通過之路。西門為臣門, 是除皇帝之外,皇帝家室及達官顯宦們人陵之路。三座門路等級有 別,制度井然,是不可亂走的。
    正紅門兩側,圍繞陵寢的牆座稱“風水紅牆”。紅牆東西兩側各 有一側門,東為東紅門,西為西紅門,此門門頂為青瓦建築。
    正紅門向北,是一條筆直的神道,神道由中心石和兩側牙石組 成,其功能是陵主魂靈出入之路,一些祭陵用神物等也使用神路。神 路南起正紅門,北接啟運門。
    **進院落正中是一字排開的4座碑亭,分居神道兩側。這4 座碑亭建築形式**一樣,高9.6米,面闊和進深均7.38米,單 檐歇山式建築,覆黃琉璃瓦,4面紅牆,前後分別有拱形門,並有 垂帶式踏垛臺階,方形基座石。碑亭內各豎一統龍趺碑。碑座為赑 屃。碑身高3.44米,寬1.36米,厚0.4米。碑文用滿、蒙、漢三種 文字書寫,因滿洲為統治階級,故滿文居中, 左為蒙古文,右為漢文,分別居次要地位。
    這4座碑亭,以輩分長幼安排次序,完 全按中國古代宗法制度中,居中為大的原則 分配左右。居中左*尊地位的是肇祖孟特穆, 興祖福滿居中右,次左為景祖覺昌安,次右為顯祖塔克世。這些碑的 碑身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粉飾,色艷而端莊。4座碑亭建造於 兩個時期,肇祖、興祖建於順治十二年。順治十五年,將尚在遼陽東 京陵的景祖、顯祖遷到此處,形成**的式樣。
    4座碑亭的東西兩側,還各有廂房兩座,是永陵官兵駐守和制作 茶膳等祭祀物品之所。東側南為大班房,北為果樓;西側南為茶房餑 餑房,北為膳房。圍牆西有西紅門,東有東紅門。
    第二進院落的*南門為啟運門,與神道相接。啟運門,又稱“內 宮門”,是方城、寶城之門戶。單檐歇山式建築,黃色琉璃瓦。面闊3 間,進深2間,長寬各15米。每間有對開門2扇,朱色,每扇門上 飾有81顆門釘。啟運門兩側尚有順山紅牆,每側正中有五彩袖壁各 一座。
    此院落北端正中,為高大而莊嚴的啟運殿。“啟運”二字是“光 啟鴻圖,肇興帝業,開先裕後”之意。
    啟運殿又稱“大殿”、“享殿”,是祭祀的主要場所。大殿3間, 單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瓦。殿高13.5米,面闊19.25米。殿內設4個 暖閣,各設寶床1張,寶床上設有龕座,內供神位。肇、興、景、顯 四祖的神牌就供奉在這裡。暖閣前各設香案1張,龍鳳寶座各1對, 香案前設黑漆楠木描金圓幾20,隻,上供五供4堂,內插萬年松和靈芝。
    每年清明、中元、鼕至、歲暮及忌辰舉行大祭禮,要請出神牌, 供於寶座之上。遇有啟運殿維修時,要將殿內陳設移人東配殿,一應 典禮在東配殿舉行。
    啟運殿東西兩側為配殿,東為東配殿,西為西配殿。兩殿相向而 建,單檐歇山式,面闊3間,進深2間,黃琉璃瓦頂,四面出廊。東 西配殿的主要作用是啟運殿大修時,在配殿供奉四祖神牌,東配殿供 奉肇祖、興祖帝後之神位,西配殿供奉景祖、顯祖帝後之神位。同 時,西配殿內還是尊藏乾隆帝御制《神樹賦》的臥碑之所。
    啟運殿與西配殿之間,尚有一座不大的建築,玲瓏剔透,是為焚 帛爐,又稱燎爐。由青磚砌成,亭子通高3.2米,清明、鼕至、歲暮 等大祭到來時,在此焚燒祝版、制帛、金銀錁等。按清制,大祭時要 燒紙10000張、金銀錁10000錠,數目相當可觀。永陵焚帛爐,不 僅較其他帝陵為小,而且用料簡單,不飾琉璃,8位神主隻使用l座 焚帛爐,反映出清初簡單樸實的建築特色。
    穿過啟運殿,進入陵寢寶域後院,也叫墳院,是為第三進院落。
    墳院內分兩層臺地。上層臺地內有寶頂3個,分別是:興祖居正中, 左為景祖,右為顯祖。而肇祖原皇帝居東北角,不起墳頭,是個衣冠 塚。這個寶城的建築平面呈馬蹄形,其圍護城牆為八角半圓形,牆高 1.36丈,周長31.9丈。
    肇祖孟特穆的墳塚內隻葬衣物,而他真正的尸骨葬於朝鮮北境阿 木河附近的半山面地方,不便遷葬。按照古禮,衣冠塚不起墳頭,隻 在葬處造穴而已,但各種祭祀形式並不因此而減少。
    在興祖福滿寶頂之前,曾長有一棵神奇的榆樹。清朝皇帝稱之為 “瑞榆”,將其奉若神樹。相傳,太祖努爾哈赤起兵反明時,一次被外 族打敗外逃,身背父母骨灰,來到蘇子河畔的煙囪山下,饑腸轆轆, 便想找旅店住下。可是,由於他身背父母骨灰,各旅店不肯收留,情 急無奈,他隻好將父母骨灰放在了這棵榆樹的枝權上,並作標記,準 備第二天來取。可是,當他第二天來取時,樹權連同骨灰匣已全埋入 地下,無論努爾哈赤怎麼 挖取,均不動搖。他又找 來利斧,用力砍樹,冒出 的卻是一股紅血漿。努爾 哈赤認為這一定是一棵神 樹,天意欲將父母埋葬於 此,於是,他重新將骨灰 埋好。這個傳說,清廷一 直深信不疑。因此,這棵 榆樹被稱為神樹,而受到保護。乾隆帝在乾隆十九年第二次東巡時, 寫下《神樹賦》一文,近500字,對此神樹大加頌揚,甚至把它與大 清的國運興衰都聯繫在了一起。這篇賦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奉旨刊刻於石碑之上,供奉在西配殿之南山牆。
    這棵榆樹終清之世,都活了過來。同治二年(1863年),受暴風 雨襲擊,倒伏,朝廷下旨將其作支架保護。“十年動亂”期間,“神樹”被 砍毀。
    下層臺地是一條狹窄的地面,地面及兩臺地間各有磚砌的駁岸。
    正中為三路礓礤,兩側有臺階,共21階。
    下層臺地有兩座陪葬墓,東側為武功郡王禮敦巴圖魯墓,西側是 恪恭貝勒塔察篇古之墓。帝陵之內附有陪葬墓,一方面也反映出墓主 生前身份之高,地位之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清初皇家在喪葬制度 上的隨意性。
    從**進院落西紅門就可進入另一組方形院落——省牲所。省牲 所是備制牛羊制品的作坊。院內有省牲亭5間,果樓3間,省牲亭西 側還設有冰窖。
    省牲所為正房,5間,隻在東次間開門,內有爐灶及4口煮肉鐵 鍋。冰窖在省牲所西牆外,是關防衙門貯藏冰塊的地方。陵寢中各種 大小祭祀活動繁多,為防止食物變質,要使用冰塊保鮮。冰塊的采集 在每年小寒以後,地點是蘇子河。
    P1-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