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寬容的接力棒--斯蒂芬·邁特卡夫回憶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254-368
    【優惠價】
    159-230
    【介質】 book
    【ISBN】97875474160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山東畫報
    • ISBN:9787547416082
    • 作者:(英)斯蒂芬·邁特卡夫|譯者:李九紅|校注:李欣
    • 頁數:222
    • 出版日期:2015-08-01
    • 印刷日期:2015-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0千字
    • 《寬容的接力棒--斯蒂芬·邁特卡夫回憶錄》以當年二戰親歷者斯蒂芬·邁特卡夫的視點為切入點,講述在濰縣集中營裡,發生在1942年到1945年間,一個特殊年代、特殊空間、特殊背景、特殊經歷的人生故事,講述有關和平、關愛、勇敢、平等以及人性價值和生命尊嚴的故事,講述一段戰火中心靈成長的歷史。
    • 斯蒂芬·邁特卡夫的父親長期生活在中國雲南, 致力於在僳僳族中傳教事業,而斯蒂·邁特卡夫即出 生在雲南,並一直在中國接受教育,並且在芝罘教會 學校上學期間被日本關押,曾在濰縣集中營生活四年 之久。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到了澳大利亞,因在集中 營受奧運冠軍埃裡克·利迪爾影響,決心傳遞愛和寬 容的接力棒,到日本進行傳教工作。斯蒂芬·邁特卡 夫在日本傳教40餘年,見證了日本戰後的苦難和騰飛 ,以一個外國人和日本侵略戰爭的受害者的身份和視 角觀察和解讀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並對日本不肯對 侵略進行道歉和懺悔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寬容的接力棒--斯蒂芬·邁特卡夫回憶錄》視 角獨特、內容豐富有趣,並有著很多人生的感悟哲理 ,值得一讀。
    • 前言
      在雲南和芝罘寄宿學校的生活
      邁特卡夫的家族史
      埃迪·邁特卡夫在部族中開始傳教工作
      斯蒂芬·邁特卡夫的早期記憶
      我不懼怕魔鬼
      離家上寄宿學校
      **次在外過聖誕節以及海盜
      與寄宿學校達成協議
      博斯哈茨先生被釋放父親摔斷腿
      父親的聖經翻譯工作
      日本侵略中國
      回家過聖誕節
      在河內的苦難生活及上帝如何回應我們的祈禱
      在滔谷過簡樸的聖誕節
      耳朵疼痛及跖骨骨折
      被困排水管
      被困塔中
      唱詩班男孩
      姐姐畢業後赴澳大利亞
      在濰縣集中營
      對日戰爭爆發
      囚禁
      疾病導致信仰
      心靈開始成長
      轉移到濰縣集中營
      在集中營裡當廚師的苦差
      兩個人逃走及其後果
      日本軍隊殘忍無比
      **流言
      戰爭突然結束
      美國飛機
      漫長苦難的結束
      帶著特需物品來的B-29
      壞消息要告訴尼爾
      我們仍處於牢籠中,但生活變得好起來
      自由抵達澳洲
      一架帶給我自由的飛機
      去昆明和回家的路上
      我曾經的夢想——回家
      飛往加爾各答的驚險旅途
      驚喜!格瑞斯·菲爾茲
      神父和病房參觀
      爸爸和媽媽一起度過的日子
      科倫坡
      飛往阿德萊德的漫長飛行
      在澳大利亞的新生活
      哈特利一家,凱爾肯尼路1號
      我和姐姐魯絲團聚
      在澳大利亞的生活
      重享平民生活
      就業
      尋找教會
      我的老同學朋友雷
      與父親和母親生活的日子
      采摘水果來掙錢
      萊昂內爾·弗萊徹傳教團
      和雷搭車去悉尼
      菲茨羅伊瀑布群
      直面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
      穆理河的生活
      一起悲慘的摩托車事故
      開始自己的生活,上帝與我同在
      44小時工作周
      梅爾·漢考克斯的請求
      成為傳教士的挑戰
      傳教服務的培訓
      *後的告別
      嘿,日本——在日本的趣事
      信仰復興布道會1953年1月於輕井澤
      我的洗禮1952年10月
      我的日語學1952-1954
      日本的**印像1952年11月
      廣島
      在輕井澤開始語言學
      長野鄉下
      警察和十字架的故事
      農村布道經歷
      馬蘇達臺索
      選派
      1954年日本地區會議
      金城
      父親的歸宿
      母親的去世(1966)
      籐田校長的追求真理之路
      五所川源(1956春)
      為了尊嚴而自殺的女孩
      結婚
      兩場典禮
      我們的蜜月
      與伊芙琳的合作
      青森麻風病院
      歸化的選美皇後
      麻風病人和美國基地
      學習做個人布道
      建築商伊籐先生
      丹尼的出生
      我們**次回家
      重返上海
      亞丁灣
      開羅的金字塔
      鲹澤町1960-1962
      縫紉學校的老師木村小姐
      難產,我們的第三個兒子
      鐵匠塚本先生
      經營基督教書店的片川先生
      信仰共產主義的西谷小姐的歸化
      牧師河村的訂婚
      弘前教堂
      夭亡的求教者
      伊麗莎白的誕生
      前往澳大利亞的堪培拉
      住院治療坐骨神經痛
      奧麗埃納號上的豪華旅行
      北海道小樽市的新的開始
      輔導未來教會**
      詹姆斯的出生
      小樽市燈塔教堂
      返鄉回到貝爾法斯特,1970年
      ***和丹尼開始寄宿學校生活
      回到青森縣
      石橋的婚禮
      森川先生,有前途的神學院學生
      開始電視傳教
      在仙臺的新的開始
      遠籐克則牧師
      小偷和快餐店
      搬家至倫敦旺茲沃思教區
      退休生活
      在浦安的*後的傳教
      倫敦旺茲沃斯崔尼蒂路小教堂(1991年9月)
      倫敦日本基督教會牧師資格(JCF)(1991年)
      在浦安的*後的日子
      浦安咖啡店教堂(1987年1月)
      我們的新集會場所
      昭和天皇的去世(1989年)
      面對傳教士同事的分歧
      退休1989-1990
      工作交接
      日本天皇之死及之後的影響(1989年新年)
      倫敦(1991年6月)
      重返中國(2005年8月)
      重訪舊宅
      從武定到滔谷
      滔谷
      盛宴
      我對輕津的訪問
      成田教授
      高考考前輔導學校校長本田先生
      西蒙·王與錦旗
      後記
    • **次在外過聖誕節以及海盜 在學校的**年裡有兩件事我記憶特別深刻。第 一件事是關於舊預科學校樓的,這個樓破舊不堪,後 來被一個現代化新樓所取代。我們這些孩子必須把所 有東西都搬到新樓裡去,這是一件既辛苦又不乏樂趣 的差事。舊樓就矗立在一個小山丘上,從那裡可以看 到沙灘和不斷有輪船進出的港灣。新樓在海岸線後面 ,從我們樓上的宿舍窗戶裡,可以直接欣賞海灣的美 景。
      第二件事發生在寒假,當時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都 回家了,隻留下我們幾個人。這件事讓那個聖誕節永 生難忘。我仍記得寒假裡下雪的時候我們玩雪橇的情 景。但這些記憶與寒假結束時回來的同學向我們講述 遭遇海盜的經歷相比,就黯然失色了。他們的輪船被 扣押並重新上漆,英國海軍展開地毯式搜索,試圖搜 尋他們的船隻。這件事成為全世界的新聞頭條!*後他 們在離香港不遠的一座小島附近被找到。那些中國海 盜聲稱船上載有鑄幣廠新印刷的大批鈔票,但這些鈔 票還沒有經過批注,一點用都沒有。手中有200個外國 孩子做人質,那些中國海盜獲得的贖金超出他們的預 料,當英國海軍靠近時,他們就倉皇而逃。我的同學 回到學校後,向我們大肆吹噓,他們如何勇敢、如何 躲避**等。這些不幸的孩子不僅被海盜劫持,還逃 了三周的課,毫無疑問地成為學校裡的英雄。
      與寄宿學校達成協議 我對寄宿學校是“既愛又恨”,雖然大部分時間 我都過得很愉快。不幸的是,我學習不好,**記得 得過的評語是“他總體上不錯”。我的心思總是在那 些遙遠的大山上,我的傈僳朋友和傈僳民眾構成了我 的世界。現在再沒有人在我身邊說傈僳話、唱傈僳歌 謠。然後我又懷念自己的父母,他們在哪兒呢?沒有他 們在身邊,我感到很孤獨。星期天我會穿上*好的衣 服,與姐姐一起加入長長的隊伍,步行幾英裡去教堂 。我腦中時常浮現的是教堂本身,沒有幾個牧師能夠 與我們孩子進行溝通。回想起來,與姐姐每周一次去 教堂以及每天一塊喫午飯,讓我們*加親密,加強了 家庭紐帶。每周我們都收到家裡的兩封信,因為父親 與母親輪流寫。母親想像力豐富,信寫得文采斐然。
      他們寫的信從英國到這裡,需要一個月甚至多一些的 時間。想一想,當他們回到中國後的那幾年裡,收發 信件都要由郵遞員走一整天從滔谷送到離元謀縣城* 近的郵局,然後再郵寄,簡直有點不可思議。有好幾 次,他們得了重癥傷寒、斑疹傷寒或登革熱,隻有當 他們度過危險期,開始康復時纔能給我們消息。
      博斯哈茨先生被釋放父親摔斷腿 1935年,阿爾弗雷德·博斯哈茨先生終於被共產 黨軍隊從“長征”中釋放。當時他被留在離昆明不遠 的富民縣,病情危重,父親和波蒂爾斯先生合力找到 了他,《束縛之手》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學 校是從母親長達6頁的信中*早了解了這件事的詳細情 況的。這封信在學校裡被動情地閱讀以後,我又將其 拿給黑曼一家看。黑曼先生是與博斯哈茨先生一起被 劫持的,但比後者提前六個月釋放,正從嚴酷的經歷 中逐漸恢復過來。他們都獃在舊預科學校裡,與他們 的父親相聚。我曾經得過瘧疾,身體反復地發燒發冷 ,而當時治療瘧疾的奎寧片是我記憶中喫過的*苦的 藥。 在1938年的一封長信中,母親告訴我,父親去 傈僳村寨給村民講授聖經,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個陡峭 崎嶇的山坡,從馬上跌了下來,腳被別在馬鐙上。他 不光摔得厲害,還把馬帶倒壓在了自己身上,劇痛中 他意識到自己兩處腿骨骨折,腳踝骨裂並脫臼。他邊 祈禱邊以非凡的毅力自己將踝骨歸位,然後就不省人 事了。當他醒來時,發現一個傈僳路人站在旁邊,不 知道該怎麼辦—一這一帶很多人都認識父親。父親讓 這個人用繃帶和樹枝把自己的腿固定,然後這個人把 父親橫掛在馬背上,自己托著父親的腿往回趕。當他 們費力地爬上一個去滔谷路上的小山頭時,踫到了幾 個男人,其中一個跑到山中去求救,叫來了一幫身強 力壯的人抬著父親回到滔谷村。母親給他喫了幾片止 痛藥後,好歹把他安頓到了床上。十天後,人們用擔 架抬著父親翻山越嶺,走了五天纔到達昆明的衛理公 會醫院,治好了他的腿。我們回家過聖誕節的時候, 他還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他的腿骨還被接歪了。
      後來一個專科醫生從美國過來,不得不把他的腿弄斷 後重新接上。他奇跡般地康復了,隻是稍微有一點跛 ,不幸的是在下山時把足踝中安裝的彈簧給弄丟了。
      P9-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