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19-20世紀法國史學思潮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世界史
【市場價】
408-592
【優惠價】
255-370
【介質】 book
【ISBN】97871001202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包裝:平裝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120265
  • 作者:(法)克裡斯蒂昂·德拉克魯瓦//弗朗索瓦·多斯//帕特...
  • 頁數:577
  • 出版日期:2016-07-01
  • 印刷日期:2016-07-01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19-20世紀法國史學思潮》是當代法國**的歷史學家克裡斯蒂昂·德拉克魯瓦、弗朗索瓦·多斯、帕特裡克·加西亞等人就19和20世紀法國史學發展的情況所寫的一部通論性的著作。作者在書中繫統地討論了年鋻學派的成長、興盛,以及年鋻學派之後史學的新進展的情況。
  • 近些年來,法國史學開始反省自身,這麼做並不 是為了自我慶祝或是自我紀念,而是為了思索歷史學 家這一職業的基本概念和實踐,並由此進入第二階段 ,即反思層面,這種反思促使身為歷史解讀者的作者 更好地理解研究歷史所想表述的東兩。為了更好地把 握歷史學家寫作的獨創性,人們越來越意識劍史學史 研究的必要性,試圖從歷史的各個方面和歷史性上來 把握這一學科,不再足從工具主義的視角,而是在現 實中考察歷史。 因此克裡斯蒂昂·德拉克魯瓦、弗朗索瓦·多斯 、帕特裡克·加西亞編著的《19-20世紀法國史學思 潮》的目的是想與讀者們一起參與到對法國例外論的 反思歷程巾,這種例外論體現為1789年法國火革命以 來直至今口,歷史在法國所一直具有的中心地位。這 一歷程延續兩個世紀(19和20世紀),並使歷史顯現為 米歇爾·德·塞爾托所謂的三種層面的交彙:一方面 ,它是社會場所的產物,這一場所受歷史制度的影響 ,並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它與社會關繫的影響;另一方 面,它是一種技術,設定思想領域,並由此屬於行為 和科學實踐範疇;最後,它是一種寫作,這意味著要 遵守敘事規則,但又不僅僅拘泥於語言層面。 思想史不再隻是一種觀念史了,從此以後它將關 注各種爭論之制度層面上的核心問題、職業階層的社 會學和思想作品的社會條件。本書就試圖將著作分析 、歷史學家有關自己職業的思考和史學活動的社會影 響這三方面結合起來。
  • 導言
    第一章 當代史學的誕生
    1 為什麼是歷史?
    1.1 在“深淵”和“進步”之間:一種新的歷史觀
    1.2 檔案的創造
    1.3 遺產的發明
    1.4 未來的組織原則:進步
    2 歷史的世紀
    2.1 歷史的不確定
    2.2 有關歷史寫作的爭論
    3 何種歷史?
    3.1 對舊史學的批評:19世紀上半葉的規劃
    3.2 研究視角的*新
    3.3 作為方法的哲學
    4 撰寫法國大革命史
    4.1 自由派解釋的重組
    4.2 民主派的解釋
    4.3 1851年的斷裂
    第二章 方法的時代
    導言
    1 對“浪漫派”的質疑
    1.1 科學研究的確立
    1.2 借鋻德國
    2 法國史學編纂的方法轉變
    2.1 史學編纂與政治之局勢
    2.2 《歷史評論》:創立者的社論
    2.3 定義一種職業
    2.4 歷史的網絡
    2.5 歷史研究的繫統化
    3 方法學派歷史學家的業績
    3.1 作為公民**的歷史
    3.2 史學著作
    4 處於爭論中的方法史學模式
    4.1 德國爭論的回響
    4.2 社會學的出現
    4.3 《歷史綜合雜志》
    第三章 歷史一社會科學時代(1920—1940年代)
    1 處於危機和變革之中的史學
    1.1 “廢墟中的歷史”(呂西安·費弗爾)
    1.2 處於危機中的職業?
    1.3 20世紀20年代:歷史的變革
    2 《經濟社會史年鋻》:一份爭論與戰鬥的雜志
    2.1 一份雙主編的雜志
    2.2 《年鋻》:歷史,對現實與活動的分析
    3 《年鋻》:“一場小的思想革命”
    3.1 學科身份與科學合法性的重構
    3.2 問題史學
    3.3 歷史,一種對活動軌跡的認識
    4 作為社會科學的歷史
    4.1 以經濟社會史為中心
    4.2 集體表像、心態和歷史心理學
    4.3 拋棄政治史?
    第四章 處於鼎盛期的“法國式”社會史:拉布魯斯和布羅代爾
    1 社會科學的制度化
    1.1 一種有計劃的增長
    1.2 社會科學的一次“新政”
    1.3 一門有如指路明燈的學科:歷史人口學
    2 布羅代爾帝國的建構
    2.1 新的風尚
    2.2 布羅代爾:企業家
    2.3 經濟史的統治
    3 卡米耶一歐內斯特·拉布魯斯和他的學派
    3.1 讓歷史學家了解西米昂
    3.2 拉布魯斯與穆尼埃的論戰
    3.3 屬於拉布魯斯派的一代
    4 長時段與時間的多樣化
    4.1 結構主義的挑戰
    4.2 捍衛歷史學的特性
    4.3 布羅代爾對列維一斯特勞斯的回應
    4.4 模式:結構/局勢/事件
    5 尋求深度的**關繫史
    5.1 古老的外交史的革新者:皮埃爾·勒努萬
    5.2 “深層力量”
    6 現代史與政治史
    6.1 歷史學家的主觀的蘊涵
    6.2 歷史學家客觀性的不完備
    6.3 維持一種對事件有感受力的政治史
    6.4 政治的“社交性”
    7 歷史唯物主義與新史學
    7.1 阿爾都塞的課程
    7.2 經過*新的古代史
    7.3 維拉爾與阿爾都塞的論戰
    第五章 擴展和碎化:“新史學”
    1 “新史學”
    1.1 內部的人種學
    1.2 處於變化之下:過去
    1.3 歷史學家們的相當有節制的結構主義
    1.4 從“大寫的歷史”到歷史:分裂
    1.5 太陽不再落在歷史學家的領地之上
    2 心態史
    2.1 從社會到心態
    2.2 心態:一個戰略概念
    2.3 一位先驅
    2.4 喬治·杜比認為的心態
    2.5 羅貝爾·芒德魯認為的心態
    2.6 雅克·勒高夫認為的心態
    2.7 ***·阿裡埃斯認為的心態
    2.8 米歇爾·伏維爾認為的心態與意識形態活動
    2.9 結束心態史
    3 歷史人類學
    3.1 古希臘歷史的歷史人類學學派
    3.2 將文化量化
    3.3 物質文明的提升
    3.4 精英文化/大眾文化
    4 繫列史
    4.1 總體史學的逝去
    4.2 建構繫列
    4.3 統計學熱
    5 從宗教史到信仰的人類學
    5.1 作為“整體社會事實”組成部分的信仰
    5.2 比西埃團體
    5.3 一位獨行者:阿爾方斯·迪普隆
    5.4 尋找神秘語言:米歇爾·德·塞爾托
    6 質疑民族傳奇
    6.1 拉維斯史學的繼續存在
    6.2 非殖民地化運動動搖了民族神話
    6.3 1968年五月革命參加者的沸騰
    6.4 阿比改革的創新之處
    第六章 史學的危機?(1980-1990年代)
    1 從“回歸敘述”到“批判轉向”
    1.1 年鋻學派的衰落?
    1.2 重新界定社會史和歷史學家的新資源
    1.3 對“年鋻學派”激烈的批評和“批判轉向”的提出
    2 政治史的革新
    2.1 “新政治史”:一種整體史方案?
    2.2 現時史
    2.3 政治概念史和政治社會史
    3 “記憶”和“認同”對歷史學的入侵
    3.1 記憶史的構建
    3.2 《記憶的亮點》:從民族到遺產
    3.3 面對“尚未過去的過去”的歷史:從記憶責任到《記憶的濫用》
    4 1990年代末的歷史學:解釋的多元化
    4.1 關於歷史學的基礎和社會功能的新思考
    4.2 堅持歷史客觀真實性的共識的形成
    4.3 從社會到文化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澤後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