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三國史話/含章文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11-307
【優惠價】
132-192
【介質】 book
【ISBN】97872142259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25979
  • 作者:呂思勉
  • 頁數:233
  • 出版日期:2019-02-01
  • 印刷日期:2019-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5千字
  • 學術大家肯騰出時間寫點通俗讀物,是極大的好事。這種書得益的不是學術界,而是普通讀者。本書就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一部三國題材的普及讀物。作者對各類歷史資料進行了嚴謹而深入的辨析,從而將三國史實與三國文學作了細致的區分。正如呂思勉自己在《楔子》裡說的:“我們現在研究歷史,倒還不重在知道的、記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矯正從前的觀點的誤謬……所以我想就這一段史事,略加說述,或者糾正從前的誤謬,或者陳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
  •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慧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另外,本書附錄中收錄了呂思勉先生關於三國的其他文章共12篇,對正文內容加以補充,目的是使讀者對三國歷史有更為清晰完整的認識。
  • \"呂思勉(1884—1957) 字誠之,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史學家。他與陳寅恪、錢穆、陳垣一起,被嚴耕望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呂思勉先生著作等身、治學嚴謹,在通史、斷代史和專門史領域均有經典著作傳世。其著作主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等通史兩部;《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等斷代史五部;以及《先秦學術概論》《經子解題》《中國民族史》《理學綱要》《呂著史學與史籍》等專門史。另外,其還寫有大量歷史通俗讀物和史學論文。\"
  • \"一、楔子
    二、宦官
    三、外戚
    四、黃巾
    五、歷史和文學
    六、後漢的地理
    七、董卓的擾亂
    八、曹操是怎樣強起來的
    九、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十、袁紹和曹操的戰爭
    十一、赤壁之戰的真相
    十二、劉備取益州和孫權取荊州
    十三、替魏武帝辯誣
    十四、從曹操到司馬懿
    十五、替魏延辯誣
    十六、姜維和鐘會
    十七、孫吳建都南京
    十八、司馬懿如何人
    十九、司馬氏之興亡
    二十、晉代豪門鬥富
    附錄
    論曹篇
    1. 袁曹成敗
    2. 曹操平定北方
    3. 曹操平關隴漢中
    論劉篇
    1. 劉備入蜀
    2. 劉備取漢中
    3. 諸葛亮伐魏
    4. 諸葛亮南征考
    論孫篇
    1. 孫氏父子輕佻
    2. 孫策欲襲許
    3. 孫氏據江東
    4. 孫吳盛衰
    5. 孫吳之亡 \"
  • \"一、楔子 斜陽古柳趙家莊, 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後是非誰管得? 滿村聽說蔡中郎。
    這是宋朝陸放翁先生的詩,所說的,便是現在的說書。說書雖然是口中的事,然到後來,將說書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潤飾以供眾覽,就成為現在的平話了。平話俗稱小說,亦謂之閑書。雖然是用以消閑的,然而人們的知識得自此中的,實在不少。
    現在中國的書籍,行銷*廣的,是《三國演義》。據書業中人說:它的銷數,年年是各種書籍中的**。這部書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學意味,如赤壁之戰前後便是;有些地方,卻全是質實的記事,簡直和正書差不多。這就顯見得其前身繫說書的底本。說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說得少的地方,卻依然如故。
    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不知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問及三國史事,卻很少荒謬*倫的。這無疑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他們未必個個人自己讀,然而這種知識,在社會上普遍了,人們得著的機會就多,遠較學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閱讀為有力。這可見通俗教育和社會關繫的密切。
    老先生們估量人們知識的深淺,往往以知道的、記得的事情多少為標準。講歷史,自然尤其是如此。但無意義的事實,知道了,記得了,有什麼用處呢?尤其是觀點誤謬的,知道了,記得了,不徒無益,而又有害。而且平心論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因為歷**的事實,所傳的,總不過一個外形,有時連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們根據事理去推測它、考證它、解釋它。觀點一誤,就如戴黃眼鏡的,看一切物皆黃;戴綠眼鏡的,看一切物皆綠了。我們在社會上,遇見一個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卻誤用惡意猜測他,就會覺得處處可疑;明明是壞的,卻誤當他是好的,也會覺得他誠實可靠。歷**的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從前論史的人,多說史事是前車之鋻。其意以為一件事辦好了,我們就當取以為法,模仿它;一件事辦壞了,我們就當引以為戒,不可再蹈其覆轍。這話很易為人們所贊許,其實似是而非的。史事哪有真相同的?我們所謂相同,都不過察之不精,誤以不同為同罷了。事情既實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對付?別的事情姑弗論,在歐人東來之初,我們所以對付他的,何嘗不是根據舊有的知識?所謂舊有的知識,何嘗不是從歷史經驗而來?其結果卻是如何呢? 真正硬模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實也不容你如此。然而人的知識,總是他所知道的、記得的事情鑄造成功的。知道的、記得的事情一誤謬,其知識自然隨之而誤謬了。所以我們現在研究歷史,倒還不重在知道的、記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矯正從前觀點的誤謬。矯正從前觀點的誤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講論,要容易明白些,有興味些。
    三國時代,既然是人們所*熟悉的,就此加以講論,自然*為相宜。所以我想就這一段史事,略加說述,或者糾正從前的誤謬,或者陳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學問的荒疏,見解的淺陋,自不免為大方所笑,我隻是一點拋磚引玉的意思,希望以後人們能注意到這一方面的漸多,亦希望人們就我所說的賜予教正。
    二、宦官 講起三國的紛爭來,大家都知道其亂源起於後漢。後漢末年為什麼會亂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靈帝的寵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亂,引起黃巾的造反。因黃巾的造反,而引起劉備和孫堅的起兵。又因靈帝死後,少帝即位,國舅何進要誅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進京。因董卓的進京,而引起廢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紹、曹操等紛紛起兵討卓,天下就從此分裂了。然則後漢的禍源,*大的便是十常侍,這還是人謀之不臧。寫《三國演義》的人,說什麼“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麼定數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則宦官究竟是怎樣一種人呢?歷來讀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來源者少。我不妨借此機會,和諸君談談。
    所謂宦者,大家都知道是曾經閹割的人。近代的俗語,亦稱為太監。那是因為在明朝,他們所做的官,有二十四個,都稱為某某監之故,這是不難解的。然則何以又稱為宦者呢?在後漢時代,這一種人,威權很大,敗壞政治很厲害,所以寫《後漢書》的人特地替這一班人作了一篇傳,名為《宦者列傳》,《宦者列傳序》裡說:“中興之初,宦者悉用閹人。”這句話,和我們通常的見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見解,都以為宦官就是閹人,現在卻說光武中興之後,宦官纔全用閹人,那麼,自此以前,宦官就並非閹人了。所以有人疑心這“宦”字是錯的,說當作“內”字。然而他這句話,實在是錯的。
    “宦”字的意思,本來並非指閹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閹割的人所做的官。
    我們所謂五經,中間有一部喚作《禮記》。《禮記》的第一篇是《曲禮》,《曲禮》裡有一句:“宦學事師,非禮不親。”學就是進學校,宦是什麼呢? 須知道古代所謂學校,和現代全然不同。現代的學校,必須要傳授些知識技能,古代的學校則全無此事。古代的學校亦分為大學、小學,所謂小學,隻是教授一些傳統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禮節,如灑掃應對進退之類。又或極粗淺的常識,如數目字和東西南北等名稱之類。根本說不上知識,*無實際應用的技能。
    至於大學,其中頗有些高深的哲學,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濃厚的。《禮記》裡又有一篇,喚作《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說:當時大學中所教的,是詩、書、禮、樂。這並不是現在的《詩經》《書經》《禮記》等。須知古代的人研究學問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卻較後世人為深。當時的人對於一切問題的解釋,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後世,學術和宗教是分離的,在古代則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學問隻存於教會之中,而教育權也操在教會手裡。古代教會中非無較高深的學問,然總不能全脫離宗教的意味。至於實用的知識技能,則是他們所看輕的,學校裡並不傳授。所謂詩、書、禮、樂:禮即宗教中所行的禮,樂即宗教中所用的樂,詩就是樂的歌詞,書大約是宗教中的記錄。在古代,歷史和宗教中的經典,也是分不開的。印度和[我國]西藏都是如此。古代學校中有所謂養老之禮,其儀式**隆重。天子對於所養的老人,要自己割好了肉,捧著醬送去請他喫。喫了,還要自己斟酒,給他漱口,就因為他是一個宗教中的長老,與不帶迷信色彩的師長不同。《禮記》上還有一篇,喚作《王制》。《王制》裡有一句說:“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釋奠是一種祭祀之名。發兵出去,打了勝仗,回來卻在學校裡去舉行祭禮,就可見古代學校不是一個學術機關,而其宗教意味極為濃厚了。古書上說學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說它是子虛烏有,然而從沒見古書上記載一個人在學校裡學到了什麼知識技能,就是為此。
    然則古人沒有應用的知識技能嗎?不然。我們知道,所謂三代之世,已有較高度的文明,其時有許多事情,已非有專門知識技能不能辦,就是現在所傳的幾部先秦子書,其中包含專門的知識技能也頗多,不能說全是後人偽造的。然則古人的知識技能,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是從宦之中得來。
    古人解釋“宦”字,有的說是學,有的說是仕;的確,這二者就是一事。因為在古代,有些專門的知識技能,就是在辦理那件事的機關裡,且辦事且學習而得的,從其辦事的一方面說,就是仕;從其學習的一方面說,就是學。
    讀者諸君,總還有讀過《論語》的,《論語》的《**篇》有一段,說:“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書,然後為學?’”子路再魯莽些,也不會主張人不學就可以辦事。子路隻是看重且辦事且練習,而反對不能直接應用的知識,和現在的人看重應用技術,而藐視高深學理一般。這就是重視宦而輕視學。漢時皇室的藏書,由劉向和他的兒子劉歆編成一部書目,謂之《七略》。班固《漢書》的《藝文志》,大部分就是抄錄他的。他對於每一類的書,都有推論這種學問從何發源及其得失的話。其論先秦諸子之學,都以為是出於一種官署,就是為此。然則宦就是在機關中學習做公務員。公務員中,自然有出類撥萃,有學術思想的,就根據經驗,漸漸地成為一種學術了。
    話越說越遠了,這和後世所謂太監者何干呢?不錯,聽我道來。剛纔所說的,隻是宦的正格。譬如現在機關中正式辦理公務的公務員。現在機關中不有名為公務員,而實在無事可辦;或者隻是替長官辦理私事的嗎?在古代何嘗不是如此。所以秦始皇少年時,有一個人喚作的,和他的母親奸通了,自然闊起來了,於是“諸客求宦為舍人千餘人”。這句話,見於《史記》的《呂不韋列傳》裡。這所謂宦,哪裡是在什麼機關裡學習什麼公務?不過在他家裡做他的門客罷了,所以要稱為舍人。的舍人固然極一時之盛,然而古代的貴族,*不止一個人有舍人。這種在貴族家裡做舍人的,都謂之為宦。所以“宦”字又有一個訓釋是“養”。“養”字可從兩方面解釋。他們是他們主人的食客,是他們的主人養活他們的,所以謂之養。亦可以說:他們是以奉養他們的主人為職務的,所以謂之養。
    此等門客,皇帝名下自然也是有的,這便是所謂宦官。中常侍即宦官之一。在前漢時,並不一定都用閹割過的人,到後漢光武帝之後,纔專用此等人。所以《後漢書·宦者列傳序》要說“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了。
    然則閹割的人是從哪裡來的呢?說到這裡,又有一件有趣味而且又有些意義的事情。諸位知道“刑”字是怎樣講的嗎?在下發這個問,逆料諸位一定會說:“刑”字不過是懲罰的意思,所以把人拘禁起來,剝奪其自由,也是刑的一種。然而古代的“刑”字,卻不是這樣講的。在古代,必須用**傷害人的身體,使之成為不能恢復的創傷,然後可以謂之刑。
    “十三經”裡,有一部書,喚作《周禮》。《周禮》全是記古代所設的官及各官的職守的。其體例,極似明清時的《會典》。須知《會典》原是依據《周禮》的體例編成的。不但《會典》的體例是模仿《周禮》,就是隋唐以後的官制,其大綱也是摹仿《周禮》制定的。《周禮》有天、地、春、夏、秋、鼕六官,後世就模仿之而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周禮》的地官司徒,就是後世的戶部,是管理人民的。治理地方的官,都屬司徒管轄。他們都可以治理獄訟。獄便是現在所謂刑事,訟便是現在所謂民事。然而他們所用的懲罰,隻能到拘禁和罰作苦工為止。如要用**傷害人的身體,那是要移交司寇辦理的,司寇便是後世的刑部,其長官稱為司寇,寇是外來的敵人。聽訟之官謂之士,其長官謂之士師,“師”字的意義是“長”,士師就是士的長,“士”則本是戰士的意思。然則古代用**傷害人的肉體,使其蒙不可恢復的創傷,其根本,實在是從戰爭來的,不是施之俘虜,就是施之內奸。後來社會的矛盾漸漸深刻了,纔有以此等懲罰施之於本族,用之於平時的。然而管理本族人民的機關裡,還是不能用。這一因其為習慣之所無,一亦因此等施刑的器具及其技術,本非治理本族的機關裡所有,所以非把它移交到別一種機關裡不可。把現在的事情比附起來,就是從司法機關移交軍法審判了。
    古代有所謂五刑,都是傷害人的肉體的,便是墨、劓、、宮、大闢。墨是在臉上刺字;劓是割去鼻子; 亦作臏,是截去足[趾];宮,男子是閹割,女子是把她關閉起來;大闢是殺頭,這是傷害人的生命的,和墨、劓、、宮又有不同,所以又稱為大刑。五刑對於男子,都是傷害身體的,獨宮刑對於女子不然,不過是拘禁。這亦傷害肉體之刑,原起於軍事,因為在軍事中,女子倘或做人俘虜,戰勝的人還要用滿足性欲,所以不肯施以閹割,於是自古相傳閹割之刑,隻對於男子有之。到後來,要將此刑施於女子,就隻得代以不傷肉體的拘禁了。
    傷害身體的刑罰,*初隻施諸異族,或者內奸。所以較古的法子,是“公家不畜刑人,大夫不養”。這話亦見在《禮記·王制》上。因為俘虜原來是敵人,內奸是投降異族的,也和敵人一樣,怕他們報仇之故。到後來傷害身體的刑罰,漸漸地施諸本族了,於是受過刑罰的人,其性質的可怕,就不如前此之甚,因此,就要使他們做些事情。《周禮》這一部書,從前有人說它是周公所作的,這是胡說。這部書所采取的,大概是東周以後的制度,時代較晚,所以受過各種刑罰的人,都有事情可做。而其中受過宮刑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守內”。因為古代的貴族,生怕他的妻妾和人家私通,所以在內室裡要用閹割過的人。
    到後來,就有一種極下賤的人,雖未受過宮刑,而希望到貴族的內室裡去服役,就自行閹割,以為進身之階了。宮刑,當隋文帝時業已廢除。自此以後,做內監的人,都是自行閹割的。漢時雖還有宮刑,然據《後漢書·宦者列傳序》裡說,當時的宦者,亦以自行閹割淨身的為多。後漢時的宦官,即專用此種人。自此以後,“宦官”二字,遂成為此種人的專稱,失其本義了。
    皇帝為什麼會相信宦官呢?在歷**,有少數是因其性多疑忌,以為朝臣都要結黨營私;隻有宦官,是關閉在宮裡,少和外人交接,結黨要難些;而且宦官是沒有家室的,營私之念也要淡些;所以纔相信他的。
    然而這隻是極少數。須知古來的皇帝,昏愚的多,賢明的少。這也並不是歷代的皇帝生來就昏愚。因為人的知識,總是從受教育得來的。這所謂教育,並非指狹義的學校中的教育,乃是指一切環境足以使我們受其影響的。如此說來,皇帝所受的教育,可謂特別壞。因為他終年關閉於深宮之中,尋常人所接觸到、足以增益知識的事情,他都接觸不到。所以皇帝若是一個上知,也僅能成為中人;如其本繫中人,就不免成為下駟了。
    皇帝是一個*大的紈绔子弟,要知道皇帝的性質,隻要就紈绔子弟加以觀察,就可以做推想的根基了。紈绔子弟不是有的不肯和上等人交接,而專喜和奴僕攀談,且專聽奴僕的話嗎?這是因為他們的知識,隻夠聽奴僕的話,而且隻有奴僕,本無身份,亦無骨氣,所以肯傾身奉承他們。歷代皇帝的喜歡宦官,其原因亦不過如此。但是有等人,因其所處地位的重要,其所做的事,往往會闖出大亂子來。譬如在前清末年,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不和,這種情況若在民間,也闖不出多大的亂子。母子不和之事,我們在社會上亦是時時看到的。然在皇室之中,就因此而釀成“戊戌政變”“庚子拳亂”種種關繫大局之事了。歷代皇帝喜歡宦官,所以釀成大患,其原理亦不外此。\"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