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細說元朝(黎東方講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05-443
【優惠價】
191-277
【介質】 book
【ISBN】978720811916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19161
  • 作者:黎東方
  • 頁數:236
  • 出版日期:2013-12-01
  • 印刷日期:2016-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2
  • 印次:3
  • 字數:236千字
  • 黎東方編著的《細說元朝(黎東方講史)》內容介紹:“細說體”源起於抗戰期間黎東方教授在重慶的“講史”盛舉。當年黎教授以歷史學家的睿智與妙趣橫生的詞鋒,講三國、講武則天,傾倒四座,轟動山城,聽眾爭相買票入場。黎先生“講史”**不同於一般說書人,他既不虛構任何一個人物,也不虛構任何一件事情,而是廣泛地從各種史書中搜集和貫串史料,按需而取,以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語言吸引了無數聽眾。“細說體”歷史著作即以“講史”的形式,將中國歷**的各個朝代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職官、制度、文化、學術等等,分列為若干題目,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分別加以“細說”,分則為獨立的歷史故事,合則為一朝斷代信史,文字揮灑優美,史事詳實可信,它使讀者“以讀《三國演義》的輕松心情,獲得的卻是勝於《三國志》的歷史知識”。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隻的評點。
  • 《細說元朝(黎東方講史)》由旅美著名歷史學 家黎東方先生撰寫。它敘述了從成吉思汗統一全國至 元朝滅亡期間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細說元朝( 黎東方講史)》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 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滅金國,忽必烈火南宋、建立 元朝等歷史事件,以及窩闊臺、蒙哥、阿合馬、耶律 楚材、馬可·波羅等歷史人物。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 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隻的評點。本書所采用的 “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 編亂造,是別具風采的史學著作。
  • 序一 “細說中國歷史叢書”序言
    序二 黎東方先生講史之學
    原出版《自序》
    《細說元朝》、《細說明朝》、《細說清朝》、《細說民國創立》中國大陸版自序
    一 源遠流長
    二 寡婦孤兒
    三 失妻,奪回
    四 盟兄分手
    五 義父信讒
    六 吞並南部乃蠻
    七 吞並北部乃蠻
    八 受推為“成吉思可汗”
    九 組織雛形的帝國政府
    一○ 討伐西夏
    一一 受畏吾兒之降
    一二 受斡亦刺惕等部之降
    一三 囊括西遼舊壤
    一四 消滅花剌子模
    一五 擊潰欽察人與俄羅斯人
    一六 伐金
    一七 滅金
    一八 金宋之間
    一九 宋與蒙古之間
    二○ 蒙古漢軍
    二一 成吉思可汗的遺產
    二二 窩闊臺、貴由、蒙哥三個可汗得位的經過
    二三 與忽必烈爭奪可汗大位的四個人
    二四 海都對鐵穆耳可汗也不承認
    二五 碩德八刺以後八個可汗的繼位糾紛
    二六 蒙古可汗與元朝皇帝的名單
    二七 耶律楚材
    二八 耶律鑄、察罕、孛魯合
    二九 王文統
    三○ 姚樞
    三一 阿合馬
    三二 盧世榮
    三三 桑哥
    三四 完澤
    三五 脫虎脫
    三六 六部
    三七 中央的其他機構
    三八 行省
    三九 達魯花赤
    四○ 路、府、州、縣
    四一 其他的地方機構
    四二 四大汗國
    四三 馬可·波羅
    四四 南方民眾的反抗
    四五 宋末諸儒
    四六 經學
    四七 史學
    四八 文學
    四九 成宗鐵穆耳
    五○ 武宗海山
    五一 仁宗愛育黎撥力八達
    五二 英宗碩德八刺
    五三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五四 文宗圖帖睦爾
    五五 惠宗(順帝)妥帖睦爾
  • 一 源遠流長 “蒙古”這一個名詞,蒙文的字義,並不是彭大 任所說的“銀”(《黑韃事略》),也不是蕭特所說 的“勇士”(《大英百科全書》Mongols條),而是 “永恆的河”。首先作如此解釋的,是札齊斯欽教授 (姚譯《蒙古秘史》第五十二節附注)。
    我以為這“永恆的河”不僅僅是預祝幸運的部落 之名。它確有所指,而所指的是“蒙兀室韋”之北的 “望建河”。望字的古音從m,不從w。**的上海話 ,仍把“望”讀成“芒”,去聲。建字的古音,從k 或出氣的g,不從jh。**的臺灣話,仍把“建”讀 成“給因”,去聲。
    望建河與蒙兀室韋,見於《舊唐書·室韋傳》。
    看《室韋傳》的口氣,很像是把整個的黑龍江都稱為 望建河。“永恆的河”四字,黑龍江自然是當之無愧 。即使我們追步津田左右吉與王靜安(國維)先生的 後塵,用嚴格的標準檢討室韋傳,說它的作者誤於傳 聞,事實上望建河並非整個黑龍江,而是黑龍江上遊 的一支:源出俱輪泊(呼倫泊)的額爾古訥河。然而 ,這額爾古訥河從呼倫泊流到與石勒喀河彙合而成黑 龍江之處,也夠寬夠長,夠得上稱為“永恆的河”。
    蒙兀室韋,隻是室韋的若干部落之一。與蒙兀室 韋夾望建河而對峙的,有“落俎室韋”。在他們的西 邊,有“大室韋”。“大室韋”的西邊,有“東室韋 ”。東室韋的西邊,有西室韋。西室韋的西南邊,是 呼倫泊。呼倫泊的西南,有葛塞支部落、移塞沒部落 、烏素固部落。烏素固部落與當時的回紇相鄰接。此 外,在柳城(熱河朝陽)的東北,直至大興安嶺的山 麓,也都有若干室韋部落。
    這些室韋部落,在漢朝不曾有人說過,很像是到 了北魏之時,纔突如其來、出現於**的內蒙古自治 區境內和遼寧省東部。事實上,他們的祖先,早就生 活繁衍於這個區域了。室韋二字,依照法國漢學家伯 希(PaulPelliot)的看法,與鮮卑二字同音同義, 是一個名詞的兩種譯法。
    鮮卑這一個名稱.常被漢朝以後的史家濫用,因 此而兼指了很多的部族與部落。真正的鮮卑,隻是東 胡的西支。他們的**檀石槐,於東漢桓帝之時成為 “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的霸主。檀 石槐死於靈帝光和年問(公元178年至183年),傳位 給兒子和連。和連死後,和連的姪兒魁頭繼位。其後 ,和連的兒子騫曼與魁頭爭位,鮮卑因而中衰。魁頭 死後,魁頭的弟弟步度根,與鮮卑的另一新興**軻 比能分據東西,而軻比能的勢力較大。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乞 伏氏、禿發氏,皆被稱為鮮卑。慕容氏之為鮮卑,沒 有什麼問題。拓跋氏,伯希和以為是在語言上屬於突 厥語繫,然而他所據以判斷的拓跋氏詞彙極少,因此 而他的說法迄今仍未成為學術界的定論。我們姑且仍 依《魏書》,把拓跋氏認作鮮卑。宇文氏呢,曾經被 稱為“烏丸鮮卑”,顯然就是烏桓,屬於東胡的東支 ,與女真滿洲相近。乞伏氏起家隴右,禿發氏發跡河 西,這兩氏是否鮮卑,亦成問題。禿發氏又似乎與拓 跋氏本為一家,如果拓跋氏是鮮卑,禿發氏便可能也 是鮮卑了。
    室韋的名稱,*初見於魏收的《魏書》,寫作“ 失韋”。魏收說,失韋人的語言,和庫莫、奚、契丹 、豆莫婁等國的人相同。唐朝李延壽編《北史》,把 失韋改寫為室韋,補充了一些部落的名稱,並且說, “蓋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 五代後晉的劉晌編《舊唐書》,把部落的名稱增加了 很多,其中的一個便是望建河之南的蒙兀室韋。
    薛居正的《舊五代史》,說契丹在唐僖宗之時出 了一位國王,名叫沁丹。此人“乘中原多故,北邊無 備,遂殘食諸郡,達靼、奚、室韋之屬,咸被驅役。
    ”這一位沁丹,是遼太祖以前的契丹**。遼太祖耶 律阿保機對室韋各部落頗用了幾次兵。就大體來說, 室韋各部落對契丹的帝室相當服從。
    脫脫所主修的《遼史》,成於元朝末年。當時的 史臣很諱言元朝祖先對遼的關繫,他們隻在道宗本紀 留下了兩條“萌古國遣使來聘”。一條在道宗太康十 年二月,一條在同年三月(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 )。道宗的繼位者天祚皇帝受女真打擊,常得“謨葛 失”援助。這謨葛失三字很像是人名,其實,“謨葛 ”是“蒙兀”與“萌古”的異寫,“失”與《舊唐書 ·突厥傳》的“設”相同,意思是君長。
    謨葛失一面援助遼朝的天祚皇帝,一面也和新興 的女真建立友好關繫。《金史·太祖本紀》說,“天 輔六年五月,謨葛失遣其子葅尼格貢方物。”天輔六 年相當於遼朝天祚皇帝的保大二年,宋朝的徽宗宣和 四年,公元1122年。
    這位蒩尼格,我們在現有的蒙古史料之中找不出 來。應該詳細記載蒙古及其帝室先世的《金史》,把 金對蒙古和戰的事閃爍其詞。這不怪職司記載的金之 史臣,而該怪寫定《金史》的元之史臣。《金史·章 宗本紀》,提起了“北邊”的軍事,而並不說明“北 邊”的敵人是誰,隻一度說出帶兵官移刺睹等為“廣 吉刺部兵所敗,死之。”王靜安先生說,這廣吉剌部 便是《元朝秘史》之中的“翁吉剌”,《元史》之中 的“弘吉刺”。
    蒙兀室韋在金朝的時候已經發展為一大部族,被 政府稱為“萌骨部族”。室韋的其他部落,先後遭受 遼金兩朝的政府打擊或吸收,多數不再被人提起。
    蒙兀部族及其血統相近的人向南延伸,到達了呼 倫泊、貝爾泊、喀爾喀河(合答斤族及撒勒隻兀惕族 );向西延伸,到達了斡難(鄂嫩)河與克魯倫河的 河源(孛兒隻斤族);向西北延伸,到達了貝加爾湖 沿岸(篾兒乞惕族與瓦剌族);向西南延伸,到達了 陰山山脈之北(汪古族)。
    蒙兀人何以能夠起來得如此之快,是歷**的一 個謎。他們的子弟參加了金朝政府的幺L軍(稱為“ 萌骨幺L”),可說是轉弱為強的原因之一。不過, 十幾個其他的部族也參加了幺L軍。蒙兀人的發祥地 ,比起其他的室韋部落,是除了落俎室韋以外,離開 遼金二朝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可謂*遠,因此而遭受打 擊的機會較少,於是休養生息,形成一個大國。
    這個新興的大國,雖則在金太宗天會七年(1125 年)“舉部降金”,卻在十七年以後,使得金朝政府 為其所“困”(《宋史·洪皓傳》)。到了金世宗金 章宗之時,政府的大軍便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有 事於“北邊”了。大定七年(1167年),負責征剿萌 骨的是移剌子敬;大定十年與十一年(1170年與1171 年),是(完顏)宗敘;大定十七年(1177年),是 宗顏覿古;明昌六年(1195年)至承安三年(1198年 )是夾谷清臣、右丞相(完顏)襄、與(完顏)宗浩 。移剌子敬、(完顏)宗敘、宗顏覿古,這三人和蒙 兀部族的何人交手,無考。夾谷清臣的對手方,據王 靜安先生考證,是呼倫泊之東的合答斤族與撒勒隻兀 特族。右丞相(完顏)襄的對手方,本是蒙兀的某一 氏族,卻因偏軍被阻■(韃靼)所包圍,於是改向韃 靼進攻,追他們追到了呼倫泊西北三百多裡的斡裡札 河(烏裡雜河)。(完顏)宗浩的對手方,是廣吉刺 (翁吉刺)部長忒裡虎,合底忻(合答斤)部長自古 帶,山隻昆(撒勒隻兀惕)部長胡必刺。白古帶與胡 必剌均向(完顏)宗浩屈服。胡必刺告訴宗浩說,在 他的山隻昆部之中,有“必烈土”,住在移米河(伊 敏河),“不肯偕降,乞討之”。王靜安先生以為這 必烈土便是《蒙古秘史》之中的“別勒古訥惕”。所 謂別勒古訥惕,原為朵奔·篾兒干第二個兒子別勒古 訥臺的後代,正如成吉思可汗是朵奔·篾兒干第五個 兒子孛端察兒的後代。
    有人說,孛端察兒不是朵奔·篾兒干的第五個兒 子,而是朵奔·篾兒干第三個兒子。又有人說,孛端 察兒根本不是朵奔·篾兒干的兒子,而是他的寡婦阿 蘭美人與“一道白光”之神所生的兒子。
    孛端察兒在成吉思可汗的祖先之中,占有承前啟 後的地位。在孛以前,有過十二代;在孛以後,也有 過十二代。從**代的祖先,名叫“蒼狼”的數起, 數到二十五代,便是成吉思可汗,而孛恰好是第十三 代。
    蒼狼的名字,在明朝初年被人從蒙古話譯成北京 話寫作孛兒帖·赤那(《蒙古秘史》);在清朝初年 又被人寫作博爾忒·漆諾(《蒙古世繫譜》)。
    《新元史》的作者柯紹忞,比起《元史》的主編 人宋濂,也是略遜一籌。宋濂懂得孔子“斷自唐虞” 的大手法,把成吉思可汗的祖先隻從孛端察兒講起。
    柯紹忞有了《蒙古秘史》作為參考,本有把歷史向上 推的權利,卻不該盲目地抄襲波斯人拉施特的《史集 》,說“蒙古之先,出於突厥”。這與《蒙古世繫譜 》的著者把成吉思可汗的祖宗說成印度人,同樣荒謬 。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