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狀元商人張謇/中華商聖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10-449
    【優惠價】
    194-281
    【介質】 book
    【ISBN】97875047548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財富
    • ISBN:9787504754899
    • 作者:總主編:姜正成
    • 頁數:231
    • 出版日期:2015-02-01
    • 印刷日期:2015-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4千字
    • 晚清民初**的政治家、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張謇,對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在他的後半生,放棄仕途,退居家鄉,專注於通海一帶的經濟、文化建設與地方自治,試圖在家鄉“建設一個新新世界的雛形”,一個屬於眾人的公共空間,並推而廣之,實現自己追求**富強的夢想。
      希望讀者通過閱讀姜正成的《狀元商人張謇/中華商聖繫列》,對張謇這位亦官亦商的狀元巨商有全面的認識,學習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歷史使命感、關心國計民生的經世致用思想、講究個人操守的道德。並從張謇的商業成敗中學]他積極進取、獨立創新的精神;感受他渴望變革、勇於突破、善於發現機會的品質。
    • 張謇一直被作為近代以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下 海”經商的代表,他歷經晚清民初的社會動蕩,一生 為實踐“實業救國”的夢想在努力。姜正成的《狀元 商人張謇/中華商聖繫列》本書敘事通俗易懂,故事 曲折跌宕,人物性格鮮明,讀來輕松而不乏內涵,使 人從平凡的歷史故事中,發現別樣的精彩!
    • 第一章 命運多舛:曲折的早年經歷
      出身於普通人家
      卷入冒籍風波
      流連於學術中的白衣秀士
      客幕生涯的歷練
      渡海東征援朝
      初人官場
      與袁*交憤而歸隱
      第二章 驚世轉變:從大魁天下到棄官
      初涉經濟慘淡經營
      對家鄉建設的熱情
      極具戲劇色彩的考試
      甲午戰爭帶來的震撼
      從狀元到實業家的轉變
      復雜的投資環境
      艱難起步的狀元紗廠
      第三章 通權達變:活躍於世紀之交
      向維新靠攏
      東南互保保住產業
      上書《變法平議》
      墾牧公司的創辦
      大興師範學校
      赴東洋考察
      投身立憲運動
      與袁世凱再度合作
      為立憲搖旗吶喊
      第四章 人生**:輝煌於亂世之間
      收回路權自辦鐵路
      與外商展開合作
      走向民主共和
      奔走於南北之間
      出任農商總長
      與袁世凱分道揚鑣
      重啟大生黃金時代
      第五章 盛極而衰:動蕩的晚年歲月
      心繫**命運
      **治理淮河
      周旋於軍閥混戰時期
      張氏企業盛極而衰
      突然隕落的根源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六章 實業巨子:狀元商人的崛起之道
      工農結合相得益彰
      獎助結合促進企業生機
      **的管理方式
      適應當前市場的需求
      開闢**經濟合作渠道
      注重地方建設
      第七章 後人評說:“失敗的英雄”
      拳拳愛國心
      執著的人生信念
      狀元商人的家風
      遠見卓識的實業驕子
      實業救國的崇高理想
      參考文獻
      後記
    • 出身於普通人家 長江萬裡,煙波浩蕩。在浩瀚壯闊的長江人海口 北岸——黃海之濱,有一片叫做“江海平原”的地方 。清朝咸豐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853年7月1日 ,當太平軍的*火轟開江寧古城牆之後的三個月,一 個嬰兒在偏僻的長江口北岸通州海門廳呱呱墜地,他 啼音洪亮,聲震屋宇,為原本並不富裕的農家增添了 一些喜慶。受生活所累的父親,用愛撫的目光看著自 己的兒子,給他取名張謇。
      舊時的海門屬通州,處於蘇北南通地區,是一個 偏僻的半島,地非衝要,不具戰略價值。南宋末年, 江淮連年征戰,東南沿海慘遭蹂躪,鐵騎所至’廬裡 為墟。南通一帶,獨少兵災。元末紅巾軍大起義和朱 元璋統一之戰;群雄鏖戰江淮,混亂不休,南通卻無 大的戰事。明末清軍南下,鄰郡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尸積如山,血流成河,南通竟得保全。太平天國定 都南京後,戰火遍及蘇、皖、浙等省,上海成為太平 天國與清軍多次激戰、反復爭奪的衝要之地。位於長 江口對岸的南通,居然成為熊熊戰火中的一片淨土。
      清朝嘉慶初年,張謇的曾祖父去世,祖父張朝彥 隻有8歲,排行老:,頗受曾祖母的關愛,幼年時便 “從學村塾”。不幸的是,祖父16歲時’曾祖母暴病 而死。父母雙亡,兩位兄長又外出他鄉,年輕的張朝 彥經不住**,開始去賭博,不僅輸光了田產,連房 子也輸給了別人。
      金沙鎮有一個開瓷貨鋪的吳聖撰,家中無子,隻 有一女,窮困潦倒的張朝彥入贅吳家。轉眼十幾年, 生兒育女,人口漸繁,怕連累外家,張朝彥攜全家由 金沙鎮遷到西亭。這時,張朝彥除種地外,也兼治瓷 器販運,家境漸漸寬裕起來。不久丈人也遷到了海門 常樂鎮,兼作瓷器販運。據說,生意*好的時候,雇 用挑運叫賣瓷器的工人十餘人,家境於是由衰而盛。
      張謇的父親名張彭年,是張家的長子,小時候很 聰明,經常私下跑到私塾去讀書,很得私塾丁先生的 喜愛。不過,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隻能半天讀書, 半天種田,讀完《詩經》為止,在張家四代種田人中 ,算是**個略通文墨的人。及至彭年當家,手頭* 加寬裕,居然在西亭營造了一所房屋,不料老二因打 死人,喫了官司,彭年傾家營救,負債累累,連新造 房屋也抵給了債主。於是張家又投奔常樂鎮的外祖父 吳家。待張朝彥與外祖父相繼去世,張彭年便繼承了 全部遺產20多畝田地,一爿小瓷貨店,5間房屋和幾 間草屋,既種田又兼治小買賣,據當地傳聞,張彭年 曾挑擔賣糖補貼家用,張謇小時候也隨父賣過糖,其 舊宅至今留置糖擔,以示不忘其本。張彭年既勤勞又 會計算,家庭經濟狀況再度得到改善,瓷器店裡經常 雇用十幾個挑腳,據說還能借到錢去寧波做生意。
      張彭年先後娶妻兩房,一名葛氏,一名金氏,一 共生育5個兒子。葛氏生長子譽、五子警,金氏生二 子暮、三子詧、四子謇。在這幾個孩子中,張謇的早 慧十分突出,4歲父親已教他識千字文,5歲時,三叔 父從通州來,命他背誦千字文,竟能一字不差,這使 全家大喜過望,當即決定讓他去私塾讀書。塾師邱大 璋因祖父朝彥入贅吳家時答應過兼祧吳氏,彭年又繼 承吳家產業,所以此時張謇姓吳而不姓張,邱先生為 他起學名吳起元,小字長泰。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張 謇l0歲。
      但是,由於這位邱先生並無真纔實學,隻知道讓 學生死記硬背,教屬對不僅講不出四聲,甚至連平仄 也弄不清楚。彭年不願讓誤人子弟的庸師毀了兒子的 前程。雖然家境不豐,也咬緊牙關,在張謇11歲那年 ,禮聘西亭宋效祁(蓬山)到塚教讀。
      這位宋先生50多歲,是個屢試不中的老秀纔。當 時和張謇同學的還有他的叔兄和五弟警,“先生檢視 前所讀書,音訓句讀多誤。令自《學》《庸》《論》 《孟》始,盡易新本,授令重讀,既背*授,自日三 十行,漸增至六七十行或百行,亦授四聲,或就《三 字經》《四字鋻》《千家詩》為說故事。,’經宋先 生的這般糾錯、重讀與講授指點,張謇的學業又有長 進。
      某日。先生出對:“人騎白馬門前去”,聰穎的 張謇立即應對:“我踏金鼇海上來”。先生驚喜不已 ,贊嘆佳對。讀書人大魁天下,中了狀元,古人稱之 為“獨占鼇頭”。在當時人看來,張謇下聯已有金榜 題名的預兆。
      宋效祁先生雖然比邱大璋略勝一籌,但也不過是 一個略有學識的鄉村塾師。宋先生從年輕時代參加科 舉考試,50多歲仍是一介童生,還要連續應考歲試、 科試、鄉試,加上年邁多病,精力不支,有時不得不 停課6個月以上。張彭年便又聘請宋效祁之子宋璞齋 來擔任張謇的老師。
      耕讀生活,是浸透了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的基本生 活方式。農業是衣食之源,是百業中的根本;四書五 經是精神食糧,是塑**人格以至平步青雲的無價之 寶。張謇的一家,也像古往今來的中**庭一樣,將 耕讀傳家奉為典範。因此,張彭年有意為兒子準備一 條“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退路:自食其力。
      首先,張彭年不願讓兒子成為衣來伸手、飯來張 口的紈绔子弟,要求他們能放下讀書人的架子,從事 賤役。他不僅要張謇兄弟為先生灑掃侍應,而且還命 他們隨雇工在棉田鋤草,在家中建房時充當小工雜役 ,學習土木建築工藝。張謇回憶往事說:“後有興作 ,凡木石磚瓦,一一度其修短厚薄之尺寸而預計之, 無有差忒。臨時必使謇兄弟雜作小工,而於砌牆每層 將合時,尤令注意於需磚之度,相其修短厚薄,檢以 畀工。日‘工屢覓磚,或斷磚不合,則耗時而費料’ ,亦以練兒童之視力。”至他人家,亦視其營造之合 否而教之。以是謇於土木建築計劃,稍稍有知識。
      其次,灌輸“農本”思想。督促張謇兄弟從事農 業生產。由於張彭年家日漸寬裕,張謇兄弟曾勸父親 把20多畝良田佃出收租。張彭年告誡兒子說:“子弟 非躬親田間耕刈之事,不能知稼穡之艱難,汝曹日後 無論窮通,必須有自治之田。”這種以農業經濟為個 人事業根本,進退可資依靠的思想,對張謇日後走向 實業救國道路,產生了重要的啟蒙作用。
      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