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二十四史精讀/經典讀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19-318
    【優惠價】
    137-199
    【介質】 book
    【ISBN】97875344646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美術
    • ISBN:9787534464607
    • 作者:經典讀庫編委會
    • 頁數:282
    • 出版日期:2013-11-01
    • 印刷日期:2013-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0千字
    •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史學家修撰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二十四史精讀》(作者經典讀庫編委會)按照《二十四史》各部原本的順序編排,開闢了“本史速記”、“傳世名句”、“成書過程”、“內容簡述”、“閱史點撥”、“名家評點”、“本史精讀”等欄目,內容層層遞進,逐一進行詳解,讓讀者用較少的時間,將數千年史學精華盡收眼底。
    • 《二十四史精讀》(作者經典讀庫編委會)按照歷 史發展的順序詳細介紹了從《史記》到《明史》的二 十四部史書,並對每一部史書的作者、成書年限、講 史的年代、成書的過程、優劣之處等一一進行了闡述 。可以說,它是從多個角度,較為全面的評析了這二 十四部史書。 此外,《二十四史精讀》還從這二十四部史書中 摘選了重要篇章,並進行翻譯,由此可粗略了解各部 史書的面貌及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而且這一部分占 有較大篇幅,相信可以滿足讀者讀史的願望。
    • 史記
      “二十四史”之首
      紀傳體史書奠基之作
      百科全書式的通史著作
      漢書
      我國**部紀傳體斷代史
      言皆精煉,事甚該密
      後漢書
      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簡而且周,疏而不漏
      三國志
      **部紀傳體斷代國別史
      獨創“三國並敘”體例
      晉書
      **部官修紀傳體正史
      紀傳敘事,皆爽潔老勁
      宋書
      體裁完備的綜合性史書
      了解南朝宋歷史的重要史書
      南齊書
      關於南齊*早的紀傳體斷代史
      南齊皇族子孫撰寫的南齊史書
      梁書
      真實再現南朝梁王朝的風雲變幻
      敘事簡嚴完善,一洗六朝蕪冗之習
      陳書
      二十四史中卷數*少的一部正史
      了解南朝陳歷史*主要、*基本的材料
      魏書
      **部專記少數民族歷史的著作
      包舉一代始終,頗為詳悉,卻一度被視為“穢史”
      北齊書
      了解東魏、北齊歷史的重要資料
      下筆不苟,以史為鋻
      周書
      了解西魏、北周歷史*基本、*原始的史書
      敘事繁簡得宜、文筆簡潔爽勁
      隋書
      現存*早的隋史專著
      唐代官修正史的代表作
      南史
      勾勒整個南朝歷史發展脈絡
      堪稱《近世之佳史》
      北史
      勾勒整個北朝歷史發展脈絡
      敘事詳密,首尾典譫
      元史
      研究元代歷史的珍貴文獻
      文詞勿致於艱深,事跡務令於明白
      明史
      **官方編著耗時*長史書
      斟酌*為盡善
    • 《史記》既是**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偉大的 文學著作,同時它還具有詩的意蘊和魅力。從文學角 度看,它指次古今,出入風騷,繼承《詩經》和《楚 辭》的語言表達形式,同時又借鋻了戰國散文那種酣 暢淋漓的風格,充分體現了大一統王朝中各種文學傳 統的融彙。司馬遷花費畢生的精力,將自己深厚的文 學修養、**的見識和充沛的情感傾注於《史記*之 中,使Ⅸ史記》中的文字**魅力。
      一、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和典範 《史記》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和典範,其人物 傳記的本質是一種以人物為中心的敘事散文,代表了 漢代文學的高峰。
      《史記》塑造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千百 年來讓人蕩氣回腸,難以忘懷。這與司馬遷注意運用 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有著直接關繫。《史記》寫人的 方法豐富多彩,不拘一格,善於運用多種手法表現人 物的性格特征。如渲染、襯托手法的運用;善寫大事 和緊張場面,把人物置身在矛盾衝突之中,以此來塑 造人物形像。
      《史記》在“實錄”的基礎上,善於選擇、剪裁 和集中史料,往往抓住人物一生中*有典型意義的事 件和行動進行描寫,以突出其主要的性格特征。如在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關於藺相如,司馬遷選取了 完璧歸趙、澠池會和廉藺交歡三件事作重點論述,以 表現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全大局、足智多謀、忠於祖 國的崇高品質,而對於其他事跡,則略去不寫。這種 處理方法,使得主人公的形像完整、豐滿。
      二、寓褒貶於敘事,具有強烈的抒情性 《史記》在文學上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寓褒貶於 敘事,有強烈的抒情性,歌頌什麼,貶斥什麼,態度 十分鮮明,貫注了作者自己的愛憎。如將項羽列入本 紀,將他的生平事跡寫成了一部充滿著悲壯嘆惋之情 的英雄史詩,本身就反映了作者對歷史人物“不以成 敗論英雄”的態度。反之,對暴君污吏則進行盡情的 鞭撻和揭露,甚至對當朝的漢武帝,司馬遷在肯定其 雄纔大略的同時,也直言不諱地斥責他“內多欲而外 施仁義”。這種在歷朝“正史”中*濃厚、*突出的 主觀色彩和抒情性,使《史記》行文深具《離騷》情 韻,強烈地感染讀者,引起共鳴。
      三、體現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 《史記》以人為本,充分尊重人性,熱情贊頌了 以“立德、立功、立言”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積極 人世精神,忍辱含垢、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舍生取 義、勇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弘揚正氣、批判暴政的 人道主義精神,志向堅貞、寧死不辱的人格自尊精神 ,名揚天下而後功成身退的豁達灑脫的處世精神。司 馬遷在《史記》中刻畫的諸多歷史人物,從不同側面 集中體現了上述可貴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對後代 作家的道德和審美產生了巨大影響。
      四、語言極具特色和表現力 《史記》語言生動、準確、靈活,人物語言具有 個性色彩,極具表現力。如《高祖本紀》中,寫劉邦 與項羽相峙於榮陽時,劉邦被項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 胸口,而他當時競“乃捫足曰:‘虜中吾趾!’”這 句話,不僅生動地表現了劉邦善使手段、機智權變的 能力,同時也刻畫了他“恢宏大度”和好罵人的性格 。又如《張丞相列傳》寫周昌口喫,模擬周昌神態說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 子,臣期期不奉詔!”寥寥數語,將周昌又急又怒的 神情描寫得十分傳神。
      當時的漢代盛行辭賦,鋪陳誇張和駢偶化成為時 尚。但《史記》卻把許多晦澀的古書詞句譯成漢代書 面語,同時引用了口語、諺語,使文章讀起來通俗流 暢、生動鮮活,富有生命力。《史記》行文總是長短 不齊,參差錯落,不拘一格,既不刻意追求對仗工整 ,又不避諱重復用字,其優美的文字和靈活的寫作方 式對後代散文學家有深遠影響,在中國散文發展** 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唐宋以來散文家寫散文,都以 《史記》為*高標準。
      五、為後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隻要提起司馬迂,人們腦際就會浮現出藺相如、 廉頗、屈原、項羽、劉邦、荊軻等一繫列英雄人物形 像。在後世的小說、戲劇中,所寫的帝王將相、英雄 俠客、平民百姓等各種人物形像,有不少題材源自《 史記》。例如:元劇《趙氏孤兒》、京劇《霸王別姬 》、《將相和》,小說《東周列國志》等。
      同時,《史記》塑造人物形像的許多基本手法為 後代小說創作所借鋻。從唐傳奇到明清小說,在人物 個性塑造、故事情節安排、環境場面描寫等方面都能 清楚地找到《史記》的痕跡。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史記》也存在某些缺點與 不足之處。例如,西漢的統治階級十分重視天人感應 學說,在這種背景和氛圍中,司馬遷又師從董仲舒, 自然擺脫不了這種影響,因此,司馬遷在《六國年表 序》中論述秦統**下的原因時,認為這是“天所助 焉”,王朝的興廢*替由“天命”而定,在《高祖本 紀》中以為“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說明其 支持“歷史循環論”;在專門記載占星術的《天官書 》中,還經常將各種特殊自然天像與人事相聯繫。這 些均說明司馬遷在“究天人之際”時,仍然沒有** 擺脫天命論和天人感應神學思想的影響。P5-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