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499-723
【優惠價】
312-452
【介質】 book
【ISBN】978710108943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89431
  • 作者:張光興
  • 頁數:292
  • 出版日期:2013-03-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30千字
  • 為了方便讀者朋友們的理解,在《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一書中,筆者張光興選擇了“以事代史”的方法,即通過某些典型的人和事去反映、解讀齊國的那段歷史,這樣*具體一點、*生動一點、也*容易接受一點。
  • 張光興編寫的這本《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通過介紹姜太公、齊桓 公、管仲、晏嬰、田穰苴、孫武、田齊等典型人物及其歷史事件,解讀了齊 國的那段歷史。 閱讀《說齊——齊人齊事一家言》,可以增加讀者對那段歷史的興趣和 了解, 同時,同時也可以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感受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更好 地繼承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並以此提高我們每個人的文化修養。
  • 第一章 傳奇一生姜太公(一)/001
    一、姜太公的身世/002
    二、投奔文王/006
    三、大釣無鉤/008
    第二章 傳奇一生姜太公(二)/013
    一、滅商興周**功臣/014
    二、齊國的開國元君/019
    三、太公治齊/023
    第三章 齊桓公稱霸(一)/027
    一、襄公無道,導致內亂連連/029
    二、小白登位一波**/032
    第四章 齊桓公稱霸(二)/039
    一、以胸懷稱霸/040
    二、以人纔稱霸/045
    三、以道義稱霸/049
    四、以誠信稱霸/056
    第五章 春秋**相——管仲/061
    一、管仲的身世/062
    二、管仲的青少年時代/064
    第六章 管仲相齊/069
    一、政治改革/070
    二、經濟改革/074
    三、軍事改革/079
    第七章 “管鮑之交”:中國古代友誼**的典範/083
    一、友誼的基礎是情感/085
    二、友誼就是理解/086
    三、友誼有時候表現為一種“人梯精神”/088
    第八章 崔、慶亂國/0g1
    一、齊桓公用人不慎,埋下禍根/092
    二、五公子爭位,齊國霸主地位盡失/097
    三、崔、慶之亂/102
    第九章 用生命和鮮血捍衛歷史真實的人/107
    一、做了虧心事,總怕鬼叫門/108
    二、“歷史是無法改變的,真理和正義也是殺不完的!”/109
    第十章 “一代賢相”晏嬰/115
    一、晏嬰及其所處的年代/116
    二、晏嬰之“賢”/118
    三、人天共仰,名垂青史/135
    第十一章 一代大司馬田穰苴/137
    一、從田完說起/138
    二、受命於危難之時/141
    三、“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144
    第十二章 “兵聖”孫武/149
    一、孫武其人/150
    二、一舉而成名/151
    第十三章 軍事奇纔孫臏/157
    一、孫臏年輕時代的悲慘遭遇/158
    二、鋒芒初露/161
    三、以殘缺之軀指揮**戰役/162
    第十四章 孔子聞《韶》的故事/169
    一、先說說孔子/170
    二、孔子與音樂/172
    三、孔子“聞韶”的意義/176
    第十五章 齊威王“一飛衝天”(一)——兼及諫臣淳於髡/181
    一、“田氏代齊”的前前後後/182
    二、威王其人/184
    三、敢諫善諫的淳於髡/186
    第十六章 齊威王“一飛衝天”(二)——兼及相國鄒忌/193
    一、鄒忌之諫/194
    二、齊威王終於飛了起來/198
    第十七章 齊宣王和他的稷下先生們(一)/207
    一、稷下學宮與稷下先生/208
    二、孟子見齊宣王/213
    三、春居諫齊宣王建明堂/211
    第十八章 齊宣王和他的稷下先生們(二)/221
    一、齊宣王使淳於髡獻鵠於楚/222
    二、顏周見宣王/223
    三、倜儻一生魯連子/226
    第十九章 齊滑王的故事/233
    一、齊滔王與“濫竽充數”的故事/234
    二、齊淚王的悲慘下場與“倚門倚閶”的故事/236
    第二十章 孟嘗君的故事/241
    一、孟嘗君與他的“雞鳴狗盜”之徒/242
    二、馮諼買“義”/245
    第二十一章 田單復國/253
    一、從指揮即墨保衛戰到收復全國/254
    二、攻打狄邑/261
    第二十二章 君王後與田齊的亡國之君田建/265
    一、君王後執掌齊國四十年/266
    二、後勝賣國/272
    三、是誰亡了齊國/274
    附 田齊餘波——田橫和他的五百義士/281
    一、天下大亂,群雄逐鹿/282
    二、郦生說田橫/284
    三、田橫赴義/286
    四、田橫與五百義士告訴了我們什麼/288
    主要參考資料/292

  • 時間應該推到很久很久以前,那還屬於“五帝時代”。
    所謂“五帝”,就是傳說中遠古時期的五位帝王,在不同的典 籍中有不同的說法,如《史記·五帝本紀》把黃帝、顓頊、帝嚳、 唐堯、虞舜稱作“五帝”;而《皇王大紀》則稱“五帝”為伏羲、 神農、黃帝、堯、舜。他們執政的那段時間就叫“五帝時代”。我 們這裡說的“很久很久以前”,應該是指舜帝執政的時候。
    當時,天降大雨,洪水肆虐,整個中原大地變成了一片汪洋。
    兇猛的洪水,淹沒了莊稼,衝毀了房屋,還奪去許多人的生命。面 對如此嚴重的災難,舜帝向全國發出抗擊災害的動員令,並挑選了 一位他*信任、*得力的干將去組織、領導這場抗災鬥爭,這位得 力干將就是禹,人們喜歡稱他大禹。
    禹是誰?禹,姒(音si)姓,名文命,原為夏氏部落的首領, 故又稱夏禹。據說,他是鯀(音gun)的兒子。
    那麼,鯀又是誰呢?鯀是堯時的一位大臣,封號為崇伯。當 年,面對波濤洶湧的洪水,堯向眾臣發問: “哪位愛卿願去治理 洪水,以拯救蒼生?”堯的話音剛落,鯀便挺身而出,他自告奮 勇,擔當了此重任。鯀率領抗洪隊伍奮鬥了整整九年,卻收效甚 微。後人分析,他當時采用的治水方法有問題一一堵,即通過築 堤壩的方法暫時把洪水阻止住,然而一旦發生潰堤就會出現*嚴 重的危害。所以,舜繼堯當了天子後,就把鯀殺死在羽山。(關 於羽山,一說在今江蘇省東海縣西北與山東省臨沭縣交界處;一 說在今山東省郯城縣東北七十裡;一說在今山東蓬萊市東南三十 裡。) 在後來的《山海經》等典籍中,鯀被**神化了。說他是 黃帝的孫子,也有的說他是顓項(傳說中的古帝王)的兒子。他 為了治水。辛辛苦苦努力了九年,仍不見成效。這時一隻烏龜和 一隻貓頭鷹跑來點化他(從袁珂先生說),說天庭有一種叫“息 壤”的寶貝,隻要把它往大地上一灑,地面就像樹木和莊稼一樣 快速長高起來,那樣,洪水就可以被阻止住了。於是,鯀費盡千 辛萬苦跑到藏息壤的昆侖山上,請求天帝把洪水收回,或是把息 壤給他。可是他的請求被天帝斷然拒*了,在迫不得已的情況 下,他偷走了息壤。洪水雖然被息壤阻止了,但鯀的行為卻觸怒 了天帝。天帝立即派火神祝融下凡,將鯀殺死在羽山,並取回 息壤。息壤一收回,洪水立刻又泛濫起來——衝垮堤壩,毀壞田 園,奪走了許許多多鮮活的生命。
    相傳,鯀被殺死後,尸體三年不腐爛,一雙眼睛仍大睜著,怒 視著上蒼——是委曲,是憤怒,還是不服?誰也說不清楚。後來不 知道是誰,在他那鼓鼓囊囊的肚子上輕輕劃了一下,一個奇跡出現 了——一條黃龍從那兒騰空而起,據說,那就是鯀的兒子禹。
    現在我們從神話中走出來,再講禹。
    他繼承了父親未完成的事業,一門心思撲在治水上。據說,他 新婚後第四天就趕赴抗洪**線,生了兒子啟也顧不上撫養,居外 十三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禹采用了與他父親**相反的方 法——疏,就是通過清除障礙、疏通河道,將洪水導入大湖大海, *終他取得了勝利。正所謂“有作為纔會有地位”,禹後來被** 為舜的繼承人。(當然“人無完人”,禹這一生也有重大過失,那 就是他把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將“公權力”變成了“家天 下”,從而開了“世襲制”的先河,而在此前,帝位一直實行“禪 讓制”——即將權力傳讓給聖賢者。) 舜帝在任命禹為“治洪總指揮”的時候,又將自己身邊的一 位大臣**給了禹。這位大臣姓姜,既聰明又能干,很受舜帝的賞 識,據說,他就是伯夷。(需要說明一下,中國歷**有兩位** 的伯夷:一位生活在商朝,他有一個弟弟叫叔齊。他們的父親孤竹 君去世後,伯夷、叔齊兄弟相互謙讓,誰也不肯繼承君位,並一起 躲到了周國。後來,武王伐紂,兄弟二人極力反對。等武王滅商, 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 薇而食之”,*後雙雙餓死在首陽山,從此伯夷、叔齊就成了“高 士”、 “義士”的代名詞;再一位,就是生活在舜帝身邊的這位姜 姓伯夷。) 當時舜帝對禹說:“帶上他吧,他會成為你**得力的助 手。”就這樣,伯夷就跟隨禹奔赴了抗洪**線。經過許多年的努 力,洪災終於被戰勝了。為此,舜帝特意舉辦了一個盛大的慶功 會,表彰和獎賞抗洪有功人員,伯夷自然也在其列。他被封為“四 嶽”,即分管四方諸侯的大臣(一說封為“秩宗”,分管祭祀的大 臣),並得到了一塊叫“呂”的封地。後來,伯夷的子孫們就以封 地為姓,成為了呂氏家族。這便是姜太公的先祖。
    姜太公,名姜尚,字子牙,號太公望,人們習慣於稱他姜太 公,周武王則尊他為師尚父;因為祖上的原因,世人又稱他為呂 尚、呂望、呂子牙、呂太公。對於他的出生地,歷來有些不同的 說法,據《史記》、《博物志》等一些古籍記載,姜子牙為“東海 人”。於是,後人就在“東海”二字上做起文章來——有人認為他 應該是日照人,就出生在日照市東邊不遠的地方;也有人認為他是 菖縣人;還有的說他是郯城人。到底哪個對呢?我們還是暫且“存 疑”吧。
    一家之言:其實,對於許多歷史問題,我們沒有必要急著去下結 論、爭對錯。有一個詞叫“存疑”,“存”就是保存、保留;“疑” 就是疑問、就是不同意見。意思是說,對一些歷**的疑難問題、不 同意見,可以暫時保留起來,不去爭辯,等到時機成熟了,再進行討 論、再去分是非、定對錯,效果恐怕*好一些。
    經濟要講究“可持續發展”,文化是不是也要講“可持續發 展”? 現在,我們再回到那個呂氏家族。開始,他們在祖先的封地 上過著富足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家族慢 慢分化了:有的仍然是貴族,家中有大片良田,還有很多奴隸,過 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有的卻敗落了,生活在饑寒交迫之 中,甚至還有的淪落為奴隸,連人身自由都沒有了。
    說起來,姜子牙可謂生不逢時,他出生於商朝末年,社會黑 暗,道義不彰,家境也十分貧寒。很多資料證明,他到了該成家的 時候,卻娶不起老婆,隻好去給人家做“上門女婿”——這在古 代是很被人瞧不起的。為了養家糊口,他干過很多事情,然而卻一 件也沒成功,就像他老婆馬氏所指責的那樣:“你種田,收不回種 子;捕魚,撈不回魚網。”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他沒力氣,是他偷懶,還是缺心眼兒? 都不是。因為姜子牙是一個有著大本事、大智慧的人,他可以去 做經天緯地、安邦治國的大事,卻干不了那些凡夫俗子所做的活 計——是一個能“掃天下”卻不能“掃一屋”的人。時間就這麼 一年年過去了,他的年紀也漸漸老了。馬氏是一個目光短淺、嫌 貧愛富又十分兇悍的女人,本指望跟著姜子牙能過上榮華富貴的 好日子,可到頭來還是窮得叮當響。於是,她一怒之下就把姜子 牙這個“上門女婿”踢了出去。這件事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成 語,叫“覆水難收”。
    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