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曾國藩家書選注(曾國藩選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448-649
    【優惠價】
    280-406
    【介質】 book
    【ISBN】97872120566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人民
    • ISBN:9787212056650
    • 作者:(清)曾國藩|校注:周殿富
    • 頁數:454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2千字
    • 《曾國藩選集》套書一共4本,《曾國藩日記類鈔》《曾國藩編年大傳》《曾國藩家書選注》《曾國藩孟子要略譯注》。全書以李翰章等人編撰的《曾文正公全集》為底本,書中配大量珍貴插圖,屬於同類書中具獨**值、品質較高的版本。
      本書為《曾國藩家書選注》,由周殿富編注。
    • 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 為後人留下學說)的“三不朽”之說。 《曾國藩家書選注》是曾國藩在戎馬倥傯、公務繁忙之餘,寫給家人子 弟的書信。曾氏家書行文隨想面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灼見 ,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書足可以體現曾國藩的學識造詣和道 德修養,從而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 《曾國藩家書選注》由周殿富編著。
    • 從高媚山下走來的一代名臣(開篇)
      1.稟父母:報入京一路平安及京中之事
      2.致諸弟:教為官不知修己治人之道與牧豬奴何異
      3.致諸弟:教終身不輟者三事。讀書者三不可缺
      4.稟祖父:報連升四級授內閣學士之職
      5.致諸弟:教不可改葬祖墳壞了風水一
      6.致諸弟:告派任武會試正總裁殿試閱卷大臣
      7.致諸弟:教子弟不入仕途隻為耕讀孝友之家
      8.致諸弟:教盡忠報國不得再顧身家之私
      9.致諸弟:告九軸誥封到手事
      10.致六弟九弟:教為官治家的“守缺求全”之道
      11.致六弟九弟信附件:立身五箴養身要言
      12.致諸弟:教字寫得好壞關乎一生之福分
      13.致諸弟:教兄弟相處讀書擇友之道
      14.致諸弟:教怨天尤人發牢騷何如自省
      15.致諸弟:教怨天尤人者為無能之輩
      16.致諸弟:教仕途之上盡其在我,聽其在天
      17.致諸弟:教包羞忍辱以求萬中一濟
      18.致諸弟:教亂世不順須學平和胡塗
      19.致諸弟:教功名之地自古難居
      附:彭玉麟的詩文纔氣與鶴緣梅情
      20.致沅弟:教聲聞之美可喜而不可恃
      21.致沅弟:教英雄豪傑打不過“龍虎關”
      22.致沅弟:教成大事者須規模與管理同步
      23.致沅弟:教居官以耐煩為**要義
      24.致沅弟:教以“長傲”、“多言”為戒
      25.致沅弟:教成事之道在“勤奮”與“有恆”
      26.諭紀澤:述平生“三恥”,論詩之道思
      27.致沅弟:教敬恕二字。論語九思
      28.致沅弟:教內聖外王,務讀經史
      29.致沅弟:教人以偽來。我以誠往
      30.致沅弟:教人而無恆終身無成
      31.致沅弟:教待人以誠應偽。律已以強為勝
      32.致沅弟:教刁民不必愛。劣紳不必敬
      33.致沅弟:教為官當思“裕無咎”三字
      34.諭紀澤:教善讀書者須視書如水
      35.致沅、季二弟:教由高亢而歸平實者方有為
      36.致諸弟:教謹守八字八本三不信三致祥之家訓
      37.諭紀澤、紀鴻:教處亂世安身以勞儉而不要做官
      38.致沅弟:教不可收錄被革之人
      39.致沅弟:教為官者如何讓下級服氣
      40.致沅弟:教如何向上級“彙報工作”
      41.致沅弟:教大處讓人纔是真謙真厚
      42.致沅弟:教對叛歸兵將寬嚴各二
      43.致沅弟:教家門太盛當常懷日慎之心.
      44.致沅弟:教局面越大真氣越少
      45.致沅弟:教全身報國之道在於“三副”
      46.致沅弟:教為官當守“勞謙君子”之二端
      47.致澄弟:教位高權重而不失寒士之家風
      48.致沅弟:教多聞缺疑。慎言其餘
      49.致沅、季二弟:教戒惰以儆無恆。除傲以鋻致敗
      50.致沅、季二弟:教克難免禍之道
      51.致沅弟:教成事者審機審勢不如先審力
      52.致澄弟:教“上場”當念“下場”時
      53.致沅弟:教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義一
      54.諭紀澤、紀鴻:教早起、有恆、重厚三要務
      55.致沅、季二弟:教自概之道無非勞、謙、廉三字
      56.致沅、季二弟:教自強與剛柔之道
      57.致沅弟:教君子大過人處唯虛心而已
      58.致沅弟:教篤守恐懼和平四字以彌災致福
      59.致沅弟:教其痛改惡習慎於用人
      60.致沅弟:教如何用爭議之人
      61.致澄弟:教與家鄉地方官相處之道
      62.致沅弟:教為官須常保“花未全開月未圓”之境
      63.致沅弟:教胸襟自養淡定之天
      64.致沅弟:教對付強悍與妒嫉之人
      65.致澄弟:教官運極盛之時預為衰時設想
      66.致沅弟:教擔當大事務須明、強二字
      67.致沅、季二弟:教善將兵者以嚴為愛
      68.致沅弟:教名望所在,是非謗出
      69.致沅弟:教一味強勁非成事保身之道
      70.致沅、季二弟:教處危急之時隻有靠自己
      71.致沅弟:教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
      72.致沅弟:教分功分謗之道
      73.致沅弟:教金陵攻克後“勇退”之道
      74.致沅弟:教極盛之時每虞蹉跌
      75.致沅弟:教息事寧人處理內爭
      76.諭紀澤、紀鴻:教養生須悟一“存”字
      77.致澄、沅二弟:教官場進退之難
      78.致澄、沅二弟:教行藏之上策與根本**層功夫
      79.致澄、沅二弟:教天道有舒慘,王政有恩威
      80.致澄、沅二弟:教新官上任須結好地方勢力
      81.致澄、沅二弟:教居官保全名節之三端
      82.致沅弟:教修身之“悔字訣”
      83.致沅弟:教自修以強但不可以強勝人
      84.致沅弟:教官場“兩患”與處危之法
      85.致沅弟:教人事處分須防黨仇報復
      86.諭紀澤:教不可輕慢四鄰之利害-
      87.致澄弟:教人以**為榮,實為苦懊之境
      88.致澄弟:教搜捕軍人哥老會之事不必認真
      89.致澄弟:教以“四不”解“三危”
      90.致沅弟:教與他人交際當有自省之處
      91.致澄弟:教積財積物莫若修家風家教
      92.致沅弟:教困阨之際須堅守忍、耐、吞、挺四字
      93.致澄弟:教亂世安身之策非止辭榮避位
      94.致沅弟:教處逆境待悍將當守“硬”字訣
      95.致沅弟:教艱危之際要逆來順受,要撐得住
      96.諭紀澤、紀鴻:教待人以謙謹,律己以八德
      97.諭紀澤:教以變柔為剛化刻為厚
      98.致沅弟:教及時引退未嘗非福
      99.諭紀澤:教居官須廉,但不可有清名
      100.諭紀澤:教解除“三慮”之法
      101.致沅弟、諭紀澤:教人生以知命為**要務
      102.諭紀澤、紀鴻:教不忮、不求、勤儉、孝友四事
      103.諭紀澤:教臨難不苟,雖老不改
      104.諭紀澤、紀鴻:教以數十年人世之得的“四大遺訓”
      後記
    • 從高媚山下走來的一代名臣 200年前的公元1811年,是由中國*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嘉慶皇帝統治了 16個年頭的年份。這個嘉慶帝似乎並不走運。就在他剛剛從老爸乾隆帝手中 接過康、雍、乾三朝百年盛世的倉廩衣缽,登基坐殿後的第6天,遍及川楚 陝大地的白蓮教大起義總爆發,而且持續了9年仍不可根*。沒平定了幾年 ,便又在北方各省爆發了天理教大起義。在他執政的前二十年似乎無日不在 為農民起義而煩惱憂嘆,但他肯定想不到四十年後,他的子孫還要遭際到遠 比這規模*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盡管他在執政的24年間,大刀闊斧采取了許 多整飭吏治腐敗的措施,但這個王朝還是在他的手裡開始走人了嘉慶道光中 衰時期。而後纔有四面漏雨八面透風而又到處起火的所謂的“咸同中興”時 期。
      這一年的農歷10月,湖南湘鄉縣那片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 的晚秋景色,已無可奈何地逝去,初鼕季節已悄悄地卻是不可阻擋地降臨在 四周的群山大地。湘鄉城南百裡之外的荷葉塘小鎮,也籠罩在一片秋肅鼕涼 之中。盡管這裡不似北方的10月那般肅殺苦寒,但畢竟是蕭條冷酷的季節, 那份寒意似乎*難以令人忍受。
      政治氣像由盛人衰自會令人心涼膽寒,而季節變換也是同樣。由寒人暖 時節自是令人日日舒服喜歡,而由暖人寒時節則自是讓人天天難挨,周身總 是涼嗖嗖的,凍得連情緒都熱不起來。可是,在這個月份農歷十一,公歷11 月26日這天,座落在這個小鎮高媚山下的白楊坪村,有一戶人家卻是比平日 裡熱鬧非凡、喜氣洋洋。雖然已是子夜時分,大院各屋還是明堂蠟燭的燈火 通明。原來這家的長房又添了一個長孫。這個出生的嬰兒乳名叫寬一,他就 是後來的曾國藩。
      曾家大院從老太爺到小媳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無不歡天喜地。尤其是 四世同堂的大家長、老太爺竟希公,說他剛纔夢中見一條巨蟒從半空中落人 屋中,剛從夢中醒來,就聽見了孩子出生的報喜聲。這就*讓一家人興奮得 不得了,以為這個孩子將來的前程一定不同凡響。蛇是什麼?蛇是僅次於龍 的吉祥像征,而且老蛇可化龍的呀?漢高祖劉邦、東吳大帝孫權、明太祖朱 元璋,在民間傳說中不都是有蛇緣的嗎?這一家人就別提多高興了。*讓人 驚奇的是天亮時,人們發現院子裡平地竄出一根青籐,長得極快,後來把它 盤纏的大樹都纏死了,自己卻長得如大灰蟒一般巨大。*奇怪的是在曾國藩 去世那一年,這棵老籐競也死去。
      這個有幸而又不幸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家庭寄予了光宗耀祖、振興門庭 的重任,給這個世代耕讀勤儉禮儀,就是沒有出過大官的家族,帶來了遙遠 而似乎立馬可即的希望。但此時這個由鼎盛開始走向衰敗的王朝***,正 在北方皇城乾清宮中熟睡的嘉慶帝,哪裡會想到四十年後,正是這個乳名叫 寬一的孩子,幫助他那些已經缺鱗損角飛不起來的龍子龍孫們,支撐起江南 半壁河山,並為已經讓他看不到希望了的這個王朝繼續苟延殘喘而忠心耿耿 、嘔心瀝血一生,成為了這個危難四起、遍地狼煙的封建王朝的擎天白玉柱 、架海紫金梁了呢! 當年這個曾氏家族在湘鄉縣雖然不是富豪官宦人家,也談不上是書香門 第,但卻是一個標準的耕讀人家,很有名望的窮鄉紳。據說這支曾氏子孫的 遠祖是曾子,初到湖南時落籍於衡陽。從曾國藩的曾祖父也就是太爺曾竟希 那輩,始遷入湘鄉縣荷花鎮的白楊坪村,祖父叫曾玉屏,稱星岡公;父親叫 曾麟書,稱竹亭公。有一個叔叔叫曾驥雲,稱高軒公。曾麟書是星岡公的長 子,曾國藩又是曾麟書的長子,是為長房長孫。這在家族中是很有地位的, 有如皇族中的太子,是未來當然的家族***。而俗語則說“老兒子,大孫 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所以曾國藩從出生開始就受到這個家族中所有成員 的寵愛與敬重。
      曾國藩這一代,共有親兄妹九人,四女五男。長女是曾國藩的姐姐,叫 曾國蘭;其他三個女孩都是曾國藩的妹妹,依次為曾國蕙、曾國芝、早天的 小女兒。五男中曾國藩是老大,其他依次為曾國潢、曾國華、曾國荃、曾國 葆。
      曾國藩的乳名叫寬一,“人小學”時的學名叫子城,字伯函;20歲時改 號為滌生;28歲中進士入翰林院後又改名國藩。去世後謚號為文正公。當時 的省官巡撫被稱為中丞,兩省以上的大區長官總督與各部尚書稱中堂,凡是 正副職的大學士又都可以被稱為相爺。由於這些職務曾國藩都擔任過,所以 無論時人還是後人對曾國藩的稱呼極多。二弟曾國潢的字為澄侯,又稱辰君 ;三弟曾國華的字溫甫,又稱午君;四弟曾國荃的字為沅浦;五弟曾國葆字 季洪,後改名貞干、字事恆。曾國華在族中排行為老六、曾國荃為老九,所 以又分稱六弟、九弟。這些字、號、別名如果不搞清,讀曾氏家書就很困難 。所以一一列舉於此。
      人的許多個性、特點,都是天生的,並不**可以靠後天習得與努力所 能改變。就是唯物主義與現代科學研究成果也並不否認這一點。這個曾國藩 從小就很特別。人的長相稱不上美男子,也沒有糾糾武夫氣像,*不似孱弱 書生。但天生I生格倔強而又十分隱忍。天生統軍當官的料。有史料稱其“ 幼小時,狀貌端重。自初生至三歲,庭戶不聞啼泣聲。” 曾國藩自幼便愛讀書,十分受曾祖父競希公的寵愛。五歲時就在家中開 蒙,誦讀都很聰明。從6歲開始入其父的私塾就學,學習很用功,但遠非神 童。10歲時,二弟出生,老爸兼老師的竹亭公說:你現在有弟弟了。便讓他 以“兄弟怡怡”為題,寫一篇作文。閱卷後,竹亭公說道:“文中有至性語 ,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從家書中觀曾國藩一生之兄弟情,其父的評語信 非虛言。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