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非遺福清(文化福清)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555-804
    【優惠價】
    347-503
    【介質】 book
    【ISBN】97873071674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武漢大學
    • ISBN:9787307167438
    • 作者:編者:林秋明
    • 頁數:154
    • 出版日期:2015-12-01
    • 印刷日期:2015-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2千字
    • 林秋明編著的這本《非遺福清(文化福清)》分民族語言、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雜技與競技、傳統手工技藝、民間信仰、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曲藝、戲曲等方面,全面介紹了方言盤詩、民間故事、民間歌謠、福清俗語、十番音樂、金鼓吹、鬧臺、伡鼓舞、光餅舞、板凳龍、宗鶴拳、石竹山夢文化、迎神等流傳於福清民間,已列入福建省(3個)、福州市(15個)及福清市級(40多個)的非遺項目。本書圖文並茂,可讀性強、史料性強。
    • 收入林秋明編著的這本《非遺福清(文化福清)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涉及民族語言、民間文學、 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雜技與 競技、傳統手工技藝、人生禮俗、民間信仰、歲時節 令、民間曲藝、民間戲曲13類共39個項目,生動展示 了福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碩成果。
    • 民族語言
      福清話
      民間文學
      方言盤詩
      民間故事
      附一 葉向高祈夢
      附二 萬石山的傳說
      民間歌謠
      附一 啼慘癥(哭嫁歌)
      附二 十抱菅蓁(喪葬歌)
      附三 單身哥
      附四 唱十嫂
      附五 真鳥仔
      附六 覷牛歌
      附七 主人沒著厝
      附八 一螺一車車
      附九 數字歌
      附十 悌伙煮乇這蠻香
      附十一 米磨麥
      福清俗語
      附 福清俗語100條
      民間美術
      微雕技藝
      糊紙技藝
      民間音樂
      十番音樂
      民歌曲牌
      金鼓吹
      溝頭打擊樂
      早傍堂
      鬧臺
      民間舞蹈
      侔鼓舞
      舞龍舞獅
      光餅舞
      漁翁戲蚌舞
      海族舞
      舞板凳龍
      九鯉龍燈舞
      弄五獸
      陸地行舟
      周禮佾舞
      傳統戲劇
      閩劇
      雜技與競技
      宗鶴拳
      龍形拳
      福清南少林武術
      傳統手工技藝
      福清光餅制作技藝
      人生禮俗
      福清慶壽禮儀
      民間信仰
      石竹山“夢文化”
      塘邊“走街”
      歲時節令
      迎神
      走燈牌
      二月二祈福遊春
      燒瓦塔
      民間曲藝
      福州評話
      民間戲曲
      提線木偶
    • 石竹山的宗教文化起源於漢唐的道家文化,再融 入宋代的禪文化,到明清時代,又融人了儒家文化, 形成了**獨特的“以道為主,兼容釋、儒”的文化 景觀。石竹山的道教文化有許多奇*之處,主要有“ 一夢(祈夢)、一簽(抽簽)、一春(接春)、一願 (許願)、一生辰(元辰保護神)”。
      “夢文化”是石竹山道教文化的*大特色,石竹 山因此被世人譽為“中華夢鄉”。石竹山道院乃“祈 夢之所”,始建於唐大中元年(847),初名“靈寶 觀”,後改名為“石竹寺”,現由仙君樓、觀音殿、 文昌閣等組成。道院內供奉漢代何氏九仙君。
      石竹山因其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環境,以及超強的 地磁場時空點感應,成為“夢文化的發祥地和傳承地 ”,很早就被封為“行春之治所”。
      石竹山祈夢習俗*遲在明代,*早在宋代就已經 形成了。由於歷**不少名人都說石竹山神仙賜夢靈 驗,因此自明代末年,很多善男信女都慕名前往祈求 神仙賜夢。馬鐸、葉向高、李光地、陳寶琛、薩鎮冰 等名人都與石竹山祈夢結緣,並且留下佳話。
      其實,石竹山祈夢並不是要真正進入睡眠狀態, 而是人在虔誠且恍惚狀態下的一種幻想。特別是在煙 火繚繞、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覺得神秘縹緲。祈夢 者如入太虛幻境,很容易就進入夢鄉。所謂“心有所 想,夢有所現。”那麼,怎樣纔能祈求到夢?答案就 兩個字——誠心。
      有研究資料表明,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 睡覺,五分之一的時間在做夢。夢是潛意識活動的一 種表現,有時人們在夢中可以獲得一些創作靈感。
      石竹山道家認為,祈夢必須誠心誠意,所謂“心 誠則靈”,必須帶著問題去祈求何氏九仙君賜夢。祈 夢有8個要素:法、侶、財、地、慧、德、師、悟。
      而圓夢,就是把祈夢的幻影與祈夢者的心理,包括思 想、文化、性別、氣質、感情、情緒和意志聯繫起來 ,並與他們的生辰八字、陰陽五行結合後加以分析, 以易理預測,說明夢境的真相,從而得出對祈夢本身 有利或不利的結論。經過長期實踐,石竹山道家把祈 求的夢境歸納為像夢、直夢、反夢、間夢、詩詞夢、 諧音、字夢、藥夢8種。他們認為,通過圓夢來診斷 疾病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的總結,它與封建迷信 有著本質不同,時至**仍是我國傳統醫學用以判斷 疾病的一種輔助方法,具有積極的參考意義。
      祈夢者在石竹山的大氣場中,通過祈夢的方法與 宇宙的高智能意識溝通信息,能治療許多疑難雜癥。
      這種超乎心靈能力的現像,用科學知識尚不能圓滿解 釋。因而有人對它蘊含的身心世界的奧秘進行探索和 體驗,目的是*好地對夢文化進行科學的研究和正確 的解釋。一旦人們破譯了夢中的密碼,揭示出生命信 息的奧秘,夢文化將為人類社會發揮出重要而有益的 作用。
      此外,石竹山“夢文化”活動還包括“接春”和 一繫列節慶儀式。“接春”由“追春”“燔柴迎春” “裝接春金鬥”“禳太歲道場”等組成,每項內容都 頗有深意。
      “追春”:信眾跟隨道長,環繞道院,去追隨春 天的腳步。人們希望借以追到希望和夢想。
      “燔柴迎春”:因“柴”與“財”諧音,所以在 開春之始點燃薪柴,熊熊火焰預示來年事業紅紅火火 。隨後,人們往往要帶兩爿“燔柴”回家,一爿放在 鼎爐之下,一爿珍藏起來,分別表示迎來了財運、留 下了財富。
      “裝接春金鬥”:在石竹山的石欄杆上排滿木制 的“鬥仔”,內盛稻谷、剪刀、尺子、鏡子、果子、 青枝、紅燭等物品,寓意一年五谷豐登、衣食無憂。
      鬥沿扎一圈青竹或榕枝,表示人丁興旺。青竹或榕枝 上若放置紅聯(俗稱“春紙”),代表大吉大利。人 們把“春”接回家後,將“鬥仔”供於中案,以便平 時膜拜。將“春紙”貼在門上,預示吉利到家。
      “禳太歲道場”:本命之年,或大小3歲、6歲的 人,當年的運程極為重要,故人們要在元辰殿拜太歲 ,祈求神明保佑。
      其他宗教節日儀式如下。
      財神誕: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商家和企業 在這**祈求財源廣進。人們在這**都要早早起床 ,道院則設道場,以鞭*、鑼鼓和三牲酒席迎接財神 的到來。這**夜裡,全家要喫湯圓。因為湯圓形似 元寶,喫湯圓又叫“進元寶”,據說這像征財神爺恩 賜的財寶。
      玉皇誕: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道教經典 說他歷經3200個劫難,“漸入虛無妙道”,又經過1 億個劫難,纔修成了玉皇大帝;另說他是元始天尊的 後代,是太上老君送到人間去的。這**,石竹山道 院舉行神仙大會,善男信女紛紛叩頭進香,祈求平安 、消災納福。
      元宵節:新年後的**個月圓之夜,所以又稱“ 上元節”。道教說,天、地、水為三元,又稱“三官 ”,主管人間的禍福、鬼神的升轉,以正月十五、七 月十五、十月十五為“三官”生日,其中正月十五就 是上元天官大帝的誕辰。這**,道院要舉行齋會, 善男信女也要去殿堂進奉香火。
      二月初二:土地神的聖誕。因為土地神與民眾* 接近,能保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這**到石竹山 道院繞香供祀,頂禮膜拜,可保佑家宅平安、添丁進 口。
      七巧節:中國的情人節。傳說中牛郎和織女這一 天在鵲橋相會。按當地習俗,七月初七這**,有情 人攜手走過石竹仙橋,可保幸福美滿、白頭偕老。
      中元節:七月十五,民間有做“普渡”的習俗, 也就是超度亡靈。此時上石竹山燒一把平安香,可驅 災避邪、常保平安。
      P121-1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