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細說三國(黎東方講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18-460
【優惠價】
199-288
【介質】 book
【ISBN】97872081190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19017
  • 作者:黎東方
  • 頁數:335
  • 出版日期:2013-12-01
  • 印刷日期:2013-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數:325千字
  • 《細說三國(黎東方講史)》由旅美**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撰寫。“細說體”源起於抗戰期間黎東方教授在重慶的“講史”盛舉。當年黎教授以歷史學家的睿智與妙趣橫生的詞鋒,講三國、講武則天,傾倒四座,轟動山城,聽眾爭相買票入場。黎先生“講史”**不同於一般說書人,他既不虛構任何一個人物,也不虛構任何一件事情,而是廣泛地從各種史書中搜集和貫串史料,按需而取,以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語言吸引了無數聽眾。“細說體”歷史著作即以“講史”的形式,將中國歷**的各個朝代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職官、制度、文化、學術等等,分列為若干題目,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分別加以“細說”,分則為獨立的歷史故事,合則為一朝斷代信史,文字揮灑優美,史事詳實可信,它使讀者“以讀《三國演義》的輕松心情,獲得的卻是勝於《三國志》的歷史知識”。
  • 《細說三國(黎東方講史)》由旅美著名歷史學 家黎東方先生撰寫。《細說三國(黎東方講史)》以 生動別致的“講史”形式詳細講述了自東漢末年黃巾 起義到三國歸晉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書 中不但將三國時期的各種事件和人物剖析、介紹得清 清楚楚,而且還加上作者自己的判斷和評論,讓讀者 更深刻、更有興趣地了解歷史真相。作者還善於用現 代人所了解的名詞去解釋歷上的各官職和家族關繫等 ,使全書顯得通俗易懂。
  • 代序(序一)
    說三分——序黎東方先生《細說三國》(序二)
    原出版自序 寫在《細說三國》之前
    中國大陸版自序
    一 合久必分
    二 黃巾
    三 董卓
    四 呂布
    五 袁術
    六 公孫瓚
    七 陶謙
    八 早期的劉備
    九 袁、曹之戰
    一○ 烏桓
    一一 公孫度
    一二 公孫康
    一三 公孫淵
    一四 孫策
    一五 孫權
    一六 諸葛亮
    一七 赤壁
    一八 孫夫人
    一九 荊州問題
    二○ 益州易手
    二一 曹操收降張魯
    二二 劉備攻取漢中
    二三 劉備稱王
    二四 孫劉翻臉
    二五 漢吳同盟
    二六 諸葛亮北伐
    二七 諸葛亮的為人
    二八 蔣琬
    二九 費祎
    三○ 從董允到樊建
    三一 曹家的事
    三二 孫家的事
    三三 劉家的事
    三四 司馬懿
    三五 司馬師
    三六 司馬昭
    三七 姜維
    三八 分久必合
  • 西洋人談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 族繼起的說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潰,另一文化誕生的 說法。湯因比(A.Toynbee)與前人不同的地方,是 改用“社會”一詞,代替“民族”或“文化”,並且 補充了一點:某一社會崩潰之後,其構成要素可能被 次一社會所局部保存。湯因比喜歡說,“中國社會” 在佛教進人之時已經崩潰,此後不再有中國社會,而 隻有“遠東社會”。
    在實質上,中國史與西洋史不同。我們的周朝, 十分燦爛,卻不是曇花一現的希臘;我們的漢朝,十 分雄偉,而不是一衰而不可復興的羅馬。我們中國人 具有西洋人所沒有的韌性,我們的朝代雖有興亡,國 勢雖有盛衰,而我們的民族自從埃及、巴比倫之時便 一直屹立於東亞,不曾死亡,而且繼續發展。
    我們的政府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政府好的時 候,是治;政府不好的時候,是亂。治久了以後,難 免有亂;亂了一陣以後,由於我們這個韌性的民族“ 江山代有纔人出”,由於我們這禮義之邦“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所以遲早會有**之人,挺身而出, 做成**之事:“撥亂反治”。於是,希臘、羅馬於 亂了以後未能再治。而我們中國每逢“天下大亂”以 後,不久便“形勢大好”,一治一亂,成了中國歷史 的軌跡,雖則我們不可把這軌跡看得太獃板。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或其修訂人毛宗崗 ,說出一句令人難以駁倒的話:“話說天下大勢,合 久必分,分久必合。”這等於說:“治久必亂,亂久 必治。”這種話,西洋人說不出來。他們對於他們國 家的未來,不可能有如此樂觀的信心。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八個字,與宇宙論中 “一張一弛”的大道理,頗能相通,站在嚴格的歷史 科學的立場來說,分與合至少是極可能的趨勢:“合 久會分,分久會合。” 至於,合久了何以不僅會分,而真的分了,以及 分久了何以不僅會合,而真的合了?“人”的關繫很 大。位居要津的人,倘若有決心與能力,是可以挽狂 瀾於既倒的;倘若沒有決心,又沒有能力,那末,便 常常把好的局面弄糟。
    兩漢的大一統局面,維持了四百多年;種種機構 已經磨損、腐蝕,不再管用。分的趨勢,確已形成, 外戚宦官之輪流把持中央,剝削地方,是病征,而不 是病源。
    病的本身,差不多已到了無藥可救的階段。打外 戚,除宦官,隻是治標而已,治不了本。是所謂頭痛 醫頭,腳痛醫腳,而不是培元固本,滋陰補陽。
    西漢初年之所以蓬蓬勃勃,是由於劉邦簡化了法 律,減輕了賦稅,因襲了秦的“三權分工”的制度, 加上武帝以後之征用全國各地的人纔,提倡以孔子學 說為中心的學術。
    所謂“三權分工”,是丞相與太尉分治文武之事 ,御史大夫專管監察之事。這與美國的“三權分立” 不同。在沒有三權分立之時,這“三權分工”究竟要 遠優於霍光以後之權臣包攬一切了。
    所謂征用全國各地人纔,是下令每郡每國保送“ 孝廉”,由皇帝加以選撥,留在身邊訓練、察看,然 後再分別任用為縣令、縣長,於任期完滿以後加以升 降。*好的,能被逐漸升為中央的九卿(部長)、三 公(院長)。
    霍光在昭帝之時,任“大司馬、大將軍、錄尚書 事”。大司馬是虛銜(加官),大將軍在平時沒有多 少兵。他掌握大權,由於替皇帝“錄尚書事”。尚書 原是宮內的小官,在皇帝身邊管文書。霍光以宮外的 大官的身份,“錄”起皇帝的所有的文書事務來,這 就成為丞相與太尉及御史大夫之上的、皇帝之下的第 一人,也就是事實上的皇帝。
    三權集中於一人之手,三權分工的制度,不再存 在。用淺顯的話來說,霍光替皇帝代閱公文,代批公 文。丞相等人的奏章,雖則是寫給皇帝的;事實上皇 帝一概不管,都由霍光處理。
    霍光以後的外戚如王莽、竇憲、鄧騭、閻顯、梁 商、梁冀、竇武、何進,都於種種不同的加官與虛銜 之下,大權獨攬。宦官的**們,有時候大權獨攬, 有時候幾個人合伙,作“集體領導”,如單超、具瑗 等“五侯”,以及趙忠與張讓等十二常侍(俗稱“十 常侍”)。
    東漢的皇帝們,在和帝以後都是短命的人。壽命 較長的桓帝,死時纔三十六歲。靈帝死時,三十二歲 。順帝,三十歲。和帝自己,二十七歲。其餘的,兩 位少帝,與質帝、衝帝、殤帝,都隻是一些小孩子而 已。
    和、順、桓、靈之所以短命,因為後宮的妃子太 多。其他的小皇帝,有病死的,也有被毒死的,和、 順、桓、靈,留下了年輕的寡婦,以皇太後的身份垂 簾聽政。她們所能相信的,隻能是自己的父親(國丈 ),或哥哥、弟弟(國舅)。於是竇、鄧、閻、何等 幾家外戚,便先後當權。
    在皇太後之下的小皇帝,倘若是親生的,則問題 比較簡單;倘若是“抱來的”(由別支皇族過繼而來 的),那就每每發生小皇帝略為長大以後,就被宦官 挑撥利用,以政變的方式推倒當權的國丈或國舅,使 得大權落人宦官之手。
    中央的政治機構,由於不再有三權分工,一壞便 全部都壞。地方官吏之推選孝廉,成為形式,真孝真 廉的人競爭不過地方官吏的私人,地方官吏自己又每 每都是宦官或外戚的私人。於是現任的及未來的官吏 ,從上到下,極大多數成為貪污分子。老百姓隻能苟 延殘喘於如虎如狼的貪官污吏的統治之下。
    東漢在經濟上,本可以比西漢略好。光武帝把王 莽所不曾能夠解救的奴隸,逐漸地解救了。光武帝又 盡量減少貴族與大官的俸祿,盡量不卷入西域各國的 糾紛,軍隊的開銷縮小,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讓人民可 以休養生息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