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明清易代(4大清立國)(精)/歷史小說館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40-347
【優惠價】
150-217
【介質】 book
【ISBN】97873040605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央電大
  • ISBN:9787304060558
  • 作者:呂向輝
  • 頁數:257
  • 出版日期:2013-04-01
  • 印刷日期:2013-07-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9千字
  • 大清立國,是遲早之事。 其立國於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是因為多爾袞出征察哈爾偶得大元傳國玉璽之故,此時皇太極已稱大金天聰汗有九年之久。呂向輝所著的《明清易代(4大清立國)》講述一個風雲變幻、天崩地裂的大時代,萬歷朝宮廷權謀層出不窮,邊關大將殺良冒功;努爾哈赤借勢而起,終成明朝心腹大患,全書呈現了一幅氣像萬千、跌宕起伏的明清易代圖景。
  • 呂向輝所著的《明清易代(4大清立國)》講述大 清立國,是遲早之事。其立國於崇禎九年(公元1636 年)是因為多爾袞出征察哈爾偶得大元傳國玉璽之故 ,此時皇太極已稱大金天聰汗有九年之久。而且歷年 來的戰爭,已使明朝危機四伏。尤其是崇禎二年(公 元1629年)後金軍繞過山海關直逼京師之役,不僅效 仿“蔣干盜書”的故技使袁崇煥被崇禎皇帝送入大牢 ,還留下一個更大的隱患,便是部分勤王之師中途嘩 變,成為流寇的骨干。《明清易代(4大清立國)》中 在遼西一線,因為戰況緊急,朝廷急調山東孔有德部 赴援,孰料孔有德半路叛亂,擾亂山東一年之久,最 後泛海歸降皇太極。日後遼東沿海的尚可喜因被排擠 ,憤而降清。皇太極還揮軍親征朝鮮,將兩國關繫打 成“父子之國”。至此,清國攻明再無來自海上和朝 鮮的後顧之憂。可以專心南指。
  • 第一章 臨陣換將
    第二章 收復四城
    第三章 埋下禍根
    第四章 假意投降
    第五章 瞞天過海
    第六章 鼓動伐明
    第七章 叛將歸金
    第八章 宣大告急
    第九章 宏圖大業
    第十章 傳國玉璽
    第十一章 國號大清
    第十二章 降服朝鮮
  • 漢文帝因匈奴犯邊,問計於馮唐。馮唐稱,上古 時代 任將*專,“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 。
    軍功爵賞,皆決於外,歸而奏之”。這是為將者*大 的夢 想。一言以蔽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思宗即 位之 初重用袁崇煥,授之以御侮大任。金軍兵臨城下,明 思宗 便中了皇太極的“蔣干盜書”之計。
    袁崇煥在人京覲見之時,便提出軍中可驚可怖之 事甚 多,人主切不可因此心生懷疑,但責其成功而已。袁 崇煥 考慮的是一出國門,便成萬裡,誰知會變生什麼不測 。
    思宗多疑且剛愎自用。思宗易聽人言,敢於懷疑 ;懷 疑之後,馬上做出決斷;即使發現了錯誤,他也要硬 撐下 去,於是一個錯誤接著一個錯誤,無休止地循環下去 ,一 直到明亡。
    思宗用人,果於起用,但也果於廢棄,萬萬沒有 久任 責成的意思。金軍逼城,至關重要的兵部尚書他都能 連易 三人。對於袁崇煥,思宗疑心一起,便棄之如敝履。
    臨陣 換將是兵家大忌,思宗卻以明察自居,自毀長城而不 覺。
    皇太極率軍兵臨城下,明思宗下旨京師戒嚴。
    思宗進行了大規模的人事調整,首先是內閣輔臣 。與 成基命先後受命為輔臣的還有何如寵、錢像坤、周延 儒, 因是特殊時期,省去了廷推的環節,全部由思宗特簡 。尤 其是周延儒,在崇禎元年聯合溫體仁攻擊錢謙益之後 終於 如願以償得到重用。何如寵得以拜相,是因為言事不 欺。
    當時有思路活躍的人懇請以私財助軍,朝議多附之。
    唯獨 時任禮部尚書的何如寵力言其後果叵測,如果不能因 勢利 導必啟內釁。思宗拿出緝事者的密報,與何如寵所言 一一 契合,由此受知。錢像坤也是*近受到的知遇之恩, 他奉 命守城,盡職盡責,至此拜相。何如寵以言,錢像坤 以 行,均以一事一議為大學士,可見思宗對輔臣的任命 草率 到何種程度,也正是如此,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崇 禎一 朝五十相也就不足為奇了。
    成基命在任職之後,**孫承宗可以御敵。孫承 宗聞 命即動,從高陽老家趕赴京師。根據思宗*初的旨意 ,孫 承宗的任務是駐守京師;正當孫承宗巡閱城防之際, 突然 又接到太監所傳的第二道旨意,思宗讓他到通州指揮 。孫 承宗連夜帶領二十七騎,在金軍各營間隙之中輾轉來 到通 州。通州官吏以在**時期為由,拒不開城,經過一 番周 折孫承宗纔得以到位。
    再就是思宗對兵部尚書王洽的懲處過於嚴苛。如 果說 王洽死於周延儒之手也不為過。在一次召對中,周延 儒首 先攻擊王洽作為本兵備御疏忽,調度乖張。檢討項煜 舉出 在嘉靖年間因蒙古人犯京師,世宗斬兵部尚書丁汝夔 致使 將士用命,強敵宵遁,京師解圍。思宗以此為鋻,遂 將王 洽下獄,以兵部左侍郎申用懋代其職。第二年四月, 王洽 死於獄中,思宗仍定其罪,處罰是大闢。
    明朝有舉主連坐之法,如果被舉薦的人犯罪,舉 主一 般要同罪同罰。王洽得任兵部尚書,**是思宗以貌 取人 稱其像“門神”。王洽任職之初,京師便私下議論, 門神 一年一換,王大人的位子一定坐不牢。果不其然,還 沒滿 一年,思宗便將這張門神撕下來了。
    袁崇煥不負眾望,在城外與皇太極接連血戰,致 使皇 太極心生畏懼。廣渠門外之戰後,皇太極與諸貝勒聚 會商 議。諸貝勒將失敗的原因歸結到阿巴泰的頭上,稱是 因其 先亂了陣腳,引起軍心動搖,按照軍律應該削爵。皇 太極 認為情有可原,阿巴泰因在交戰中與他的兩個兒子相 失,為 了救兒子,纔沒有按照預定的作戰方略作戰,並非是 膽怯。
    皇太極心中明白,這次戰敗的原因是袁崇煥關寧 鐵騎 的強悍,自從隨乃父起兵叛明十五年來,他從未遇到 過像 袁崇煥這樣的對手,故而對京師采取圍而不打之勢, 但對 京師外圍則是橫加劫掠。隨著時間的延長,形勢對皇 太極 越來越不利。因為各路勤王之師紛至沓來,此消彼長 之勢 會讓皇太極處於**的劣勢。
    頓兵堅城之下多**,明軍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援 軍就 會多一批。皇太極遠沒有曹操的膽略和戰略眼光,當 年曹 操看到西涼的軍隊一日多似一日,便心中暗喜。諸謀 士不 解,曹操道,西涼的軍隊路遠且駐兵分散,如果一個 一個 地去征討,所費的時間和兵力不知凡幾;現在來得多 ,聚 之而殲,不知要省掉多少事。
    想甕中捉鱉的是袁崇煥。明軍廣渠門外血戰獲勝 ,實 在是僥幸。袁崇煥認為這在兵法上實在是不足取的, 甚 至明確地告訴部屬,僥幸得勝比打敗仗還不如。靠運 氣打 勝,也可能因為運氣變壞而失敗。但如果謀定而後動 ,事 先籌劃好下一步,即使打了敗仗也沒有大患,轉敗為 勝的 機會還是有的。
    可是思宗不這樣想,見到清軍還不遠退,他不斷 地催 促袁崇煥再戰。袁崇煥要等待寧遠步兵前來,因為千 裡勤 王,袁崇煥所帶的隻能是關寧鐵騎,其作為主力的步 兵要 到十二月初纔能趕來會師。
    任何平庸的將領也會看到,應當在城外堅守不戰 ,另 派奇兵斷敵人的糧道,焚燒其糧草,再派兵鞏固長城 各 隘口,使清軍**沒有退路,然後可與清軍決戰。等 援軍 雲集,清軍處於四面包圍之中,進不能退亦不能。兩 軍交 戰,勝敗之機**憑一股氣勢。明軍戰鬥力雖然較弱 ,但 眼見必勝,立功心切,自然不會一觸即潰,持久戰打 下 來,清軍非覆滅不可。
    大的趨勢是如此,但是用兵環境對袁崇煥極為不 利。
    京城之內上上下下對遼東官兵極不信任。南直隸一位 總兵 陳洪範興師勤王被勒令回任,理由就是他是遼東籍。
    對於 袁崇煥所部,朝野中普遍認為正是他們將金軍引來的 。
    甚至有人將袁崇煥一年前的“五年平遼方略”與 半年 前的擅殺毛文龍之事聯繫起來,認為袁崇煥意識到五 年平 遼已成泡影,便轉而和議;為了使金國相信自己的誠 意, 便殺了一意抗遼的毛文龍;他們為了讓朝廷認可自己 的求 和,便勾引金軍來挾持朝局。這種“三段論”一出, 袁崇 煥及其手下的處境*為艱難。
    三 有此想法的人不少,但正式形成奏章的隻有溫體 仁一 人。這在溫體仁的家信中露出了痕跡,“崇煥之擒, 吾密 疏實啟其端”。據說,因溫體仁和毛文龍是老鄉,兩 者來 往甚密。毛文龍的糧餉還未出都,京師大僚便分十之 七, 大僚中必有溫體仁。袁崇煥殺毛文龍,斬斷了無數人 的財 路,故此袁崇煥遭人忌恨便不足為奇了。因事體重大 ,溫體 仁的奏疏留中未發,但思宗心中對袁崇煥已有一絲嫌 惡。
    朝中如此,在城外的戰鬥中便已有所體現。祖大 壽在 日後的叫苦中說道,“城上之人聲聲口口,隻說遼將 遼 人都是奸細”,“故意丟磚”打死三人,城內的軍隊 出城 砍死六人而遼軍不敢還手,遼軍的探馬被認作奸細殺 掉, 不僅是“無門控訴”,“眾兵受冤喪氣”,還“不敢 聲 言”。被圍之人如此,解圍之人又如此,幸得有一袁 崇煥 在,尚能維持軍心。
    高鴻中的進言,打破了這一僵局。他建議采用“ 蔣干 盜書”之計。《三國演義》是皇太極父子的兵書,自 然是 一點就透。高鴻中與同時投降的漢官鮑承先故意透露 信息 給被擒的太監,說**退兵**是因為皇太極與袁崇 煥有 約在先。P2-7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