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兩江穿越(走讀曾國藩)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介質】 book
    【ISBN】978780761760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嶽麓
    • ISBN:9787807617600
    • 作者:李超平|攝影:李穩
    • 頁數:284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2-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60千字
    • 曾國藩既是一位具有重大爭議的歷史人物,也是一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在歷**往往具有重大爭議又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一般是有人品、有學識、有纔能的人物。
      從《兩江穿越——走讀曾國藩》一書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實地考察資料,加深了我們對曾國藩及其湘淮軍人物與清咸豐、同治年間,特定時代環境和歷史背景之間互動關繫的理解。經《走讀》作者李超平實地考察後形成的客觀表述以及實地拍攝的諸多圖片,不僅使我們對兩江地區風土人情、歷史地理、文物古跡和歷史名人有了新的了解,*啟示今人應當尊重歷史,加強對歷史文物古跡尤其是對那一些具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墳墓、故居等加強修葺保護,為子孫後代留下些重新品讀的歷史素材。
    • 《兩江穿越——走讀曾國藩》一書首先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即是體 現在“走讀”二字之上。據作者李超平在《前言》中說:“迄今為止,走 讀曾國藩的行程已經超過1萬公裡。”通閱《兩江穿越——走讀曾國藩》,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作者一行自長沙出發,沿途經過江西、安徽、江蘇 、上海、浙江等省市數十縣、鄉,或是參觀考察歷史遺跡遺址,或是查閱 方志、譜牒等文獻資料,或是采訪當地專家學者和歷史人物後裔,耗時數 月,自費掏腰包,親身經歷“走讀曾國藩”在兩江地區的足跡。這不僅引 發我們對作者的務實治學精神,厚重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肅然起敬;而 且,從《兩江穿越——走讀曾國藩》一書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豐富多彩 的實地考察資料,加深了我們對曾國藩及其湘淮軍人物與清咸豐、同治年 間,特定時代環境和歷史背景之間互動關繫的理解。不少鮮為人知的有關 曾國藩及其湘淮軍人物復雜的社會關繫,他們的人品、學識等精神因素對 他們的後裔所產生深遠影響等事例,更加深了我們對曾國藩這位近代中國 歷史人物的影響力的理性認知。
    • 一 楔子
      二 探訪江西安義縣“曾國藩小道”
      三 湘軍立名在南昌
      四 不有濂溪子,誰開宋代賢
      五 在姑塘發現湘幫的足跡
      六 曾上孤亭聽角鼓——吳城散記
      七 憑弔石鐘山
      八 祁門探“險”
      九 安慶掠影
      十 訪鄧石如和鄧稼先故居
      十一 拜讀桐城
      十二 對曾國藩安慶歲月的再認識
      十三 都市侯府裡的隨想
      十四 獨訪三河鎮
      十五 南京:兩江總督府
      十六 上海:長江口,東海濱
      後記
    • 在之前,當地人對此碑文字的解讀是,原同治時期的江西巡撫劉坤一 、兩江總督曾國藩曾於同治五年(1866)親臨此地祈雨,百姓因感念其德, 便將為他們二人上山而修築的青石小徑命名為“曾國藩小道”。詢問帥式 乾,他今年49歲,“曾國藩小道”之說,是受其祖父、父親口代相傳的, 可見由來時間也不短,且是當地村民的普遍認知。
      但不得不說,同治五年時的曾國藩,是不可能來到此地祈雨的,因為 當時他正在圍剿捻軍的前線,其年譜裡該年行跡中沒有關於他曾經涉足江 西的任何記載。劉坤一是否到過,則還需考證。疑惑之餘,我們將碑文逐 字解讀。起首就是“江西巡撫臣劉坤一奏,為龍神靈應顯著,請旨敕加封 號,並懇御書匾額,以昭庥況而順輿情,恭折仰祈聖鋻事”。
      不難看出,全部碑文繫豎排,是仿照奏折式樣來刻寫的,遇有“皇太 後”、“皇上”等字樣時,都會另起一行並高出一格,“臣”字也顯著小 於其他文字。行文語氣也很規整,不像是杜撰。碑文中也赫然出現了“大 學士、兩江總督臣曾國藩”字樣,實在令人驚訝。為穩妥起見,我們逐字 辨識,並不時討論,幾次三番之後,終於弄清楚了這些碑文的意思。
      **塊碑,寫的是這個聖水塘(即所見的圓形水池)及同名寺院的緣起 。第二塊碑文,則是抄錄原江西巡撫劉坤一的一份奏折。其大致意思是, 此處水池由來已久,春夏不溢,秋鼕不涸。旁有龍王祠,當地百姓相傳池 中有一種四腳神魚,是龍王的化身,總於大旱之年出現,視祈雨者對龍王 爺之誠意多寡而顯靈布雨。此事在府志(當時屬南康府)、縣志中有記載。
      同治五年五、六月間,南昌一帶大旱。劉坤一曾親率全城官員祈雨,卻無 效果,人心為之惶動。遂於七月初,派人前來此處“請”神魚,魚剛進城 ,大雨即傾盆而下。但當時劉坤一並不覺其神奇,而是“猶以為事之偶然 也”。直到五年之後的同治十年(1871)五月至六月,江西再次大旱,“復 請神魚”祈雨,又再次連降大雨,遂認為確有“靈應”。剛好朝廷當時有 “凡志乘所載廟祀正神,實能御災捍患,有功德於民者,請旨敕封”之規 定,故為之上奏求封賞。而奏稿中之所以出現了曾國藩的名字,其實是劉 坤一為鄭重其事,請他聯署而已。碑文還顯示,此份奏折繫安義縣優貢生 熊子沂於同治十二年(1873)仲夏時節照錄。
      很顯然,這篇奏折的內容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真相,那就是劉坤一與曾 國藩均不曾踏足此山來為百姓祈雨。所謂“曾國藩小道”是劉坤一當年為 迎接曾國藩上山而特意修築,其實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並沒有事實根據。
      但是,這樣的說法既然存在久遠,顯然有其緣由。一方面,本地山民沒有 能力準確解讀碑文,僅憑內中有“劉坤一”、“曾國藩”及數處“祈雨” 字樣就臆斷他們是曾經來過此地,而並沒有想到這樣的推斷究竟有多少合 理性。另一方面,這樣的冠名也未必不是當地山民淳樸情感的一種寄托, 他們或許並不介意這兩位名人是否真的到過,而是感念為解決百姓難題而 想方設法的良吏。
      就我們親自勘察所見,這條“曾國藩小道”盡管因盤山公路的出現而 荒廢,但確實還能在密林中看到殘餘的痕跡。路基寬約40~50釐米,靠近 山頂的部分已經沒有青石板,據說是被山民們撬走用在他處。下山之後, 我們又特意找到了這條小路的起始處,親眼目睹了完好的青石板路,但快 要被荒草淹沒。顯然,這是一條方便人們上山祈雨、求福的小徑,卻被冠 上了一個名人的名字。*有趣的是,他們對這兩個叫“曾國藩”、“劉坤 一”的人的其他歷史並不知曉,*不用說“湘軍”是什麼概念。而當問起 “太平軍”,他們脫口而出:“是‘長毛’嗎?”這個回答委實讓我們暗 暗喫驚。“長毛”這個稱呼確實存在於晚清時期,但未想到**的人還如 此熟悉。這顯然源於口口相傳,也源於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記憶,那就是 ,“長毛”很兇…… 安義縣電視臺的記者劉文寶向我們介紹,大約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 他接到了當地村民帥式乾打去的搖把子電話,聲稱聖水塘裡出現了一種有 四個“腳”的小魚,可能就是當年的“神魚”。他為此專門趕到現場。親 眼看見這種小魚長約5~6釐米,背部有黑紋,腹部粉紅,接近透明。魚裝 在玻璃瓶內,擺放在地。為確保拍攝效果,他還特意在瓶底放了一張白紙 加以襯托。照片及報道文字曾發表於《光明日報》及本省報紙,但該報紙 存檔尚需找尋。而影像資料一時難以從該臺資料庫中尋得,且也擔心時間 已有十餘年,磁帶早已自然損毀。劉文寶甚至說還記得當時用的是松下那 款M9000的機器,笨重無比,使他爬山時喫盡苦頭。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盡管他囑咐過山民再有“神魚”出現時就一定要 及時通知,卻始終再沒有這樣的消息傳來,看樣子“神魚”已經消失了。
      但是,仔細思忖之後,我覺得,盡管一時難以找到當時的影像資料,但並 不影響這種魚曾在這個地方真實地存在過的事實。且不說劉文寶、帥式乾 當年親眼目睹過此魚,劉坤一奏折上的描述便是重要的證據。貴為一省巡 撫的湘軍後期統帥劉坤一,是不會僅憑道聽途說、捕風捉影的事情去請求 敕封的。相反,他在對待這件**來說很迷信的事情是**慎重的。同治 五年**派人“請魚”進城祈雨成功之後,他並沒有草率上報,而隻是當 做偶然現像。直到五年之後,這種“靈驗”被再次重復時,他纔鄭重其事 地上奏,為此還特意請兩江總督曾國藩聯署上奏。以**的理解,曾國藩 應當看過此折,明了其意,纔同意添上自己的大名。否則,他或許不會阻 止這樣的“迷信”舉動,但應當不會同意署名。
      值得注意的是,為這事上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順應黎明百姓的呼聲 ,照顧到他們的切身利益。碑文中開篇就指出了當時的一個大背景:“江 西兵災之後。” P16-1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