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老北京的記憶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230-334
    【優惠價】
    144-209
    【介質】 book
    【ISBN】97875097130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09713013
    • 作者:張善培
    • 頁數:221
    • 出版日期:2010-05-01
    • 印刷日期:2010-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9千字
    • 親歷京城風物,回憶市井街巷;飽含京腔京韻,描繪古都風華;了解一座城市,就從歷史開始,從民俗風物開始,從市井街巷的每個剪影開始。
      老北京的回憶,描繪舊京風華,飽含京腔京韻。
      本書作者張善培老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七十餘年來居於四九城。作者熱愛老北京的民俗文化,筆耕不掇,描繪自己親歷親睹的古都風物,用平易親切的文字記錄歲月變遷,勾勒出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 作者張善培老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七十餘年來居於四九城。作者 熱愛老北京的民俗文化,筆耕不掇,描繪自己親歷親睹的古都風物,用平易 親切的文字記錄歲月變遷,勾勒出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書中彙聚了老北 京的歲時佳節、古老傳說、傳統美食、舊時風物、人文景觀。 這裡有上巳節、中元節、重陽節的繁華盛景,有什剎海、唐花塢的良辰 美景,還有白雲觀、古城牆、大柵欄的風情。 這裡有戲樓書肆的風流雅趣,有蟈蟈和蛐蛐的悅耳鳴叫,還有孩子們的 嬉戲歡笑。 這裡有爆肚、焦圈兒、醬肘子、蜜供的唇齒留香,有四合院裡的“天棚 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還有胡同深巷裡的門墩、鳥籠和小販們餘 音裊裊的吆喝…… 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纔能真正領會這座城市的精 髓。 昔日繁華今何在,《老北京的記憶》幫助我們看懂今日的北京。
    • 一、歲時佳節
      立春的習俗
      春分的習俗
      谷雨的習俗
      立夏的習俗
      夏至的習俗
      立秋的習俗
      秋分的習俗
      立鼕的習俗
      鼕至的習俗
      元旦
      臘八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九燕九節
      正月廿五填倉節
      二月初一中和節
      二月初二龍頭節
      三月初三上巳節
      清明節
      四月初八浴佛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六月初六洗曬節
      七月初七乞巧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
      八月初八走白塔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
      二、美食雅趣
      老北京的“涮鍋子”
      蜜供與雜拌兒
      消夏冰食
      老北京的西瓜
      三伏天的食俗
      入秋嘗秋鮮
      砂鍋居白肉
      天福號醬肉
      粥鋪 燒餅 油炸鬼
      豆汁兒 焦圈兒
      糖葫蘆
      牛筋兒豌豆 芸豆餅 煎灌腸
      四合院裡的童年遊戲
      古城牆旁的憶舊
      鼕養秋蟲
      冰雪嬉戲
      兔兒爺
      鳥籠 撥浪鼓 門墩兒
      舊京唐花塢
      什剎海的荷花
      京城何處賞月
      三、歷史影像
      老皇歷
      北京的春聯
      灶君廟廟會
      旗袍溯源
      閑話扇子
      天棚 魚缸 石榴樹
      菜籃子 荷葉 網兜兒
      老北京的冰窖與冰箱
      夏日裡的叫賣聲
      老北京的戶外廣告
      老北京的鐺鐺車
      老北京的戲樓
      老北京的書肆
      四、京城古貌
      大鐘寺與永樂大鐘
      梵宮塔影天寧寺
      白雲觀
      花兒市大街
      簾子胡同與簾子
      前門和前門大街
      大柵欄兒 門框胡同 青雲閣
      寶月樓與新華門
      九門之外的建國門、復興門、和平門
      城東南角樓
      高梁河與高梁橋
      金水河與牛郎織女橋
      先農壇和一畝三分地
      八大處的“兩謎”和 “四寶”
      老北京的“四水為鎮”
      後記
    • 舊京時還有農家找一男童,穿青衣戴青帽,站在田野中,然後眾農家敲 著鑼鼓,從田野裡將小孩拜迎回來,叫做“迎春”。至今也有農家寫些“迎 春接福”或“春到家興旺”等紅條幅貼在牆上,並擺上果品或春盤,恭候春 的到來。因這些迎春禮儀、裝飾、服飾及打牛等活動,故立春也被稱為“打 春”。
      立春又叫做“報春”。現在農村中仍有這個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在 立春日手敲著小鑼鼓,唱著迎春的贊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在紅紙 印的春牛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和人牽著牛耕地的圖畫,人們稱其為 “春帖子”。送春牛圖,其意在催促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農 時,莫誤大好春光。這種送春牛圖之俗,在《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立 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 在老北京時,民間居室牆上也常貼著春牛圖及二十四節氣文圖並茂的年 畫,可見報春之俗在皇宮與城鄉自古就很盛行。
      “咬春”是指立春日喫春盤、喫春餅、喫春卷、嚼蘿卜之俗,一個“咬 ”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
      春盤、春餅是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或自食,稱為春盤。
      杜甫《立春》詩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周密《武林舊 事》載:“後苑辦造春盤供進,及分賜貴邸宰臣巨鐺,翠柳紅絲,金雞玉燕 ,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 春盤晉代已有,那時稱“五辛盤”。五辛廣義講是指五種辛辣(蔥、蒜 、椒、姜、芥)蔬菜做的五辛盤,服食五辛可殺菌祛寒。那時是將春餅與菜 同置於一個盤內。到唐宋時,喫春盤、春餅之風盛行,皇帝以春酒、春餅賜 予百官近臣,宋人陳元靚撰《歲時廣記》稱:“立春前一日,大內出春餅, 並以酒賜近臣。”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精致。至清代時,皇帝也以春餅、 春盤賞賜大臣近侍,受賜者感涕不盡。
      這種喫春盤、春餅之俗,傳向民間,*以食餅制菜並相互饋贈為樂。清 代的《北平風俗類征·歲時》載:“立春,富家食春餅,備醬熏及爐燒鹽腌 各肉,並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雞蛋等,且以面粉烙薄 餅卷而食之”。這正是清末民國時期老北京人家喫春餅應景咬春之節俗,至 今北京仍傳承著此食俗,俗話有“打春喫春餅”之語。
      說到春餅,過去講究的人家到鍋餅鋪去買。聽老人們講,民國初時,北 京西單報子街有一家叫“寶元齋”的蒸鍋鋪,那兒烙的春餅質料地道,手藝 精湛,在京城首屈一指,買回家來稍加熱,夾上羊角蔥絲,抹上六必居的甜 面醬,夾上“合子菜”,來碗小米粥一喫,那真是一頓節令美食。
      如今,春餅隨時可在家庭中自制,用溫水燙面烙制或蒸制,形狀可大如 團扇,可小如碗碟,一公斤面粉約可烙出十六合(兩頁為一合)。烙時每張餅 上的一面抹些香油,則喫時很容易揭開。除**有蔥絲、甜面醬外,其他菜 可據一家人愛好,可多可少,生熟兼有,葷素齊全。其中熱菜應必有炒粉絲 、豆芽,攤黃菜(雞蛋),炒韭菜,有豆腐干則*好。這種菜俗稱“合菜”( 即古稱春盤),食春盤、春餅,老北京*講究一定要卷成筒狀,從頭喫到尾 ,俗語叫“有頭有尾”。立春日,闔家圍桌食之,其樂無窮。
      炸春卷,亦是古代裝在春盤內的傳統節令食品。《歲時廣記》雲:“京 師富貴人家造面蠶,以肉或素做餡……名日探官蠶。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 稱探春蠶。”後來蠶字音諧轉化為卷,即如今常喫的“春卷”。古時常用椿 樹的嫩芽為餡,元代用羊肉為餡,現今則多以豬肉、豆芽、韭菜、韭黃等為 餡,外焦內香,是很好的春令食品。
      咬春之俗還有嚼喫蘿卜。《燕京歲時記》中雲:“是日富家多食春餅, 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日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蘿卜古時稱蘆菔,蘇東坡有詩雲:“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 ,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卜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 ,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卜不但可解春困,還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 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這也是古人提倡在 立春時嚼喫蘿卜的本來用意吧。北方人多愛喫生蘿卜,尤以心裡美和小紅蘿 卜為*佳。舊京時,以南苑大紅門的蘿卜*受歡迎,有“大紅門的蘿卜叫京 門”之俗語。
      老北京時,賣蘿卜的小販和農民常挑擔或推著挑子車串胡同叫賣:“水 蘿卜哎,又脆又甜喲!”主婦們出院門挑好蘿卜後,小販用小塊刀先咔吧一 刀將心裡美一刀去頂,再飛快幾刀旋開蘿卜皮,不切斷再將紅蘿卜芯按方格 樣兒橫豎幾刀切成方形條狀,整個蘿卜被切得好像一朵盛開的紅牡丹花,非 常好看。拿回家掰開,全家人嘎巴、嘎巴咬著喫,那可真是又脆又甜又有點 辣的極水靈的好春令食品喲。
      春分是我國四時(春夏秋鼕)八節(春分、夏至、秋分、鼕至、立春、立 夏、立秋、立鼕)中一個*重要的節令。民諺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之 語,故春分又稱“日中”、“日夜分”。這天太陽沿黃道從南向北跨越赤道 ,處於黃經0°位置直射赤道,此日地球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春分正置於 春季3個月的正中,春分節古今都是重要的農業節日,此時正值春雷震響, 雨水明顯增多之時節。農諺有:“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 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春分有雨是豐年”等。自春分節起,農鄉百 姓都會對越鼕農作物抓緊灌溉深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以祈盼農作物有個 好收成。
      由於農民對想像中的太陽極為虔誠,自周代起,歷代帝王為表示重視農 桑,每年春分節都要進行祭日典儀。日壇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 初建成時壇面曾用琉璃磚砌成,像征太陽,極其耀眼壯觀。皇帝祭日禮儀很 隆重,屆時要面向東方太陽升起之處,行三跪九拜大禮祭拜太陽。如**壇 已經成為北京**的公園,成為群眾休閑健身遊樂的場所。P8-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