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季札評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歷史 -> 中國史
    【市場價】
    326-473
    【優惠價】
    204-296
    【介質】 book
    【ISBN】978730515872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158728
    • 作者:周群
    • 頁數:257
    • 出版日期:2015-11-01
    • 印刷日期:2015-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1千字
    • 《季札評傳》由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周群撰稿。評傳分季札生平篇、觀樂篇、思想篇、影響篇等方面研究挖掘。作者參閱了大量史料,嚴謹治學,精心寫作,並對書稿進行了多次修改。全書25萬字,南京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這是**部關於季札研究的評傳,對於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季札的精神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季札,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 家、文藝評論家,是春秋吳文化的傑出代表,是常州 的人文始祖。季札的被封邑,標志著常州的開埠建邑 ,揭開了常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2500餘年來籬柵的 誠信、守禮、和善、致用的品德和精神滋養著常州這 方熱土,影響了一代代常州人。正是一代代季札式的 先賢文化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塑造了常州獨特的 文化魅力和城市品格,積澱了謙和堅毅、誠信守仁、 厚德兼容的常州人文精神。這些都值得後人好好研究 。古代賢人。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武進焦 溪的舜過山下,人稱“延陵季子”。季札不僅品德高 尚,而且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由周群 編著的《季札評傳》繫統地介紹了季札的生平與歷史 功績,並做了客觀評價。
    • 前言
      生平篇
      第一章 勾吳與壽夢
      第一節 早期吳國
      第二節 壽夢強吳
      第二章 早年季札
      第一節 時代與君位
      第二節 餘祭稽考
      第三章 聘問中原
      第一節 聘魯觀樂
      第二節 聘問齊鄭
      第三節 聘問衛晉
      第四節 掛劍酬心
      第四章 中年季札
      第一節 “延州來季子”
      第九章 觀舞論
      第一節 觀《像箭》《南□》《大武》論
      第二節 觀《韶》《□》《大夏》《韶□》論
      第十章 觀樂綜論
      第一節 證解“孔子刪詩”的重要文獻
      第二節 探尋古代詩樂關繫的窗口
      第三節 蠡測《鄭》《衛》之音的文獻依憑
      第四節 儒家文藝觀的理論先驅
      第五節 賢士祛魅:理性評價的前提
      思想篇
      第十一章 淳德蘊道:政治思想
      第一節 人纔繫國運
      第二節 強公室、抑私門而又通時達變的政治理念
      第三節 禮法相濟、為政尚儉
      第四節 安民為先的政治理想
      第十二章 “讓德光前”:讓國論衡
      第一節 紛纭眾說
      第二節 讓國平議
      第三節 思想動因
      影響篇
      第十三章 掛劍酬心、德標千秋
      第一節 豐意誠信
      第二節 掛劍荷誠信
      第三節 卓犖於春秋、旌表於萬世
      第十四章 道啟聖學:季札與孔子
      第一節 《春秋》“吳子使札來聘”解
      第二節 觀禮與“天民”
      第三節 “十字碑”之謎及其文化意蘊
      第四節 宛見“啟聖”
      第十五章 清微澤吳:季札與吳文化
      第一節 吳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二節 季札、言偃與東南文脈
      第三節 季札與吳文化的內涵
      第四節 德被延陵
      附錄
      一、季札年譜
      二、季札研究論著要目
      後記
    • 雖然對於徐國的疆域尚不能有確切的結論,但徐 國曾是歷**一個與西周相抗衡,在諸侯國中影響力 甚大的**,這是有文獻可稽的,尤其是徐偃王時* 是如此。如《史記集解》載:“傳雲昔周穆王巡狩, 諸侯共尊(徐)偃王,穆王聞之,令造父御,乘?之馬 ,日行千裡,自還討之。或雲命楚王帥師伐之。”但 “徐不忍鬥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隨而從之 萬有餘家”。《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為詳細: “及武王滅紂,肅慎來獻石□、□矢。管、蔡畔周, 乃招誘夷狄,周公征之,遂定東夷。康王之時,肅慎 復至。後徐夷僭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
      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 處潢池東,地方五百裡,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 六國。”⑨《淮南子·人間訓》亦載:“昔徐偃王好 行仁義,陸地之朝者三十有二國。”雖然史籍對於徐 國的記載甚少,但出土的徐國銅器則頗豐。清光緒十 四年(1888年)江西高安曾出土12件徐國銅器。因而有 學者認為徐人曾到贛西北部地區。可見,徐國在東夷 具有重大的影響。春秋前期,徐國國勢依然頗盛。周 惠王二十年(魯□公三年,前657年),徐國曾統一了 淮南的群舒,對此,《春秋經》載:“徐人取舒。” ⑥對於群舒的位置,楊伯峻注曰:“大致宗國在今安 徽省舒城縣,而散居於舒城縣、廬江縣至巢縣一帶。
      ”這一時期江、淮之間爭疆奪勢的戰爭主要發生在楚 與徐之間。文獻記載鮮見,或許是因徐國曾經作為抗 擊宗周的主要力量,因此受到正統史家的輕忽。但其 後楚國漸強,逐漸征服了巢、舒、蓼等國。同時,吳 國自壽夢以來國力得到了增強,吳、楚爭霸成為南方 諸國關繫的中心,徐國的國力逐漸浸微,而屢受吳楚 侵奪,如,《左傳·成公七年》:“吳始伐楚、伐巢 、伐徐。”“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 吳於上國。”①據《左傳》記載,徐國被滅在周敬王 八年(魯昭公三十年,吳王□廬三年,前512年)鼕十 二月:“吳子怒,鼕十二月,吳子執鐘吾子。遂伐徐 ,防山以水之。己卯,滅徐。”當季札於襄公二十九 年聘問中原時,徐國雖然國勢衰微,但畢竟還是吳楚 競相爭取的一個諸侯國。徐國因與楚國同屬於殷商直 繫,關繫較吳國*為密切。因此,在吳、楚爭雄的過 程中,徐國成為兩國爭取的重要對像。徐國世為楚國 所制,但當時的徐君又是“吳出也”,亦即其母為吳 國之女。吳國為了實現霸業,必然需要北進中原,徐 國則地處吳國北上的必經之路。季札此次北上“通嗣 君”,亦即與北方諸國進行政治文化的溝通與交流, 其中一個雖未明確記載,但於情理可以推測的目的, 是要爭取使徐國在吳楚相爭中*傾向於吳國。因此, 季札心許徐君,踐約而掛劍,除了體現季札篤誠守信 的品質,還體現了其**的外交智慧。事實上,季札 道經徐國之後的六年,周景王七年(魯昭公四年,吳 餘祭十年,前538年)《春秋經》即有“楚人執徐子” 的記載。《左傳》亦記之日:“徐子,吳出也,以為 貳焉,故執諸申。”可見,楚王因為懷疑徐國通吳麗 拘徐君,而此之“徐子”,當是劉向《說苑》中記載 的徐之嗣君。徐之嗣君不敢受劍,季札掛劍於徐君墓 樹而去。對此感人的敦信守誠之舉,徐人嘉而歌之, 日:“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徐之嗣君必然感佩於心。楚王“以為貳焉”的反應, 從側面印證了季札過徐之後徐君與吳國聯繫的加深, 或者說,楚人將“徐子”“執諸申”的結果,乃導因 於季札掛劍。對此,明人姜寶在釋解《春秋經》中“ 楚人執徐子”時已有體認: 《史記》札使北過徐,還而掛劍徐君之墓,可見 吳通上國,道 必由徐,今執徐子,為其不能閉吳通上國之道, 為貳已也。① 可見,此次季札出聘中原,道經徐國,雖然文獻 沒有翔實的記載,但季札不以生死為礙,不以**心 約無憑為托辭,毅然踐約,掛劍墓樹,留下的是後人 的不*贊嘆,也留下了徐之嗣君深深的感懷以及吳國 與中原諸國無礙的交通,為吳王成就霸業作了準備。
      從這個意義上說,明人田藝蘅誦季札掛劍時所說的“ 審音惟妙解,掛劍有深衷”②,可謂觸摸到了季札的 心海微瀾。
      正因為掛劍之舉體現了誠信守諾與外交智慧兩方 面的含義,因此,掛劍所寄寓的除了酬心守信的含義 ,其傷悼情懷也不應為後世所忽視。從這個意義上說 ,季札之劍,又是痛悼徐君的祭品。季札掛劍往往作 為痛悼故人的高行,而見之於挽詩,這其實是符合季 札做此驚人之舉的本意的。如宋人孫應時《挽徐居厚 寺簿》詩雲:“有懷終掛劍,雪涕獨難禁。”③宋人 王炎《宋可挹挽詩》雲:“林間誰掛劍,清淚墮悲歌 。”④季札掛劍既是其敦信守義的品行使其然,同時 也是其**的政治外交智慧的結果。
      P44-P4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