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有吸收力的心靈
    該商品所屬分類:孕產育兒 -> 早教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介質】 book
    【ISBN】978751270356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婦女
    • ISBN:9787512703568
    • 作者:(意)瑪麗亞·蒙臺梭利|譯者:蒙臺梭利叢書編委會
    • 頁數:230
    • 出版日期:2012-01-01
    • 印刷日期:2012-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9千字
    • 《有吸收力的心靈》是瑪麗亞·蒙臺梭利博士*受歡迎,並且*能體現她理論創新意義的書。在本書中,我們處處能見到她那些至今仍然超前而且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並非“老師做了什麼”,人類自身的自然發展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的知識不是**通過教育得到的,而是通過兒童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吸取經驗獲得的;教育不應該隻停留在課程和時間表上,它必須符合人類自身的實際,等等。本書將蒙臺梭利對兒童發展的探索與她有關“如何確立一種新的教育方法”的論述結合起來,是一本了解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的**書。
    • 《有吸收力的心靈》是集瑪麗亞·蒙臺梭利的理論思想與方法經驗的大 成之作,呈現出了蒙臺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觀念。本書中,蒙臺梭利從兒童的 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結合實際的現像和自身所得經驗,揭示出了大自然賦 予兒童的內在發展力量,闡釋了兒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點,思考著兒童 與成人、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關繫,具有一定的啟發性。本書體現的 是蒙臺梭利後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念超前於她的教育界和心理 界的同行,特別是,書中提出了人類自身的自然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 子的知識是通過他們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吸取經驗獲得的,以及教育必須與 人類自身的實際相符合等。《有吸收力的心靈》對兒童發展和傳統教育的思 考與分析,對於家長、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及所有研究兒童和社會的人都 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 第1章 兒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第2章 決定一生的教育
      第3章 成長的不同階段
      第4章 新的途徑
      第5章 造物的奇跡
      第6章 胚胎學與行為
      第7章 精神胚胎
      第8章 兒童的獨立歷程
      第9章 生命之初
      **0章 兒童的語言發展
      **1章 語言對兒童的召喚
      **2章 發展障礙的影響
      **3章 運動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
      **4章 智力與手
      **5章 兒童的活動需求
      **6章 從創造者到勞動者
      **7章 文化與想像
      **8章 兒童性格的形成
      **9章 讓兒童獲得正常發展
      第20章 性格形成靠兒童自己
      第21章 兒童的占有心理及其變化
      第22章 兒童的社會化發展
      第23章 社會的凝聚力
      第24章 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
      第25章 兒童的服從
      第26章 紀律性和老師
      第27章 老師的準備王作
      第28章 愛及其源泉——兒童
    • 教育應該貫穿於人的一生 關於從出生起就開始的“終生教育”這一課題,我有必要進行*加細致 的說明。
      甘地是世界**的民族**。他不但提出教育應該貫穿於人的一生,還 指出教育的核心問題應當是捍衛生命。這是一位社會和精神****次提出 這種觀點。科學的教育觀認為,一個人應該終生都接受教育,這是**有必 要的。而且,近百年來發生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終生教育能夠讓人獲得 成功。然而遺憾的是,現在還沒有一個政府部門願意接納這種觀點。
      當今的教育隻重視方法、目的以及對社會需要的滿足,卻沒有對人本身 進行任何思考。在各個**的教育體繫中,沒有一個是從人們一出生就開始 幫助和保護他們發展的。這樣的教育理念違背了生物學和社會生活的規則, 所有正在學習的人都與社會相隔離。
      大學生不但要遵守學校的校規,還要遵照相關部門制訂的教學大綱。可 以說,一直到*近,大學依然沒有把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因素作為教育的 重要要素進行考慮。
      如果一個孩子由於喫不飽或者聽力、視力上有問題而影響了學習能力的 發展,那他隻能甘於得到低分。雖然現在兒童身體方面的缺陷已經引起了人 們的重視,但是人們隻是從生理保健的角度進行了關注。那些不健全或不合 理的教育方法對孩子思想的影響和傷害,始終沒有得到人們的關注。
      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教育運動”正在向課程設置的數量這一問題發起挑 戰。人們努力通過運動來減少課程的數量,希望減輕學生的大腦負擔。但是 ,這個運動並沒有觸及“怎樣纔能讓兒童輕松學習”這個問題。大部分主管 教育的部門隻關心教學計劃的完成情況,卻無視學生的思想已經受到了嚴重 的禁錮和扭曲。假如某個學生對社會的不公正現像或對自己深有感觸的政治 問題有所反應,相關的**機構就要發出要求年輕人避開政治的命令,讓他 們全神貫注於學習。當學生離開學校時,他們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無法 對所處時代的社會問題作出正確判斷。
      已有的教育體制跟社會生活十分疏遠,它們之間的距離極大。就像社會 生活和它所產生的問題跟學生沒有一點兒關繫一樣。教育界就像一座孤島, 裡面的人都過著與世隔*的生活,而且準備一直這樣隔*下去。如果一個大 學生因為得了肺結核而死去,在他生病期間,學校既不關心也不傷心。可以 說,學生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並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可是在學生的葬禮 上,學校卻會突然表現出關心和傷心的情緒。這實在讓人感到詫異和悲痛。
      有些大學畢業生在進入社會的時候,會感到**緊張,甚至有無所適從的感 覺,認為自己會成為家庭和朋友的負擔。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指望教學 機構接納這個觀點。那些各式各樣的規定就已經證明了他們這種超然的態度 。這些規定讓教育機構隻考慮學習和考試,然後通過考試向學生頒發文憑或 授予學位。它們不允許教育機構考慮學生的心理因素。這就是所謂的現代社 會的學校教育取得的*高榮譽。
      與此同時,社會問題的研究者發現,大學畢業生和其他一些取得文憑的 學生對未來的生活絲毫沒有做好準備。不僅這樣,他們有效地參與社會工作 的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有關資料表明,有精神問題的病人、罪犯和異端人士 的數量在不斷地增加。社會學家呼喚學校在這方面進行努力,但是學校對這 些問題卻並不關心。學校還處在古老的傳統影響之下,不願輕易改變自己。
      不良的教育方式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影響,隻有外界的壓力纔能改造和彌補 它所造成的缺陷。
      教育要以人為本 那麼,從出生到六七歲這一階段又是怎樣的呢?官方的學校繫統對這個 階段並不關注。於是,學前教育就隨之出現了。也就是說,這一階段的教育 被政府排除在了管轄範圍之外。的確,新生兒在學校裡能做些什麼呢?不管 在什麼地方,官方教育管理部門都很少為學前兒童專門建立學校。這些學校 往往是由非官方的組織來管理的,並帶有一定的慈善色彩。人們還沒有把保 護兒童的心理當做重要的社會問題來關注。社會還持有“兒童是不屬於政府 的,而應該屬於家庭”這一觀點。
      盡管嬰兒在出生後**年的這個階段已經受到了充分的重視,但是還沒 有人針對這一問題提出關於具體措施的建議。人們隻是由於認識到應該對家 庭生活進行指導,纔提出對母親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卻沒有意識到家庭 始終不是學校的組成部分,而是屬於社會的。因此,人的個性和對人個性的 關注被割裂了。一方面,屬於社會又與社會隔離的家庭被人們所忽視;另一 方面,包括大學在內的學校又不向社會敞開大門。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 一致,社會對生命的關懷也不足,一個又一個的細節受到了忽視。對此,人 們一會兒向學校求助,一會兒向家庭求助,一會兒又轉向大學尋求幫助。同 學前教育一樣,大學也被當成另一種類型的學校,被視為學校教育的*終階 段。
      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一些新近興起的社會學科都已經認識到了這種隔 離狀態的弊端。可是,它們的研究還是處在“教育的像牙塔”之外。所以, 現在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能夠為人的發展提供真正幫助的教育體繫。依靠教育 來幫助人們實現發展已經不是一個新的理念,但它在社會上還沒獲得普遍的 認同。人類文明應該及時地對此采取進一步的措施,人們已經有了對這種措 施的構想。批評家能夠很容易地指出我們現有狀況中的欠缺。研究者也已經 知道了人在一生中的不同階段需要什麼樣的知識。現在萬事俱備,我們要做 的就是付諸實踐。
      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改變了以上所有的觀點。教育不應該隻停留於課程 表,而要同人的具體情況相適應。按照這個理論,新生兒的教育一下子變得 重要起來。的確,新生兒什麼事情也做不了,根據常理,我們是無法對他們 實施教育的。我們隻能在飲食等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上滿足他們。可以說, 他們隻能成為我們觀察和研究的對像。我們研究他們的目的是探尋生命的規 律。假如我們要為生命的發展提供幫助,首先就應該了解生命發展的規律。
      可是,僅僅了解生命的規律還不夠,這說明我們還沒有真正進入心理學的領 域。
      我們應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知識進行廣泛宣傳。這樣,教育纔能呈現出 嶄新的姿態,纔能充滿**地向全世界宣告:“這就是生命的規律,它們是 人類生命的‘人權宣言’,是廣泛適用的普遍真理,我們不能忽視它們,我 們必須按照這個規律行事!”P7-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