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在倫敦
    該商品所屬分類:孕產育兒 -> 孕育百科
    【市場價】
    144-209
    【優惠價】
    90-131
    【介質】 book
    【ISBN】97878111905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首都師大
    • ISBN:9787811190540
    • 作者:侯亮
    • 頁數:162
    • 出版日期:2007-03-01
    • 印刷日期:2007-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35千字
    • 夢想的實現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圓夢後的一剎那意味著開啟了另一段精彩而艱辛的歷程。侯亮,一位**教師用書出版人、一個執著的尋夢者,將自己遠赴英倫、負笈求學過程中的點滴感受彙聚為《在倫敦:一個教師用書出版人的西學手記》一書,書中洋溢著山東人特有的樂觀豪情,真實質樸的語言中時時閃爍著智慧的靈光。作者在英倫三島邊走邊唱、且歌且行,在異國的天空下依循內心的指引,踏步在嶄新的圓夢路途上。
      書中“倫敦素描”、“出版管窺”、“旅居碎思”、“旅遊手記”四輯,從不同層面展示了作者留學期間行走於英倫三島的見聞和思考。有不同經歷的讀者能與本書獲得不同層面的共鳴:正忙於備考、準備出國留學的朋友,可以從中感受到備考的艱辛和對夢想的執著;圖書出版界同仁,可以近距離地感觸到西方**出版理念的強烈撞擊;曾經或當下的海外學子,可以一同體味“同在異鄉為異客”的刻骨鄉愁;對海外生活充滿好奇或期待的朋友,可對英倫三島的異國風光先睹為快。
    • 《我是編輯高手》的作者、英國著名學術出版人吉爾·裁維斯教授說 :“侯亮正在我們學校成功地為中國人扮演著一個形像大使的角色。” 本書作者侯亮,一個普通的-任英國學習出版的教師用書策劃人,用自 己的微笑征服了身邊的人。他用文字“速寫”的方式把旅居英國的這段時 光記錄下來,在這種簡潔的勾勒中讀者可以看到一個教師用書出版人在異 國天空下真實的生活與思索。 作者說:“在這段艱辛而孤獨的時光裡,我是自己內心的傾聽者。” 無論置身何地,隻有那些能夠傾聽自己內心“語言”的人,纔可以平靜地 行走。
    • **輯 倫敦素描
      從北京到倫敦“需要”22個月
      倫敦古建築
      倫敦街頭藝人
      帶著藝術面罩的“情緒垃圾”
      從倫敦飄走的“霧”
      從“1906”駛來的倫敦地鐵
      衣食住行在倫敦
      倫敦的雨
      在排隊等待的“上帝”
      聖誕節前的倫敦夜市
      倫敦新年焰火
      在倫敦過年
      倫敦不是我的家
      第二輯 出版管窺
      中英出版淺比較
      誰成就了英國的作者
      艱難而幸福的英國圖書策劃編輯
      英國出版潛藏危機
      英美出版業的銷售模式
      我看英國的學術著作出版
      第三輯 旅居碎思
      吉爾·戴維斯教授的“開場白”
      開學**天的“下馬威”
      三個月努力換來的“話語權”
      把演講稿放在唐裝“口袋”裡
      煙頭扔到哪裡
      羽毛球情結
      中秋思念
      忙碌的中秋節
      我坐在倫敦的深秋裡
      不可“盤點”的時光
      雨夜隨想
      失眠之夜
      要不要上大學呢
      過年的日子
      感恩生活——自由的2006
      第四輯 旅遊手記
      旅行設想
      為了一場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出
      誰得到了莎士比亞的遺物
      惜別莎翁小鎮
      抵達湖區的旅程
      不期而遇的湖區山中徒步
      環湖徒步
      海濱垂釣者
      劍橋“走馬觀花”
      在新西蘭的“寄居時光”
      後記
    • 中秋思念 在上午的課程空隙裡,我下樓去學校附近的中餐館喫飯。點菜後,我 給父親母親去了電話。哥哥接了,當時父母、兄嫂、大姐、姐夫正圍坐一 起喫飯。
      哥哥問我在做什麼。
      我說沒事。
      哥哥說沒事就過來一起喫飯吧。
      母親在電話裡說煮餃子時煮過了火,都煮“掙”了。我知道母親是念 我了。
      母親說:“你爸坐在圓桌的北面,你大哥坐在你爸的左側,旁邊是你 大姐。” 母親不說我也知道:中秋時候,一家人總是圍坐在老宅廳堂的圓桌旁 ,父親坐在圓桌北面,那是故鄉席面規矩中的首席。在我家中,我習慣稱 呼我的大姐夫為大哥,那是因為大姐夫為一家人做了很多很多,是我尊重 的兄長。這麼多年來,大哥對父母的孝敬比我還要多。如果不是大哥和大 姐在煙臺的孝敬,父母在煙臺的生活會孤獨也會困難很多;如果沒有大哥 和大姐在十幾年前給家裡的支持,我也很難上大學;如果沒有大哥和大姐 十年前的贊助,我也很難在北京創辦我的事業。每次回家聚在一起時,我 和大哥還有哥哥總會喝很多,雖然第二天我們的胃都會很難受。父親現在 注意保養了,少喝了很多,我們也不讓父親喝太多的白酒了。
      母親又說:“你哥坐在你爸的右邊,你嫂子坐在你哥旁邊……” 母親向我描述家人所坐的方位,我聽著。哥哥是我年少時崇拜的偶像 ,至今,我的為人處世尚不及哥哥的十分之一。哥哥是我們四個兄弟姐妹 中**留守故鄉村莊的,每每哥哥說起在家鄉生活的好處,讓我感慨自己 為何流浪四方。
      母親沒有提到二姐和二姐夫,他們是在北京過中秋了。二姐比我大兩 歲,喫了很多的苦。現在,二姐苦盡甘來了。
      母親也沒有說我,如果我此時在家中,當是坐在大哥或者哥哥的旁邊 。
      母親說她坐在南側,母親不說我也知道,母親坐在父親對面,母親的 位置似乎總是在這個“下席”的位置,無論我們怎樣勸說,母親總是堅持 坐在這個“端茶送飯”的位子上。
      電話依次傳給親人們,聽著電話的我,恍惚中就身在其間,和父親兄 長們邊暢飲邊敘說親情。我的味蕾也似乎品嘗到了母親可口的飯菜,此時 的家中內外,應是飄散著母親烹飪食物的香氣。
      父母幾年前就很少在老宅居住了,我們兄弟姐妹在煙臺海濱為父母添 置了一套新居。母親不能承受夏日裡村中那眾多的蚊蠅。
      老宅位於煙臺海濱的一個村莊,從我家到海邊的距離不足800米,每每 向朋友們說起我的家鄉,他們都是羨慕得不行。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這 個村莊裡度過,那裡盛滿了歡樂。
      老宅應是村中*寒酸的一個宅院了,父親是初中教師,那時的教師的 工資是微薄的,況且還要養育我們四個孩子。
      老宅是平房,地面是泥土壓制的。我們那邊農村的房子基本都是瓦房 ,鋪的水泥地面。
      老宅鼕冷夏暖。
      母親是喜愛干淨的人,勤於打掃,兒時的印像裡母親手中總是有笤帚 ,但泥土壓制的地面在每次的打掃之後依然滿布塵土。我的外甥年幼時對 母親說:“姥姥,我長大後一定給您買個水泥地。”他今年是華中科技大 學的新生了,想必他此時也是念著家鄉的親人。外甥說這懂事的話時纔6歲 ,在他10歲那年,他的舅舅長大成人,已將老宅舊貌換了新顏。
      我喜歡我在村裡長大的背景,每每回到村中,那份恬靜與自然洗滌了 我漂泊在外的風塵。自16年前離開了家鄉來到北京後就很少在中秋節裡與 父母團聚了。父母也習慣了我的漂泊,雖然在剛開始的幾年裡也似**裡 ;以往的中秋節裡給父母電話時,家人也似**裡一樣地圍坐一起。但今 年我的感受卻與以往不同。
      我現在的位置與家鄉遠隔重洋,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國度裡,看著身邊 那形形色色的與我們不同的人,*加渴望自己能夠在熟悉的環境裡享受我 的生活,也好讓親人少惦念一些。親情一直是我內心中很強烈的情感,當 我成人後,又將這份對親情的眷戀延至對友情的珍視。它們融合在一起, 給了我巨大的能量,也是我厚重的依托。
      在飯菜上來時,我纔發現竟然點錯了菜。我記得對服務生說我要喫什 麼了,而且也在菜單上指給他看了,現在想起,我是說的也錯了,指的位 置也錯了。看著那平日裡熟悉的食物,現在的感覺卻是陌生的。在我喫飯 時,好像隻是在向自己的胃裡補充一些東西,而我卻不在意填補的是什麼 。
      忙碌的中秋節 **是早晨9:30上課,我定的鬧鐘是8:00,本是希望早起後發短信 給**的親朋好友祝福中秋快樂,但多年的編輯生涯讓我成了“夜貓子” ,讓早起成了我的困難之一。鬧鐘準點響起,並每隔10分鐘鬧一次,直到9 :00纔把我鬧醒。洗漱、喫過早點後就匆忙奔向課堂,還是晚了三分鐘。
      上午已然沒有時間給好朋友們發短信祝福了。倫敦的上午9:30已是國 內的下午4:30了。
      **是中秋節,偏偏**的課程是那麼重要,三個主要的教授將分別 亮相講授他們的課程。我不可能曠課。
      **堂課是吉爾·戴維斯教授的出版管理與實踐,時間是從9:30~11 :00。
      第二堂課是大衛·佛德教授的出版物生產與設計,時間是從11:30~ 13:00。
      德思蒙德·歐儒克教授在第三堂課裡(14:00~16:00)介紹學生研究 與可利用資源。
      16:15~16:45是與以往畢業生見面及學院院長的歡迎致詞。
      16:50~19:00是新生招待會。
      第二堂課下課時已經是倫敦的中午一點,在**已是明月當空的晚上 八點了。距離第三堂課尚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來發 中秋祝福給我的親朋好友們。
      在我的手機裡已經有了很多好朋友給我發來的短信祝福: 聖華兄對我說他一家人正在北京植物園內候月東升,他說所用的是他 、啟建、樹偉與我等四人創辦“四蹄社”時曾經使用過的登山裝備。估計 應該是草地上的鋪墊之物吧,應不是帳篷一類的。短信勾起了往日裡與好 友們徒步登山、野遊、露宿荒郊野外的那份悠閑與輕松快樂,那時每到春 、秋季節裡,我們會在**開車無目的地尋找一個山頭,就開始了我們的 快樂之旅,而傍晚時分,我們將痛飲長聊,清晨醒來時,那山中的新鮮空 氣讓我們很難像往日一樣的晚起。短信發來時我正在上課,看著短信我身 在課堂,心卻歸了往日。
      當他的第二個短信過來時,我正在第三堂課上,短信的內容卻是北京 的中秋夜晚竟是雷雨交加,不知道他帶了帳篷沒有。
      摯友兆帥兄亦發來短信。他今年喜得女兒,今年的中秋,他是幸福的 。
      看著我的朋友們的短信,我是痛並快樂的:**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北 京與倫敦的距離。我想像著親朋好友們在**裡的團聚,心中也默默祝願 著我的朋友們幸福快樂。我在距離下一堂課不足1個小時的時間裡忙碌地發 著短信,看著一條條的短信發出,我知道我的祝福會傳遞到朋友們那裡, 距離似乎也就不是了距離。
      P104-108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