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古代服飾/青少年讀圖百科
該商品所屬分類:時尚/美妝 -> 服裝搭配/配飾
【市場價】
230-332
【優惠價】
144-208
【介質】 book
【ISBN】97875356593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湖南美術
  • ISBN:9787535659309
  • 作者:戚嘉富
  • 頁數:150
  • 出版日期:2013-03-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戚嘉富編著的《古代服飾》是一本闡述中國古代服飾的青少年百科書,選題獨特,圖片豐富,配有大量精美的實物圖片及手繪圖片,每張圖片均配以準確詳細的文字說明,圖文並茂。內容**、體例清晰、文字鮮活、穿越古今,用一幅幅精美圖片向青少年朋友展示中國古人的生活如此豐富,中國傳統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讓青少年朋友在愉悅中獲得豐富的百科知識。
  •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服飾在不斷地 發展、演變,從中反映出各歷史時期政治、經濟、 民族、文化等的豐富社會內涵,以及物質文明與精 神文明的綜合水平。從某種意思上說,一部民族的 服飾歷史,見證了這個民族的發展。 戚嘉富編著的《古代服飾》從中國原始社會部落 居民的服飾講起,為讀者講述了夏商、兩周、秦漢、 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數千年間服飾文 化的變遷,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了一個色彩紛呈的 服飾世界。在介紹各個歷史時期服飾特色的同時,《 古代服飾》還著重介紹了這些服飾形成的文化背景。 通過對中國古代服飾的了解,我們可以窺見中國古人 的風貌和審美追求。
  • 第一篇 掩形御寒——原始社會服飾
    ·**枚骨針
     山頂洞人的骨針
     山頂洞人的配飾
    ·紡織技術發明之後
     新石器時代的紡織技術
     絲綢的產生
     遠古居民的衣飾
    第二篇 等級鮮明——夏商、西周服飾
    ·王權的像征,*初的禮服
     夏商、西周的桑蠶業和紡織業
     *初的禮服
    ·服飾色彩區分貴賤
     紅、紫不以為褻服
     玄色被視為吉色
     十二章紋
    ·夏商周常服的特點
     夏商常服
     西周常服
     商周的發型及配飾
    第三篇 異彩紛呈——春秋戰國服飾
    ·服飾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百姓的深衣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紋樣
    ·服裝的寵兒——配飾
     腰飾帶鉤
     服飾上的點睛之筆——佩玉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與胡服的推廣
     趙國胡服的特點
     趙惠文冠
     趙國胡服靴子
     胡服對後世服飾的影響
    第四篇 古樸典雅——秦漢服飾
    ·以袍為貴的秦漢服飾
     袍的樣式
     衣
     首服
     鞋襪
    ·兵馬俑與軍裝
     秦陵兵馬俑
     士兵護甲
    ·秦漢女子服飾
     衣和襦裙
     趙飛燕與“留仙裙”
    第五篇 瀟灑飄逸——魏晉南北朝服飾
    ·寬衣博帶的風度
     大袖寬衫的男裝
     寬博的女裝
     美麗的發髻和發飾
    ·服飾的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的服飾改革
     褲褶、襠、半袖衫的流行
    ·冠帽形制的變遷
    第六篇 雍容華貴——隋唐服飾
    ·隋朝的服飾改革
    ·唐代森嚴的冠服制度
     唐代的官服
     唐代服飾的顏色與品級
    ·浪漫開放的唐朝女裝
     百花爭艷之襦裙
     創新時尚之配件——半臂、褙子
     女著男裝
     半露胸
    ·唐代奇異的胡服
     蹀躞七事
     胡舞與胡服
    ·自由豐滿的服飾圖案
    第七篇 簡潔質樸——宋朝服飾
    ·繁復嚴謹的官服
     襆頭
     官服
     常服
    ·《清明上河圖》中的男裝
     宋代男子服飾
     宋代文人的巾帽
    ·宋代女子的裝束
     窄袖衣的流行
     宋代的裙裝
     宋代女子的內衣
     宋代女子頭飾
    第八篇 獨特粗獷——元朝服飾
    ·種類繁多的男子服飾
     棲鷹冠
     質孫服
     比甲
    ·蒙漢分明的元代女服
     貴族女子服飾
     顧姑冠
    第九篇 高雅堂皇——明朝服飾
    ·補服與烏紗帽
     補服
     烏紗帽
    ·鳳冠霞帔的變遷
     鳳冠
     霞帔
    ·“裁衣學水田”
     水田衣
     鳳尾裙和百褶裙
     雲肩
    第十篇 精美華貴——清朝服飾
    ·剃發易服
     “剃發令”與“易服令”
     長袍馬褂
    ·頂戴花翎紅瓔珞
     清代官帽
     頂珠
     花翎
     紅瓔珞
    ·旗裝的流行
     旗裝的演變
     旗裝的襯衣和氅衣
     旗鞋
  • 王權的像征,*初的禮服 相傳在黃帝之後,又出了3個有名的首領:堯、 舜、禹。堯德高望重,被 人們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堯在自己年邁之後,又將 首領的位置讓給了品德賢 良的舜,稱做“禪讓”;舜後來又把首領的位置禪讓 給了治水有功的禹。但是 當禹死後,禹的兒子啟卻破壞了首領推舉制度,接替 了禹的位子,並建立了歷 ****個朝代——夏朝。中國自此進入奴隸制社會 ,服飾也因此發生了重大 改變。
    雄夏商、西周的桑蠶業和紡織業秘 進入奴隸制社會後,社會經濟有了大幅度提升, 開始有了剩餘勞動力, 有了不事生產專門享樂的奴隸主,也有了階級的區分 。這一階段的桑蠶業和紡 織業也隨之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三月,攝桑,妾子養蠶 “三月……攝桑……妾子養蠶。”這是古書中一 段關於夏末殷初民間養 蠶的美好描寫。意思是:夏歷三月(即農歷三月), 修整桑樹,女子開始養 蠶。也有文獻表明當時養蠶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有一 整套完 整的工序:采桑、分繭、抽絲,並且有了初步的分工 ,有女 奴專門從事養蠶。當幼蠶長大的時候,男子也要幫忙 采桑、 養蠶。奴隸們還總結出了自己的采桑經驗來分享。這 樣日積 月累,桑蠶業在夏朝迅速地發展起來。
    與此同時,冶銅技術發展起來,鑄造銅質工具越 來越頻 繁,手工業逐漸從農業中分離了出來。手工業的分離 和發展 進一步促進了服飾的進步。
    夏朝的*後一個天子叫“桀”,他十分暴虐,荒 淫無 度。古書上記載:“昔者桀之時,女樂三萬人……是 無不服 文繡衣裳者。’’說的是夏桀有30000個樂舞奴隸, 全都穿著繡有彩色花紋的衣 裳,****。又有書上說:“妹喜好聞裂繒之聲而 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 其意。”這些都是夏朝末年紡織業發達的憑證。
    絲織技術成熟的殷商 到了殷商時期,由於紡織技術的進步,絲麻織物 已占重要地位。商代的 人不僅能織出質地極薄的絲綢,而且絲綢的花紋也不 僅**於平紋,還能織出 菱形花紋的暗花綢。當時具有提花功能的織機已被大 量生產及使用。
    殷商出土的青銅 器上常有逼真的蠶形花 紋,玉飾上面也有栩栩 如生的飛蠶紋飾,甲骨 卜辭也常有“蠶、桑、 絲、帛”等字眼出現, 明確地記載有“蠶事” 的祭祀典禮,而且典禮 相當隆重。這些古老的 記載反映了當時桑蠶業 和紡織業的發展情況。
    西周掌握染料、染色技術 古代的勞動人民看到一些鳥類的羽毛色彩艷麗動 人,便效仿將麻、絲等 染上顏色,從而出現了色彩華麗的衣服。隨著冕服制 度的出現,服飾對色彩的 要求也越來越高。*初的染料大多是現成的自然顏料 ,如油脂、樹膠、動物血 或者赤鐵礦粉等。其中用赤鐵礦粉染成紅色是*為普 遍的,早在50—70萬年前 的北京人就懂得把赤鐵礦粉碎研磨成粉,和水混合後 塗抹在衣服上形成條紋圖 案。*初的衣服染色不僅顏色種類少,而且也不普遍 。
    直到夏商周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染色工藝 的進步,服飾的色 彩纔達到較高的水平,並且出現了專門的機構和從事 人員。西周時期 的勞動人民不僅掌握了多種礦物染料,如朱砂、石青 、石黃,還懂 得制作和運用植物染料,如皂汁、紫草、茜草、靛藍 等。每當春 季來臨,奴隸們就在“染人”(西周時期的一個官職 )的驅使之 下將生絲和綢坯暴練,並且反復浸曬七晝夜,等到各 染料收獲後 纔開始正式染色。
    可能是由於絲織品的產量不是很高,也可能是為 了*好地區分 等級,顯示尊卑有別,西周時期隻有奴隸主貴族纔能 穿絲綢,下層 奴隸隻能穿麻布和葛布衣服。但是當時的麻布和葛布 相比較夏和殷商時 期的已改良了許多,一些質量上乘的布料甚至與現代 的布料相差無幾。
    *初的禮服秘 古書上記載,大禹平日生活十分節儉,隻穿粗布 衣衫,但是每遇祭祀活 動,都會穿得十分華麗。在“祭祀”這種正式的場合 穿特別的衣服,這可以算 得上是*初的禮服了。
    殷商奴隸主貴族在祭祀的時候穿戴的專門的禮冠 與服裝,稱“冕服”。
    到了西周,這種祭祀穿禮服的習俗已經發展成了完備 的制度,以紋飾為等級標 志,叫做“章服制度”。
    莊重繁復的六冕 《周禮》上記載,天子參加祭祀典禮,要根據典 禮的規格選擇不同的冕 服,總共有6種不同等級的冕服可供選擇,稱為“六冕 ”,即大裘冕、袞冕、 鷙冕、毳冕、締冕和玄冕。從周朝到唐宋,天子、公 卿、士大夫祭祀的時候都 要穿冕服,並通過衣服上的花紋和帽子上的冕旒(帝 王、諸侯等禮冠前後的玉 串)的差別來區別身份。到了明朝的時候,冕服纔成 了皇帝的專用服裝,清朝 則取消了冕服制度。
    帝王祭祀穿“六冕”,與之對應的王後有“六服 ”,分別為:諱衣、揄 狄、闕狄、鞠衣、素紗和椽衣。
    講究的冕冠 西周的冕冠由冕板、冕旒、笄、絨、充耳等組成 。樣子大概如下: 一個圓筒式的帽卷上面,蓋著木質“冕板”。冕板上 裹有布,布外 黑裡紅。冕板的形狀為:前面方,後面圓;尺寸為: 寬八寸,長 一尺六寸。冕板放在帽卷上面,前高後低。冕板前後 垂有用五 色絲繩串成的珠子,稱做“冕旒”,冕旒的顏色、質 地、數量 不同,用以區分戴冕冠的人的身份。帽卷有紐孔,其 中可插“玉 笄”,用以固定頭發。玉笄上又可以繫“絨”,繫在 脖子上可以 將冠帽固定住。冕冠的兩邊還可以懸掛黃玉或彩絛, 叫“充耳”, 表示天子不聽信小人讒言。
    祭祀典禮的規格不同,穿禮服的人的身份地位不 同,冕冠的冕旒數量 和旒上穿的珠玉的數量也不一樣。典禮規格越高、穿 的人身份越尊貴,冕旒的 數量和每旒上穿的珠玉就越多。冕旒*多的為天子祭 祀天 地穿的大裘冕和祭祀先祖穿的袞冕,共有12旒,每旒 有珠 玉12顆。
    通過“六冕”和“冕冠”可以看出,西周時期的 服飾 制度是當時社會制度的外在表現,天子莊嚴繁復的冕 服和 華麗講究的冕冠,無不透露出統治者的**威嚴。章 服制 度嚴謹不可僭越,正如王權的莊嚴不可冒犯。
    P14-1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