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德意志星球(一次前往夏威夷吐司故鄉的歷險)
    該商品所屬分類:旅遊/地圖 -> 地圖
    【市場價】
    169-246
    【優惠價】
    106-154
    【介質】 book
    【ISBN】97873051085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108556
    • 作者:(德)埃裡克·T.漢森|譯者:閔志榮//顧蘇//顧小樂
    • 頁數:262
    • 出版日期:2012-12-01
    • 印刷日期:2012-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3千字
    • 埃裡克·T.漢森編著的這本《德意志星球:一次前往夏威夷吐司故鄉的歷險》為我們介紹的是美國人眼中的德國人。在他眼中:德國人尋覓自我認同感,如同人們尋覓傳說中的雪人;德國人熱愛改變,前提是當什麼都一成不變的時候;德國人的保險十分齊全;德國人的影視經濟不怎麼樣;德國人是愛國主義者;德國人竭盡所能地保持低調;德國人認為,希特勒隻屬於他們;……
    • 《德意志星球:一次前往夏威夷吐司故鄉的歷險》的內容提要如下: 德國人並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當他們自我凝視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小小的民族,鄉氣十足,被 其它民族推來搡去,而我看到的是一個經濟巨人,凝聚力強大,受到全世界 的重視;他們看到的是希特勒,我看到的是假皇帝迪洛·克魯普;他們看到 的是和平主義和反戰示威遊行,我看到的是每天在地鐵裡上演的座位搶奪戰 :他們看到的是民族音樂,我看到的是搖滾樂隊Elemem of Crime;他們看 到的是歌德、俾斯麥和黑格爾,我看到的是羅貝托·布蘭可、佩裡·羅丹和 夏威夷土司。 如果他們能站在局外來觀察自己,就像我作為一個美國人去看待他們一 樣,那麼他們會認為,這種叫做德國人的奇特人種定是來自另一個星球。 歡迎來到德意志星球。 《德意志星球:一次前往夏威夷吐司故鄉的歷險》由埃裡克·T.漢森編 著。
    • 歡迎來到德意志星球
      德國人尋覓自我認同感,如同人們尋覓傳說中的雪人
      德國人熱愛改變——前提是當什麼都一成不變的時候
      德國人的保險是如此齊全,連當回像樣的牛仔都沒有機會
      德國人知道他們有經濟方面的問題,但是不知道他們還有經濟這回事
      德國人雖然能發明大眾甲殼蟲,卻拍不出有關甲殼蟲的有趣影片來
      身為世界*富有居民之一的德國人認為有錢是件掉價的事情
      德國人是愛國主義者——他們對此卻並不知曉
      德國人對幾個逝去的作家是如此崇拜,以至於人們幾乎以為他們也閱讀這些人的作品
      德國人打心眼裡相信,怨言也是智慧過人的標志
      試論述德國抱怨美學基本原理
      德國人認為,希特勒隻屬於他們
      德國人在保持低調方面可謂煞費苦心
      德國人對自己的十大誤解
      附錄
      夏威夷人
      政治家們
      教授們
      致謝詞
    • 在我飽啜文化養分之時,我周圍人眼中的西方世界已然衰落。
      當我此後重返德國留學時,還正值冷戰之際,我父親在出發時給我忠告 :“注意保管好護照。人人都想搞到這麼一本美國護照。把美國大使館的電 話號碼隨時帶在身邊。哪怕隻有那麼一點戰爭爆發的苗頭,就別猶豫,什麼 都別管然後搭*近一班飛機回家。” 是的,我們美國人過著危險的生活:恐怖分子暗伺街角,共產黨隻等著 逮到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不用提德國的眾多煙民帶給我的毒害了。
      直到我在這兒生活了這麼長時間我纔明白:德國人在自己的**裡還面 臨著比這大得多的危險。要是我父親當時曉得,德國人是怎樣時時處處感受 到強烈威脅的話,他一定會說:“兒子,下次你回家的時候帶幾個這樣的德 國人回來吧。他們在我們這兒會過得很安全。” 這裡的人所懼怕的既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共產黨,而是諸多*糟糕*細 微,在其他人**料想不到的地方四處潛伏的危險。例如,在一切新的、尚 不熟知的事物當中。
      當索尼於20世紀80年代推出Walkman隨身聽時,這裡警鐘齊鳴。醫學家 告誡要防止因此提早失聰;有遠見的時文作家論述濫用耳機將導致兒童喪失 交往能力。這樣的後果是:與世隔*、孤獨無助、人類社會的終結,正如我 們知道的那樣。1984年當德國政府順應自由市場的呼聲而允許開放私有電視 頻道時,各路記者和作家便決定來一場這樣的比賽,看誰能*頻繁地把“私 有電視”和“大眾愚昧化”兩個詞共同用進一句話當中。這樣的形勢剛有些 許緩和,光纖電視又來到了這個**。而當報刊主編們終於將“光纖化的人 類”這樣的概念列入“我再也不想見到的詞”的名單時,互聯網業已出現, 隨之而來的還有“網癮”。上百萬的年輕人立馬開始沒日沒夜地守在亮著綠 燈的屏幕前,進而荒廢了講話的能力。德國缺少工作機會、缺少後代和陽光 ,可所幸永遠也不缺乏危險。PS遊戲、電視真人秀、打耳洞、神奇寶貝遊戲 、人造豐胸和加香精的咖啡:這張危險清單了無止境。
      不比花樣無盡的危險種類少且令人稱奇的是德國人不渝的堅持能力。他 們對恐懼感緊抓不放的勇敢勁真值得贊賞。在某一刻人們總算明白了,隨身 聽不會導致青少年染上孤獨癥,而是以一種相當不賴的混音文化充實了他們 的世界;孩子們盡管上網成癮,卻還是和往常一樣比約定的時間晚很久纔回 家,對於在哪兒待過的追問找不出有說服力的解釋;越來越多的人找到了索 性關掉私有電視頻道裡不雅節目的方法——有時甚至是公共頻道。
      德國人對危險的新生事物的**戒備不是隻存在於個體中的文化現像, 就連本國的經濟也是嚴拒革新。這點體現在德國人一再成功地躲開種種危險 的熟練勁中,而這些危險在其他**被視為“無與倫比的機會”。
      1860年,來自弗裡德裡希多夫(Friedrichsdorf)的中學教師約翰·菲利 普·賴斯(Johann Philipp Reis)發明了一種能正常運轉的電話,當他把這 項發明介紹給一些企業和科技領域的代表時,卻被堅定地拒*了。有著遠見 卓識的經濟界代表們從中意識到了這樣的危險,那就是人們總有**會變得 隻能靠電話來交流,從而導致社會關繫的**萎縮。可惜當時生活在美國, 還是蘇格蘭國籍的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沒有那樣的遠見,於是在 賴斯發明的15年後,電話在美國投入生產。關於此事的嚴重後果,您可以在 每個養育青春期少女的父親那裡略知一二。
      在1862到1896年期間,機械工奧托·李林塔爾駕駛滑翔機進行了多次成 功飛行並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當他於1896年在一次滑翔飛行中墜機身亡後 ,其研究就未能再得以繼續發展。人們準是已經遠瞻到了飛行會帶來哪些令 人震驚的後果:從遷徙鳥群帶來的混亂到經濟艙供應的喫得人窘態百出的面 條。
      李林塔爾去世7年後,萊特兄弟改進了他的認識成果,在基蒂霍克實現 了首架動力飛機的成功飛行。
      來自艾格米爾的發明家魯多夫·赫爾(Rudolf Hell)早在1929年就發明 一部傳真機並將此專利出讓給了西門子,西門子公司將命名為赫爾記錄器的 產品銷售了幾臺,主要用於傳輸氣像圖。然而此種傳真機卻從未大範圍普及 生產到普通辦公室也能用得起的程度。這樣也對,因為眾所周知,普通的德 國辦公文員對負責任地使用這樣的設備還沒做好思想準備。日本人對這樣的 顧慮就無所謂了,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造出了大量廉價、便攜式的傳真機以 供辦公和家庭之用並以此開創了一種**化的制造行業。當您下一次在一臺 商標上畫有某位匿名員工臀部圖案的家用傳真機上接收來自辦公室的傳真時 ,就明白應該為此感謝誰了。
      當年隨身聽的火種在這裡也被成功地掐滅了。來自亞琛的安德裡亞·帕 沃爾(Adreas Pavel)於1977年為其發明的類似隨身聽的“音響帶”申請了專 利,卻找不到批量生產和銷售的合作伙伴。兩年後,索尼把自己的隨身聽產 品推廣到了市場,至今已在各國售出了逾3億件,而其他公司的類似產品自 不待言。盡管如此,也不能譴責德國人,他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全力來阻止這 固然利潤豐厚,卻是“邁向野蠻的一小步”,文化批評家亞亨·凱瑟爾對隨 身聽的出現曾做如是評價。
      當德國紐倫堡大學的迪特·賽策爾(Diel_er Seitzer)教授試圖尋求一 種方法將數字化的音樂數據以**壓縮的形式通過電話連接來傳播時,潛在 贊助商們卻對此無動於衷。盡管如此,他仍繼續了此課題的研究並引發了一 群學者對此的興趣,尤其是一名叫卡爾海因茨·布蘭登堡的大學生。80年代 他和他的團隊被弗勞恩霍夫研究院錄用,在這裡有人把他們介紹給了一個正 需要這樣一項研究的美國學者團隊,終於他們纔得以研發出MP3音頻解碼, 這項技術現在作為**化標準被使用於網絡音樂傳播中,同時也為蘋果公司 ②的iPod播放器所利用。
      P31-3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