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尋城記重慶
    該商品所屬分類:旅遊/地圖 -> 旅遊隨筆
    【市場價】
    459-665
    【優惠價】
    287-416
    【介質】 book
    【ISBN】97871001027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商務
    • ISBN:9787100102735
    • 作者:田飛//黃波//李七渝//李果
    • 頁數:324
    • 出版日期:2014-04-01
    • 印刷日期:2014-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實的人文地圖!
      彙長江、嘉陵兩水在此相聚,奔流而去。
      碼頭文化造就了重慶人的性格,也為山城塑造出鮮明特色。
      山城重慶,曾是地處要衝的軍事重鎮,曾是商貿雲集的必經之地,也作為中國抗戰的中心而名揚世界。
      欲知古城三千年的歷史故事,請隨田飛、黃波、李七渝、李果編著的《尋城記重慶》走入重慶的街角巷陌。
    • 我們為讀者提供最豐富、最精致、最具地方韻味 的城市人文讀本。 一座城市,歷經百年滄桑,都擁有許多隻屬於自 己那個年代的建築,且記錄下許多輝煌歲月或悲情往 事。但時光荏苒,物是人非,經歷過多次改造後,許 多歷史遺跡湮滅難尋。 《尋城記重慶》將帶你走遍山城,拼接起一片片 的歷史碎片,還原一座不一樣的重慶。 重慶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也是一座 典型的碼頭城市。這座中國現在人口最多和面積最大 的城市,曾是地處要衝的軍事重鎮,也是商貿雲集的 必經之地,更作為中國抗戰的中心而名揚世界。 入得城來,就要爬坡越嶺;出得城去,則是陡壁 湍流。重慶所擁有的地形地貌,太有特色。而城市的 歷史,也是跌宕起伏,隨歷史風雲,變幻不定。跟隨 《尋城記重慶》作者田飛、黃波、李七渝、李果,可 以尋訪九開八閉十七門、古寺聖堂、老街陋巷的掌故 佚事,亦能從民國遺跡中感受開埠之先的風氣和全國 抗戰中樞的激昂。 讀者在心中重塑一座城市歷史的同時,也會體會 到富於個性的城市性格。
    • 緣起 陌生的城市
      卷首語 城外惡浪,城內山
      重山重水重慶城
      九開八閉十七門
      朝天門——古渝雄關大碼頭
      東水門——古渡通津,八省會館
      太安門——一坡纜車,一坡梯
      太平門——衙署叢集,市廛*盛處
      儲奇門——藥材碼頭草藥香
      金紫門——鎮臺衙門,駐軍之地
      南紀門——湧出湧進菜蔬市
      通遠門——陸路雄關,亙古沙場
      巴江四城門——恃要憑險,逶迤雄峙
      江之北,城之屏
      保定門——土石煙草間的江北古城門
      東升門——昔日迎暉門,**陰濕地
      問津門——棚房毗連水碼頭
      白塔——川江行船的終點
      江北墟中尋——*後的江北老宅
      測候亭——西南*早的官辦氣像觀測站
      江北古牌樓——石坊重重,江北古驛道
      多功城——宋元風雲,烽火石頭城
      依山望水香煙裊
      羅漢寺——千年西湖水,宋代古摩崖
      東華觀——六百年藏經樓
      關帝廟——塵囂間的武聖大廟
      塗山寺——千古禹王廟,塗後化身石
      大佛寺——元末大夏皇帝像
      南岸三塔——三塔不見面
      老君洞——黃桷古道上的明代摩崖
      慈雲寺——僧尼合廟,中西合璧
      渝州城雜跡
      巴蔓子墓——刎首存城,巴之忠烈
      巴縣衙門——昔日衙署叢集地
      白像街——華洋雜處,興繁之極
      佛圖關——陸路要隘,巴山夜雨寺
      七牌坊——碑坊林立古驛路
      菩提金剛塔——塔鎮古墳場,以撫亡魂
      三八街——*後的石庫門
      駱家花園——書香福地狀元府
      謝家大院——昔時雕花樓,**大雜院
      禮園——西南首富,百年石屋
      劉家花園——雕鏤工麗的清末大宅
      聚興誠銀行——無聚不成行
      打銅街——昔日銅鐵鋪,戰時華爾街
      新華路——摩天大樓降火魔
      貨懋公司——陋巷間的華美洋樓
      銅元局——百年鑄幣廠
      水塔——開重慶自來水之先
      十八梯——上下半城累死人
      晉冀魯豫子弟校——紅校往事,延安記憶
      聖堂之門
      若瑟堂——籐蘿攀纏下的尖頂古堡
      仁愛堂——荒垣廢墟間的法國教區
      慈母山大修院——修士們的隱修淨地
      仁濟醫院——百年老院,滄桑逝
      德肋撒堂——江北廢墟間的聖女堂
      重慶開埠
      海關巷——萬裡長江**關
      領事巷——陡坡峭崖,西人的棲息地
      法國領事館——陋巷間的法蘭西風情
      法國水師兵營——歐式古堡,五彩花牌樓
      立德樂洋行——重重艱險,首航川江
      安達森洋行——百年老倉群,國寶藏身處
      卜內門洋行——江岸古堡,化工巨子
      周家灣——昔日的洋商棲息地
      董家橋——市井間的沒落貴族
      英國鹽務管理所——小丘上的孤寂老樓
      西遷,西遷
      國府機構——扭轉戰局,遷都西進
      國民參政會——戰時全國*高民意機關
      第三廳——文宣堡壘,輿論陣地
      中蘇文化協會——文化精英雲集之地
      新華日報——山坳間的報社總部
      盧作孚——中國船王,鐵血西遷
      裕華紗廠——西遷重慶的漢口第二紗廠
      重慶大學——名校雲集,壩上滄桑
      江蘇醫學院——兩載三遷,顛沛流離
      跳傘塔——凌雲御風,戰鷹的豐碑
      白骨塔——重慶大轟炸,十二亡靈塔
      南山使館群——使節雲集,風雲起
      陪都公館群
      林園——元首府邸,平民本色
      黃山——白雲出岫,隱居南山
      上清寺——官邸林立,陪都之中樞
      棗子嵐垭——群英聚首,海納百川
      嘉陵新村——峭崖間的重重官邸
      李子壩——江防駐地,戰時住宅區
      紅岩村——瓜果農場到革命聖地
      歌樂山——密林深深,瓦舍叢集
      其他公館舊居
    • 城外惡浪,城內山 數千年來,先民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壘築起了 無數的城池郭邑,這些城池 或依幽山而建,或臨善水而居,唯這以兇蠻勇銳著稱 的巴人獨獨在險山惡水間闢出 一座石城來。石城襟帶兩江,壁壘三面,四塞之險甲 天下,俗稱“山城”、“江 城”。入得城來,石梯堡坎一坡連著一坡。出得城去 ,等著你的則是雲遮霧罩、灘 多水急,葬送了無數舟楫船舶的滾滾大江。山崖陡立 、惡浪滔滔正是這座城市的相 貌。如此相貌的城自無法生出安閑舒適的成都人,也 無法生出操著吳儂軟語的蘇州 人,*無法滋養出精明干練、謹小慎微的上海人。無 論你來自川蜀、雲貴,還是兩 湖、兩廣、山陝、江南,隻要爬上山城的坡坡坎坎, 不出數月,自會入鄉隨了俗, 隨著大江陡壁一道生出一股火暴率直來。還是古語說 得好,“蜀出相,巴出將”。
      重慶,一座找不著北的城市。這裡沒有東南西北 ,隻有上下左右。沒有軸 線,隻有等高線。當地人一直習慣把重慶老城分為上 半城、下半城,還是習慣以老 城門的名字定方位。舊時的重慶得地勢水利之優,長 江、嘉陵二水環繞,三面臨 江,成一半島,島中有大梁子山崖逶迤橫亙,在東端 沒入兩江交彙處,形成一座立 體的山城。城垣蜿蜒起伏憑山而築,城門*臺就水而 立,這是天然造物所賜,也是 重慶先民的鬼斧神工所開。
      因比鄰蜀、楚兩地,重慶長期以來常常被納入巴 蜀文化和巴楚文化。尤其是 巴蜀之爭,全當是重慶人擺脫蜀文化的自我誤讀和自 作多情,其實重慶大可不必憂 心自擾。自古以來,巴山渝水形成的巴渝文化早已自 成體繫,歷史悠久且博大精 深,具有特殊性和獨立性,戰爭、移民、遷都等歷史 事件使得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 呈現多元化,使得重慶山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硬接, 地域世俗的、中國主流的、西 方舶來的在這裡踫撞,有同化有異化,也有消化不良 的,但都相互包容,雅俗共賞、 土洋並存。重慶的大山大水、大智慧越發地不可替代 和復制,歷史幾次戲劇性地把 重慶推向了歷史舞臺,暴露在聚光燈下。
      早在先秦時期,川江段就已經形成巴國,東至魚 復(今奉節),西至焚道 (今宜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公元前314年秦 滅巴國建巴郡,為三十六郡之 一。秦惠文王*元九年,張儀率兵入蜀滅巴之後,屯 兵江州,築江州城,是為史載 重慶建城之始,建造了*早的山地城池的雛形。西漢 時,巴郡屬益州,到東漢時期 江州城擴展到嘉陵江北岸,稱北府城,增設涪陵、巴 東兩郡。三國時期江州都護李 嚴再次築城,相傳曾試圖“鑿山成島”貫通兩江,改 三面臨江的半島為四周環水的 江島。至隋朝,巴郡先後歸屬於荊州、益州、巴州、 楚州。嘉陵江,古稱渝水,隋 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楚州為渝州,這就 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唐代延 續渝州之稱,南宋時期,重慶稱恭州,宋孝宗淳熙十 六年(公元1189年),皇子趙 悖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 ”,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 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真正**次把重慶推向中國乃至世界舞臺的是宋 朝末期蒙古大軍率兵南侵, 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蒙古軍隊入川攻陷成都南 下,時任四川制置副使兼重慶 知府彭大雅趕修防御工事築重慶城,於淳祜三年(公 元1243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 慶府餘玠築釣魚城屯兵積糧,以抵抗北侵的蒙古大軍 。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 和大將兀良合臺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1259~g蒙哥在 攻打合州釣魚城時受傷,死於 縉雲山下的北溫泉。因為重慶的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 和英勇善戰的重慶軍民,把曾 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攔截在這巴山渝水之外,堅守 了36年,是重慶阻止蒙古向亞 洲和歐洲擴張而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和歷史。作為軍事 要地,完整的重慶古城是由明 初守城指揮使戴鼎在舊城上重新修建的,城池以“九 宮八卦”之像共設十七座城門, 九開八閉依山而建,典型的古代山地城池,重慶城規 模與格局一直保持了600多年,直 到1929年,國民政府首任重慶市長潘文華修馬路擴城 推倒城門城垣。
      得地勢水利之優,重慶歷來為長江上遊重要的物 資集散地。多少年來,滾滾的 江水帶著西南各省的山貨土產順流而下。蘇廣的布匹 棉紗、日用雜貨則伴著鏗鏘有 力的川江號子溯江而上彙集於此。正是這些在險惡中 討生活的商販船工,造就了這 座重山惡水間生出的城市。十九世紀末開埠通商,西 人的自由貿易也隨著一份份條 約的簽訂深入到這座內陸山城。1891年3月1日,被稱 為“長江上遊**關”的重慶 海關正式設立,也就是說重慶成為中國西部**個開 埠通商的城市。
      重慶原本是一座遠離政治、僻處西陲的邊地小城 ,即便西人的貨輪商舶越過 了三峽,駛入了川江,直抵山城下的大碼頭,也未能 使這座城市升級為像上海、漢 口等那樣的**性大都市。然而“七七”事起,國府 、各院、各部委機關、各國使 館機構、各大中學校、各工礦企業紛紛西遷,這是人 類歷***大規模的一次移 民,也是*為悲情的一次大遷徙,他不僅僅是人的遷 移,物資的運輸,而是整個民 族文化命脈的延續。於是這座原本偏居中國西南的邊 地小城,一躍成了戰時首都, 成為中國、亞洲,乃至世界的政治、軍事、經濟、文 化和外交的中心,一座全世界 家喻戶曉的**都市。重慶在一夜之間驟變,壯大而 堅強。
      多年的再造,**的山城已沒了原般的模樣,呈 現出的多是一份日新月異的 欣欣向榮,高樓林立,高架橫亙,書中所記遺構舊跡 也逐一轉瞬即逝。那些固若金 湯的城門洞子,層層疊疊的弔腳木屋,浮華一時的公 館洋樓,以及無數曾喧囂繁盛 的古老街肆,或夷為瓦礫,或挪至他地,紛紛讓位於 那些新築的公寓廣廈和商業 城。然而重慶與生俱來的城市性格卻延續了下來。古 巴人的剛烈豪邁、好勇重義, 碼頭人的耿直爽朗、熱情大方,山城人的喫苦耐勞, 以及移民城市的包容大度、樂 觀豁達…… 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