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畫說平遙古城
該商品所屬分類:旅遊/地圖 -> 國內遊
【市場價】
390-564
【優惠價】
244-353
【介質】 book
【ISBN】97878076726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山西經濟
  • ISBN:9787807672678
  • 作者:曹昌智
  • 頁數:273
  • 出版日期:2010-09-01
  • 印刷日期:2010-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16千字
  • 本書為平遙“申遺”功臣的傾情之作,學界大家周千峙、鄭孝燮、羅哲文的期許之作。形神兼備、雅俗共賞,並非文物古跡和旅遊景點的簡單介紹,《畫說平遙古城》是一部與您共同分享世界文化遺產的經典之作。是****解讀世界現存**完整的中國古代縣城的深邃文化意蘊。
  • 《畫說平遙古城》,給你一座立體的明清古城,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 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國 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 的完整畫卷。
  • 第一章 現存**完整的古代縣城原型
    一、擇陶唐故地西周尹公始建城垣
    二、守傳統禮制營城取形辨方正位
    三、循皇權禮序城市布局中軸對稱
    四、承井田之制街巷縱橫棋盤格局
    第二章 中國古城軍事防御的實物例證
    一、明代磚城牆加筋夯土固若金湯
    二、馬面敵樓御攻城巧構立體防線
    三、甕中捉鱉奇招妙用與嘹敵觀景
    四、襟帶古城護城河拒敵荒郊野外
    第三章 中國古代縣治與傳統居住制度
    一、明清時代縣治形態與衙署特征
    二、中國古代的兩種不同居住制度
    三、完整保存明清格局的歷史街區
    第四章 中原漢民族起居形態活的標本
    一、恪守儒家禮制規範的合院民居
    二、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築
    三、鬼斧神工三雕並茂的建築裝飾
    第五章 原汁原昧的中國明清繁華市井
    一、意蘊深邃的明清“土”字街市
    二、守望古城老街興衰的金井市樓
    第六章 *早創立中國金融彙兌的票號
    一、平遙人改寫鏢局押運銀兩歷史
    二、執牛耳平遙票號一紙彙通天下
    第七章 古代多元崇祀文化及廟宇寺觀
    一、見證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學聖殿
    二、崇尚忠勇信義道德倫理的武廟
    三、展示唐風遺韻的千年佛教古剎
    四、舉世無雙的東方彩塑藝術殿堂
    五、蘊含多神信仰特征的清虛道觀
    六、兼容儒釋道與民俗的縣城隍廟
    第八章 純樸濃郁鄉土文化的民俗風情
    一、享有平遙三寶美譽的地方名喫
    二、傳世工藝和*代佳作**匠心
    三、散發鄉土芬芳的民間戲劇曲藝
    四、維繫百姓繁衍生息的民間風俗
    主要參考文獻
  • 然而傳說終歸是傳說。溯本尋源,平遙古城所以建成這種形狀,其實 和選址直接有關。修建城池時,因為古城東、西、北三面的地勢比較平緩 ,所以城牆均順直而築。唯有古城的南城牆緊臨中都河營建,隨著起伏的 地勢和蜿蜒西去的河道水形,纔呈現出了**五波的彎曲走向。至於說到 城門設置的數量與位置,也隻是因地制宜而已。方格網狀的街巷與六邊形 的龜紋*是大相徑庭。然而不管怎樣,“龜城”一說之所以綿延至今,自 有它存在的道理。
    中國古代形成的思維方式具有直覺體悟的特征,人們對於周圍事物的 認識慣於用心去體驗和感悟,借助直覺產生的豐富想像力,去描述事物的 內在特質,賦予感**彩濃厚的意蘊。而在傳統文化中,古人歷來將麟、 鳳、龜、龍奉為“四靈”。龜,即壽。它寓意著生命的延續和永恆。平遙 人把自己賴以安身立命的古城叫做龜城,世世代代口耳相傳,樂此不疲, 寄托的正是這樣一種對人生長久、歲歲平安的生活企盼。
    不過,當我們**解讀平遙古城這一世界文化遺產時,卻不能感性地 倚重民間傳說,而是要透過古城物化的載體,理性地解析它所傳承的歷史 文化信息,讀懂它的本質特征和文化內涵。
    若論中國古代開始建造城池的年代,實在是**邈遠。大約經過5000 多年的沿革發展,歷朝歷代在政權的輪番*迭中,曾經建造過大大小小的 王城、都城、皇城、府城、州城和縣城,數量至少也有四五千座。這些遍 布全國各地的古城雖然規模不同,形態各異,但卻毫無例外都有一個共同 特征,就是依“禮”建造,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儒家禮治思想和以禮為序的 社會規範。
    儒家倡導的禮治思想,是把“禮”作為區別等級,維繫人倫的標準, 強調以“禮”為本,治國施政。它的內容包括了借以體現禮治思想的一整 套禮制、禮儀、禮器、禮樂、禮教、禮學等等,其核心歸結到一點,就是 尊君抑臣,主張尊卑、貴賤、親疏有序,凡事都要講究儀禮,循規蹈矩。
    通過灌輸儒家的禮治思想,達到以禮為序、規範社會、維護穩定、鞏固統 治的目的。正如《禮記》中所說:“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這種禮治 思想幾乎覆蓋了整個封建社會,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到了“非 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境地(《論語·顏淵》)。《 儀禮》、《周禮》和《禮記》的相繼問世,表明“禮”作為一種制度已經 相當完善,成為人們必須恪守的社會準則,代代傳承,極其深刻地影響了 中國思想文化幾千年,貫穿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其中《周禮·考工記》 一書不僅為後人留下一份重要的建城資料,而且成為後人按照禮制規範建 造城池的基本原則。平遙古城的形制便是完整保存下來的一個典型範例。
    它的建造同大多數古城一樣,突出了以“禮”為本的思想,嚴格遵循了禮 制規範,講求方正、對稱、中軸、主次和等級關繫的城市布局形制。
    古人建城,從來都是取法天像,講究天圓地方、天地人和。故而古代 城池的規劃布局,*大部分取作方形,坐北面南,基本都遵循了《周禮· 考工記》中周王城標準和古制。其中所述“匠人營國,方九裡”,說明當 時由工匠建造的周王城是一座由九裡見方的四周城牆圍合起來的城池,按 照**的度量,每邊城牆長約4.5公裡。這種方形城池形制的產生來源於 周人井田制的理念。
    所謂“井田”,就是把土地劃分成許多長、寬各百步的方塊田,交給 農夫耕種。一田的面積,大約一百畝,相當於一個農夫耕種的土地,故而 一畝又叫做“一夫”。周人采取九塊方田組合的辦法,於是田間縱橫交錯 的阡陌便形成了“井”字,稱之“九夫為井”,井田制也由此而來。周人 通過井田制耕作發展農業的做法取得了顯著成就,於是把它擴大運用到“ 營國(城)”,由此創造出了以井田制建造城邑的方法,按照“市朝一夫” 的用地面積計算和“九夫為井”的結構形式“九分其國”,規劃為九個面 積相等的部分作為建設用地。將井田南北向的“阡”與東西向的“陌”轉 化為“經塗”(街道),而將用來劃分與圍合井田邊界的道路演化成了深溝 高壘的城池。這種城邑用地規劃制度的好處,是便於功能分區和行政管理 ,*有利於合理利用土地,表現出高超的規劃理念和規劃水平,與當時西 方**城市規劃的成就相映生輝。對於長期處於農業社會的中國來說,顯 然方形城制是*佳選擇。從此,周王城的城池形制流傳下來,一直為後世 歷代所繼承。如此說來,中國古代城池的形狀以方形居多也就不足為奇。
    P012-0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