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從頭到腳皮膚好
    該商品所屬分類:養生保健 -> 健康百科
    【市場價】
    259-376
    【優惠價】
    162-235
    【介質】 book
    【ISBN】97875189450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科技文獻
    • ISBN:9787518945023
    • 作者:張建中
    • 出版日期:2018-06-01
    • 印刷日期:2018-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一: 豪華專家團隊。主編張建中為皮膚科學領域領軍人物,具有很高的社會威望和醫學**性。 ★**二:內容呈現創新。微信掃描書中二維碼,近百集科普視頻和皮膚圖片免費看,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 ★**三: 新媒體熱推。編寫作者為新媒體(新浪微博、**頭條、知乎、果殼、阿裡健康等)平臺*熱門醫生,作者活躍度**高,粉絲量互動好。 ★**四: 傳統媒體加持。作者將在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北京衛視的《我是大醫生》、央廣文藝之聲《品味書香》等節目薦書。 ★**五:所有你關心的、你害羞的、你誤解的皮膚問題,在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這就是一本關於從頭到腳所有皮膚問題的“答案之書”。
    • 《從頭到腳皮膚好》是我國皮膚科學領軍人物張建中教授攜手皮膚科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打造的傾心之作。 內容涵蓋了從頭到腳的全身皮膚問題,即從毛發、面部、軀干、生殖器到手腳的各種皮膚問題,同時針對當下熱門的醫學美容問題進行了權威闡釋,另外,針對不同人群,諸如孕期女性和嬰幼兒等的皮膚問題進行了詳盡解答,可以說是一本全家人的皮膚健康書。 在語言風格上,作者將學術的詞彙口語化,專業的解說生活化,同時完美兼顧了醫學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此外,為了適應現代化閱讀習慣,本書還為專家錄制了近百集科普視頻作為圖書內容之外的延伸,大家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免費觀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皮膚疾病的圖片都藏在了二維碼中,大家可根據自己的病癥去選擇閱讀觀看這些圖片,充分了解疾病、了解自己的身體。 皮膚是人體健康的重要防線,本書旨在讓人們在健康和美麗的道路上暢行!
    • 張建中 我國皮膚學領域的領軍人物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職務】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北京市醫學會皮膚病與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副會長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毛發學組組長 特應性皮炎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咨詢專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咨詢專家 國際皮膚科聯盟中國理事 歐洲皮膚科學會會員 《中華皮膚科雜志》副主編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副主編 《臨床皮膚科雜志》副主編 《實用皮膚科雜志》副主編 SKINmed編委
    • .目錄

      第一章:養護頭發,為美麗加分
      科學護發,減少頭發損傷
      白發增多,尋找病因很重要
      染發皮炎,對苯二胺是罪魁禍首
      頭皮屑難消除,首先抑制脂溢-
      產後脫發,好心情讓秀發自然恢復
      雄激素性禿發,消除內因不再煩惱-
      斑禿,毛囊遭受“打擊”的後果
      第二章:面無瑕疵,有顏*有面兒
      呵護眼周皮膚,讓歲月無痕-
      敏感肌膚,不良護膚是元兇之一
      青春痘,送你七把戰痘“利劍”
      曬傷的處理,慢不得 --
      聊聊防曬那些事兒
      防治光線性皮膚病,防止皮膚衰老
      植物日光性皮炎,認清光感性蔬菜
      紅臉膛,想要皮膚白皙不難
      嘴上長泡,是“上火”嗎?
      玫瑰痤瘡,正規治療令其“枯萎”
      雀斑,消除前後都要防曬
      咖啡斑,有人歡喜有人愁
      黃褐斑顏色不同,中醫內調大不同
      老年斑,激光祛斑兼嫩膚
      老年白斑,和平共處之道
      痣,長在特殊部位要警惕
      蜘蛛痣,不是被蜘蛛咬的
      第三章:醫學美容,顏值速增的助推器
      想要小“V”臉,瘦臉針如你願
      肌膚光滑無皺,肉毒毒素顯功效
      展現側顏殺,試試玻尿酸微整形
      皮膚水潤,水光注射是利器
      美白皮膚,“美白針”徒有其名
      皮膚變嫩,光子治療不留瑕疵
      淡化色斑,激光祛斑是**
      淡化色斑,激光祛斑是**
      消除粉刺,果酸換膚給你驚喜
      修復痘坑疤,要***治療
      讓油膩一掃光,看皮脂出方案
      皮膚緊致,射頻快速幫你實現
      緩解敏感皮膚,護膚有技巧
      不同膚質,潔面方式大不同
      讓四肢光滑,脫毛不宜粗暴
      理智美容,纔能避免毀容
      第四章:軀體肌膚無恙,魅力自然散發
      痱子,不就醫也能消除
      濕疹易蔓延,治療不僅是“除濕”
      帶狀皰疹,防治皆須提高免疫力
      蕁麻疹,小藥解決風疙瘩
      水痘,“四世同堂”在你身
      毛囊炎、癤和癰,輕松鋻別輕松治
      表皮囊腫,早切早放心
      皮贅不是扁平疣,不傳染不可怕
      治療特應性皮炎——保護皮膚屏障功能
      神經性皮炎,情緒是良藥
      銀屑病,五種療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白癜風,神秘來客不簡單
      魚鱗病,科學認識、科學治療
      雞皮膚,多種方式改善膚質
      萎縮紋、妊娠紋:對因治療顯效果
      第五章:拒*私處 “隱”痛,回歸美好生活
      性病,不一定都和性有關繫
      解析七種性病,讓心裡有譜
      性病診療,規範診治防隱患
      好不好治,性病類型說了算
      HPV疫苗,不是尚方寶劍
      股癬,隱私處的非性病
      第六章:四肢無異樣,舉手投足顯優雅
      得了灰指甲別灰心,重獲光鮮有希望
      長在指甲上的條紋——甲母痣
      與“鵝掌瘋”——手癬說拜拜
      化膿性肉芽腫其實沒化膿
      瘊子,柔滑肌膚的“雷”
      過敏性紫癜,小紅點大危害
      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可能是種“職業病”
      丹毒危害大,治療不能拖
      雞眼,消除它不能急眼
      告別腳氣,堅持用藥很重要
      第七章:媽咪寶貝皮膚好,幸福指數飆升
      孕產期護膚,安全可靠*重要
      消除妊娠紋,不同時期方法不同
      孕期黃褐斑,防治方法早知道
      孕產期手足癬,耗著不治危害多
      風疹*大危害是致胎兒畸形
      孩子喫了寶寶霜,家長莫慌
      小孩出現斑禿,可能是撥毛癖作祟
      黃水瘡易傳染,避免直接接觸
      猩紅熱看楊梅舌,警惕腎髒病變
      血管瘤不可怕,縮小變淡有方法
      鮮紅斑痣——天使之吻
      指頭長倒刺,也許缺的不是維生素
      幼兒急疹,熱退疹子出
      麻疹,小兒發病率*高
      尿布疹的家庭處理攻略
      手足口病,早發現早治療
      第八章:謹慎接觸小動物,學會自救不慌張
      喵星人,小天使也是小惡魔
      關於驅蚊,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蟲咬皮炎,看“包”巧鋻別
      蜂蜇傷,自救緩解毒素擴散
      蜱蟲叮咬,讓其脫離有技巧
      臭蟲皮炎,床品潔淨是關鍵
      隱翅蟲皮炎,能躲則躲的灼痛
      毛蟲皮炎,記得先撥除毒刺
      海蜇蜇傷,學會急救不用慌
      疥瘡,軟膏殺蟲又止癢
    • 聊聊防曬那些事兒 中醫認為,事物都是陰陽的、是矛盾的,是一分為二的。樸素的唯物主義辨證法告訴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營養,讓我們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發展,同時也給了我們紫外線的光毒作用,使皮膚內多種細胞釋放炎癥介質,促使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色素沉著及脫屑。
      分清紫外線UVA、UVB、UVC三個波段 紫外線是太陽發射電磁波中的一部分,根據紫外線的波長分為短、中、長三個譜段,其中短波紫外線(UVC)通常就被大氣臭氧層所吸收,很少到達地面,因此,能夠對皮膚造成傷害的紫外線主要是中波紫外線(UVB)和長波紫外線(UVA)兩種。而正是這兩個波長的紫外線是我們曬傷、曬黑、皮膚老化的罪魁禍首,所以,作為有知識、有文化的我們,就要剖析敵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先說UVB,它是太陽曬後引起皮膚出現紅斑的主犯!好在它可被普通玻璃所阻擋,故又稱“戶外紫外線”。UVB主要由表皮吸收,使表皮細胞內的核酸和蛋白質變性,皮膚會變紅、出現水皰,甚至大皰,自覺疼痛或灼熱,產生急性皮炎。嚴重時,還可損傷細胞的DNA,激活原癌基因,使抑癌基因失活,引起皮膚癌。聽到這裡您千萬別激動,別緊張!我們可輕吐一口氣,因為黃種人比白種人發病概率要低得多。
      再談UVA,它具有很強的穿透力,真的能穿透玻璃!且一年四季,不論陰晴都存在(啊?!下面求一下靠窗戶坐的辦公室白領們的心理陰影面積)。UVA能透過表皮直達**層,損傷**中的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也就是加速失去您Q彈的皮膚,產生松弛、粗糙、皺紋等光老化癥狀,所以UVA又稱為光老化射線。
      各位親,該隔離隔離,該防曬防曬,別再怠慢與等待。
      再來一段純正的科學引文您就秒懂了:紫外線中的UVA、UVB是造成皮膚光損傷的主要波段,雖然日光輻射的紫外線中90%是UVA,UVB所占不到10%,但UVA的生物活性比UVB弱得多,大約是UVB的1/1000。而UVA穿透力*強,又不易引起皮膚發紅,經常被忽視。因此,日常對光線的防護不僅需要預防UVB還要預防UVA對皮膚的損傷。
      長期接觸紫外線可致皮膚癌 紫外線除了曬黑、曬傷我們的皮膚,還在以一種肉眼不易察覺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皮膚。隻要紫外線照在我們身上,它就在破壞我們皮膚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也就是DNA,如果DNA損傷達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能會導致有的皮膚細胞脫離我們機體的控制,不受控制地增長,說通俗一點就是癌變。
      隻要發生了曬紅、曬傷,那就一定意味著你的皮膚細胞中的DNA有受損的情況,一年當中隻要這樣曬傷兩次,罹患黑素瘤的風險就會極大升高。包括健身房常見的美黑床,同樣也是紫外線照射,這類紫外線照射可提高75%的黑素瘤患病風險。黑素瘤是由黑素細胞異常增生惡變所致,根據《科學》(Science)雜志上曾發表的論文,黑素瘤的發生原因中,環境因素占了86%,而環境因素中的紫外線照射在其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防曬**步,認識SPF和PA 我們經常在化妝品包裝上看到SPF和PA,它們兩個到底是什麼鬼? SPF又稱為陽光保護因子,是針對以上提到的中波紫外線的,科學的定義解釋:塗有防曬劑的皮膚被曬紅所需的時間與未加任何防護的皮膚被曬出相同程度紅斑所需時間之比值。簡單說來,它就是皮膚抵擋中波紫外線的時間倍數。PA則是針對長波紫外線進行防護的指標,常有PA+、PA+++等。就是說,除了SPF能防止曬傷,還應重視PA的作用,防止曬黑、曬斑、曬出皺紋等等光老化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都選擇數值*大的不就行啦! 其實不然,SPF、PA值是要根據個人需要、環境來選擇,且SPF、PA值越大,就代表產品化學成分添加越多,意味著對皮膚的負擔*大,所以要選擇好一個平衡點。
      如果您防護不注意已經被曬傷,要視個人情況來選擇治療,比如僅僅是一片紅,則可使用涼水毛巾或紗布冷敷,還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若是紅斑伴有凸起的小疹子,可以用氧化鋅糊或軟膏,若是紅腫瘙癢很劇烈,可以配合艾洛松等激素類藥膏抗炎止癢。若是已經起水皰或大皰,建議皮膚科門診處理,把水皰在相對無菌的環境下放出液體,這樣恢復*好*快一些,之後可配合外塗抗生素軟膏或燙傷膏,預防感染,促進恢復。
      塗防曬霜,一元硬幣大小的量適宜 塗防曬霜*****的量是至少2mg/cm2,但可能沒有人會閑的去量一下自己的臉有多少平方釐米。我們經常用的比喻是擠到手心的防曬霜能有1塊錢人民幣硬幣大小,這個量和我們面部所需的量(1.25毫升)大致相等。同時還應當及時補塗,一般環境下2~4小時補塗1次,海邊、泳池、大量出汗、長時間持續暴曬,補塗的頻率需要加快到1.5~2小時補塗1次。
      另一個問題是,脖子需不需要塗防曬霜?這也是很多人**忽略掉的問題。很多堅持面部防曬的人和同齡人相比,光老化程度明顯*輕,比同齡人*顯年輕,但是頸紋依舊**突出,不得不說頸部的防曬被忽略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實際上,頸部所需要的防曬霜量至少和面部一樣,也應該是和一個1塊錢硬幣差不多大小的量。
      如何*簡單地來判斷自己是不是塗夠了呢?我們 需要看自己買的防曬霜能夠使用多長時間,如每瓶是60毫升,假設是一個辦公室工作人員,不需要大量補塗,早上出門前15分鐘,在臉上塗抹1塊錢硬幣的量,脖子1塊錢硬幣的量,到了中午下班外出午餐前補塗1次,臉和脖子各1塊錢硬幣的量。那麼**就需要4個1塊錢硬幣的量,1塊錢硬幣大小大約是1.25毫升,也就是4×1.25=5毫升。每天5毫升的話,60毫升一瓶防曬霜隻夠塗12天,稍微放寬一點,如果兩個星期都沒用完一瓶60毫升的防曬霜,那就肯定沒塗夠量! 除了臉和脖子,還得說說身上,這也是大家迫切需要的,比如說我們去海邊玩耍,穿的是泳衣,這個時候需要全身塗,應該塗多少?剛剛我們說了至少要塗到每平方釐米2mg,每個人的高矮胖瘦不一樣,體表面積不一樣,我們就取一個平均值1.73m2,假設在海邊,除去泳衣和泳褲遮蔽的面積,按照2mg/cm2的量來塗的話,我們大概需要塗30毫升,纔能夠充分防曬。再次以60毫升的防曬霜為例,一次30毫升,一瓶60毫升的防曬霜也就夠塗2次,按照2個小時補塗一次的節奏,如果到海邊玩**,那麼一個人就需要帶上至少2~3瓶防曬霜。
      按要求塗防曬霜,有人也會心有顧慮:塗了防曬霜後用不用卸妝? 大部分的防曬霜外包裝都有標注洗面奶或香皂清洗即可,尤其是進口的產品標注會*到位,所以,日常使用的防曬霜一般隻用常用的潔面產品就可以了,比如溫和的潔面皂或洗面奶清洗。但確實,具有防水能力的防曬霜**黏膩,普通的潔面產品不那麼容易洗干淨,所以,大家用洗面奶洗兩次也是可以的,尤其是敏感肌膚,洗完了過後及時塗抹保濕霜,時刻注意保護皮膚屏障。但如果大家真的隻使用洗面奶有不舒適的感覺,是**可以使用卸妝產品的,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感受來決定。
      防曬噴霧還是防曬霜,擇優選擇 防曬噴霧的優點: 1.質感輕薄、不黏膩,用著爽。
      2.速干、成膜快,省時間。
      3.適合妝後補塗,不花妝。
      4.適合戶外運動補塗,想噴就噴。
      5.適合特定場景下需全身使用時(如海邊)體毛旺盛人群噴塗,不粘毛。
      防曬噴霧的缺點: 1.易通過呼吸道吸入,有健康風險,尤其不適合兒童。
      2.多含有酒精,不適合敏感肌膚及玫瑰痤瘡等肌膚。
      3.防曬效果不理想。
      *後這一點,防曬效果不理想,是一個防曬產品*致命的問題。既然是防曬噴霧,為何會防曬效果不理想? Medscape和Consumer Reports認為,防曬噴霧的使用方式決定了消費者很難量化到底噴了多少、夠不夠量,比如有的人隨意噴一噴,那麼噴在皮膚上起到的防曬效果就弱。
      某護膚產品測評機構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根據人們日常平均使用防曬霜或防曬噴霧的量來看,防曬噴霧的效果連防曬霜的一半可能都達不到。
      那麼防曬噴霧到底噴多少是合適的? 再次明確一個概念:如果想達到防曬霜標示的防曬效果,那麼需要的量是2mg/cm2,如果使用防曬噴霧在皮膚上噴2~3秒(也就是我們大多數人使用時噴塗的量),等同於使用了0.5mg/cm2的防曬霜量,隻有需求量的1/4,也就是說如果你使用的是SPF45的防曬噴霧,實際隻能達到SPF10~12的效果。
      肯定就有人說,我多噴點不就完了,行不行? 如果我們把噴塗的時間加倍,用防曬噴霧噴4~6秒,防曬效果雖然比之前好得多,但也隻能達到產品標識SPF值的一半,也就是說,如果你使用的是SPF45的防曬噴霧,你對著皮膚噴4~6秒,也隻能達到SPF22~25。這個實際SPF值暫時還算是能達到基本防曬要求,但是拿著防曬噴霧噴4~6秒是什麼感受?大家可以試試,換做我自己,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需要補充說一點的是,不管使用防曬霜還是防曬噴霧,達到防曬要求的量一定不會讓你的皮膚感覺輕薄,一定是有一點黏膩、有一點泛白。如果一個防曬產品你用下來**輕薄、清透,要麼是你沒用夠量,要麼產品有水分。
      另外,防曬噴霧的科學塗抹方式大家是不是真的以為是噴的?專業醫學機構一致**:先噴在手心,然後像防曬霜一樣用手塗抹在臉、脖子、胳膊、大腿、腳背上。
      前面我們說了防曬噴霧這麼多不好,但是美國皮膚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對於這個問題進行過提示:每一位皮膚科醫生都應當告訴自己的患者,哪怕是防曬產品使用不足量都比不塗防曬霜要好得多。
      所以,從使用感受及特定使用場合來看,防曬噴霧仍然有它的優勢。
      如果你受不了防曬霜的黏膩、搓泥,或者長時間待在戶外需要反復補塗,又或者因為使用感受的問題沒有辦法堅持使用,達不到**用量,防曬噴霧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陰天防曬,不是矯情 長波紫外線UVA除了全年普遍存在以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穿透普通雲層,還可以穿透一般的玻璃。所以,陰天肯定是需要防曬的。雲層一般來說是較弱的紫外線保護因子。除非是特別厚的烏雲,普通雲層隻能減弱紫外線強度的20%~40%,就算一般的陰天,空氣中仍然還有60%~80%的紫外線存在。
      當夏天每天都是35~38℃的高溫,大家很注意防曬,到了秋天以後,陰天明顯增多,很多人就開始不注意防曬了。所以,我們也有說法,秋天比夏天*容易曬黑。真的是秋天紫外線比夏天強嗎,可能真的不是,而是到了秋季,氣溫降了下來,陰天也多了起來,大家對防曬的警惕性降低了。
      【劃重點】 日光輻射的紫外線中90%是UVA,UVB所占不到10%,但UVA的生物活性比UVB弱得多,大約是UVB的1/1000。而UVA其穿透力*強,又不易引起皮膚發紅,經常被忽視;美黑床,可提高75%的黑素瘤患病風險;SPF45的防曬噴霧,你對著皮膚噴4~6秒,也隻能達到SPF22~25的效果。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