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 (美)默頓·米勒(Merton H.Miller) 著;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管理
    【市場價】
    331-480
    【優惠價】
    207-300
    【作者】 美默頓?米勒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042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
    是否是套裝:否
    書名: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叢書

    代碼:42
    出版社名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作者:(美)默頓?米勒
    譯者:鄭承利
    ISBN編號:9787300204215


        
        
    "

    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

    作  者:(美)默頓·米勒(Merton H.Miller) 著;鄭承利 譯 著作
    定  價:42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1月01日
    頁  數:218
    裝  幀:平裝
    ISBN:9787300204215
    主編推薦

    《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對復雜而多樣化的金融衍生工具世界提供了深入的綜合概覽。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解釋與思考對於我們理解這些復雜的金融工具,價值無與倫比。 默頓·米勒的工作異常出色。對於非職業人士而言,很復雜的議題,他結合常識、經濟學及智慧,就變得通俗易懂了。本書對於自由市場中的金融衍生工具提供了多方面的綜合概覽。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彙集了默頓·米勒教授在不同場合發表的22篇發言和演講。在書中,作者對金融衍生工具發展的歷程和前景、金融市場與金融衍生工具管制以及這些金融新產品的風險規避作用等問題予以充分的描述和闡釋;對世界上兩種主要的公司管理模式進行了對比和探討其中也涉及到了中國公司管理的戰略選擇問題。很後一部分包括了作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利率變動走勢、1987年股市暴跌以及日本銀行業改革、日美貿易關繫、銀行業資本金條件等更廣泛問題的論述和見解。此外,《默頓· 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還收錄了作者在領取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發表的有名演說詞——“財務杠杆” 。

    目錄
    第一部分衍生工具革命
    第1章衍生工具革命:成就與展望
    金融創新大爆發
    金融創新浪潮使得我們生活更美好還是更糟糕?
    反對金融創新的案例
    金融創新:新一輪浪潮正在襲來?
    參考文獻
    第2章最近的衍生品“災難”事件:損失估計
    衍生品災難事件的直接社會成本
    我們是否應當關注財富轉移?
    衍生品災難事件的間接社會成本
    奧蘭治縣破產案
    結語:維護市場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第3章指數套利的經濟學與政治學
    指數套利在美國的政治問題
    指數套利在日本的政治問題
    第4章互換、衍生品與繫統風險
    第二部分金融市場監管的理論與實踐
    第5章現代監管理論......
    作者簡介

    (美)默頓·米勒(Merton H.Miller) 著;鄭承利 譯 著作

    默頓·米勒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經濟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美國經濟計量學會會員,曾擔任美國金融學會會長和《商業雜志》副主編。

    精彩內容

        但是,切斷黃的紐帶並非故事的全部,因為後來證明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金融期貨不是20世紀70年代早期專享主要的突破。僅僅數月以後,另外一種產品粉墨登場,並且在隨後的發展中幾乎與之並駕齊驅。但無法認為它與20世紀70年代早期的彙率事件直接有關。它就是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期權,由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同城競爭對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推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期權比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金融期貨推出稍晚,主要原因是官僚主義。迫於傳統農業產品市場的停滯,兩家交易所幾乎同時啟動了新產品的開發,以化。為獲得這些新方向的突破,二者都需要尋求相關監管機構的合作,或者至少非對抗。
        其中,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更幸運。它隻需要與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接洽。而二者當時都是尼松政府推行浮動彙率制度的強力推手。而芝......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