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美國企業家(三百年傳奇商業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一般管理學
【市場價】
337-489
【優惠價】
211-306
【介質】 book
【ISBN】97875447370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譯林
  • ISBN:9787544737036
  • 作者:(美國)拉裡·施韋卡特//萊恩·皮爾森·多蒂|譯者:王吉美
  • 頁數:459
  • 出版日期:2013-07-01
  • 印刷日期:2013-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81千字
  • 為了尋求獨立和自由的新生活方式,17世紀初,**批歐洲殖民者踏上了北美的土地。從那時起,美利堅就成為了企業家創業的熱土。無論男女,隻要相信自己能夠為身邊的人提供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並敢於為此想法冒險孤注一擲,便可能在未來成就一番偉業。
    《美國企業家》正是通過講述這些商業奇纔的傳奇故事,展現了驚險刺激且極富戲劇性的美國商業史,並將美國商業的史詩般劇情與偉大商業**的冒險精神成功地貫穿了起來。
    拉裡·施韋卡特、萊恩·皮爾森·多蒂編著的《美國企業家(三百年傳奇商業史)》中所講述的處於不同時代的商業傳奇人物,有著不同的行業和家庭背景,其中既有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高材生,也有沒受過多少教育的海外移民,然而正是他們顛覆了對成功的簡單定義,成為了締造美國經濟奇跡的英雄。
  • 拉裡·施韋卡特、萊恩·皮爾森·多蒂編著的《 美國企業家(三百年傳奇商業史)》借鋻了亞當·斯密 、約瑟夫·熊彼特和馬克斯·韋伯等經濟理論家的觀 點,將美國的經濟發展史與極富戲劇性的美國商業史 有機結合,生動描繪了美國資本主義傳統既合理又獨 特的發展過程。《美國企業家(三百年傳奇商業史)》 從殖民地時期的商人典範托馬斯·漢考克,到發明軋 棉機的伊利·惠特尼,再到鋼鐵巨頭安德魯·卡內基 、石油大亨約翰·D.洛克菲勒,直至計算機和互聯 網時代的英雄史蒂夫·喬布斯、比爾·蓋茨和傑夫· 貝佐斯,這些被賦予炫目光環的企業家明星,不僅是 充滿活力的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物,同時也是美國 經濟增長神話的引領者,正是他們不斷釋放出的企業 家精神,纔使得美國經濟長期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和創 新性。
  • 前言
    第一章 企業家:企業的本質
    第二章 新大陸的歐洲移民和商業企業
    第三章 新**的企業家:1787—1840
    第四章 創業爆發期:1820—1850
    第五章 職業經理人的崛起:1850一1880
    第六章 動蕩年代裡的企業家們:1850—1880
    第七章 大企業遭遇反對潮:1870—1920
    第八章 消費市場的出現:1880—1920
    第九章 拯救和*望:1920—1939
    第十章 戰時與戰後的美國經濟:1940—1960
    第十一章 商業的寒鼕:1960—1982
    第十二章 商業的復興:1982—1989
    第十三章 新經濟:20世紀90年代
    第十四章 美國與**市場
    尾聲衰退卷土重來
  • 第一章企業家:企業的本質 2001年,人們在購物時開始看到一種奇怪的現像 :商場裡的孩子們似乎沒走幾步路就靠腳後跟滑行起 來。仔細一看纔發現,這些孩子都穿著一種在腳後跟 的位置嵌有輪子的運動鞋。這種鞋的發明者亞當斯, 在發明它的時候正經歷著“中年危機”,因為長期處 於隨時待命的狀態而感到精疲力竭。1998年,他在加 利福尼亞州的亨廷頓海灘度假時,看到孩子們穿著輪 滑鞋在便道上滑來滑去,忽然問,他就產生了把普通 鞋與輪滑鞋的特點結合起來發明一種新鞋子的想法, 人們可以通過對身體重心的控制,穿著這種鞋子滑行 。他把一些耐克跑鞋的鞋底割開,在鞋跟的位置嵌入 輪子,“暴走鞋”的原型就這樣誕生了。2000年12月 ,亞當斯創辦了自己的公司。2006年,該公司上市, 股票在幾個小時內就全部售出。2007年6月,該公司 市值達到了八億美元,排在《新聞周刊》“熱門增長 企業”的首位。
    言歸正傳,我們在這裡想要談的,是亞當斯創辦 公司的經歷:在帶著“暴走鞋”的樣品去得克薩斯見 一位投資人的路上,亞當斯的汽車被追尾並因此而起 火。“暴走鞋”的樣品、亞當斯的商業計劃,甚至是 他的衣服都在車上。然而不久之後,一名專利代理人 的兒子給他的一個朋友看了亞當斯的產品宣傳片,而 他這個朋友的父親是一位風險投資人。這位投資人對 “暴走鞋”印像深刻,隨後亞當斯獲得了他的資金支 持。此後,前洛杉磯湖人隊球星沙奎爾·奧尼爾訂購 了一雙二十二碼的“暴走鞋”,藍調音樂明星“亞瑟 小子”也穿著“暴走鞋”出現在音樂電視中,這種鞋 隨之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並在市場上獲得了成功。
    商業歷史學家們會回顧“暴走鞋”的發明歷史, 試圖了解其發明動機。對於一些人(一些年輕人)來說 ,答案似乎是顯而易見的,但歷史學家們通常會將簡 單問題復雜化。例如,亞當斯說,“暴走鞋”的發明 源於他對童年樂趣的回憶,但這是不是他在發明“暴 走鞋”之後纔找到的理由呢?巨大而廣泛的社會力量 ,是否讓2000年成為了這樣一項發明問世的“合適時 機”?亞當斯是否意識到了“暴走鞋”的潛在巨大利 潤,因此將其他無關的工作都放在一邊,專心設計這 種產品呢?簡而言之,經濟的運行是源於自下而上的 企業家還是自上而下的巨大無形力量?追求成功在企 業的創辦和維繫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要理解創業過程中企業成敗與生死的重要意義, 有必要先找到其他一些問題的答案。企業家要做的是 什麼?企業家與負責企業管理的經理人有什麼不同? 企業家的成功如何能夠讓其他人,甚至是世界上那些 對企業家的努力或具體的企業**沒有意識的人從中 獲益?或許*重要的是,企業家的失敗如何也能夠讓 這些人獲益? 本書在回顧美國企業發展史的同時,將通過對企 業家的關注來研究這些問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本 書是對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頌揚。我們並不打算深 入探究勞動者的貢獻,或者塑造了勞工運動的社會力 量。相反,我們關注的核心,是企業家及直接影響企 業家的力量。與此同時,對於經濟學家和商業歷史學 家來說,給企業家精神下定義比*初看上去*加困難 ,並且其定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展或發生變化。
    因此,我們選擇研究能夠全面體現企業家精神這一概 念的情境。我們的研究不是從商人開始,而是從格拉 斯哥大學的一位教授開始,他就是亞當·斯密。
    亞當·斯密、經濟學與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的本質是資本主義,亞當·斯密在其 1776年出版的名著《國富論》中對這一經濟制度作了 詳盡的闡述。斯密並沒有發明市場體制,他隻是繫統 解釋了與歲月一樣古老的經濟實踐。但是,出於兩方 面原因,我們在本書的開篇有必要對斯密進行詳細的 考察。首先,他的理論在**仍然像在1776年一樣適 用。盡管仍然有人在挑戰他的理論,但他們的挑戰越 來越多地退回到了從精神層面討論資本主義的影響, 而這一層面*根本的是信念,因而無法被證明。其次 ,本書討論的核心是企業家及其貢獻,斯密關於人類 行為的解釋對本書來說尤為重要。
    亞當·斯密將經濟財富的創造,解釋為人們為了 獲取個人利益而制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的過程。對於大 多數人來說,利益就是物質利益。必須要提到的是, 在18世紀,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財富,物質利益往往 意味著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那 些**受到宗教、意識形態和藝術因素驅動的虔信者 (如***修女和西藏的僧侶)之外,地球上人們的行 為在極大程度上都是為了獲取物質利益。即使對於特 蕾莎修女和西藏的僧侶來說,斯密的“理性自利”也 可以成為一種動機。畢竟,如果你堅信在天堂或來生 會有回報,你難道不會在生活中做*多的好事嗎?( 當然,在某些貧窮**,當僧侶也是一條改善物質生 活的途徑。)不可否認,一些人追求的是權力而不是 財富,但權力的**通常包括房屋、交通工具、食品 和個人助理等大部分有形財富。也有一些人渴望名聲 ,但名聲通常也會帶來財富這一副產品,從而導致人 們很難區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名聲還是財富。在任何 情況下,有一條經驗法則都適用,那就是,當人們說 其“不是為了自己纔這樣做”時,請小心!他們** 是“為了自己”纔這樣做的。斯密認為,在正常情況 下,理性自利是世界上*重要的驅動力。*重要的是 ,他認為,整個社會可以在人們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 中獲益並發展。
    資本主義的批判者認為,這是一種悖論,因為如 果自利是基本的經濟信條,社會怎麼會繁榮?這樣的 繁榮或許是不可能的;但斯密從來沒有將自利等同於 自私。相反,他認為資本主義是一個道德體繫,因此 他一直在思考道德問題。他在之前的著作《道德情操 論》(1764)中就提出,自利能夠為具有同情心的人提 供指導,他們常常因為不了解“大局”,而不知道對 他人來說什麼是*好的。市場體制或者價格,確保了 按照其內在機制行事的個人,會采取能夠為所有人帶 來*佳結果的行動。盡管斯密力圖解釋經濟的整體運 行,以將其作為廣泛道德討論實際的頂點,但他的解 釋是通過對個體市場和實例的分析進行的,因此纔有 了他的**論述:“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 不是出自屠夫、釀酒家和面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 們的自利。”市場體制“鼓勵”人們去服務他人。由 於在之前的著作中對道德進行了詳細論述,斯密認為 讀者已經理解了其經濟理論的精神要素,因此,《國 富論》中提到的“自利”,意在描述確保人們回應他 人需要的心理要素。
    由此,斯密開始了對人類“自然需求”的研究, 並指出,人類需求之廣泛決定了人們對他人勞動的依 賴,從而使資本主義充滿活力的勞動分工應運而生。
    他提出的理論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任何人都可以從 事幾乎任何勞動。正如他所說的:“哲學家與挑夫在 纔能與性情方面的差異,恐怕還不及獒犬與灰狗差異 的一半。”然而,“沒有人見過一隻狗和另一隻狗做 公平而又謹慎的交易”,盡管如果兩隻狗將它們的資 源合在一起,它們的消費能力就能夠得到明顯提高。
    斯密認為,每個人都試圖完成所有工作(如農耕、建 築和哲學思考等)是不合理的,而每個人都專門從事 自己*擅長的工作以使收益*大化,同時讓他人去完 成他們*擅長的工作纔是合理的。這樣,總產量會因 此而增加,人們也會形成相互依賴。自利讓人們關注 他人的需求,並保證了相互依賴不會被忽視。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