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中英文雙語珍藏版德魯克管理經典)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一般管理學
    【市場價】
    433-628
    【優惠價】
    271-393
    【介質】 book
    【ISBN】97871112805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280590
    • 作者:(美)彼得·德魯克|譯者:朱雁斌
    • 頁數:277
    • 出版日期:2009-09-01
    • 印刷日期:2010-12-14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以他90歲高齡獻給讀者的這本著作,高瞻遠矚地分析了社會的進步、企業的發展以及管理者在21世紀所面臨的挑戰。正如作者所言,本書隻涉及明天的“熱點”問題,即關鍵性的、決定性的、生死攸關的和明天肯定會成為主要挑戰的問題。
    • 我們生活在一個意義深遠的轉型期,現在的管理學思想仍然沿用20世紀 的那些基本假設,很少有人去注意它們是不是“事實”。 但實際上,它們都已經過時了。如果用不正確的假設去制定戰略,那將 不可避免地把組織個向不正確的軌道。 本書隻涉及明天的“熱點”問題,即關鍵性的、決定性的、生死攸關的 和明天肯定會成為主要挑戰的問題,將從以下6個方面深刻分析21世紀管理 者面臨的挑戰:管理的新範式;戰略——新的必然趨勢;變革的引導者;信 息挑戰;知識工作者的生產率;自我管理。
    •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鳴謝
      第1章 管理的新範式
      第2章 戰略——新的必然趨勢
      第3章 變革的引導者
      第4章 信息挑戰
      第5章 知識工作者的生產率
      第6章 自我管理
      譯者後記
    • 第1章 管理的新範式 為什麼要重視假設——管理是企業管理——一種恰當的組織形式——一 種管理人的恰當方式——技術和*終用戶是一成不變和已知的——管理的範 圍是由法律決定的——管理的範圍是由政治決定的——管理是對內部的管理 導言 為什麼要重視假設 有關事實的基本假設是管理學等社會科學業已蓋棺定論的範式。它們通 常存在於學者、作家、教師和社會科學實踐者的潛意識中。而且,這些假設 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這些學科的學者、作家、教師和其他社會科學的實踐 者對事實的認知。
      這些學科研究的方向取決於它們對事實的基本假設。這些假設確定了這 些學科對“實際情況”的判定,同時實際上也影響了這些學科對其自身的研 究課題的判定。這些基本假設多半也會判斷出這些學科可以忽視的觀點或者 作為“惱人的例外”可以被放置在一邊的情況。它們確定了特定學科關注的 焦點以及可以忽略或忽視的內容。
      早期的管理學學者中*頗有見地的是瑪麗·帕克·福列特(Mary Parker Foilett)(1868-1933),她的遭遇很能說明問題。由於她提出的假設無法與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萌發的管理理論所認定的事實相吻合,因此她生前一直默 默無聞,甚至在她去世後,她的著作始終處於被人遺忘的角落,長達25年之 久。然而,我們現在發現,她就社會、人和管理提出的基本假設遠比當時的 管理學學者提出的假設*接近事實,甚至**的許多管理學專家提出的理論 也望塵莫及。
      然而,盡管基本假設是**重要的,但是人們鮮有興趣對這些假設進行 分析、研究和提出質疑——實際上也很少有機會對這些假設予以明確的解釋 。對於管理學這樣的社會科學來說,基本假設的重要性實際上比自然科學的 範式的重要性大得多。範式,即主流的一般理論,對自然界毫無影響。無論 範式聲稱太陽繞著地球轉,還是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和地球都不會受到 影響。自然科學研究的是客體的行為,而像管理學這樣的社會科學,關注的 是人和社會機構的行為。因此,社會科學的實踐者往往將該學科的假設奉為 行動的準繩。自然科學的現實,即物質世界及其規律都不會發生變化(或者 如果發生變化,這種改變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無法在幾十年或幾個世紀 內完成的),這一點是**重要的。社會科學不存在這種“自然規律”,它 始終處於不斷的變化中。這意味著昨天還站得住腳的假設,**就不再有效 ,甚至瞬間就變成**錯誤的理論。
      *近,每個人都宣稱團隊是做好每項工作的“恰當的”組織形式(早在 1954年我就開始提倡這個觀點,在我1973年出版的《管理:使命、責任、實 務》(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一書中我特別提 到了這個概念)。自法國的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和德國的沃爾特·拉 特瑙(Walter Rathenau)於1900年前後剛剛開始提出組織這個概念起,所有 管理理論專家和大多數管理實踐者實際上都認同這樣一個基本假設,即企業 應該具有一種恰當的組織形式,或者至少必須具有一種這樣的組織形式。當 前關於團隊的正統學說就是在這種假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關於一 種恰當的組織形式的基本假設不再站得住腳,這一點*重要,我們將在後面 予以討論,而團隊是不是我們要找的真正的“答案”(迄今為止我們沒有太 多的證據證明)並不重要。
      因此,在像管理學這樣的社會學科中,*重要的是基本假設,其發生的 變化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管理學研究真正始於20世紀30年代,自那時起,大多數學者、作家和管 理實踐者都認同兩套關於管理事實的假設。
      **套假設構成管理原則的基礎: 1.管理是企業管理。
      2.企業應該具有,或必須具有一種恰當的組織形式。
      3.企業應該采取,或必須采取一種管理人的恰當方式。
      第二套假設奠定了管理實踐的基礎: 1.技術和*終用戶是一成不變和已知的。
      2.管理的範圍是由法律決定的。
      3.管理是對內部的管理。
      4.按**邊界劃分的經濟體是企業和管理依托的“生態環境”。
      在大部分時間裡(至少在20世紀80年代初之前),除**個假設外,其餘 假設,無論是在研究上,還是在著書方面,或是在教學上,或在管理實踐方 面,都與事實**接近,具有可操作性。但如今,所有這些假設都已不再有 效。它們幾乎成為被諷刺的對像。它們現在與現實相差得太遠,以至於成為 阻礙管理理論發展的障礙,*有甚者,它們還嚴重地妨礙了管理實踐。實際 上,事實愈發與這些假設提出的觀點背道而馳。因此,現在正是重新審視這 些假設、提出和向管理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注入全新假設的*佳時機。
      管理是企業管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論身處管理領域內外,這個假設都是不言而喻的 。實際上,管理文章的作者、管理實踐者和外行人甚至從來就沒有注意到“ 管理”這個詞;他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是“企業管理”。
      這個關於管理範疇的假設是*近纔提出的。1930年以前,屈指可數的幾 位關注管理學的作者和思想家(從20世紀初的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切斯特·巴納德 (Chester Barnard)),都認為企業管理隻是一般管理理論的一個分支,基本 上與管理任何其他組織一樣沒有什麼分別,就像兩個不同品種的狗同樣是狗 一樣。
      首先在實踐中應用管理理論的不是企業,而是非營利機構和政府機構。
      發明“科學管理”的泰勒(1856—1915)十有八九還創造了“管理學”和“顧 問”等術語,當時的含義仍然沿用至**。在他的名片上他稱自己為“管理 學顧問”,他解釋說,他有意選擇這些新奇的詞彙,目的就是讓潛在的客戶 注意到他提供的是全新的服務。但是,1912年,當他在國會作證時,為了“ 恰當地舉例說明”“科學管理”,泰勒沒有提到一家企業,他提到的卻是一 家非營利機構——梅奧診所,這時美國纔**次了解了管理。泰勒的“科學 管理”沒有在企業中得到*引人注目的應用,相反卻在國有和國營的美國陸 軍沃特敦兵工廠(Watertown)的應用產生了*大的轟動效應(雖然迫於工會壓 力而被迫放棄)。
      當“經理人”(manager)一詞首度成為職業時,企業並不是**個喫螃 蟹的人,當時稱做城市經理人(city manager),是美國人在20世紀初發明的 ,當時的含義至今未變。**次有意識地、繫統地應用“管理原則”同樣也 不是出現在企業中,而是在1901年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 國防部長伊萊休·魯特(Elihu Root)改編美國陸軍時,“管理原則”得到了 **次應用。
      1922年在布拉格召開的**次管理學大會的組織者不是由企業界人士, 而是時任美國商務部長的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和世界**的歷史 學家及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任總統托馬斯·馬塞裡克(Thomas Masaryk)。瑪麗·帕克·福列特大概是在同一時期開始撰寫管理學著作的, 她也沒有對企業管理和非營利性機構的管理加以區分。她認為所有這些原則 都適用於對任何組織的管理。
      自美國大蕭條時期起,人們就認為管理是對企業的管理。當時人們對企 業充滿敵意,對企業主管充滿蔑視。為了不與企業混為一談,公共部門的管 理開始獨立門戶,名稱改為“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屬於 一門單獨的學科,他們在大學裡設立科繫,使用自己的術語,有自己的職業 升遷體繫。同時,出於同樣的原因,在發展迅速的醫院中開始進行的管理研 究(如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阿爾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的弟弟雷蒙德 ·斯隆(Raymond Sloan)從事的研究)從廣義的管理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 單獨的學科,稱為“醫院管理”(hospital administration)。
      換句話說,不使用“管理”這個詞彙是在大蕭條時期“在政治上做出的 正確選擇”(political correctness)。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風向開始轉向了。到1950年,由於美國的企 業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 業成為一個“**時髦的詞彙”。隨後不久,“企業管理”“在政治上成為 一個正確的”研究課題。從那時起,普通大眾和學術界就一直將管理視為“ 企業管理”。
      然而,我們現在開始糾正這個犯了60年的錯誤,包括:許多“商學院” 搖身一變變為“管理學院”,這些學院提供的“非營利管理課程”如雨後春 筍般地冒了出來,以企業和非營利性機構的**管理人員為招生對像的“高 級管理人員管理課程班”大量湧現。
      …… P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