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史海管窺(掌故中的管理智慧)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一般管理學
    【市場價】
    281-408
    【優惠價】
    176-255
    【介質】 book
    【ISBN】97878023447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發展
    • ISBN:9787802344709
    • 作者:劉文瑞
    • 頁數:295
    • 出版日期:2009-09-01
    • 印刷日期:2009-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60千字
    • 以歷史論管理大有可為,但是不要期望歷史能夠給當代的管理活動提供現成的答案。比附式的解說歷史或機巧式的套用歷史,恰恰會失去對歷史的尊重。比如,在企業困難時期重新走一走長征路,仿照三大戰役的方法搞搞推銷,在《孫子兵法》中學一點減灶增灶的惑敵之術等,都屬於小聰明,不屬於大智慧。歷史不會重復,但又在不斷重演。從趨勢的角度看,陽光下沒有新鮮事;從具體的角度看,人不能過同一條河流。
    • 培根講讀史使人明智,自有他的道理。歷史學要弄清楚的,就是人類過 去的所作所為。歷史學的基本方法,就是解釋各種各樣的證據,認識人自身 。 管理,說到底必須從人出發,而人又是歷史的產物。當我們身陷現實的 迷宮,歷史的路標其實一直在那裡招手。因而,以歷史論管理大有可為,但 不要期望歷史能夠給當代的管理活動提供現成的服務。比附式的解說歷史、 機巧式的套用歷史,恰恰會失去對歷史的尊重。因為歷史不是若干事件的堆 砌,不是一連串年代的累積,也不是個把風雲人物的業績賬簿——歷史是一 種智慧。
    • 歷史深處的探尋
      從傳統文化中學什麼
      “正名”與管理
      關公式誠信的中西差異
      倫理式誠信的源流
      本土誠信資源同現代化的衝突
      糅合兩種誠信的可能途徑
      儒吏之爭的歷史軌跡
      儒和吏的差別何在
      儒的吏化和吏的儒化
      儒吏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
      儒商的前世今生
      無為而治的深層含義
      掌故背後的智慧
      智氏是怎樣滅亡的——德纔關繫辨析
      齊威王的兼聽——怎樣使管理信息不被扭曲
      敢不敢用孟嘗君——用能人的難處
      選誰當丞相——情境與用人
      商鞅變法中的封口——如何對待決策的不同意見
      司馬錯伐蜀——虛名與實惠的選擇
      李斯的算計——決策的成本與價值目標偏移
      楊墨和莊周——化解職業緊張的先驅
      劉邦和項羽的比較——什麼樣的人能當領導
      劉邦封雍齒的啟示——領導如何用權
      劉邦用陳平的啟示——怎樣用能人
      周亞夫不救梁的教訓——決策的兩難
      如何用好“飛將軍李廣”——借重偏師的思路
      丙吉問牛——管理中的大事和小事
      貢禹的進諫——上下級關繫的處理準則
      廉範治蜀——“正強化”的運用
      馬援告誡子弟的含義——榜樣的選擇
      諸葛亮和毛奇的差別——靠人纔還是靠組織
      《隆中對》的失誤——文學描述不等於理性分析
      再談《隆中對》的失誤——使命與策略的背離
      三談《隆中對》的失誤——戰略的調整和轉移
      三大割據時代的思考——“禮崩樂壞”和“基業長青”
      九品中正制的管理弊端——“硬指標”和“軟指標”的衝突
      司馬師贏得支持的奧秘——“領導責任”該如何承擔
      苻秦的教訓——從快速擴張到公司崩潰
      從“停年格”到“循資格”——資歷也是好東西
      隋煬帝的聰明和大手筆——“做大做強”的陷阱
      魏徵是怎樣批評唐太宗的——“雅量”與“求實”的關繫
      唐朝使者不能買馬——管理中的“順便”
      武舉為何成了擺設——制度的隱性作用
      唐朝科舉的“龍虎榜”——賽馬也需要伯樂
      李林甫和楊國忠——政客和流氓的區別
      朱元璋嚴刑酷法的偏失——性惡論和小人得志
      “廷杖”的效用——懲罰是如何變成激勵的
      增秩留任的演變——制度是如何異化的
      文化思考的表與裡
      科舉的兩種弊端與管理對策
      另一角度看八股
      康熙為何恢復八股考試
      孫嘉淦談“三習”
      乾隆的惶恐——文化衝突對管理的影響
      “指東打西”的管理效應
      “陋規”是怎樣形成的
      雍正“耗羨歸公”的得與失
      “陋規”演變以及“耗羨歸公”的啟示
      漫談古代的吏員
      漫談古代的衙役
      漫談古代的師爺
      漫談古代的長隨
      “官不修衙”和軟品牌
      傳統衙門建築的文化效應
      轉型社會的憂與思
      專制王朝的輪崗和易地任職
      太平天國的科舉和皮毛關繫
      “洋科舉”和文化研究的誤區
      左宗棠和樊增祥的故事——“學歷”的用處
      甲午海戰失敗的另類反思
      陳寶箴批評李鴻章的啟示
      學京劇和學管理
      袁世凱的兵變——不擇手段的原罪
      用人的“君臣佐使”
      公僕·父母官·代理人
      委員·首長·一把手
      不可復制的管理經驗
    • 這幾年,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管理智慧的呼聲不斷高漲,針對企業老總舉 辦的各種傳統文化講習班比比皆是。在企業家和經理人那裡,時不時也傳來 運用傳統文化解決管理問題的成功案例。但是,有一個前提卻被人們有意無 意地忽略了,這就是我們究竟要從傳統文化中學習什麼。
      傳統文化包括的範圍極廣,讀《老子》、《論語》固然是學習傳統文化 ,看《三國》、《紅樓》未嘗不是;以《孫子兵法》、《曾國藩家書》的智 慧馳騁商場是傳統文化,用《周易》、相術甚至風水堪輿之類迷信手段輔佐 經營何嘗不是?我們暫且把傳統文化中迷信愚昧的一面撇開不論,即使是傳 統文化中的**結晶,也有一個從中學習什麼、如何選擇、怎樣進行價值評 判的問題。
      在我看來,目前對傳統文化的倡揚,已經出現了某些誤區。如果不注意 ,對企業經營和管理,不僅無益,而且有害。例如,對傳統文化中兵法類、 辯證類、權謀類讀物的偏愛,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誤區。稍加留心就 可以發現,凡是講運用傳統文化進行管理的,經典作品往往以《周易》為主 ,諸子作品往往以《老子》和《孫子兵法》為主,文學作品則往往以《三國 》和《紅樓》為主(當然,不全是)。這種選擇,本身就反映了一種傾向。
      不客氣地說,許多人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的管理智慧,往往帶有“權謀”甚至 “厚黑”的影子。中國的諸子典籍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喜歡《老子》和《孫 子》?《老子》固然富含辯證法,但毋庸諱言,《老子》裡充滿了權謀式的 理智。仔細讀它,我們仿佛能夠看到一個睿智的老頭,用他深邃而冷峻的目 光,剝掉了形形色色的偽善,給人類社會還原出一個“虛其心,實其腹,弱 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的蒙昧世界。這個蒙昧世界的本質與叢林 世界近似,奉行的是計謀和策略。如何以柔克剛,如何以弱勝強,《老子》 給我們津津樂道的是那種玩世界於掌上的“術”。所以,有學者堅持認為, 《老子》實際上是一部兵書。《孫子》*是直接進入了戰爭領域,包括謀略 、用間、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確實同商場有點相像。讀這些,真的能提高 管理水平嗎? 至於《三國》和《紅樓》,其文學地位是無可非議的,然而用於管理也 可質疑。《三國》裡有太多的權謀厚黑之術,辨識力不強就可能誤入歧途。
      《紅樓》中的細膩情感似乎是商家不感興趣的,而鳳辣子的強悍和心計、賈 雨村的走門路和徇私情、平兒的忍辱負重、探春的精明強干,纔是商家的榜 樣。沒有人寫賈寶玉的管理之道,卻有許多人在王熙鳳身上尋找管理訣竅, 以《紅樓》為管理藍本實際上已經背離了小說原意。
      這種偏差不能**歸之於文本,好的文本也有可能出現歪讀。正如魯迅 諷刺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的不同境遇那樣,即使如四大發明,也有正用和 歪用之分,羅盤是用來航海還是用來看風水,責任不在羅盤本身。《老子》 的正題是辯證和智慧,講述的是世界根本之“道”,《孫子》*是對戰爭的 正義與非正義、帶兵的道德與不道德等有精闢的論述。但是,我看到的文章 書籍,隻要涉及管理,則很少弘揚《老子》《孫子》的這些內涵,而是抓住 其中的技巧性手段不放。倡導“術”而忽略了*為本質的“道”。這樣學習 傳統文化,恐怕隻能事與願違。
      要解決從傳統文化中學習什麼這一問題,首先要解決學習是“為人”還 是“為己”的問題。《論語·憲問》中載,孔子曾感嘆:“古之學者為己, 今之學者為人”。意思是:古代真正學習的人,是為了使自己得到充實和發 展;如今太多的人學習,不是為了自身的提高,而是為了對付別人。不管是 傳統文化還是現代文化,學習都有目的差異,這種差異又集中表現為價值性 和工具性的差異。隻有“學以為己”,纔能真正汲取文化中的養分,凡是“ 學以為人”,說穿了就是把文化當作工具性的敲門磚。當今世界,這種學習 的異化現像已經**普遍。比如,讀學位不是為了提高自身素養,而是為了 拿到個牌子;看書不是為了增長自己的知識,而是為了找出對付別人的技巧 。這種學習,也可能有一定成效,但卻失去了學習的本質,所收到的效果也 是買櫝還珠而已。君不見,鄭板橋的“難得糊塗”被許多人擺在桌面甚至裝 裱懸掛,然而,鄭板橋那種看穿世事的豁達磊落,在有些人那裡卻變成了裝 聾作啞的處世竅門。“難得糊塗”本來要與挺撥傲立的青竹相伴,在有些人 那裡卻變成了任人踐踏的車前草。
      P2-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