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讀三國話管理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企業管理
【市場價】
262-379
【優惠價】
164-237
【介質】 book
【ISBN】78106783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青島海洋大學
  • ISBN:7810678396
  • 作者:童昌森
  • 頁數:307
  • 出版日期:2006-03-01
  • 印刷日期:2006-03-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20千字
  • 本書是閑話管理的,其中的案例主要來源於東漢末期和三國時期的史書中所記述的歷史事件,也有一些來源於《三國演義》所描寫的故事。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部分故事情節是忠於歷史的,當然也有對歷史事件進行文學藝術加工的,還有部分故事情節是虛構的。無論是在經過藝術處理的還是在虛構的故事情節中都蘊含著作者的智慧,其中亦有不少能為管理者提供參考的內容,所以,本書也把小說描寫的一些故事作為案例引用。
  • 歷史既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部教材,它可以使今人發現自己的不足,也 可以使今人從前人那裡學到經驗和教訓。自古至今,自中到外,實施有效管 理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一致的,這個基本指導思想就是我們的前人在長期的管 理實踐中總結出來並傳承下來的精華。我們從古人的管理經驗和教訓出發閑 話管理,意在有助於推陳出新,有助於形成符合現代情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 機制。 管理是一種實踐活動,所以我們討論管理就要從前人的管理實踐入手。 前人管理實踐的重要紀錄應該是史書的記述,盡管史書的記述中也有史家加 工的成分,但畢竟還是最接近前人實踐事實的材料。所以,以史書的記述為 討論管理的案例是比較有意義的。小說《三國演義》的情節有忠於歷史事件 的,也有對歷史事件進行藝術的加工處理的,當然也有相當數量的故事情節 是虛構的。無論是在經過藝術處理的還是在虛構的故事情節中都蘊含著作者 的智慧,其中亦有不少能為管理提供參考的內容,所以本書也把小說描寫的 一些故事作為案例引用。
  • 第一章 讓理念之光指引管理
    一、為政者當體仁
    1.仁者成,不仁者亡
    2.為政務必順民心
    3.不唯上,隻為民
    4.得民心者成大事
    二、以人為本必先崇德
    1.千古風流惟重義
    2.禮不明則行不達
    3.人無信不立
    4.欲不制則禍患生
    三、以人為本宜養性
    1.人不能沒有自信
    2.堅忍前面是光明
    3.審慎處事成者多
    4.果斷者纔能把握機遇
    5.曠達樂群萬事成
    6.篤志者事竟成
    四、以人為本須煉纔
    1.博學廣見增長纔干
    2.口纔是管理活動的**道功夫
    3.管理活動中不能沒有文纔
    4.干纔是管理活動的基石
    5.謀纔是管理活動的靈魂
    6.善應變,無往不勝
    第二章 管理之本在用人
    一、成事在人
    1.英纔雲集,鑄就曹操的成功
    2.蜀漢興亡皆由人
    3.英纔輩出,孫權賴以鼎足江東
    二、廣攬人纔
    1.以誠服之
    2.以信引之
    3.賢者薦之
    4.義而收之
    5.謀而網之
    6.以威招之
    7.以情動之
    8.說而挖之
    9.以利誘之
    三、知人善任
    1.知人須客觀公正
    2.知其德以量其用
    3.知其性以制其偏
    4.知其纔以使其事
    5.知其能以任其職
    6.知其智以用其謀
    四、造就成功
    1.信任是*好的激勵
    2.重用纔能造就成功
    3.封賞是激勵的必要措施
    4.寬仁容眾是有力的激勵
    5.動之以情,內聚人心
    第三章 決策是管理的生命線
    一、決策是比較的結果
    1.明視聽,全面把握情勢
    2.熟知條件,全面比較
    3.選擇,從多種方案的比較中作出
    4.選擇,務必堅持趨利避害原則
    5.選擇,務必抓大放小
    二、決策存在於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1.決策隨著情勢的變化而深入
    2.決策意義的三個層次
    三、影響決策的若干因素
    1.情勢明不明
    2.決策者睿智與否
    3.決策者情緒狀態
    4.決策的指導思想
    5.決策的運作方式和程序
    四、戰略決策的四條原則
    1.戰略決策務必立足根本
    2.戰略決策務必立足長遠
    3.戰略決策務必立足全局
    4.戰略決策務必與時俱進
    第四章 建設高績效的團隊
    一、描繪美好願景
    1.曹操豎起了“舉義兵以誅暴亂”的旗幟
    2.劉備以“行信義而興漢室”為目標
    3.孫權負起了“舉賢任能以保江東”的使命
    4.旗不正則聚者寡
    5.指明前景,朱桓臨危定軍心
    二、優化團隊結構
    1.功能完備
    2.梯度合理
    3.優勢互補
    三、建設團隊文化
    1.率先垂範
    2.團結協調
    3.奮發向上
    4.敬業節儉
    5.軌儀昭明
    四、強化協作訓練
    五、合作與聯盟
    1.利益是根本出發點
    2.規約至關重要
    3.要有一個過硬的盟主
    4.妥協有時是必要的
    5.討董同盟破裂的教訓
    第五章 實施有效監控
    一、沒有監控就沒有管理
    1.獻帝的悲哀
    2.從江陵之戰看劉備管理的失控
    3.用人不疑辨
    二、多元制衡,把握全局
    1.偏信一方是失控的開始
    2.蔣濟上疏發人深省
    三、明察暗訪,熟知情勢
    1.暗察訪,劉曄露真相
    2.觀其行,隱蕃伏誅
    四、靈通信息,制於未發
    1.廣開言路,明帝糾偏
    2.耳目眾多,曹操明察秋毫
    五、管理者的自我監控
    第六章 把握制勝韜略
    1.借東風
    2.激將法
    3.韜光養晦
    4.樹上開花
    5.空城計
    6.走為上
    7.無中生有
    8.暗渡陳倉
    9.瞞天過海
    10.不戰而屈人之兵
    11.伐其交以孤其勢
    12.攻心為上
    13.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14.分而治之
    15.擒賊擒王
    16.調虎離山
    17.聲東擊西
    18.欲擒故縱
    19.先聲奪人
    20.釜底抽薪
    21.後發制人
    22.卑而驕之
    23.以詐克敵
    24.過河拆橋
    25.餌敵計
    26.怒而撓之
    27.離間計
    28.逸而勞之
    29.圍魏救趙
    30.金蟬脫殼
    31.坐收漁利
    32.桃代李僵
    34.誘而引之
    35.美人計
  • 危難之際見真情 《三國志·卷五十五》及其注引《吳書》載,甘寧原在劉表部下,長期 得不到重用,後來在蘇飛的幫助下逃到了東吳,得到了孫權的重用。他為孫 權出謀劃策,並領東吳兵擊敗了黃祖。黃祖和蘇飛被俘。孫權要殺掉黃祖和 蘇飛,此時的甘寧並沒有忘恩負義,在孫權面前以自己的性命來擔保蘇飛, 這樣為東吳留下了一名戰將。甘寧的舉動就是義舉。在甘寧看來,以生命來 保護恩人的生命就是自己的責任。
    呂布不義終受戮 《三國演義》沒有寫呂布的出身,而是寫了呂布的威武:“時李儒見丁 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接著 又寫了呂布的驕橫:“忽見一人躍馬持戟,於園門外往來馳驟。”呂布確實 威猛。《後漢書·呂布傳》有一段關於呂布投靠袁紹時討伐張燕的記述:“ 布常御良馬,號日赤兔,能馳城越塹,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馳突 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足見其勇猛非 常,且有一股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氣像。轅門射戟,不能不說呂布確有英 雄氣概。《三國演義》*是神乎其神地描寫了三英戰呂布的場面,努力刻畫 呂布勇猛的形像。盡管三英戰呂布隻是小說的虛構,史書上沒有記述,但也 反映了作者刻畫呂布的英勇無雙的創作意圖。就是這樣一個英勇無比的人物 ,*後很快就走上死路,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認為是呂布為人反復無常 之故。其實不然。有些時候,當一個人不能準確把握形勢,不能作出準確選 擇,出現反復是正常的,甚至於多次反復也是難以避免的。反復無常有時候 或許還是一種應變的需要,是一種策略。有人認為呂布的失敗是因為他貪戀 女色,其實也不盡然。實際上,呂布的失敗,就失敗在他的不義上。他是一 個不義之徒,同時又是一個驕橫剛愎的人。因為不義和驕橫,所以眾叛親離 ;因為剛愎自用,所以不能樹立正確的長遠的目標和正確的戰爭策略。這樣 的人,在錯綜復雜的征戰局勢之下,怎能不失敗呢? 呂布的不義,可從以下事實中看出。據《三國演義》的描寫,丁原是呂 布的義父。《後漢書·卷一百五》用“甚見親待”來記述丁原與呂布的關繫 。可是當董卓“誘布令殺原”時,“布斬原首詣卓”。呂布投靠了董卓,“ 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董卓很信任呂布,“卓又使布守 中閻”,可是他卻“私與傅婢情通”。就是這個呂布,因為董卓的個性粗暴 而“陰怨卓”,並發展為與王允“密謀誅卓”,終於“手刃刺卓”。《三國 演義》由此演繹出許多故事。我們不必考究這些故事的真實性,但這些故事 都表明呂布是不義之徒。為了滿足私欲而殺義父丁原顯然是不義之舉。為了 私利而認一個不仁的魔鬼做義父也是不義之舉。呂布不義的第三件事就是他 在袁術的利誘下攻擊劉備。呂布被曹操擊敗於定陶後,投奔劉備。盡管關羽 、張飛**反對劉備收留呂布,但劉備還是以仁心待之,收留了呂布。當時 ,袁術正與劉備交戰,相持於淮上。按常理,呂布應當幫助劉備進擊袁術纔 是,可是呂布偏偏受了袁術的利誘而攻擊劉備。《資治通鋻》是這樣記述的 :“袁術攻劉備以爭徐州,備司馬張飛守下邳,自將拒術於盱眙、淮陰,相 持經月,*有勝負……袁術與呂布書,勸令襲下邳,許助以軍糧。布大喜, 引軍水陸東下。”《後漢書·卷一百五》全文記錄了袁術給呂布書信的內容 。書信內容主要分兩部分。**部分寫呂布的三大功勞:殺董卓、攻曹操、 擊劉備;第二部分許諾“今送米二十萬斛,非惟此止,當駱驛復致,凡所短 長亦惟命”。憑此寥寥數語的誇獎和一點點小利就攻擊收留自己的恩人,實 為不義之極。《三國演義》沒有寫袁術致書利誘的情節,是小說寫作的需要 ,並非事實不存在。正因為呂布是不義之徒,所以後來就沒有人願意再收留 他。他被李催戰敗後,去投靠袁術,開始“袁術待之甚厚”,可是他“自恃 有功於袁氏,恣意鈔掠”。結果,“袁術患之”。他隻得離開袁術去投奔張 楊。張楊不敢收留,他又去投奔袁紹。由於他擊張燕有功,又驕橫起來了, 因而導致了袁紹的不滿。袁紹想殺他,幸虧他還有點計謀而逃出。他的部下 也背叛他,大的背叛事件就有兩次。一次是呂布與李催作戰,史書記有“呂 布軍有叟兵內反,六月戊午,引催眾人城”。另一次,就是在呂布的*後一 次作戰中,部將侯成等叛變,“共執陳宮、高順率其眾降”。*後,呂布也 不得不降。《三國演義》從小說創作的角度,沒有寫出呂布投降的事實,而 是寫出了呂布被部將縛住送給曹操的情節,大大加強了對呂布眾叛親離處境 的渲染。呂布的不義是當時的智慧之士所**的。比如,張飛說:“呂布本 無義之人。”呂布的同鄉李肅就認為呂布“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曹操說 呂布“狼子野心,難以久養”。劉曄則說:“呂布乃猛虎也。”審配也說: “呂布,豺虎也。”豺虎顯然是不義的。
    2.禮不明則行不達 何為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異同,明是非也。”(《禮 記·曲禮上**》)“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禮者,理也。”(《禮 記·仲尼燕居第二十八》)“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說文》)根 據《說文》的說法,我們可以理解,所謂禮本來的意思就是人通過言行來表 示對“神”的尊敬,從而使自己獲福的活動。這在古代是一項**嚴肅莊重 的活動。整個活動過程有一定的程序、儀式和規範要求。在長期的社會生活 實踐中,人們事實上已經把對“神”的尊敬遷移到了對人的尊敬上來了,因 此禮同時也成了表示對人的尊敬和處理人與人關繫的言行準則和規範。所以 “毋不敬”(《禮記·曲禮上**》)就是禮的**意義,也就是說,每一個 人都要敬重他人。這是禮的本質。由於人與人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關繫,比 如在家庭中有父母、兄姐、弟妹、妯娌等關繫,在社會上有部屬(上下級)、 同事、師生、朋友、合作伙伴、競爭對手等關繫,所以敬重他人的形式也就 要視具體情況而作出不同的規定。為了能夠*好地處理這些關繫,首先應該 規定一種關繫序列,這就是“定親疏,決嫌疑,別異同”,比如,在家屬內 部就規定了長幼序列,在社會上也規定了職級高下的序列。同時要規定一種 對人表示尊敬的言行準則和規範,這就是“理”,也就是所謂“明是非”和 “即事之治”。比如,對前輩、對師長、對上級首長要忠誠恭敬,對兄姐、 對同事、對伙伴要尊重敬愛,對弟妹、對部屬要關心愛護,對妯娌要和睦, 對朋友要尊重友好等。怎樣纔算表示了尊敬呢?這就要作出規範的言行要求 。這種規範的要求既有程序和形式的,也有內容和本質的。這就是我們通常 所說的禮儀和禮節。實際上,禮也是處理**與**、團體與團體、部門與 部門關繫的準則和規範。因為處理這些關繫*終還是要還原到處理人和人的 關繫上來。
    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禮也在變革。過去的一 些禮可能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而顯得陳腐繁雜了,那就要去掉。
    當然,新的禮儀和禮節也就自然會在除舊的過程中產生。在這裡,我們不討 論具體的禮儀和禮節,僅討論幾個關於禮的基本認識問題。
    外交禮節不可違 作為管理者務必慎守外交禮節。外交上*講究平等和尊重,要做到不卑 不亢。但要真正能夠做到明禮是不容易的。即使像曹操這樣的人也有外交失 禮的時候,而且由於這次失禮而使自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發展事業的機遇。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益州牧劉璋聽到曹操占領了荊州的消息,就派 別駕張松“致敬於操”。(《資治通鋻·卷第六十五》)但此時的曹操躊躇滿 志,根本沒有把劉璋的使者張松放在眼裡,於是就“不復存錄松”。即使他 的主簿楊修特別向他推薦,曹操也不接待張松。誰知這個張松雖然“為人短 小放蕩”,卻是一個“識達精果”的人。於是張松就投降了劉備。劉備** 敬重張松。張松就下決心為劉備效力,為劉備人川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條件 ,而曹操則失去了這樣的好機遇。曹操不接待前來“致敬”的使者,顯然是 有失外交之禮的。此時的曹操之所以失禮,主要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 在驕傲情緒的支配下,目空一切了;二是因張松之貌而小看張松其人。由此 可見,管理者以禮待人是多麼重要。
    P18-2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