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隨遇而讀(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其它
    【市場價】
    320-464
    【優惠價】
    200-290
    【介質】 book
    【ISBN】97875155027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金城
    • ISBN:9787515502755
    • 作者:桑農
    • 頁數:194
    • 出版日期:2013-03-01
    • 印刷日期:2013-03-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0千字
    • 本書內容豐富,從“書裡書外”“書人書事”“書評書話”“書前書後”四部分出發,講訴書與人,書與書的點滴情愫,作者文筆雅致,見聞廣博,在平和素淡中給讀者帶來閱讀的樂趣。文章短小精致,內容韻味悠長,知識性強。能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給讀者帶來別樣的閱讀感受。

    • 對於愛書人來說,“隨遇而讀”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與書的緣分。圍 繞著書的話題,永遠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開始。《隨遇而讀》是作者桑農2010 年以來的讀書隨筆,從毛姆到陳寅恪,從公共圖書館到私人書樓,無論是書 還是人,都能在各自的存在中通過紙墨找到彼此的交結點。《隨遇而讀》獨 立成篇,筆致雋雅,或寫愛書人的隱事趣聞,或述一本書的細節韻味,最後 都離不開書香筆墨的點點滴滴。讓人讀來回味綿長,在博聞的同時體會書籍 所帶來的醇厚感受。 對於愛書人來說,“隨遇而讀”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與書的緣分。圍繞著書的話題,永遠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開始。本書是桑農2010年以來的讀書隨筆,從毛姆到陳寅恪,從公共圖書館到私人書樓,無論是書還是人,都能在各自的存在中通過紙墨找到彼此的交結點。文章獨立成篇,筆致雋雅,或寫愛書人的隱事趣聞,或述一本書的細節韻味,最後都離不開書香筆墨的點點滴滴。讓人讀來回味綿長,在博聞的同時體會書籍所帶來的醇厚感受。
    • 卷一 書裡書外
      文人共和國
      傷心圖書館之歌
      愛書人的趣話
      毛姆的文藝隨筆
      完整的杜拉斯
      那些人,那些事
      捍衛經典作家
      盡管是瑞典人
      詩意的公正
      日記中的真相
      丁寧護書記
      見證苦難
      卷二 書人書事
      魯迅的一段未署名評語
      讀曹聚仁書話二題
      “我當時並不理解他”
      龔業雅二三事
      也說“教婆”
      方令孺的“愛讀書”
      關於王瑩
      關於王瑩之二
      陳寅恪《阜昌》詩及其改動
      《水邊》軼事
      一九五七年出版的《戴望舒詩選》
      楊憲益“未完成的心願”
      卷三 書評書話
      枕邊書話
      枕邊書話(續)
      民國女性的亂世書寫
      很文人的東西
      嘉孺子而裒婦人
      浮生願向書叢老
      蠹魚詩話
      書人手簡
      讀書看報又十年
      書緣未竟
      得書偶記
      書影迷人眼
      圖書館與舊書攤
      關於書話及其他
      贈書雜憶
      卷四 書前書後
      《白水閑草》序
      《開卷有緣》卷首語
      《讀書抽繭錄》題記
      《橋》編後記
      《塞萬提斯的未婚妻》新編序
      題記

      卷一 書裡書外

      文人共和國
      傷心圖書館之歌
      愛書人的趣話
      毛姆的文藝隨筆
      完整的杜拉斯
      那些人,那些事
      捍衛經典作家
      盡管是瑞典人
      詩意的公正
      日記中的真相
      丁寧護書記
      見證苦難

      卷二 書人書事

      魯迅的一段未署名評語
      讀曹聚仁書話二題
      “我當時並不理解他”
      龔業雅二三事
      也說“教婆”
      方令孺的“愛讀書”
      關於王瑩
      關於王瑩之二
      陳寅恪《阜昌》詩及其改動
      《水邊》軼事
      一九五七年版的《戴望舒詩選》
      楊憲益“未完成的心願”

      卷三 書評書話

      枕邊書話
      枕邊書話(續)
      民國女性的亂世書寫
      很文人的東西
      嘉孺子而哀婦人
      浮生願向書叢老
      蠹魚詩話
      書人手簡
      讀書看報又十年
      書緣未竟
      得書偶記
      書影迷人眼
      圖書館與舊書攤
      關於書話及其他
      贈書雜憶

      卷四 書前書後

      《白水閑草》序
      《開卷有緣》卷首語
      《讀書抽繭錄》題記
      《橋》編後記
      《塞萬提斯的未婚妻》新編序

    • 傷心圖書館之歌 董橋的《*色》中有一篇《鐵達尼裡的一本培根》,說的是美國藏書家 哈裡·威德納的故事一一九一二年,年僅二十七歲的威德納乘坐鐵達尼號巨 輪回國,口袋裡裝著一本一五九八年版的培根《隨筆集》。結果,自然是和 自己心愛的珍本一同葬身海底。
      **次聽到這個故事,是在愛德華·紐頓的《聚書的樂趣》裡。當時印 像*深的是,大船開始下沉,救生艇放下去。“讓婦女和兒童先撒”。威德 納的母親和侍女獲救生還,而他和父親從此失蹤,一位富豪及其長子,把活 命的機會讓給了太太和女傭,讓人頓生感慨。如果在另一種文化背景下,老 爺和公子應該先走,夫人和丫環理當犧牲纔是。
      據紐頓的記述,此前幾天,威德納在倫敦拍賣會上標下《隨筆集》時, 曾對人說。“我還是等書到手以後再走好了,那麼一來,萬一我搭的船沉了 ,我纔能和那部書一塊兒葬身大海。”《聚書的樂趣》一書的譯者,將這一 章的標題譯為“一言難忘”,漢語表達不夠到位。後來。陳建銘的重譯本《 藏書之愛》裡譯為“一語成讖永難忘”,就好多了。
      不過,陳建銘在注釋裡義指出,紐頓說的“一語成讖”雖然浪漫,卻不 屬實。他根據尼古拉斯·巴斯貝恩《文雅的瘋狂》裡提供的資料指出,這句 話應該是威德納攙扶母親登上救生艇,母子兩人面臨天人永隔時說的。“母 親,那本培根小書已被我塞進口袋,它將和我一起葬身海底。” 某次一同散步時,威德納跟紐頓說起,不希望隻被人們當成擁有幾部好 書的藏書家,不管那些書有什麼了不起;而希望能蓋一座*大的圖書館,好 讓後世的讀書人永遠記得自己。紐頓講,當得知威德納的母親為了懷念愛子 ,打算在哈佛興建一幢藏書樓當做紀念館,便屢屢想起那次對話。——如果 威德納那句令人動容的讖言,是母子永別時所說,我們便*能理解一位母親 的傷心和執著。
      董橋的文章中也提到,可憐的媽媽知道兒子此生*愛的是書,*舍不得 的是書。悲劇發生一年之後,她寫信給一位書商說。“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 日,人世間所有的歡愉都離我而去了。”為了撫平傷痛,她決定在兒子的母 校哈佛大學建一所紀念圖書館。她請書商為兒子的圖書館搜集*多、*珍貴 的版本,*終合計花了十二萬美元。連威德納的爺爺都花六千美元為孫子的 圖書館買進一批**詩人的手稿。幾經籌劃,威德納的母親斥資兩百萬美元 ,聘用她指定的建築師,用了兩年時間,在哈佛興建“哈裡,埃爾金斯·威 德納紀念圖書館”。“我兒子的書全部集中在哈佛了,”媽媽說,“我完成 了我兒子的心願。” 圖書館於一九一五年建成,威德納的三千多冊藏書都陳列在館內名為“ 超凡人聖”的特藏室裡。現今,該館仍是哈佛大學*大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 學研究圖書館,收藏歷史、經濟、語言、文學等各類文獻。僅紙質圖書即有 三百四十五萬冊,而且每年仍然以很快的速度增加。
      威德納圖書館的正門是類似羅馬式的一排立柱長廊,巍峨雄偉。門前的 臺階有二十多級。拾階而上,就像進行一種心靈上的登攀儀式。正門兩側, 各有一塊石碑,分別刻著這樣的碑文。“威德納是哈佛大學畢業生。在鐵達 尼號沉沒時去世。他生於一八八五年六月三日,死於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這座圖書館由威德納的母親捐贈,這是愛的紀念。一九一五年六月二 十四日。” 愛書人的趣話 安妮·法迪曼的《書趣》一書,原名為拉丁文ExLibris意思是“某某的 藏書”**通行的藏書票上,印著的就是這幾個字母。翻譯成“書趣”,或 許可以根據書的內容。理解為“愛書人的趣話”。
      扉頁上有作者的獻辭,獻給父母。父親克利夫頓·法迪曼,就是那位寫 過《一生的讀書計劃》的“費迪曼”。我以前讀過該書的漢譯本,是一份書 文人共和國 讀周紹明著、何朝暉譯的《書籍社會史》,對其中提到的“文人共和國”很感興趣。這是近代歐洲學者伊拉斯謨的理念。據說,伊拉斯謨式的人文主義學者常常在整個西歐相互交換印本、手抄本和信件。*近一項研究表明,把書借給朋友似乎是自十七世紀初以來文人共和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禮貌地詢問一位朋友是否藏有某書,會得到同樣禮貌的答復,並用郵政快遞把書送來。甚至書主人的好友介紹的陌生人,也能得到同樣的服務。
      這種互惠無私的學術交流網絡,或許隻存在於伊拉斯謨式學者之間。但與人共享書籍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羅馬時期,就有為所有識字的公民建立的“公共圖書館”。中世紀教會還有這樣的藏書箴言:“書籍不是用來儲存的,而是用來借的。”“不借書是一種自殺。”在這種文人共和國理念的影響下,各種各樣的圖書館在近代歐洲相繼出現。皇室的藏書演變為**圖書館,主教和貴族的藏書被贈予市立圖書館,教區牧師的藏書也變成教區圖書館。所有這些藏書在向當地人開放的同時,也多少向外來者開放。
      與公共圖書館相對應的,要數私家藏書樓了。在我的印像中,中國古代似乎隻有藏書樓,而沒有圖書館。藏書樓是封閉的,圖書館是開放的。藏書樓的主要功能是“藏”,而不是“借”。有人在藏書樓門口掛上一個木牌,上書:“樓不延客,書不借人。”有人還將“借書為不孝”這樣的話刻成印章,蓋在藏書上。
      當然,書還是要給人看的,隻是在中國古代,無論是私家藏書樓,還是官家藏書樓,對讀者的限制和選擇相當嚴格。例如**的天一閣,創建兩百年間,被允許登樓看書的學者僅有十人。傳說當地知府的內姪女錢繡芸,酷愛讀書,對天一閣的藏書慕名已久。為此,她嫁給了藏書家的兒子。未曾想,按照家規,隻有直繫的男性子孫纔有資格看書;作為媳婦,她還是無緣登樓。沒有看到天一閣裡任何一本藏書,錢繡芸抑郁而死。臨終前,她要求丈夫把她埋在通往藏書樓的臺階下。
      在中國古代,深藏秘籍,愛護家珍,一向被視為“美德”。外人借閱之難,可想而知。《老殘遊記》裡寫道,某日,老殘到山東聊城的海源閣訪書,不料主人將書鎖在楠木書櫥裡,任何人不許翻動。老殘沮喪之餘,作詩抱怨:“滄葦遵王士禮居,藝芸精舍四家書,一齊歸入東昌府,深鎖嫏嬛飽蠹魚。”滄葦即季振宜,遵王即錢曾,士禮居即黃丕烈,藝芸精舍即汪士鐘,這四位都是中國藏書**的名人。東昌府即聊城,這裡指海源閣。嫏嬛即“嫏嬛福地”,神話中天帝藏書的地方。蠹魚即書蟲。
      我寫過一篇名為《書蟲閑話》的小文,談到錢鐘書將牛津大學的波德裡安(Bodleian)圖書館譯為“飽蠹樓”,稱其“音義兼備”。現在看來,這個譯名尚未體現中西藏書文化的差異。波德裡安圖書館與中國古代的藏書樓職能不同,至少它一直對非牛津學者開放。而且,隻要有牛津畢業生站在旁邊,外來者還可以查閱館藏的手抄本。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其間有道德的因素,也有制度的因素,一時很難說清。但“文人共和國”,恐怕屬於普世的理想。從私家藏書樓到公共圖書館,大概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事實上,這一趨勢在現代中國已經初具規模。前些年,有一部講述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電視繫列片,叫做《走向共和》。單就藏書界而言,這也是大勢所趨吧。
      二○一一年八月 傷心圖書館之歌 董橋的《*色》中有一篇《鐵達尼裡的一本培根》,說的是美國藏書家哈裡?威德納的故事。一九一二年,年僅二十七歲的威德納乘坐鐵達尼號巨輪回國,口袋裡裝著一本一五九八年版的培根《隨筆集》。結果,自然是和自己心愛的珍本一同葬身海底。
      **次聽到這個故事,是在愛德華?紐頓的《聚書的樂趣》裡。當時印像*深的是,大船開始下沉,救生艇放下去,“讓婦女和兒童先撤”。威德納的母親和侍女獲救生還,而他和父親從此失蹤。一位富豪及其長子,把活命的機會讓給了太太和女傭,讓人頓生感慨:如果在另一種文化背景下,老爺和公子應該先走,夫人和丫環理當犧牲纔是。
      據紐頓的記述,此前幾天,威德納在倫敦拍賣會上標下《隨筆集》時,曾對人說:“我還是等書到手以後再走好了,那麼一來,萬一我搭的船沉了,我纔能和那部書一塊葬身大海。”《聚書的樂趣》一書的譯者,將這一章的標題譯為“一言難忘”,漢語表達不夠到位。後來,陳建銘的重譯本《藏書之愛》裡譯為“一語成讖永難忘”,就好多了。
      不過,陳建銘在注釋裡又指出,紐頓說的“一語成讖”雖然浪漫,卻不屬實。他根據尼古拉斯?巴斯貝恩《文雅的瘋狂》裡提供的資料指出,這句話應該是威德納攙扶母親登上救生艇,母子兩人面臨天人永隔時說的:“母親,那本培根小書已被我塞進口袋,它將和我一起葬身海底。” 某次一同散步時,威德納跟紐頓說起,不希望隻被人們當成擁有幾部好書的藏書家,不管那些書有什麼了不起;而希望能蓋一座*大的圖書館,好讓後世的讀書人永遠記得自己。紐頓講,當得知威德納的母親為了懷念愛子,打算在哈佛興建一幢藏書樓當作紀念館,便屢屢想起那次對話。——如果威德納那句令單,相當於**書目。每種書的評點都很到位。言簡意賅,對初學者很有用 。據說,當年十分暢銷。現在,安妮來談自己讀書、藏書、愛書的樂趣,自 然是有“家學淵源”。
      《書趣》裡有一篇《我的**城堡》,說的就是她父母的藏書。四歲時 ,安妮喜歡玩搭建城堡的遊戲,用的不是積木,而是父親的一套袖珍本《特 羅洛普文集》,二十二冊,每冊有一盒撲克牌那麼大小,正好用來做立柱、 橫木或弔橋。
      十四歲那年,安妮在父親的書架上發現一本《芬妮·希爾》。這是英國 文學史早期有名的**小說,也是她**次接觸到的性書。成年後,她問過 幾位作家朋友,還記得自己父母的書架上有些什麼書,答案大多是帶有** 色彩的。安妮寫道。“我認為父母的書架是十幾歲的孩子**次和帶有** 內容圖書相會的*好場所,不僅是因為這些書在這裡容易到手,而且,孩子 們由此還會懂得,他們的父母也是有性的要求的,盡管有點難以相信。” 安妮的父母是一對作家、愛書人,安妮和她的丈夫喬治也是一對作家、 愛書人。兩人結婚後,很長一段時間,各自的書都是單獨擺放,一個在閣樓 的北頭。一個在南頭。五年以後,纔想到要將它們合攏起來。然而,按何種 方式排列,哪些復本應該剔除,又各執己見,打了許多無傷大雅的口角官司 =*後,夫妻二人的書終於融為一體。安妮寫道。“我們是真正結婚了。” 安妮的境遇,讓人想起李清照的前半生,父親是位名人,丈夫趣味相投 ;隻是後半生的情形不同了。安妮的父親活了八十多歲,壽終正寢;丈夫也 沒有外心,或英年早逝;*未曾遭遇外敵入侵。國破家亡。也許有人以為, 正是缺乏這些災難的磨礪,安妮的文章不及《金石錄後序》那樣感人至深。
      這是不錯的。不過,國仇家恨,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指責作者欠缺這種體 驗,未免強人所難。況且,安妮和李清照的文字,應該說各有千秋。前者寫 不出後者的憂郁、哀愁、悲涼,後者恐怕也寫不出前者的輕松、幽默、風趣 。
      《書趣》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安妮的一個朋友,年輕時在牛津攻讀文學 史。一開始就迷上了荷馬,而一位男同學對她說,荷馬比維吉爾差多了_兩 人在咖啡館裡爭執起來。其時,朋友尚未讀過維吉爾,情急之下,說道。“ 如果你認為維吉爾那麼了不起,干嘛不送我一本呢?”不久,她果然收到那 位男生贈送的一部《維吉爾全集》,扉頁上還寫了一大段表向愛慕之晴的題 詞。“後來怎麼樣了?”安妮好奇地問道。“後來嘛,”朋友回答,“我從 來沒有和那個男孩睡過覺,可是我愛上了維吉爾,我和那本書睡覺已經多次 了。”接下來,安妮又說,喬治曾將自己寫的一本書送給她,扉頁題詞是。
      “給我親愛的妻子……這也是你的書。我的生命也屬於你。”因此,這本書 成為她藏書中“*美好”的一部。安妮寫道。“我不曾和那本書睡覺,但和 書的作者睡覺已經多次。” 如此俏皮的話語,李清照大概說不出口。
      毛姆的文藝隨筆 毛姆的文藝隨筆,像他的小說一樣,以故事性見長這一特征,以前讀《 巨匠與傑作》時就見識過了*近,他的兩部隨筆集《觀點》和《隨性而至》 的漢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讓讀者再度領略到他**一格的文風。
      《觀點》一書裡,有一節談到凱瑟琳·曼斯菲爾德毛姆寫道。“我不想 講她的生平故事,但是因為她的小說大部分都有強烈的自傳色彩,我還是簡 述一下吧。”這是經典的毛姆句式。隨後,是一段“打通了記人隨筆和文藝 評論兩個不同領域”的“妙文”。
      毛姆說,凱瑟琳生於新西蘭,當地的生活讓她覺得沉悶無聊,於是說服 家人放她去英國。上學期間,她與一位舞會上邂逅的男子有了段露水情緣。
      兩年後回新西蘭,又愛上一位大提琴家。隨之再返倫敦,轉而與他的弟弟, 一位小提琴師,共墜愛河。但不久即與一位大她十歲的聲樂老師結婚。新婚 之夜,她拒*同房;第二天便離家出走。她給遠在新西蘭的父母發了兩封電 報,一封說要結婚了,一封說已經離開了丈夫。母親趕來時,發現她已有孕 在身,便把她送到德國安頓下來,等孩子出生。在此期間,她讀了不少契訶 夫的小說,自己也寫了幾篇,結集為《日耳曼膳宿公寓》。
      後來,凱瑟琳突遭事故早產,生下死胎;等身體康復,便返回英國。在 倫敦,她遇到了米德爾頓·穆裡。由於前夫拒*離婚,兩人隻能同居。他們 一起到巴黎旅行,見到穆裡的好友弗朗西斯·卡可。凱瑟琳與卡可交往頻繁 ,回國後一直通信。終於有**,她獨自去了法國。可因為卡可已應征人伍 ,兩人在軍隊安排的一個小房間待了三天後,凱瑟琳**苦悶失望地離去。
      穆裡收到電報,去接她。一見面,凱瑟琳就說,她不是回到他身邊,而是實 在沒有地方可去了。毛姆寫道。“凱瑟琳的這次出軌給她的小說《我不說法 語》提供了素材,她對弗朗西斯·卡可的描述**苛刻,有失公允,把穆裡 也寫得很惡毒。她把初稿給穆裡看,深深地傷害了他——毫無疑問,她的初 衷便是如此。” 讀到這些,我不禁愕然。因為這與我記憶中的印像,截然不同。於是, 我找出一部《曼斯菲爾德短篇小說選》,也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印刷 時間是一九八三年,距今快三十年了。翻到書後附錄,有一段“女作家小傳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生於新兩蘭,青年時代在英國學習。十八歲回故 鄉後,由於不滿當地褊狹閉塞的風氣,一九○八年再去倫敦。她遭受過不少 人生的挫折。首先是**次婚姻**失敗,隨即分居。她在德國生下的嬰兒 又不幸失蹤;她傷心之餘,寫下一繫列帶有苦澀味的速寫(《在德國膳宿公 寓裡》)。所幸的是,她在一九一二年認識了評論家和編輯墨利,二人志趣 相投,生活在一起,感情融洽。”——這是作家傳記的常見寫法,典型的八 股模式。比較而言,毛姆的敘述*為客觀,盡管有些八卦 據說,八卦屬於娛樂界,八股纔符合“學術規範”。可誰會寫這樣的學 術八股呢?那作者不是不明真相,隨意捏造,就是明白真相,刻意隱瞞。至 於能夠欣賞學術八股的讀者+不是蒙昧無知,就是情願無知。這樣的讀者和 作者,便是陳寅恪說的“下愚面上詐”一個心智健全的普通讀者,顯然不希 望被瞞、被騙,而希望知道真相。承認這一點,就不難發現,要了解凱瑟琳 ·曼斯菲爾德的生平事跡,去讀那些四平八穩、粉飾太平的學術八股,肯定 不如去讀毛姆隨性而至、毫無避諱的文藝隨筆。P6-19 人動容的讖言,是母子永別時所說,我們便*能理解一位母親的傷心和執著。
      董橋的文章中也提到,可憐的媽媽知道兒子此生*愛的書,*舍不得的是書。悲劇發生一年之後,她寫信給一位書商說:“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人世間所有的歡愉都離我而去了。”為了撫平傷痛,她決定在兒子的母校哈佛大學建一所紀念圖書館。她請書商為兒子的圖書館搜集*多、*珍貴的版本,*終合計花了十二萬美元。連威德納的爺爺都花六千美元為孫子的圖書館買進一批**詩人的手稿。幾經籌劃,威德納的母親斥資兩百萬美元,聘用她指定的建築師,用了兩年時間,在哈佛興建“哈裡?埃爾金斯?威德納紀念圖書館”。“我兒子的書全部集中在哈佛了。”媽媽說,“我完成了我兒子的心願。” 圖書館於一九一五年建成,威德納的三千多冊藏書都陳列在館內名為“超凡入聖”的特藏室裡。現今,該館仍是哈佛大學*大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研究圖書館,收藏歷史、經濟、語言、文學等各類文獻,僅紙質圖書即有三百四十五萬冊,而且每年仍然以很快的速度增加。
      威德納圖書館的正門是類似羅馬式的一排立柱長廊,巍峨雄偉。門前的臺階,有二十多級。拾階而上,就像進行一種心靈上的登攀儀式。正門兩側,各有一塊石碑,分別刻著這樣的碑文:“威德納是哈佛大學畢業生。在鐵達尼號沉沒時去世。他生於一八八五年六月三日,死於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二日。”“這座圖書館由威德納的母親捐贈,這是愛的紀念。一九一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二○一一年六月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