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上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世界名著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介質】 book
    【ISBN】978780729722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鳳凰
    • ISBN:9787807297222
    • 作者:(明)羅貫中
    • 頁數:788
    • 出版日期:2010-04-01
    • 印刷日期:2010-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76千字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典名著在中國文學**地位的確立,首先當然是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所致,但是也與這些小說刊刻之後,一大批眼光獨到的小說批評家們極力批點評說有極大的關繫。像李卓吾、金聖嘆、毛宗崗、脂硯齋等名字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與《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密切相連的。他們不僅開創了中國古典小說批評史的新局面,也使*多的讀者通過他們的批評*深入地了解了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上下)》就是經典的一例!
    • 《三國演義》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除了它本身的魅力外,毛宗崗對《 三國演義》的評改也功不可滅。毛宗崗將羅貫中的原本加以修訂,整理回目 ,削除論贊,修改詩文,增刪瑣事,改訂文辭,從而形成了今日流行的一百 二十回本。毛宗崗的評語雖然有些迂腐之論,但也有很多獨到見解,如他在 《讀三國志法》中連用十二個《三國演義》一書有什麼什麼之妙來誇贊該書 ,就指出了《三國演義》的精妙所在。他提出的《三國》之中有大關目、小 關目以及前後呼應等有關結構的問題,也在中國小說批評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
    • **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兇暴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催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破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清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悖撥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冑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裡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鳥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臥龍弔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鬥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鬥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葮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撥襄陽郡
      第七十四回 龐令名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澮七軍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姪陷叔劉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 戰獍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裡 孫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托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辨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籐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弟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鬥陣辱仲達
      **百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邰中計
      **百二回 司馬懿占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百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百五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百六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百八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琳 姜維鬥陣破鄧艾
      **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百十六回 鐘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渡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 禰衡、孔融、楊修三人,纔同而其品則有不同。楊修事操者也,孔融不 事操而猶與操周旋者也,禰衡則不事操,而並不屑與操周旋者也。三人皆為 操所殺,而三人之中,惟衡*剛。故三人之死,亦惟衡獨蚤。操自負奸雄, 其纔力足以推倒一世,而禰衡鄙夷傲睨,視若無物,非膽勇過人,安能如此 !生前既罵曹操,死後又罵王敦,至今鸚鵡洲英靈不泯,豈得僅以文人纔士 目之耶? 或謂:罵操如陳琳而不殺之,何以獨忌禰正平乎?操之出使正平於諸侯 者,以正平恃纔而狂,欲使人磨折他一番,挫其銳氣,然後用之耳,不虞黃 祖之遽殺之也。先儒有代曹操責黃祖書,備言此意。予曰:不然。為此說者 ,未知禰、陳兩人之優劣也。禰衡罵操以口,陳琳罵操以筆,雖同一罵,而 衡之罵操,自罵者也;琳之罵操,代人罵者也。夫自罵之與代人罵,則有間 矣。琳之言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使操用之以射人,則其代操罵敵 ,亦猶是也。陳琳罵操而終於事操,禰衡罵操則必不事操。代人罵者可降, 自罵者斷不降,此操之所為不殺琳而必殺衡與! 為劉表計者,既知曹操使禰衡之意,便不當使衡見黃祖,當仍令衡還許 都,方是高曹操一頭地。今操借刃於表,表復借刃於祖,是與操一般見識, 終在曹操術中耳。
      董承元宵一夢,何其快心!奈此夢不應,可為惋惜。雖然,天地夢藪也 ,人生夢魂也。漢之變而為三國,三國之變而為晉,猶之蕉耳鹿耳,蝴蝶耳 ,邯鄲與南柯耳。事之真者何必非夢?則事之夢者何必非真?夢如董承,直 謂真焉可矣。
      嘗讀《曇花記》,見冥王坐勘曹操,考之問之,打之罵之。或曰:。此 後人欲洩其憤,無聊之極思耳。予曰:不然。理應如是,不可謂之戲也。古 來缺憾不平之事,有欲反其事以補之者:一日鄧伯道父子團圓,一日荀奉荷 夫妻偕老,一日屈大夫重興楚國,一日燕太子克復秦仇,一日王明妃再入漢 關,一日侯夫人生逢煬帝,一日嶽武穆寸斬秦檜,一日南霽雲立滅賀蘭:斯 皆以天數倪從人心,以人心挽回天數。然則董承劍起,曹操頭落,忠魂所結 ,競當作如是觀。
      上醫醫國,其吉平之謂乎?若吉平者,不愧為太醫矣。以其藥醫曹操之 頭風,是毒藥也;以其藥醫漢帝之心病,是良藥也。人謂其誤以詐病為真病 ,不得謂之知病;我謂其能以毒藥為良藥,斯真謂之知醫。惜乎其藥不行耳 !欲生人則生之,欲殺人則殺之。能生人是良醫,能殺人亦是良醫。獨怪今 之醫家,心則華佗救周泰之心,藥則吉平毒曹操之藥,殺人而猶執生人之方 ,生人而適作殺人之孽,吾不知其醫術居何等也。
      孔融薦禰衡一篇文字,十分光彩。閱至此掀髯稱快,當滿引一大白。禰 衡鼓擊三撾,令人泣下;吉平血流九指,令人眥裂。閱至此慷慨悲懷,又當 滿一大白。
      此卷起處,正是曹操欲攻劉備,卻因招安表、繡放下劉備,忽然接入董 承。及董承事露,而首人不知有劉備,至搜出義狀,而曹操始知與承同謀者 之有劉備。於是下文攻劉備,*不容緩矣。然則此卷雖無劉備之事,而實劉 備傳中一大關目也。
      P145-146 嘗詠唐人弔馬嵬詩曰:“可憐四紀為天子,不及羅家有莫愁。”其言可 謂悲矣。然楊妃之死,死於其兄之誤國;董妃之死,死於其兄之愛君。夫以 兄之罪而殺楊妃,今人猶為之惋惜;況以兄之忠而殺董妃,能不為之悼嘆乎 哉!吾以為董妃之冤,冤於太真,則獻帝之痛,*痛於玄宗矣。
      以天子之尊,而束縛於權臣,不得已耳;以方伯之重,而牽之於小兒, 亦不得已耶。衣帶詔之事既聞,董貴妃之事甚慘。正忠臣肝腦塗地之秋,義 士發憤立功之日,而乃遷延歲月,坐失機會,天子不能保其嬪妃,諸侯且欲 戀其家室。己之幼子有疾,猶然繫懷;君之孕嗣遭殃,不為動念。以四世三 公,代食漢祿者,反不如一醫生之盡節,良可嘆也! 讀徐文長《四聲猿》,有禰衡罵曹操一篇文字,將禰衡死後之事,補罵 一番,殊為痛快。今恨不將陳琳檄後之事,再教陳琳補罵一番也。雖然,惟 無瑕者,可以戮人。袁紹不奉天子之命,而襲取冀州,欺韓馥,又賣公孫瓚 ,其罪一;催、汜之亂。不聞勤王,其罪二;袁術僭號而不能討,及術歸帝 號,而又欲迎之,其罪三。為紹計者,恐我盡言以責操,而操亦盡言以責我 ,故一罵之後,不服*罵耳。昔齊桓公抉天子以令諸侯,行權力以假仁義, 聶北之救,坐視邢亡,楚邱之封,直待衛滅,又兄弟姊妹之間,多慚德焉。
      是以其責楚也,不責其僭稱王號,吞並諸姬,而但問以包、茅不貢,昭王不 復,舍其大而責其小,舍其近而責其遠,其同此意也夫? 田豐前欲緩戰,今欲急戰,前則無隙可伺,今則有虛可乘,審時勢而為 謀,惜袁紹之不能用耳。然吾怪郭圖、審配,獨無一言,何也?蓋二人與田 豐不和。故前者豐不欲戰,二人以宜戰之說爭之;今者豐既欲戰,二人*以 不宜戰之說助之。但從自己門戶起見,不從**大事起見,古來朋黨之害, 往往坐此。唐有牛、李之互持,宋有朔、洛、蜀之角立,朝廷且受其患,況 袁紹一隅之主乎! 為天下者不顧家。玄德前敗於呂布,遂棄妻小而不顧;今敗於曹操,又 棄妻小而不顧。與高祖委呂後於項羽,正復相同。彼袁紹室家情重,戀戀小 兒,豈得為成大事之人? 袁紹與玄德三番相見:**次在虎牢,第二次在磐河,第三次在冀州。
      玄德於袁紹三番求救:**次鄭玄作柬,第二次自己致書,第三次單騎親往 。紹則前倨而後恭,備亦昔疏而今密。非紹之賢而納備,乃備之急而投紹耳 。前乎此者,依托呂布,又依托曹操;後乎此者,依托劉表,叉依托孫權。
      茕茕一身,常為客子,然則備之為君,殆在旅之六五雲。
      操之敵紹,能以寡勝眾;備之敵操,不能以寡勝眾:是備之用兵不如操 矣。然為將之道,在能用兵;為君之道,不在能用兵,而在能用用兵之人。
      備之所以敗者,以此時未遇諸葛亮耳。未遇諸葛,雖關、張之勇,無所用之 ;既遇諸葛,雖曹操之智,不能當耳。而諸葛不為操所得,獨為備所得,善 乎!唐太宗之論操曰:“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纔不足。”韓信善將兵,一 將之智也;高祖不善將兵,而善將將,萬乘之纔也。豈非操之用兵則勝於備 ,而用人則遜於備與? P153-15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