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把人字寫端正(賈植芳生平自述與人生感悟)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科幻小說
    【市場價】
    206-299
    【優惠價】
    129-187
    【介質】 book
    【ISBN】97878018699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801869906
    • 作者:賈植芳
    • 頁數:306
    • 出版日期:2009-04-01
    • 印刷日期:2009-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70千字
    • 本書為賈植芳先生的散文隨筆選集。
      全書分為人生漫筆、舊雨新知、溫故知新、寒夜熱力四個部分,收錄了作者的生平自述,人生感情以及為新書寫作的序言,題記等。
      讀其書思其人,透過那浸透著人生體驗和人格精神的段段文字,作者的至情至性依稀可見。
    • 賈植芳 1916年生,山西襄汾人。 復旦大學教授,著名的“七月”派作家,中國現代文學、比較文學專家 和翻譯家。賈植芳創建了復旦大學中文繫現代文學研究室,是中國最早研究 中外文學關繫領域的博士生導師。
    • 人生漫筆
      且說說我自己
      做知識分子的老婆
      遺失的原稿
      我的讀書記
      關於讀書
      我的稱謂憶舊
      我的戲劇觀
      我話老年
      曲阜行
      由兩個小男孩想到的
      上海是一個海
      懷念丸善書店
      舊雨新知
      紀念餘上沅先生
      記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
      我的難友邵洵美
      蕭軍印像
      憶林同濟先生和楊必女士
      悲痛的告別——回憶胡風同志
      悼念梅志先生
      一雙明亮的充滿智慧的大眼睛——為《路翎文論集》而序
      憶覃子豪
      紀念老友朱錫侯——《風雨年輪》序
      遲到的悼念——紀念一位值得紀念的朋友盧揚(克緒)先生
      一個普通商人之死
      我與陳瘦竹先生的交遊
      我的老鄉王瑤先生
      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悼念陳仁炳先生
      我的後來者——潘世茲先生
      一位值得紀念的長者——鄭超麟先生
      一個不能忘卻的朋友——範泉
      背影——悼念公木先生
      一點記憶,一點感想——悼念巴金先生
      回憶王中
      我的三個朋友
      悼念施昌東
      她是一個真實的人——悼念戴厚英
      回歸與**——與俞儀方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命運
      溫故知新
      溫故而知新
      從清理重災區人手
      開放與交流
      與查志華談“現代都市小說”
      歷史的見證——《致胡風書信全編》序
      《近代中國經濟社會》新版題記
      《契訶夫手記》新版題記
      舊時代的回憶和告別——關於《晨曦的兒子——尼采傳》
      《東方專制主義》中譯本題記
      一個跨代詩人的歷史命運——《勃留索夫日記鈔》中譯本前記
      《人之子——耶穌傳》中譯本序
      紀德《訪蘇聯歸來》新譯本序
      寒夜熱力
      《熱力》序言
      記憶
      距離
      沉悶期的斷想

      掘墓者
      魔術班子
      窗外
      悲哀的玩具
      夜間的遭遇
      熱力
      黑夜頌
      悼黃浪萍君
      在寒冷的上海
      在寒冷裡
      就是這樣的
      一張照片
      給戰鬥者
      《熱力》後記
      蠍子過河——新寓言
      花與鳥
    • 1958年的**,我在**看守所裡,突然被叫去,公安人員遞給 我一封信,要我自己看。這信是賈芝寫給上海市公安局領導的,大致 內容如下:“關押你處的胡風分子賈植芳是我的弟弟,現在他的妻子 任敏已被批準去青海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經組織上批準,賈植芳今後 的生活接濟由我負責,以利於他的學習。任敏離開上海時留下50 元,現請轉給賈植芳。”至此,我纔正式獲知任敏已經去了青海。這 個消息對我來說是喜憂參半。自從1955年5月15日早上我匆匆上 了楊西光的汽車後,再也沒有得到過關於任敏的一點消息。她本來 是個家庭婦女,與文學界一點關繫也沒有,平常所接觸的,主要都是 我的朋友和學生。按理說她與胡風沒有任何聯繫,我再受審查,總不 該牽連她吧。但在我被捕不久,發生了一件使我不安的事。我到了 第三看守所,監獄裡已經為我安排了黑色的囚衣,我當場就拒*穿, 以後也始終不肯穿這像征恥辱的衣服,但我入獄時衣服很少,隻能要 求監獄與我家裡聯繫要衣服。一次,公安人員給我送來一包雜亂的 衣服,我打開一看,裡面有一件任敏的睡衣。我心頭一驚,知道情況 不對,如果任敏在家裡的話,不會把自己的睡衣放入。這以後,我一 想到家裡心裡總是七上八下,在焦慮中常有深深的歉意。一年以後, 任敏被公安局放回家,纔開始給獄中的我送東西。**次她托人帶 進來一包麥乳精,幾個橘子。那時看守都比較和氣,他還告訴我說, 任敏就在門口,有什麼事他可以傳話。我就提出要任敏給我送上穿 的汗衫等衣服。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忽然任敏又不來了。我心裡正 在犯愁,現在看到我哥的來信,知道任敏已經離開上海了,總算是去 青海“參加社會主義建設”,說明沒有被剝奪做人的權利。但是她為 什麼要到青海去呢?到青海什麼地方,搞什麼工作呢?想到這裡,我 心中又是茫然不安得很。
      很久以後纔知道,我被捕那天,公安局馬上派了兩男兩女4人到 我家裡,先是要任敏交出胡風給我們的信件,接著是搜查,並在家裡 安插了監視人員。任敏當然意識到問題嚴重了。這種經驗我們過去 都有過。果然,不久有一個姓瀋的同學來找我,那個同學是個公安部 隊的創作人員,通過上海作家協會介紹,派到復旦大學來跟我進修, 經常來我家裡聊天。那天剛一走進來就被盤查,他身上穿著公安制 服,忙說明自己的身份,纔被放回。可隨後材料轉到原單位,他被上 海警備區關押了多半年,開除了黨籍、軍籍,戴上了“胡風分子”的帽 子。1957年又因為“翻案”罪被定為“右派分子”。從此,他潛心研究 佛教的因明學,後來當了哲學教授,並先後出版了兩部專著。這大概 是“胡風反革命分子拉攏青年學生”的典型。另有一個姓王的學生, 已經分配在新文藝出版社工作,他不知道我出事了,在單位聽到了 “反胡風”的風聲,星期天就跑來告訴我。他做事有點冒失,一跑進 門,也沒注意旁邊埋伏的公安人員,就對著任敏,指手畫腳地說開了。
      任敏當時已無法說話,隻能給他使眼色,他也全然不注意。結果話沒 講完,被戴上了“給反革命分子通風報信”的罪名,定性為“胡風影響 分子”。1957年又加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喫二遍苦,受二茬罪, 坎坷了30年。*慘的大約是泥土社老板許史華。他是說好來取稿 子的,一走進來就被扣住逮捕。許史華原來也寫詩,1947年曾經參 加過我和尚丁他們組織的“我們的俱樂部”的進步文化出版活動。
      他辦泥土社,支持了我們一些朋友的寫作。他被公安局抓住,一關就 是11年。他的太太是個蘇州姑娘,人長得很漂亮,手面也很大方,60 年代初被迫改嫁給一個山東老革命。許史華1965年出獄後,被分在 一個新華書店工作。他先去丈人家找老婆,卻給那個山東人罵著趕 出來,他老婆在一旁不敢吱聲,丈母娘還把他女兒也藏起來不讓見。
      許史華一人回到空空蕩蕩的家裡,*望而在住所上弔自殺。許史華 與胡風的朋友關繫較密切,恐怕也是在劫難逃,但因來我家而被捕, 在我們夫婦心頭上總對他懷著一份內疚之情。就這樣,任敏被公安 人員當了**“守株待兔”的誘餌以後,也關進了專政機關。
      先是審訊過幾次,大約覺得她身上確實沒有什麼文章可做,就白 白地拘留了一年多,什麼結論也沒有就把她放了出來,被安排到上海 衛生出版社工作。1958年,上海機關開始動員人們離開上海,去內 地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但在暗地裡流傳著當時負責上海工作的柯 慶施的一個說法,就是要把上海變成“五無”城市,把有問題的人統 統遷離上海。任敏看情況不妙,就主動報名,到青海“參加社會主義 建設”。其實當時的形勢明擺在那兒,我們的友人何滿子、羅洛、楊 友梅一個一個都被流放到了茫茫大西北。王戎的遭遇*慘,**突 然被專政機關叫去,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況下直接送上開往大西北 的火車,勞改去了。所以任敏作出這個選擇,也算是“識相”,保住個 體面離開卜海的樣子。
      P8-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