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建築歷史文化(漢寶德論傳統建築)
    該商品所屬分類:建築 -> 建築史與建築文化
    【市場價】
    355-515
    【優惠價】
    222-322
    【介質】 book
    【ISBN】978730237646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376460
    • 作者:黃健敏
    • 頁數:208
    • 出版日期:2014-11-01
    • 印刷日期:2014-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79千字
    • 作者是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獲得者,兼具建築學教授、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專欄作家、建築師等身份,被稱為“臺灣社會重要的活資產”。其不同的身份雖有不同的工作屬性,但都以建築文化與人文思考為依歸,在建築教育、辦學、推展社會教育、著書立說、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及推動臺灣現代建築之發展等方面均獲得極高的社會評價。

    • 西方的現代建築先驅視建築為生活的必需品,因此為生活而創造,為新時代而設計,是他們的建築師的主要任務,傳統建築對他們而言,充其量是一種環境的條件,而不是思慮的重點,他們要為自己創造歷史。中國的建築師則一直在尋求一個融合現代化與傳統化的中國建築。 在中國現代化之陣痛中,沒有一種藝術像建築一樣遭遇到新形式的難產。因此中國建築的現代化問題,自從建築家有意識地尋求解答以來,一直是建築界最吸引人的論題。到今天,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仍然沒有產生一個大家認同的方向。分析起問題的癥結,不外如下數端:(一)沉重的歷史使命感;(二)結構形式的巨大差異;(三)西化與現代化的混淆;(四)傳統定位的困惑。
    • 黃健敏:《建築Dialogue》雜志總編輯、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中國臺灣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繫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中國臺灣臺北藝術大學美創所兼任助理教授、中國臺灣基隆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中國臺灣臺北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中國臺灣臺北縣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建築師》雜志社副社長兼主編。 著作:《美國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貝聿銘的世界》、《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發現都市美西篇》、《發現都市美南篇》、《2001年臺灣建築獎專輯》(主編)、《2002年臺灣建築獎專輯》(主編)、《2003年臺灣建築獎專輯》(主編)、《藝術盡在街頭》、《節慶公共藝術嘉年華》、《建築桂冠普利茲克建築大師》(主編)、《臺灣建築的先行者》。
    • 中國建築傳統的延續
      板橋林宅的空間與形式
      板橋林家花園
      附錄:又是林家花園
      彰化孔廟
      附錄:彰化孔廟的修復與還原——記東海大學建築繫一次座談會/ 施叔青
      屏東書院
      “文化資產保存法”
      古跡維護應有的生命感
      建築·歷史·文化
    • (四)建築界負起演化的任務 現代社會中,由於引進大量的西方生產方式,建築形式的西化是不可避免的。在現代化城市中,建造現代的建築是~個必須接受的事實。然而在生活的、文化的、休閑的建築中,延續傳統也是建築界的責任。民間自然演化的建築即使發展成功,也隻能存在地方、鄉間,而且限於居住或廟宇建築。如何把這種演化的精神使用到城市的公用建築上,還要建築界的努力。 建築界不能把傳統建築當古董看待,也不能把傳統建築的語彙轉譯為裝飾的素材當雜貨出售。建築界必須自建築過程上去了解傳統,要向民間的營造方式學習,用心靈去感受,而不是用頭腦去推論,*不是用文筆去辯說。創造是一種文化生命的歷程,建築的教育要把重點放在這個傳統過程的研習上,使每一個中國建築師都熟悉中國建築及中國的思考方法。 前文提到西方的文藝復興看來是一種革命,實際上是演化的結果,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逐步改變風貌的結果。所以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可以與中世紀的建築並立而無不調和之感。建築師在這方面肩負了相當大的任務。15世紀的建築家阿爾貝蒂(LeoneBattista Alberti.1404—1472)實際上把佛羅倫薩(Florence)中古的教堂正面,推演為文藝復興的樣式,16世紀的北意大利建築家帕拉第奧(Andrea Palladio,1508—1580)又把文藝復興的教堂正面,推演為巴洛克的樣式,整個的演化過程好像一個生動的文明的故事,是聰明的建築家的靈手所導演。 **的建築師的責任較阿伯提在15世紀的意大利還要重大,因為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是在數百年間逐漸成熟,是文化推演的力量,使西方的世界逐漸自鄉土文化提升為精致文化的結果。我們的現代化過程卻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來不及逐步地演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