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建築文化入門
    該商品所屬分類:建築 -> 建築史與建築文化
    【市場價】
    272-393
    【優惠價】
    170-246
    【介質】 book
    【ISBN】97875639309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
    • ISBN:9787563930937
    • 作者:張超
    • 頁數:294
    • 出版日期:2012-06-01
    • 印刷日期:2012-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25千字
    • 張超主編的《中國建築文化入門》可以說是一本文字通俗的中國古建築文化全書。根據多年來對中國建築梳理、研究的成果,給予中國建築以文化上的詮釋。在內容布局上有點有面,以建築為點旁及其他藝術門類;有縱有橫,縱向把各個歷史年代的建築以藝術風格傳承串聯起來,橫向把各種建築歸類;綜合性與繫統性、廣泛性與概括性、知識性與趣味性、專業性與通俗性相結合,力圖從中梳理出一個內在的線索,在介紹知識的同時兼顧內在的素質培養。
    • 中國建築文化作為世界建築文化的一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包含著 華夏先哲的無窮智慧,是先民留給後人的一份極其豐贍、彌足珍貴的寶藏。 《中國建築文化入門》作者張超根據多年來對中國建築的研究成果,給予中 國建築以文化上的詮釋。《中國建築文化入門》在內容布局上有點有面,以 建築為點旁及其他藝術門類,有縱有橫,縱向把各個歷史年代的建築以藝術 風格傳承串聯起來,橫向把各種建築歸類;綜合性與繫統性、廣泛性與概括 性、知識性與趣味性、專業性與通俗性相結合,是一本難得的了解中國建築 文化的入門讀物。
    • 上篇 中國建築基礎
      第一章 中國建築的材料
      建築材料的**——木
      建築材料的先驅——土
      不可小覷的配角——石、磚、瓦
      附屬材料——金屬
      第二章 中國建築的結構
      中國建築的結構淺析
      臺基
      柱子
      鬥拱
      屋頂
      大門
      中國建築的其他類型
      第三章 中國建築的裝飾
      中國建築的裝飾淺析
      雕刻
      彩繪
      藻井
      第四章 中國建築的布局
      中國建築布局的方式
      中國宮廷建築的布局
      四合院的布局
      寺廟的布局
      第五章 中國古代建築大師
      建築業的鼻祖——魯班
      隋代建築大師——宇文愷
      北宋建築大師——喻皓
      明朝造園家——計成
      清代建築世家——“樣式雷”
      下篇 中國建築藝術
      第六章 原始社會及夏商周建築
      建築的雛形——穴居和巢居
      原始建築的發展
      夏宮
      第七章 春秋戰國建築
      都城建築
      戰國建築代表——中山王陵
      第八章 秦漢建築
      皇家宮殿建築
      皇陵建築
      長城防御體繫
      祭祀、宗教建築
      橋梁、樓閣
      漢代民居
      第九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建築
      都城建築
      皇陵建築
      宗教建築
      第十章 隋唐建築
      都城建築
      宮殿建築
      皇陵建築
      園林建築
      宗教建築
      橋梁建築
      第十一章 宋遼金建築
      都城建築
      皇陵建築
      園林建築
      祭祀、宗教建築
      橋梁建築
      第十二章 元明建築
      都城建築
      宮殿建築
      皇陵建築
      長城防御體繫
      祭祀、宗教建築
      民居
      第十三章 清朝建築
      宮殿建築
      皇陵建築
      園林建築
      祭祀、宗教建築
      民居
    • 隋代建築大師——宇文愷 蜚聲中外的唐代都城長安,以及東都洛陽,實際上都是在隋代建 造的,創建這兩座歷史名城的**功臣是傑出的建築學家宇文愷。
      宇文愷,字安樂,朔方夏州(今陝西靖邊縣境內)人,後徙居長 安。他出生於武將功臣世家。據《周書》本傳說,“少從師受學,嘗 輟書嘆曰:‘男兒當提劍汗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為博士也!”’宇 文愷自幼博覽群書,後來從軍,屢建軍功,地位也扶搖直上,官至工 部尚書。
      581年,楊堅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 位,他大肆誅殺北周宗室宇文氏,以清除北周殘餘勢力。宇文愷原 也被定入誅殺之列,由於宇文愷家族與北周宗室有別,他二兄宇文 忻又擁戴隋文帝有功,加上他本人的纔華深得隋文帝的賞識,因而 方幸免一死。隋文帝“修宗廟”,宇文愷被起用,任營宗廟副監、太子 左庶子,負責宗廟的興修事務。
      大興城的建設速度極快,隋開皇二年(582年)六月隋文帝楊堅 下詔營新都,十月開始拆除北周宮殿,翌年三月主要建築就竣工投 入使用。前後不到十個月就建成一座新都,這在世界城市建設** 都堪稱奇跡。大興城在規劃上有不少革新之處,*重要的是明確了 城市的功能分區。兩漢以來各個朝代的皇城中,都零散居住著人 家,宮闕、官府和居民雜處,很不方便,因此大興城把官府集中於皇 城中,與居民和市場分開。
      全城以朱雀大街為中軸,道路街坊均衡對稱,整齊地劃為108個 裡(坊),兩個集市。街道寬廣,綠樹成行,渠水周流。大興城是我國 古代規劃*合理、規模*宏偉的都城之一。
      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宇文愷總督開廣通渠,引渭水從大 興直抵黃河,渠成後,關中地區水運大為方便,對發展農業做出了巨 大貢獻。宇文愷因之被提升為萊州刺史。不久,其次兄參與叛亂被 處死,他本人雖幸免未被誅殺,但從此失去文帝的信任。
      開皇十三年(593年)二月,隋文帝頒詔在岐州之北營造仁壽 宮,任命右僕射楊素為總監、工程項目總負責人。楊素向皇帝** 起用宇文愷。隋文帝於是任命宇文愷為檢校將作大匠,主持仁壽宮 的規劃、設計工作。仁壽宮工程進度十分緊急,至開皇十五年(595 年)三月便宣告竣工。仁壽宮建成伊始,隋文帝即攜皇後來此避暑。
      據《資治通鋻》記載,隋文帝見仁壽宮異常壯麗,大怒日:“楊素殫民 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話雖如此,文帝還是先後六次到仁壽宮 避暑,一住就是半年以上,有一次竟在此居住一年零七個月之久。隋 文帝晚年,甚至將“開皇”年號改為“仁壽”,足見他對仁壽宮的鐘愛。
      宇文愷在仁壽宮的建設上殫精竭慮,文帝對此極為贊賞,仁壽宮 建成後立刻給他恢復了官職。同年,文帝欲復古制,建明堂,宇文愷 將自己設計的明堂木模型進呈皇帝。這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次 提到用模型表達設計方案。宇文愷曾說:“以一分為一尺,推而演 之。”用現代語言來說,即用1:100的比例繪圖或做模型,這是用比 例繪圖的*早文獻記錄。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宇文愷又奉命營建東京(今洛陽)。
      東京的規劃比大興城講求實際,注重經濟因素,不過建設速度也同 樣驚人,不到一年就全部完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宇文愷還主持 開通了濟渠,由洛陽出發可直達長江,這成為後來京杭大運河的前 段,它溝通了南北,使洛陽和江南地區加強了聯繫。
      遺憾的是,隋朝國祚短暫,其兩都宮殿都被後繼的唐朝長期使用 並拆改得面目全非,幾乎無法辨認了。唯獨仁壽宮是目前所知** 可以確認為宇文愷作品殘跡的實證,彌足珍貴。除大量的工程實踐 外,宇文愷還著有《東都圖記》、《釋疑》等書,在建築界曾廣為傳播, 可惜後來亡逸不存。
      北宋建築大師——喻皓 喻皓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他是浙江杭州一帶人,是 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築工匠,他的生卒年代因歷**的記載缺乏,隻 知道他在北宋初年當過都料匠(掌管設計、施工的木工),長期從事 建築實踐。
      過去幾千年來,中國古人建造了許多氣勢磅礡、莊嚴宏偉、規劃 嚴謹、設計精巧的宮殿、亭臺樓閣、寺廟、寶塔和橋梁等建築,其中的 一些建築雖然經歷了成百上千年的漫長歲月,卻仍巍然屹立,完好 無損,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偉大成就的像征。在那些為發展中國 古代建築技術而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名師巧匠中,北宋初年的木結構 專家喻皓就是一位突出代表。
      寶塔是隨著佛教的傳人而進入中國的,是一種具有宗教像征的 高層建築。我國悠久的建塔歷史是從東漢末年佛教傳人中國以後 纔開始的。古代勞動人民和匠師,無論是在材料的選用,還是在設 計的選取中,都創造性地建造了多種形式的高塔。在用材上,有磚、 石、磚木、木等不同結構;在設計上,有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 形、十二角形等各種形式,玲瓏剔透,精巧美觀,顯示出科學和藝術 的**結合。喻皓繼承並發揚了前人的建塔技術,尤其是對建造木 結構高塔方面*有創造性的貢獻。
      木結構建築是我國古代的代表性建築。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 到了宋朝,木結構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並且形成了我國獨 特的建築風格和完整的體繫。但是當時這種技術主要靠師徒傳授 的辦法來傳播,還沒有一部專著來記述和總結這些經驗,以致許多 技術得不到。交流和推廣,甚至失傳。
      為此,喻皓決心把歷代工匠和本人的經驗編著成書。據說他每 天深夜睡到床上,還把手交叉放在胸口,搭成木結構的形狀,考慮怎 樣進行總結。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晚年寫成了《木經》三卷。
      《木經》的問世不僅促進了當時建築技術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對後來 建築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喻皓能取得這樣高的造詣與他刻苦鑽研、謙虛學習的精神是分 不開的。當時京城裡有一座相國寺,是唐朝人建造的,它的門樓的 卷檐造得**巧妙。喻皓每次經過門樓,都要仰起頭,仔細觀察,研 究它的造法。為了弄清卷檐的奧秘,喻皓有時坐在門樓前,甚至躺 在地下進行觀察和研究。
      喻皓一生*為人稱道的還是他建造的開封開寶寺塔。開寶寺塔 是宋太宗趙光義登上皇位後,於989年下令建造的,它坐落於開寶 寺的西北部,共八角十三層。據說,開寶寺塔是當時京師諸塔中* 高而制度甚精的塔。宋太宗對建塔一事**重視,特地從全國調集 許多工匠和畫家來京,並任命喻皓主持整個工程。喻皓在設計前首 先考慮到塔建在平原上,京城又多西北風,所以他設計的塔“塔身不 正,勢傾西北”。
      模型試制成功以後,他就帶領工匠必建,寶塔建造得比較順利, 約一個月完成一層。施工中每建一層,工匠們便搭一層腳手架,而 且全用帷簾遮蔽,外人隻能聽到錐鑿的聲音。喻皓經常在塔身檢 查,遇有梁柱節點榫頭未對好的,他就“持槌撞擊數十,即皆牢整”。
      細心的人看到新建寶塔的塔身不正,感到**奇怪,就跑去問喻 皓:“為什麼新塔要歪築?”喻皓微微一笑,說:“京師地平無山,而多 西北風,吹之不百年,當正也”,他還信心十足地表示:“此可七百年 無傾動。” 喻皓建造開寶寺塔,不僅在設計施工上注意調查研究,而且考慮 到塔的穩定性與地基沉降、風力之間的關繫,是難能可貴的。遺憾 的是建塔五十多年後,在宋慶歷四年(1044年),開寶寺塔在一次火 災中焚毀了。
      盡管喻皓在木建築的設計和制造技術上成就**,但在封建社 會裡,喻皓隻是一個出身卑微的建築工匠,他的成就和著作同其他 勞動人民的創造發明一樣,根本得不到統治者重視。雖然喻皓的事 跡沒有被準確地載入史書中,但喻皓辛勞一生,為我國木制建築做 出**的貢獻。
      P89-9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