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中國制造(2025)(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中國經濟
【市場價】
390-564
【優惠價】
244-353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552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55215
  • 作者:金碚
  • 頁數:349
  • 出版日期:2015-11-01
  • 印刷日期:2015-1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9千字
  • 工業強國宏偉藍圖之下,產業、企業、個人的機遇與挑戰。
    金碚的這本《中國制造(2025)》深度介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制定的核心專家全面解析。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明晰宏觀調控精神纔能站在風口,抓住機遇。
    一本書讀懂“中國制造2025”,前瞻產業、行業發展趨勢,透徹了解強國藍圖的實踐路徑。
  • 在現階段,中國最重要、最迫切的戰略任務之一 仍然是繼續強健工業筋骨,發展成為制造強國。有了 以先進制造業為實體的工業之筋骨,中國纔能雄踞於 世界大國之列,確保國家安全、民生福祉和民族昌盛 ,並且真正成為一個永遠保持活力的創新型國家。 《中國制造2025》通過對中國經濟的梳理,全方 面展現當下面臨的問題,以及轉型應當選擇的路徑, 借以助力“中國制造2025”強國夢想的實現。 國家戰略核心專家金碚權威解析。
  • 前言 制造文明是強國之根
    緒論 工業的使命和價值
    工業是人類發展的翅膀
    工業化從“叢林”走向文明
    工業轉型體現了工業的創新和革命的本性
    遠未完成的中國工業化
    工業發展的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
    信息化、智能化是工業發展的邏輯必然
    上篇
    工業興國
    第一章 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趨勢
    轉型期的中國工業經濟
    我國工業經濟的運行態勢
    中國工業肩負的重大使命
    入世後的成就與隱憂
    第二章 2025: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
    應對新科技革命應多點耐心
    中國工業進入穩中求進階段
    中國工業發展的浙江案例
    無意義的爭論:中國是頭號工業大國嗎?
    第三章 “師夷長技”創中國工業文明
    美歐“再工業化”的啟示
    美國“再工業化”的一些動向
    工業文明的東西方交融
    呼喚中國制造文明
    中國工業化的經驗與啟示
    中篇
    產業變革
    第四章 科技創新是工業化的基礎
    技術創新與工業革命
    科技創新是工業化的依托
    把創新的想像空間*多留給企業
    鼓勵差異化、立體式創新
    第五章 資源環境決定工業化的高度
    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資源約束問題
    如何提升中國工業環境管制?
    如何有效利用國土資源?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綠色經濟增長
    形成環境保護的民意基礎
    將資源環境納入經濟學理論分析框架
    第六章 新“四化”同步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中國未來:新“四化”同步發展
    信息化推動工業文明的進程
    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新趨勢
    城鎮化應以人為本
    下篇
    強國戰略
    第七章 2025:中國工業化的戰略方向
    實體經濟是工業化的堅實基礎
    加快腹地經濟發展
    中國制造2025
    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
    發展現代產業體繫
    第八章 轉型與升級:中國工業化必須邁過的坎
    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主戰場
    信用機制與產業發展
    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情況評估
    第九章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什麼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繫
    怎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 新中國成立65年來,經歷了從20世紀50年代到70 年代的初步工業化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加速工業 化兩個階段,當前正走到一個必須實現產業轉型的關 鍵時期。產業轉型具有深刻的意義,是中國工業化內 在邏輯的現實演繹。其中,工業轉型是關鍵。科學認 識工業的使命和價值,對於工業轉型的順利實現,具 有根本性的意義。有國外學者認為,技術是自我進化 著的“第七種生命體”,技術總是通過工業活動取得 其存在形態,如果沒有工業,任何技術都隻能是幻想 。技術進步表現為工業發展。而工業轉型實質上也是 技術進化過程中的一次突變和創新“湧現”。*重要 的是,工業化不僅是物質技術過程,而且是人類文明 進程。因此,研究工業轉型實際上就是探尋工業的本 源性和工業發展的價值實質,據此纔能深刻理解中國 產業轉型升級的客觀規律,並以其理論邏輯指導實踐 進程。
    工業是人類發展的翅膀 人類生存和繁衍*初依賴於自然界中可以直接獲 取的可用於消費的物質,例如植物、動物等。人類居 住地也是天然的或略經處置就可以遮風避雨的自然場 所,例如洞穴、草棚等。以後人類逐漸學會了將原本 不能用於消費的自然物轉變為(即加工制造成為)可以 消費的物品。這就產生了“工業”活動,並逐漸發展 起加工制造業和建築業。有了工業就可以制造工具, 而且可以制造各種用於制造工具的工具,從手工制造 發展為機器制造,形成越來越復雜的生產“生產資料 ”的經濟活動,其中包括“勞動工具”和“勞動對像 ”(即原材料)。這樣,工業就不斷發展成為龐大的“ 迂回性”生產體繫:對於*終的直接消費使用過程, 工業生產活動的很大部分是間接的和迂回的,是為生 產“勞動工具”和“勞動對像”而進行的生產,工業 生產的“迂回性”實際上就是生產過程的高度分工化 ,不是隻有各種技術分工,而是普遍的社會分工,從 而構成錯綜復雜的投入一產出關繫。不過,無論工業 生產的迂回過程如何復雜,工業的本質就是將無用的 物質轉變為有用的物質,將有害的物質轉變為有益的 物質。這種“有用”、“有益”的物質有些是可以直 接消費的,而*多是用於生產性消費的,即相對於* 終消費而言的間接消費。前者通常稱為“消費資料生 產”,後者稱為“生產資料生產”。
    工業既然能夠將無用的物質轉變為有用的物質, 那麼也就可以讓廢物變為資源,如果對於人類無用即 為“廢物”,如果有用即為“資源”。工業發達,就 能使*多的物質轉變資源。在高度發達的工業體繫中 ,所有的物質都可以成為資源。因此,從*終意義上 說,所謂“資源”都是由工業創造的。如果沒有工業 ,地球上大多數物質都是無用的廢物;而隨著工業的 進步,將不會再有“廢物”,連原本丟棄無用的“垃 圾”也可以成為寶貴的“礦藏”,作為工業生產的原 材料。可以說:工業面前無廢物,城市垃圾也可以成 為“第二礦山”。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在1990年出版的《 現代性的後果》一書中指出:“由科學與技術聯盟所 構築起來的現代工業,以過去世世代代所不能想像的 方式改變著自然界。在**的工業化地區,並且逐漸 地也在**別的地方,人類開始生活在一種人化環境 之中,這當然也是一種物質性的活動環境,但是它再 也不僅僅是自然的了。不僅是建造起來的城市區域, 而且*大多數其他地區也都成了人類調整或控制的對 像。”工業具有強大的創造力,工業滲透到幾乎一切 領域,使人類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工業化”了: 農林牧漁、交通運輸、信息傳遞、文化藝術、教育醫 療、體育健身、休閑旅遊,無不貫徹工業主義,依賴 工業技術。當然,自從有了工業,戰爭形態也**改 變了,出現了“戰爭的工業 化”(industrialization of war)現像。整個20世 紀充斥著“工業化”的戰爭,鋼鐵、石油、**、汽 車、飛機以至核技術等所有工業品都可能成為戰爭工 具。軍力的強大依賴於工業的強大,工業的強大表現 為軍力的強大。
    P3-6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