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名家談藝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藝術理論
    【市場價】
    412-598
    【優惠價】
    258-374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346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34616
    • 作者:田玉斌
    • 頁數:449
    • 出版日期:2011-01-01
    • 印刷日期:2011-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00千字
    • 《名家談藝:田玉斌與名家談美聲歌唱》為中國首部聲樂專家訪談錄,是田玉斌先生的一部關於聲樂藝術的力作。它以訪談的形式記錄了我國數位**歌唱家的藝術人生,包括他們在聲樂學習、演唱和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這些耀眼的名字有:黎信昌、汪燕燕、田浩江、吳雁澤、王秉銳、施鴻鄂等。有些歌唱家旅居國外多年,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在幾十年的歌唱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多彩的人生也是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傳奇。在與作者的暢談中,他們坦誠地講述了多年的切身體會和寶貴經驗,這不僅對聲樂專業的學習和聲樂愛好者具有深遠的意義,對中國聲樂教學甚至對整個聲樂界來說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 本書是我國著名聲樂家田玉斌先生的一部關於聲樂藝術的力作。它以 訪談的形式記錄了我國數位著名歌唱家的藝術人生,包括他們在聲樂學習 、演唱和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這些耀眼的名字有:黎信昌、汪燕燕 、田浩江、吳雁澤、王秉銳、施鴻鄂等。有些歌唱家旅居國外多年,足跡 遍布世界各地,在幾十年的歌唱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多彩的人 生也是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傳奇。在與作者的暢談中,他們坦誠地講述了多 年的切身體會和寶貴經驗,這不僅對聲樂專業的學習和聲樂愛好者具有深 遠的意義,對中國聲樂教學甚至對整個聲樂界來說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它必將有利於中國聲樂與世界的接軌。
    • 田玉斌藝術簡歷
      前言
      通過練聲隻能解決基本技術問題
      ——與黎信昌談歌唱
      吉諾·貝基先生既是大師又像慈父
      ——與汪燕燕談歌唱
      唱歌到了一定階段就沒有方法了
      ——與田浩江談歌唱
      白天當“官”,晚上練唱
      ——與吳雁澤談歌唱
      在聲樂教學上不能單打一
      ——與王秉銳談歌唱
      我特別贊成教書育人
      ——與郭淑珍談歌唱
      那次考試我得了六分
      ——與施鴻鄂談歌唱
      不能用一種方法去解決每個學生的問題
      ——與郎毓秀談歌唱
      吉諾·貝基先生對我幫助太大了
      ——與於吉星談歌唱
      我把“*招”都掏出來了
      ——與趙登峰談歌唱
      在聲音訓練上我們不會輸給洋人
      ——與黑海濤談歌唱
      凡是對我有用的東西我都把它拿過來
      ——與孫家馨談歌唱
      我們的音色與西方人不太一樣
      ——與張立萍談歌唱
      要感到橫膈膜、胸腔、面罩三點成一線
      ——與魏啟賢談歌唱
      對學生要有愛心和耐心
      ——與張利娟談歌唱
      歌唱是授之於隋又傳播情感的行為
      ——與申丹談歌唱
      要把中聲區作為橋梁和通路來解決
      ——與石惟正談歌唱
      要打開喉嚨歌唱但不能太過分
      ——與杜紀剛談歌唱
      我們學的不是單項而是全能
      ——與棠波談歌唱
      意大利好的老師說法都很簡單
      ——與遲頌談歌唱
      面罩的功夫是在聲帶上
      ——與賀磊明談歌唱
      做一個全面的歌唱家
      ——與袁晨野談歌唱
      我覺得唱歌沒有那麼復雜
      ——與孫秀葦談歌唱
      學習唱歌要做“減法”
      ——與魏松談歌唱
      我的工作是努力鏟除六根“毒草”
      ——與吳琪輝談歌唱
      我是一個做任何事情都很認真的人
      ——與王秀芬談歌唱
      語言準確音樂就會準確
      ——與彭康亮談歌唱
      學習聲樂不能“提速”
      ——與欒峰談歌唱
    • 黎信昌,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繫主任,**聲樂教授,男中音歌唱 家、 聲樂教育家。自1996年開始,擔任文化部直屬藝術院團藝術專業人員應聘 資格考評委員會美聲唱法組組長。
      黎信昌196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繫,師從喻宜萱教授。1960 年7月在德國柏林第二屆**舒曼聲樂比賽中獲獎。1980年至1983年以 訪問學者身份公派前往意大利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進修,考察聲樂演唱及 教學。
      從1960年至1980年期間,經常參加各種演出活動。曾先後在北京、天 津、青島等地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並出訪朝鮮、香港、新加坡、瑞士、 德國和 意大利等**和地區演出《黃河大合唱》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等。由 中國 唱片公司錄制了個人演唱專輯及多部電影、電視劇的主題曲。他長期從事 聲樂教育工作,培養了大量**學生,他們中有很多人在**外聲樂比賽 中 獲獎。
      他曾在**重大聲樂比賽中擔任評委,還曾前往巴西、法國、香港、 馬來西亞、蘇聯、美國和德國擔任**聲樂比賽評委和比賽領隊工作。
      我與黎信昌無論是在學校期間,還是在我離開中央音樂學院後的幾十 年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繫。他從意大利回國後,我一直想找個機會請 他 介紹一下在那裡考察和學習的情況。1994年底我們一起做評委工作時,我 抓住了機會與他進行一次較長時間的交談。以下便是那次談話的內容。
      田 我想首先請您談談您在聲樂教學上是否有什麼*招? 黎 在聲樂教學上好像不存在什麼*招,因為歌唱器官的肌肉都不是 隨意肌,都得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訓練,使這些不隨意肌變成協調的隨意 肌。因此,我們不可能用一個什麼*招使這些肌肉馬上就能隨意配合起來 。
      田 這個觀點我**同意。就是說,聲樂學習是由開始的“不自然” 訓 練*後達到“自然”狀態,需要經過從“**自然”到“第二自然”這樣 一個過 程。那麼在聲樂教學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黎 我覺得搞聲樂的人有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太關注聲音。這樣無形 中把聲音放在首位了。我們周圍的環境幾乎都是這樣,很多教師都特別重 視聲音的訓練。我認為通過練聲去訓練聲音是必要的,但是也隻能是訓練 基本的技能,而不是全部技術,也就是說隻是基本的發聲法。
      田 全部的技術您指的是什麼? 黎 全部的技術是指順利演唱若干個作品,而且各種類型的曲目都能 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聲音是如何運用的,這就包括了各種各樣 的技術。
      田 就是說,通過練聲不可能把所有的技術問題都解決,是嗎? 黎 是的,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技巧的東西都是先於作品中出現 的,而不是先有技巧。比如在意大利,也是先有作品,當然有時歌者也會 發 展作品的技巧。這樣就要求學生必須先理解你所演唱的作品,其中包括文 化傳統、歷史背景、歌曲的風格和音樂的特點,等等。為什麼有的人唱中 國 歌順一點兒,而唱外國歌感到別扭,就是因為各方面都距離我們遠了點兒 。
      你對那些東西不了解、不理解,要想把歌曲唱好是不可能的。這其中有技 術,但是單純靠練聲是達不到的。這些技術問題一定要通過演唱歌曲來掌 握。除了對歌曲的理解、吐字和修養,等等,還有音樂的感覺,雖然這是 一種 比較模糊的感覺,但就是那個意思,你就得那麼去唱。我們在教學時都有 教 材,這些教材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隻不過聲樂教學進入比較規範化和繫 統 化時,纔整理出和編寫出一些教材,那麼這些技術問題就在裡面了。
      田 您所講的是不是想說明由於歌曲的風格不同,決定了技術上是有 差異的? 黎 是的。在亨德爾的時期,你的聲音得這樣用,那麼你的呼吸和聲 音 就得調整。到唱浪漫時期或法國的一些現代派的作品時,風格不同了,你 的 感覺和用聲都不一樣了。這些東西在練聲時是得不到的。
      田 我曾經聽有的人說,唱歌沒有唱法問題,隻有風格問題。意思是 說不同風格的作品決定了不同的唱法。
      黎 風格問題很重要,但是脫離開_聲音的基本訓練去談風格也是不行 的。對我們來講,往往拘泥於要把聲音如何如何,你的聲音不能為表達感 情 服務,那就不是什麼技術了。你隻能用正確的思路去引導學生,唱一些他 (她)力所能及的作品,把握住作品的風格和格調,這樣他(她)的技術纔能 得 到成長和鍛煉。演唱的作品廣泛之後,在技術上就會逐漸完善。例如詠嘆 調也唱,古典藝術歌曲也唱,中國作品也唱,等等:這樣漸漸地他(她)的 技術 就會全面了,能力也提高了。
      田 您談的這個問題對我很有啟發,從前我並沒有這樣去認識這個問 題。
      黎 想通過練聲來解決所有技術問題是**不行的。在這方面我們有 過教訓,本來有的學生唱得還不錯,結果學了一段時間以後不會唱歌了。
      我 覺得就是這個東西在作怪。還有的學生覺得自己練聲練對了,聲音很好, 就 記住這種聲音往各種歌曲裡套,我覺得那是*壞的事。
      田 我理解您講的。概括起來說,就是聲樂技術的全面完善不僅要通 過練聲,還要通過演唱大量的作品來實現,是嗎? 黎 是的。因為很多技術是在作品中,所以作為聲樂教師如果沒有豐 富的演唱經驗,對很多作品不熟、不了解,就是說你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 ,那 你就很難讓學生把握作品的風格,就達不到技術訓練的目的。
      田 這個問題很重要!記得80年代初我在跟美國聲樂專家伊麗莎 白·畢曉普以及意大利聲樂大師吉諾·貝基先生學習時,他們主要都是通 過演唱作品來解決技術問題的。我們這裡在聲樂教學上雖然比以前好多 了,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有些人還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所以有不 少 人用同樣的聲音去演唱不同風格的作品。。比如,有一次我在音樂會上聽 一 位男中音演唱舒伯特的《菩提樹》時,聲音**和唱詠嘆調一樣,表達出 的根 本不是那個意思。他還是專業歌手,可見這個問題存在的普遍性。
      黎 我現在懂得這點了,我就這樣去要求學生。過去我也走過同樣的 路,也是用練聲時的聲音往作品裡套。這不符合作品內涵方面的要求,裡 面 的勁兒是擰著的。比如唱《大河漲水沙浪沙》(他示範),這首歌有很強烈 的 地方和民族色彩,我想隻有那個地區或者說隻有我們中國人經過長期的耳 濡目染,纔能唱出這個意思和味道來。如果讓一個外國人來唱,他怎麼著 也 不行,聽著別扭。同樣,我們唱外國作品時,如果你不掌握作品的時代背 景、 風格、語言、速度和裝飾音,等等,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P2-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