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及美學研究 張清華 著作 文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
    【市場價】
    254-368
    【優惠價】
    159-230
    【作者】 張清華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5183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產品名稱: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
    書名: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及美學研究 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及美學研究
    ISBN編號:9787533451837

    是否是套裝:否
    作者:張清華
    代碼:33

    編者:陳曉明
    出版社名稱:福建教育出版社
    開本:16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

    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及美學研究

    作  者:張清華 著作
    定  價:33
    出 版 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裝  幀:平裝
    ISBN:9787533451837
    主編推薦

    《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國當代小說敘事及美學研究》:斷裂與完整的時間修辭中,解密當代小說美學的新變與復闢。由寫真轉向寓言,以存在鏡像的碎片開啟燈燭照耀的小說時代。在西方理論的燭照下和對作品的生動解讀中揭開當代小說的敘事變革。

    目錄
    小引:當代小說敘事研究的文化與美學向度
    第一章  時間修辭與當代小說的美學演變
      一、革命/現代性敘事的時間基礎
      二、革命敘事的喜劇/壯劇美學及其傳統資源
      三、傳統時間修辭的修復與悲劇美學的復活
      四、關於時間修辭與敘事關學的思考
    第二章  紅色敘事的傳統要素與兩個傳奇模型
      一、紅色敘事與傳統要素的政治耦合
      二、傳奇模型之一:“纔子佳人”或“英雄美人”
      三、傳奇模型之二:俠義、神魔與妖魅
    第三章  民間理念流變與當代小說的三種民間美學形態
      一、小說藝術的“民間”傳統
      二、民間理念的當代復活與拓展
      三、當代小說中的三種民間美學形態
    第四章  鏡與燈:寫真的衰微與寓言的興起
      一、“燈”與“鏡”:寓言與寫真的兩個傳統
      二、寓言寫作的興起與類型
      三、燈燭照耀的時代和鏡像的碎片化
    第五章  解構主義與當代小說的美學變異
      一、解構理念的中國淵源及敘事體現......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及美學研究》借用美國有名小說理論家艾布拉姆斯“鏡與燈”的意像,延伸出“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的概念,來探討當代中國小說的敘事與美學特質,討論其作為映照人類與民族存在狀況的鏡子,與同時作為展現作家敘述智慧的精神照耀之燈的性質。以這樣兩個基本意像,涵蓋近三十年來小說變革的道路,詮釋其在哲學和美學方面的蛻變與進步。《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及美學研究》舉隅大量當代作家作品,對其中所蘊含的觀念之變、方法之變、敘述之變和美學之變,對新潮與先鋒小說運動在形式上的發現、探索和貢獻,都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既是一部小說理論探索的著作,也是一部包含生動的文本解析實踐的讀物。

    作者簡介

    張清華 著作

    張清華,1963年生,山東博興人,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中心主任,*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當代文學研究與詩歌批評,著有《中圍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1997)、《內心的迷津——當代詩歌與詩學求問錄》(2002)、《*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2004)、《天堂的哀歌》(2005)、《隱秘的狂歡》(2006)等著作,主編春風文藝出版社《21世紀文學大繫·詩歌卷》2001至2007共7卷。曾獲“*國當代十大新銳詩歌批評家”稱號,獲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2000年和2006年曾先後應邀赴德國海德堡大學和瑞士蘇黎世大......

    精彩內容

        

    既然時間已經進入了嶄新的階段,那麼悲劇和悲劇發生的環境與條件就應該整體地結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怎麼可能會發生悲劇呢?”根據這樣一個邏輯,其敘事中當然就隻剩下了喜劇與壯劇。
        巴赫金在研究古希臘的小說敘事時,曾注意到了其中刻意含糊其辭的時間概念:“主人公們是在適於婚嫁的年歲在小說開頭邂逅的;他們又同樣是在這個適於婚嫁的年歲,依然是那麼年輕漂亮,在小說結尾結成了夫妻。他們經過難以數計的奇遇的這一段時間,在小說裡是沒有計算的。”他把這種時間的修辭法叫做“傳奇時間”。巴赫金無疑揭示了小說敘事中的一個重大奧秘,但他並沒有進而指出,正是這種時間修辭,決定了小說的美學屬性——傳奇性和喜劇性。設想如果不是采取這種時間處理方式,而是嚴格遵循“時間的客觀性”......
    摘要

        既然時間已經進入了嶄新的階段,那麼悲劇和悲劇發生的環境與條件就應該整體地結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怎麼可能會發生悲劇呢?”根據這樣一個邏輯,其敘事中當然就隻剩下了喜劇與壯劇。

        巴赫金在研究古希臘的小說敘事時,曾注意到了其中刻意含糊其辭的時間概念:“主人公們是在適於婚嫁的年歲在小說開頭邂逅的;他們又同樣是在這個適於婚嫁的年歲,依然是那麼年輕漂亮,在小說結尾結成了夫妻。他們經過難以數計的奇遇的這一段時間,在小說裡是沒有計算的。”他把這種時間的修辭法叫做“傳奇時間”。巴赫金無疑揭示了小說敘事中的一個重大奧秘,但他並沒有進而指出,正是這種時間修辭,決定了小說的美學屬性——傳奇性和喜劇性。設想如果不是采取這種時間處理方式,而是嚴格遵循“時間的客觀性”而讓主人公老去,或者*終生離死別,而不是......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