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滄桑片羽(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289-419
    【優惠價】
    181-262
    【介質】 book
    【ISBN】97875436908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青島
    • ISBN:9787543690806
    • 作者:綠原
    • 頁數:312
    • 出版日期:2013-02-01
    • 印刷日期:2013-02-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80千字
    • 綠原 原名劉仁甫,又名劉半九,1922年生於湖北。1939年開始寫作,上世紀40年代在重慶復旦大學外文繫學習。解放前教授中學英文,解放初從事新聞工作,後調中宣部**宣傳處工作。80年代就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滄桑片羽(精)》是其隨筆集。
    • 《滄桑片羽(精)》是綠原的隨筆集。 《滄桑片羽(精)》收錄了《天老爺的厭棄》;《 和父親一起背詩》;《跟母親學山歌》;《中秋的記 憶》;《幸運的四姐》;《抗戰勝利的一九四五年》 ;《回憶解放那天》;《武漢,哦故鄉》;《我怎麼 學的德語》;《我的這個名字》;《我家的“空中花 園”》;《書累記》;《憶梁宗岱先生》等作品。
    • 我和我家
      天老爺的厭棄
      和父親一起背詩
      跟母親學山歌
      中秋的記憶
      幸運的四姐
      《詩墾地》的朋友
      抗戰勝利的一九四五年
      回憶解放那天
      武漢,哦故鄉
      我怎麼學的德語
      我的這個名字
      我家的“空中花園”
      書累記
      老伴,我的感激!
      難忘師友
      憶梁宗岱先生
      記楊剛
      漫憶樓適夷
      ——為紀念他的百年誕辰而寫
      蔣路風範二三事
      我的許覺民印像
      周紹良片段
      為抗戰流過血的阿垅
      梅花香自苦寒來
      ——祝賀《梅志文集》的出版
      率直、純真的馮白魯
      曾卓——“*幸福的人”
      萌萌和她的父親
      老友袁伯康
      ——《遠去的歲月》小序
      獄友嚴望
      我記得的路翎
      ——為他浙世十周年而寫
      談詩說譯
      讀微型詩話
      詩惑
      ——關於詩的十個“二律背反”及我的答卷
      關於《西德拾穗錄》
      我的兩首動物詩
      吉狄馬加:一個真正的詩人
      熾熱,純青,肅穆,高潔
      ——讀雪峰
      “要孤心作戰,以血為書”
      ——讀《阿垅詩文集》的新體詩
      淺說美國現代詩
      裡爾克以後
      夜裡貓都是灰的嗎
      ——對譯詩的幾點淺見
      《綠原文集》出版座談會作者致辭
      中坤**詩歌獎受獎答詞
      答《中國藝術報》問
      《**財經時報》訪談
      中坤報記者采訪
      小議《斯特林堡文集》五卷
      《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再版說明
    • 《詩墾地》是當年重慶復旦大學一群愛詩的流亡 學生靠募捐 籌辦的一個不定期詩刊。一九四一年一月發生了“皖 南事變”, 大後方籠罩著白色恐怖,左翼文化人紛紛出走香港或 解放區,一 些大型文學刊物先後被迫宣告停刊。這時,《詩墾地 》的出版像 烏雲縫隙中的一抹亮色,在國統區文壇顯示出人們追 求社會進 步的願望。
      由冀洧、胡拓介紹,我認識了《詩墾地》的主編 鄒荻帆和 姚奔。
      鄒荻帆是湖北天門人,一九一七年生,初中時期 開始新詩寫 作,和翼淓、胡拓同在湖北省立師範學校學習時,即 在抗戰以前, 已在**刊物《文學》上發表了新詩《做棺材的人》 和《四月》。
      胡風先生創辦的抗戰文學刊物《七月》創刊號上,也 有他的詩作 《江邊》。巴金先生為他先後出版過《木廠》、《在 天門》、《塵土集》 三本詩集。他當時在社會上已是知名的詩人,極為包 括我在內 的湖北籍文學青年所傾慕。他一九四○年進入復旦大 學外文繫, 後來轉入經濟繫畢業。
      姚奔是東北人,生於一九一九年,一九三九年進 復旦大學讀 新聞繫,是抗戰時期創作力極為旺盛的青年詩人之一 ,他的頭兩 本詩集為《給愛花者》和《痛苦的十字》。《詩墾地 》就是他提議 創辦的,**輯輯名《黎明的林子》采用了他的一首 詩名。姚奔 是復旦大學教授章靳以先生欣賞的高材生,與章先生 終身保持 著師生情誼。姚奔的英語很好,抗戰勝利以後從事外 事活動,可 惜因此逐漸退出了詩歌界。
      我沒有機會聽靳以先生的課,但一直**敬重他 。他不僅 是新文學的老前輩,還是一般文學青年的老師和長者 。在復旦 大學任教的同時,他還為重慶《國民公報》主編副刊 《文群》。
      他**支持青年人創辦《詩墾地》,在一年多的時間 裡,讓出了 二十五期《文群》的版面給《詩墾地》編副刊。
      我在練筆階段,除了在《新華日報》副刊上發表 過一首詩 外,還向靳以先生主編的《文群》投過稿,由於多次 踫壁的投稿 經驗,這次本來也沒抱什麼希望,不料半個月後,《 文群》上竟出 現了我的那篇習作,連同我使用的“綠原”筆名。* 讓我興奮的 是,第二天還收到靳以先生親筆寫來的信,他在信中 誠懇而親切 地鼓勵我,說“環境雖不夠好”,但“生活會教育人 ”的,希望看到 我“在人生道路上的進步”。靳以先生跟很多青年作 者都有來往, 我不過是許多人裡的一個,對於他的提攜和鼓勵我至 今難忘。
      一九四一年底在重慶,鄒獲帆寫信約我參加《詩 墾地》發刊 座談會。在會上我不僅見到了這位老大哥本人,還認 識了《詩 墾地》的多數同人。冀滴比我大幾歲,是我向《詩墾 地》投稿的 引薦者,我已讀過他的成名長詩《躍動的夜》。曾卓 當時寫詩很 多,富於流浪漢的熱情,很受青年讀者歡迎,被人戲 稱作“中國雪 萊”;他在會場手握一個大煙鬥,滔滔不*地發表著 見解。他和 我同齡,又是小同鄉,而且性格互補,因此一見如故 。他對《詩墾 地》的募捐做過不少貢獻。
      與鄒荻帆同歲的馮白魯,應該算是《詩墾地》的 另一位老大 哥。他名義上是“南林印刷廠”的會計,實際上協助 孫師毅先生 辦劇團,很少人當時知道他的地下黨員身份(他一九 三五年參加 革命。抗戰開始隨“上海演劇二隊”,到南洋進行抗 日宣傳和救 國募捐好幾年。一九四一年初從南洋回重慶,要求去 延安,卻被 周恩來臨時留下)。他不僅解決了《詩墾地》的部分 出版資金問 題,而且為詩刊社提供了一個工作場所,《詩墾地》 的發刊座談 會就是在他當時的辦公室和居住地重慶中一路114號 舉辦的。
      白魯的筆名叫“桑汀”,在《詩墾地》第二輯的“反 法西斯特輯” 中有他一首詩,題名《向紅色的行列放歌》;一九四 三年,他考進 復旦大學讀書,第二年因為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受到 校內反動勢 力的恐嚇和監視,後在周恩來的安排下,離開重慶去 了延安;解 放戰爭後期,在東北電影制片廠當編導;建國初期, 他導演過電 影《劉胡蘭》,還有《白衣戰士》、《母女教師》等 。
      同人中還有張小懌:趙蔚青、張帆、雲天、張芒 、S.M.等。
      張小懌筆名“柳南”,復旦大學外語繫學生,有較高 的古文學修 養,據說是國學大師章太炎的關門弟子。趙蔚青是姚 奔的老同 學,當時頗有成就的詩歌翻譯者,《詩墾地》上常見 他的詩歌翻 譯作品,後他去了《時與潮》**問題刊物當編輯。
      張帆是復且 的學生,不記得是哪個繫的。張芒是曾卓的中學同學 ,《詩墾地》 的贊助者之一。
      《詩墾地》的通訊處並不在復旦大學,而在另外三 個地方: 一是“重慶北碚黃桷鎮郵局3號信箱”,二是黃桷鎮 張小懌的私 人宿舍(校外租的民房),三是“重慶中一路114號馮 白魯轉”。
      第二處比較偏僻而安靜.除了幾個同人,平時很少有 人去,相當 於《詩墾地》的編輯室。第三處是馮白魯在南林印刷 廠任會計 的辦公室,也是《詩墾地》的印刷所和重慶辦事處。
      很快我也參加了《詩墾地》的編輯工作。通過編 輯、出版這 本小刊,我們不但培植了自己的藝術幼苗,還結識到 許多詩友。
      《詩墾地》面向社會,主要依賴社會上的自由來稿, 雖然同人的 作品也不會被拒*。當時在大後方,已有不少新詩寫 作者和愛 好者。例如成都《平原詩社》的杜谷、蘆甸、方然、 孫躍鼕等一批 青年詩人,他們編輯出版的詩刊《平原》和《詩墾地 》詩風相近, 彼此有不少友誼性往還.包括詩藝的切磋和稿件的互 惠。還有 遠離成都的蘇金傘、彭燕郊,以及西北的谷風、李滿 紅,華南的蘆 荻、野曼等,都是《詩墾地》叢刊的作者,也是《詩 墾地》同人的 朋友。
      另外還有兩個特殊的稿件來源:一個是皖南事變 後已去香 港的胡風先生.托路翎將《七月》原來擬編未發的詩 稿轉給《詩 墾地》,其中有不少是解放區詩人寫的,如陳輝、俞 波、廠民(嚴 辰)等。路翎當時在重慶北碚附近一個煤礦上班.他 來《詩墾地》 送《七月》稿件時,我已參加看稿工作,因此認識了 這位大眼睛 的青年小說家。另一稿件來源是由重慶八路軍辦事處 的張穎轉 交馮白魯(地下黨員)的、周恩來從延安帶到重慶來的 解放區詩 人的作品,如田間的長詩《鼠》;有些解放區的詩人 直接寄過詩 稿到重慶北碚黃桷鎮郵局3號信箱,如公木、李雷、 侯唯動、孫濱 等。解放區來的詩作十分清新,為國統區的讀者打開 了詩歌的 另一新天地。
      但是,在《詩墾地》的作者中間,寫得多、發表 率也高、因此 不能不提到的,是當時在國民黨軍事機關隱姓埋名的 **詩人 s.M.。他還用過師穆、聖門、陳亦門等多種筆名, 人們後來習慣 稱他為“阿垅”。阿垅本名陳守梅,是杭州人,生於 一九○七年。P19-2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