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陳跡清歡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176-256
【優惠價】
110-160
【介質】 book
【ISBN】978751134073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華僑
  • ISBN:9787511340733
  • 作者:白落梅
  • 頁數:244
  • 出版日期:2013-11-01
  • 印刷日期:2013-1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0千字
  • 隱世纔女白落梅繼林徽因、張愛玲、三毛的“傳記三部曲”之後,首度轉型書寫傳統文化;《陳跡清歡》以唯美文筆,寫盡世間風雅之物,詮釋風雅之美,與百萬讀者共品古物的意蘊深長。
    一寸光陰一壺酒,一紙詩書一年華。一剪梅花一溪月,一方古物一風雅。一曲雲水一閑茶,一樹菩提一煙霞。
    煮上一壺月光,幾兩荷風,與白落梅共賞古物風華。
  • 白落梅編著的《陳跡清歡》講述了:自古以來, 無論是淡酒、清茶、疏梅、幽蘭,還是老巷、石橋、 山水、花鳥……都如詩般浸潤在傳統文化的漫漫長河 中,也都出現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各處。無論文人 騷客,還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著這風雅的 趣味。 《陳跡清歡》中白落梅以其優美典雅的文筆,將 這其中的閑情逸致娓娓道來,點綴以詩詞典故,向讀 者鋪張開了一卷美好的畫軸,其中的風華,讀者自知 。
  • 【**卷 一寸光陰一壺酒】
    弦琴
    圍棋
    書韻
    古畫
    淡酒
    清茶
    【第二卷 一紙詩書一年華】
    詩經
    楚辭
    漢賦
    唐詩
    宋詞
    元曲
    【第三卷 一剪梅花一溪月】
    疏梅
    幽蘭
    翠竹
    素菊
    淨蓮
    雲松
    【第四卷 一方古物一風雅】
    金飾
    銀物
    青銅
    玉石
    古陶
    瓷器
    【第五卷 一曲雲水一閑茶】
    樓閣
    瑣窗
    庭院
    老巷
    石橋
    長亭
    【第六卷 一樹菩提一煙霞】
    山水
    花鳥
    戲曲
    佛卷
    道經
    儒風
  • 折庭院的竹為舟,築雨後的虹為橋,穿過唐風宋 雨,朝三千年前的詩經走去。千古繁華,人間樂事, 像一縷薄風,一朵流雲,被時光拋遠。那些隱藏在歲 月背後的片段,塵封於光陰中的婉轉詞句,被安放在 一冊竹簡裡,寫滿了古老又清淺的記憶。
    一個叫詩經的年代,在尋常的春秋裡悄然開場。
    它如同一代王朝,經歷盛衰榮枯,無常幻滅。據說, 有關詩經的故事,長達六百年之久。六百年,從西周 時期至春秋中葉,這段漫長的過程中,那些尚不識文 明煙火的古人,就已經懂得如何用優美的文字,來含 蓄委婉地表達,內心自由奔放的情感。
    《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 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於是,這 三百零五篇詩歌被編撰為《詩經》,分成《風》、《 雅》、《頌》三部分,成為***部詩歌總集。過 往的著詩者,被淹沒在歷史風塵裡,早已無從尋找。
    盡管老去的詩句,已經沾滿苔痕,但其內在的思想卻 清明如鏡。我們可以擦去歲月塵埃,看到詩經六百年 所經歷的社會生活,世態民風。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他 還說:“不學詩,無以言”。我們與古人原本相隔於 遙遠光陰的兩岸,卻因為有了詩歌傳情,得以心意相 通。一段平凡的際遇,足以穿越數千年的文明滄桑。
    文字之奇妙,令人無法猜測,看似簡單的字符,平淡 的韻腳,卻能夠變幻出無窮意境,咀嚼出千種韻味, 萬般情意。
    詩經的妙,在於讀後清澈心靈,如薪火煮就的一 壺春茶,天然本性,不修雕飾。帶著斜柳細雨的心事 ,暖日桃花的情趣,所以詩句裡有一種碧水流雲的高 遠,明月清風的疏淡。那是一個時代的民歌,不僅描 述普通人民勞作的生活情景,也訴說了尋常男女美麗 的愛戀,同時又將歷**風雲時事和春耕秋收的日子 ,用詩的方式生動而傳神地表達出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 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 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雎》是詩經的第一篇,描述了一個俊朗青年 ,對一位窈窕淑女的無限愛慕。愛情,是千古不變的 主題,而詩經以世間純美的愛戀為開端,給我們講述 遙遠年歲裡的浪漫故事。青青河畔,悠悠綠水,在潔 淨無塵的晴空下,有一位美麗善良的采荇菜少女,不 經意落入別人的夢中,被多情的過客守候成*美的風 景。
    她不知道,她犯下了一個怎樣美麗的錯誤。她錯 在,她的倩影如二月細柳,容顏似三月桃花。錯在隻 顧著采摘荇菜,而隨意挽起她蓬松烏黑的發,迷離了 青年的雙眼。錯在將自己晾曬於陽光下,讓青春一覽 無瑕。她的美,給了那過路青年溫柔的憧憬,牽動了 他美麗的哀愁。於是,他寫下了這首渡河的詩歌,希 望有**,可以穿越這條愛情的河流,與夢中的少女 傾訴衷腸。
    後來,在一個蒹葮蒼蒼的霜秋,還有一位伊人, 在水畔犯下了同樣美麗的錯誤。“蒹葮蒼蒼,白露為 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 遊從之,宛在水中央。”這首蒹葮,仿佛任何時候讀 起,都帶有一種蒼茫深秋的清涼,一種百轉千回的企 盼。
    美麗的佳人,緣何佇立在河水之畔。讓愛慕她的 人,隔著秋水含煙,相看渺渺。想要逆流尋找,奈何 道路險阻,順流追去,又宛若在水中央。隻能在河岸 靜立沉思,時而徘徊翹首,隻希望可以涉水而過,做 她裙裾下的一株蘆葦。
    然而,千百年了,他始終在岸邊走走停停,尋尋 覓覓,看過流光偷換,那條緣分的河流,始終沒有跨 越。而佳人,被塵封在秋水一方,依舊可望不可即。
    平凡如他,又怎能像達摩祖師那般,折一根蘆葦,拋 入江中,幻化成扁舟,飄然渡江。或許,有時候距離 的美,勝卻了十指相扣的溫暖。
    相思如雨,敲打在戀人多思善感的心上。“青青 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 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有那麼一個女子,芳 心萌動,為等候那個身著青青衣襟的良人,在落日城 頭,往返徘徊。如影隨形的,隻有一輪清朗的明月。
    難道昨日的海誓山盟都成了過眼雲煙?縱使我不 去看你,你亦不該斷*音信。果真是心意相通,也該 知我會在此處守候,為何就不能主動尋來?倘若尋來 ,我不在此,亦不可輕易*改當初約定,辜負情緣。
    少女如此細膩婉轉的心事,讓讀者也能感受其相 思之苦。也許隻有愛過,等待過的人,方可深知其味 。而後纔有了《采葛》裡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惆悵 與悲戚。“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 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 三歲兮!” 都說戀愛中的女子*為美麗,可她們*懼人生分 離。再好的年華,也禁不起孤獨光陰的消磨。思念如 利刃,瘦減她們的容顏。原來她們期許的,也隻是執 子之手,與之偕老的簡單心願,是塵世*平淡的幸福 。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愛情沒有年輪的界限,隔著數千年的風雨時空,亦 有生死與共的深情承諾。世事遷徙,歷史*換了無數 次天空,唯有愛情,始終如一。“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那些對純美愛情 的追求,從古老的詩經時代開始,何曾有過停歇? 上一世,你為樵夫,我為浣女。這一世,你為纔 子,我為佳人。如果說生命是一場無可終止的輪回, 那愛情則是這一切際遇的前因。有時總嘆怨自己錯生 了年代,否則,可以活在一個單純的世界裡,談一次 單純的戀愛,寫一首單純的詩。卻忽略了,其實早在 遠古,世間紅男綠女,就已開始演繹著聚散離合的故 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 也。”無論哪一世,有過相欠,縱是銜草銜環,亦會 相報。假如我提前老了,注定不能與你同行,也會在 秋水河畔,讀一首叫《蒹葮》的詩句。你若不來,我 怎敢真的離去。
    花鳥 下了一夜的雨,晨起時窗臺的花木清澈如洗,仿 若重生。有幾隻五彩的鳥兒棲在院牆上,片刻的停留 ,又不知落入誰的屋檐下。微風中,茉莉的芬芳沁人 心骨。隻見舊年心愛的兩盆茉莉,已悄然綻放。翠綠 的葉,潔白的朵,花瓣含露,風情萬種,愛不釋手。
    茉莉的幽香,與臘梅有幾分相似,卻少了一絲冷 傲,多了幾許柔情。她含蓄、淡雅、寧靜,不和百花 爭放,隻與蓮荷共舞。摘幾朵,泡在杯盞中,清雅宜 人,不飲即醉。采一朵潔白,別在發髻,秀麗姿容* 添幾許優雅。
    鄉村曾有一種風俗,凡是白色的花,皆不宜佩戴 衣襟或簪於發髻。唯獨茉莉,零星地綴於發箍間,串 在手腕上,隨意佩戴於身,有一種疏落、清淡的美麗 。還記得那年在老上海的裡弄,從一個干淨的老太太 花籃裡買了幾串茉莉,那芬芳彌漫了整條街巷,直至 蔓延到整座上海灘。
    雨後清涼,這時候宜居雅室,賞花品茗,聽鳥觀 魚。我之居所,案幾上瓶花不*,茶韻悠悠。想起往 日讀《浮生六記》之閑情記趣篇,作者瀋三白亦是如 此愛花心腸。“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 小紗囊撮條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 之,香韻尤*。” 而我,蓄了半月初荷瓣上的清露,好容易得了一 小青花壇子。為怕煎老了茶水,取曬干的松針點火。
    想好好地珍愛自己,用素日裡舍不得的那把宋時小壺 ,煮上古樹陳年普洱。一盞香茗,幾卷竹風,就這麼 靜下來。忘了陰晴冷暖的世事,忘了漸行漸遠的光陰 。
    世間為花木、蟲鳥鐘情之人,又何曾隻是我。屈 原愛蘭,愛其幽香韻致,幾瓣素心。陶潛愛菊,為其 隱居東籬,耕耘山地,種植庭院。周敦頤愛蓮,愛她 亭亭姿態,飄逸氣質。為其修建煙水亭,每至盛夏漫 步池畔賞之。林逋愛梅,為其獨隱孤山,種下萬樹梅 花,與鶴相伴,終老臨泉。
    到後來,便生出此番說法。先秦之人愛香草,晉 人愛菊,唐人愛牡丹,宋人則愛梅。花草與一個王朝 命運相關,亦和一個時代的風氣相關,*與一個人的 性情相關。花本無貴賤雅俗之分,因了世人的情懷與 心境,給它們賦予了不同的氣度和風骨。有人愛那長 於盛世,艷冠群芳的牡丹,亦有人愛那落於牆角,孤 芳自賞的野花。
    清代張潮《幽夢影》亦曾寫道:“天下有一人知 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 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 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 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 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 古人雲:“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 ,離群則悲。”大凡愛花木之人,皆與珍禽鳥獸為友 。陶潛有詩吟:“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群鳥欣 有托,吾亦愛吾廬。”為群鳥有所歸宿,他特意種樹 成林。陶潛之居處,遠離車馬喧囂,每日花影不離, 鳥聲不斷。閑時,或於院內栽花喂鳥,或去山林尋訪 慧遠大師,與他講經說禪。
    白居易一生風流倜儻,愛詩文美酒,愛歌妓佳人 ,亦愛花木鳥獸。他寫過許多愛鳥詩,有一首至為深 情。“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 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他對鳥如此慈悲,對人 *是長情。
    在他年老多病之時,為怕負累佳人,決意賣馬放 妓。往日*愛飲酒聚宴的他,此刻客散筵空,獨掩重 門。“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 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後善歌的樊素和善舞 的小蠻,還是離他而去,至此白樂天自稱醉吟先生。
    漫遊於山丘、泉林、古剎,與花鳥雙雙終老。
    山水詩人王維,愛詩亦愛畫。他畫山水林泉,詠 花鳥*句。“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月出驚 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的詩,總是多一分空靈, 幾許清新。林黛玉偏愛王維的詩,讓香菱讀一卷《王 摩詰全集》,再讀一二百杜甫和李白,便有了作詩的 底蘊。王維的詩如雨後空山,清新自然,含花木性情 ,蘊蟲鳥靈思,其意境遠勝於那些濟世匡時的詩作。
    賞花聽鳥,為閑情,亦作雅趣。當一個人陷入紅 塵太深,走失迷途,有時隻要一株草木,一隻青鳥, 便足以浸洗靈魂,超然於世。唐詩中,我甚愛兩首與 鳥相關的*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 不厭,唯有敬亭山。”此為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千山鳥飛*,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 雪。”此為柳宗元的《江雪》。
    詩中空靈意境,不可言說,那種萬物沉寂的孤獨 ,給紛繁內心,帶來美麗和清寧。真正能夠過濾心情 ,寄懷養性的,則是大自然的草木。一朵晨曉雨中的 茉莉,一聲窗外竹林的鳥鳴,一爐裊裊煙火,一盞悠 悠香茗,可令你從塵網,脫穎而出,幡然醒徹。周作 人說:“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則是在茶水 草木中,尋得意趣,消解愁煩。
    自唐以來,玩鳥已成風尚。而清乾隆年間,則抵 達盛極。八旗子弟幾時丟了飛揚跋扈的豪情,拋下戰 馬,忘記刀劍,沉湎於富貴溫柔中。提籠架鳥、把玩 古玉、喝茶聽戲,就這樣軟化了雄心,斷送了江山。
    落日下的紫禁城,已是一座空城,寂寞得隻看見時光 的影子。可見世間萬事萬物,不可沉迷太深,隻能清 淡相持。花鳥本為風雅怡情之物,經不起煙火相摧, 否則適得其反。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古人認 為青鳥可傳遞音訊,那些獨守空閨的思婦佳人,不見 青鳥,總覺花落無主,閑情無寄。還有一種鳥,叫杜 鵑。相傳望帝杜宇死後化身杜鵑鳥,日夜啼叫,催春 降福。春末夏初,杜鵑鳥會徹夜不停地啼鳴,哀怨淒 涼之音,惹人情思。因杜鵑口舌皆為紅色,固有了杜 鵑啼血的傳說。世人以青鳥、杜鵑傳情,訴說衷腸, 聊寄相思。
    紅塵一夢,雲飛濤走。如何在浮世風煙中清醒自 居,於車水馬龍中從容自若,於五味雜陳裡純淨似水 ,一切緣於個人心性與修為。有些愛,不宜濃烈,隻 宜清淡。
    “觸目橫斜千萬朵,隻因賞心三兩枝。”世間百 媚千紅,真正賞心悅目的,隻有三兩枝。亂世之中, 也可詩意棲居,懷花木性靈,存鳥獸悲心,於堅定中 守住這份柔軟。任憑風流雲散,亦可平和靜美,自在 安寧。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