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觀照(一個知識分子的禪問)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272-395
    【優惠價】
    170-247
    【介質】 book
    【ISBN】978750636644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作家
    • ISBN:9787506366441
    • 作者:林谷芳//孫小寧
    • 頁數:224
    • 出版日期:2013-06-01
    • 印刷日期:2013-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8千字
    • 林谷芳、孫小寧編著的《觀照(一個知識分子的禪問)》是一本人生哲學類文集。作者就時下內地知識群體與精英人群*焦慮的議題與*焦灼的話題進行叩問與開解。面對問者的困惑與糾結,答者一一以“觀照”撚提之,提醒應該擺脫語言尤其是概念的抽像,回到具體的人與具體的情景,尤其是破除知識帶來的優越感與傲慢心,纔有可能回到生命的安頓。
    • 林谷芳、孫小寧編著的《觀照(一個知識分子的 禪問)》講述了:觀照,是返觀自照,它使萬事不離 平常心,使繁華不礙轉身,使祖師語皆如家常飯。有 觀照,你纔真能會通世出世間,道器得兼;有觀照, 你的知識學問纔真是藥,也纔真能役物而不役於物; 到此,你纔真能荷擔世間事。 專心做事如何與個人心性的修養相協調?討論式 社會如何不把概念推到極致,死於句下?如何看待喬 布斯給當下世界帶來的變化?在什麼樣的語境下談論 廢除死刑纔有意義?倉央嘉措的詩歌該做聖歌解,還 是情詩解? 一位是華人世界深具影響的禪者、音樂家、文化 評論人,一位是具知識分子敏感、深思、視野開闊特 點的記者,林谷芳與孫小寧二人在《十年去來》、《 如實生活如是禪》之後,第三度以對談的形式,在《 觀照(一個知識分子的禪問)》中就時下內地知識群體 與精英人群最焦慮的議題與最焦灼的話題進行叩問與 開解。 面對問者的困惑與糾結,答者一一以“觀照”撚 提之,提醒應該擺脫語言尤其是概念的抽像,回到具 體的人與具體的情景,尤其是破除知識帶來的優越感 與傲慢心,纔有可能回到生命的安頓。
    • 序 觀照/林谷芳
      前言 為安頓,也為解脫/孫小寧
      世出 世間
      做事與修行
      壹 並不是專心做一件事,就叫修行
      貳 當修行與職業規則有衝突
      參 救世良藥與心靈雞湯,談價值,就需要檢驗
      肆 微博:我們是否跟群體太過聯接?
      伍 隻要成功,什麼都可不管,這就是一種魔
      陸 修行是否意味著意義減少?
      柒 做事是一種能量,舍也是一種能量
      捌 都舍了,事情誰來做?
      玖 是高超的藝人,為什麼還不是道人?
      公案:喬布斯,真的要從“偉大”看他嗎?
      壹 素食、禪與追隨我心
      貳 喬布斯,改變了世界什麼?
      參 喬布斯和愛迪生,是否可以比肩而論?
      肆 喬布斯為什麼不是禪者?
      公共議題,自我觀照
      壹 善惡與容受,以《 少林寺 》與《 趙氏孤兒 》翻拍為例
      貳 不平則鳴,為什麼我們*容易和弱者共鳴?
      參 看盡道場亂像而不失道心
      肆 討論式社會,不能把概念推到**
      伍 自由之辯與普世的迷思
      陸 許多事其實與民主無關
      柒 從個人修行,破邪即顯正;就社會事務,顯正即破邪。
      捌 不是非社會改變,人纔能安然
      玖 安樂死,一個禪者的態度
      公案:死刑,還是廢除死刑?
      壹 廢除死刑,佛教的理由存在嗎?
      貳 主張廢除死刑,歷史的原因
      參 廢除死刑:理想主義還是道德優越感?
      肆 為了抽像正義而犧牲個人,這個正義或理想需要打個問號
      伍 情理法,還是法理情?
      陸 當下的知識分子思維,是否過度西方人文化?
      柒 寬恕,有一種愛我們很陌生?
      問禪 問佛
      義理篇
      壹 逃禪就是逃避現實嗎?佛教與現實的真正聯接
      貳 歷史佛與**佛:佛教的時空觀與宇宙觀
      參 共鳴於他的痛苦不安,而沒能如他尋求解脫之路,
      對佛陀的這個“看”,本身也有問題
      肆 唯我、自我、無我:佛教如何看“我”
      伍 善人尚可得救,何況惡人乎?-—救度的觀照
      陸 六祖識不識字——禪宗公案有沒有演繹成分
      柒 禪者無願,為什麼還要“打得凡心死” ?
      捌 示現奇跡,水知道答案?
      玖 佛門出與入,對法與教的看法
      拾 一個佛教徒對另一種宗教的態度
      拾壹 整合——所有的宗教都可以一味嗎?
      公案:倉央嘉措,參真相?參情詩?
      壹 “真相”能否還原一個人?
      貳 為什麼藏族人拍宗教題材電影,會比漢人拍得自然松弛?
      參 若當情詩來看,我們怎麼看修行與情愛的關繫?
      修行篇
      壹 修行,不同宗教的行法
      貳 印度禪與中國禪
      參 動禪與靜禪
      肆 打坐是共法,但要知道其中的不共
      伍 修行,從理入,從行入?
      陸 團體修還是個人修?
      柒 修行的異像與實相
      捌 身心受益,也可能有盲點
      玖 師徒相看,如何在封閉中保持開放性?
      拾 災難可以說是天譴、報應嗎?
      拾壹 在災難中祈福與誦經:願力的作用有多大?
      拾貳 災難中的心理調適:不同法門的觀照
      拾參 災難中的做與不做——悲心的觀照
      勘情感、論道藝——蘇曼殊、李叔同、胡蘭成公案:
      壹 弘一是道人,蘇曼殊是藝術家
      貳 社會性、個人性的佛教之用
      參 以情求道、藉色悟空?
      肆 蘇曼殊人藝合一,李叔同道藝一體
      伍 胡蘭成:有沒有一個民族集體的修行?
      陸 是天道無親,悟道解脫,還是悲心不夠,率性而為?
      柒 禪是一枝花?
    • 孫小寧(以下簡稱孫):在上一本書《如實生活如 是禪》中,我們涉獵到修 行在世間的應對,*多是代身邊朋友問。這次我決定 *自私一點,為我這類 所謂讀書思考的知識分子提問。做媒體采訪,經常聽 作家說,寫作就是我的 修行;藝術家說,我在藝術中修行。在有些知識分子 心中,在自己的事業中 修就可以,不需要單闢時間與精力。禪不是也講,打 成一片嗎? 林谷芳(以下簡稱林):修行這字眼,它的原點,它的 核心,在禪,在其他 宗教,都與了生死有關。它要衝破人類*深的迷茫, 也即是那死生的天塹。
      如果離開了這原點,所謂修行,就與修養、鍛煉無異 ,也就喪失了它的不共, 它之隨時提醒生命觀照的地方。總之,修行一事,是 要從生命根本問題、人 類*終的迷茫來做攻堅的。
      但盡管生命都有共同的根本問題,談修行,也還 得談及特定的人格特質, 對有些人來說,既是生命,就非得在此主力攻堅不可 ,就像二祖慧可,立雪 及膝,斷臂求法,對此問題要得個**解決,否則心 不得安。這就是所謂的 宗教人,佛門就直接稱之為行者。
      了生死這事,在有些法門,它是放棄所有的日常 ,直接攻堅的,如印度 的瑜伽僧、天主教的苦修士,他所做的一切都聚焦於 這個**的修行,離此 則別無餘事。
      但另有一些修行,雖亦攻堅,卻又有“道在日常 功用間”的撚提。因為 從佛法來說,眾生之間彼此本有著無盡的因緣,這無 盡的因緣就像帝釋天的 寶物帝釋網一樣——每個網結都是一顆夜明珠,也都 會自己發光。光光交涉, 互不相礙,既有獨立性,彼此因緣又無窮無盡,如此 構成了帝釋網的光,也 構成了這無盡緣起的世界。從這無盡因緣體會,就沒 有能離開眾生而得解脫 的佛陀,沒有獨立於萬事之外的修行,因此行者不可 能隻一味單獨苦修而不 與眾生結緣。這是世出與世間的聯結,是對修行的一 種觀照、體悟,是大乘 佛法核心的撚提。
      而另外一種世出、世間的聯結體悟則在禪,禪認 為我們所以會顛倒煩惱、 生死輪回,正來自我們因分別心而有的追逐。要** 打破這分別心纔能解脫, 連世間與出世間的分別,生活與修行的分別都必須打 破,如此打成一片,禪 說是“二六時中,不離這個”。也就是在二六時中所 有的事務你都須契於本 心,從無執而入於全然直觀之境,這與我們一般修行 講繫心一緣的“心一淨 性”不同,“心一淨性”,還得有個淨字。
      孫:也就是說,一個人專心做事情,把所有時間精力 都投入進去,也並不等 於是一種修行? 林:對。專心做一件事情,也可能是一件污染之 事,比如專心犯罪,不說那 究竟解脫,就離那修行中的“心一淨性”的純淨也還 遠得很呢! 即便是作家專心地創作一部作品,以此來得成就 ,這本身依然是個世間 法。或說專心寫一部作品,一心一意,但卻被文中事 件的情感感染,自己心 情也隨之起伏,就脫離了那能觀照的心,這也不能叫 修行。所以說,認真工 作並不等於修行。一定是這工作讓你生命*加慈悲* 加寬廣,漸漸契入一種 無分別之境,甚至當下領略*待,纔叫修行。
      P4-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