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八百米故鄉(精)/茅盾文學獎獲獎者散文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88-417
    【優惠價】
    180-261
    【介質】 book
    【ISBN】97875399949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文藝
    • ISBN:9787539994956
    • 作者:蘇童
    • 頁數:279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印刷日期:2019-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20千字
    • 《八百米故鄉》是**作家蘇童*新散文隨筆集。分為三部分,**輯輯錄蘇童的童年生活、南方記憶。第二輯以介於隨筆與短篇小說的文字,描摹了市井俚俗、人生百態。第三輯則收錄作家的創作感想、閱讀所得。他的散文細膩柔韌、精致透亮,文字典雅優美、平易可親,信手撚來,涉趣成文。
    • 《八百米故鄉》是作家蘇童*新的散文集,共分 為三輯,第一輯河流的秘密:描寫了故鄉生活細膩 的回憶,充滿了細微婉約的生活細節。第二輯八百 米的故鄉:是對童年往事和過往生活的感悟和沉澱 。第三輯虛構的熱情是對自己的創作的一繫列的回 顧和展望。 蘇童的散文貴在真切自然,簡潔而又風趣,平 實卻有細致的韻味,猶如一幅白描,恬淡而又蘊藏 濃密的情緒與體會,是作者對生活與眾不同的感受 ,也是作者多年深厚文學修養和文學底蘊的體現。
    • **輯 河流的秘密
      城北的橋
      自行車之歌
      雨和瓦
      河流的秘密
      三棵樹
      飛沙

      露天電影
      金魚熱
      女兒紅
      女裁縫
      女人和聲音
      關於鼕天
      夏天的一條街道

      喫客
      螺螄
      鹵菜
      魚頭
      綢布
      點心
      白鐵鋪子
      理發店
      肉鋪
      賣藥
      茶館店
      第二輯 八百米故鄉
      八百米故鄉
      過去隨談
      童年的一些事
      初入學堂
      六十年代,一張標簽
      錯把異鄉當故鄉
      母校
      水缸回憶
      江邊小札
      九歲的病榻
      祖籍
      蒼老的愛情
      萊比錫日記
      牛車水、榴蓮及其他
      一個城市的靈魂
      第三輯 虛構的熱情
      南方是什麼
      童年生活的利用
      給陌生人寫信
      閱讀
      讀納博科夫
      美聲唱法、信天遊和鐐銬
    • 城北的橋 蘇州城自古有六城門之說,城市北端的齊門據 說不在此範圍之中,但我卻是齊門人氏,準確地說 我應該是蘇州齊門外人氏。
      我從小生長的那條街道在齊門弔橋以北,從弔 橋上下來,沿著一條狹窄的房屋密集的街道朝北走 ,會走過我的家門口。再走下去一裡地,城市突然 消失,你會看見郊區的鄉野景色,菜地、稻田、草 垛、池塘和池塘裡農民放養的鴨群,所以我從小生 長的地方其實是城市的邊緣。
      即使是城市的邊緣,齊門外的這條街道依然是 十足的南方風味,多年來我體驗這條街道也就體驗 到了南方,我回憶這條街道也就回憶了南方。
      齊門的弔橋從前真的是一座可以懸弔的木橋, 它曾經是古人用於戰爭防御的**。請設想一下, 假如圍繞蘇州城的所有弔橋在深夜一起懸弔起來, 護城河就真正地把這個城市與外界隔*開來,也就 把所有生活在城門以外的蘇州人隔*開來了。所幸 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事實上在我很小的時候齊 門弔橋已經改建成一座中等規模的水泥大橋了。
      但是齊門附近的居民多年來仍然習慣把護城河 上的水泥橋叫做弔橋。
      從弔橋上下來,沿著一條碎石鋪成的街道朝北 走,你還會看見另外兩座橋,首先看見的當然是南 馬路橋,再走下去就可以看見北馬路橋了。關於兩 座橋的名稱是我沿用了齊門外人們的普通說法,我 不知道它們是否有*文雅*正規的名稱,但我隻想 一如既往地談論這兩座橋。
      兩座橋都是南方常見的石拱橋,橫臥於同一條 河汊上,多年來它們像一對姐妹遙遙相望。它們確 實像一對姐妹,都是單孔橋,橋孔下可容兩船共渡 ,橋堍兩側都有伸向河水的石階,河邊人家常常在 那些石階上洗衣浣紗,橋堍下的石階也是街上男孩 們戲水玩耍的去處。站在那兒將頭伸向橋孔內壁觀 望,可以發現一塊石碑上刻著建橋的時間,我記得 北馬路橋下的石碑刻的是清代道光年間,南馬路橋 的歷史也許與其相仿吧。它們本來就是一對形神相 隨的姐妹橋。
      人站在南馬路橋上遙望北馬路橋卻是困難的, 因為你的視線恰恰被橫臥兩橋之間的另一座龐然大 物所阻隔。那是一座鋼灰色的直線形鐵路橋,** 的京滬鐵路穿越蘇州城北端,穿越齊門外的這條街 道和傍街而流的河汊,於是出現了這座鐵路橋,於 是我所描述的兩座橋就被割開了。我想那應該是六 十年以前的事了,也許修建鐵路橋的是西方的洋人 ,也許那座直線形的鋼鐵大橋使人們感到陌生或崇 拜,直到現在我們那條街上的人們仍然把那座鐵路 橋稱做洋橋,或者就稱鐵路洋橋。
      鐵路洋橋橫亙在齊門外的這條街道上,齊門外 的人們幾乎每天都從鐵路洋橋下面來來往往,火車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