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果蔬園裡種光陰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99-433
    【優惠價】
    187-271
    【介質】 book
    【ISBN】978751712581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言實
    • ISBN:9787517125815
    • 作者:曹文生
    • 頁數:241
    • 出版日期:2018-01-01
    • 印刷日期:2018-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6千字
    • 在每一種果蔬裡,你都能感知到一種悅動的靈魂,它們以果蔬為載體,把人間煙火的光芒,投射到文字裡。一部蔬菜的歷史,便是一部炊煙史。一部水果的歷史,便是一部饕餮史。
      曹文生著的散文集《果蔬園裡種光陰》以果蔬來展現各種文化典故、民俗、乃至親情,角度**別致。本書不僅用詩意的方式表達了“果蔬”蘊含的歷史與文化,也展現出了一個作家細膩豐富的情感。
    • 散文集《果蔬園裡種光陰》明寫果蔬,實則是寫 與果蔬有關的文化,每一篇文章都旁征博引,視野開 闊,寫的很有風趣。此書以鄉土果蔬為主,兼雜一些 熟悉的外鄉果蔬,以自身帶動敘事,處處都能看見作 者曹文生的影子。以陳述引申文化,散發文人氣息。 本書走的是考證與情趣相結合的路子,處處有風雅之 筆,盡得風流。
    • 1.番茄:鄉村一盞燈
      2.茄子:紫袍加身的帝王
      3.鼕瓜:有佛相的瓜
      4.蓮藕:七孔之說
      5.秦椒:受虐的味覺
      6.葵:青青園中葵
      7.雪裡蕻:鼕雪裡的溫暖
      8.荸荠:丑陋的旅行者
      9.荊芥:去東京,喫一盤荊芥
      10.芫荽:隱士風流
      11.黃瓜:牛衣古柳賣黃瓜
      12.扁豆:滿架秋風扁豆花
      13.土豆:溫和的智者
      14.勺菜:鄉下的常客
      15.槐花:五月的語言
      16.枸杞:有風骨的刺
      17.香椿:溪童相對采椿芽
      18.榆錢:救命的記憶
      19.韭菜:夜雨剪春韭
      20.空心菜:心空、菜淨
      21.黃豆:開花的善人
      22.小麥:大戶人家的子孫
      23.菠菜:一個素食主義者的陳述
      24.葫蘆:溫和的脾氣
      25.黃花菜:北堂有萱草
      26.木耳:樹干上開的花
      27.芹菜:春水生楚葵
      28.竹筍:清淡的人間
      29.山藥:多難的名字
      30.苦瓜:禪修之境
      31.絲瓜:風中的禮物
      32.南瓜:大眾的喫法
      33.白菜:一世清白
      34.蘿卜:鄉村的仁慈
      35.大蒜:苦難的鄉愁
      36.姜:性烈的果實
      37.蒼耳:孤獨的影子
      38.七七芽:落在鄉村的草
      39.毛毛根:撥茅連茹
      40.馬齒苋:一身九命
      41.荠菜:三春荠菜饒有味
      42.米米蒿:一地米米碎
      43.紅藷:過敏的回憶
      44.芝麻:主貴的芝麻
      45.花生:平民的立場
      46.櫻桃:櫻桃樊素口
      47.石榴:風流的裙子
      48.桃:神性的隱喻
      49.杏:杏林中人
      50.梨:偷來梨蕊三分白
    • 59、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 荔枝,身份比較高貴。
      提到它,便想起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 荔枝來”,這三千裡加急,非是因為國事,而是為了 滿足女子的口腹之欲。
      這馬,累死多少不管,其實,我為這些馬叫屈, 他們不是死在戰場,而是死在這驛道上。
      楊玉環,不是這荒唐事的**人。開這事先例的 ,是漢高祖。
      在葛洪的《西京雜記》裡記載:(南越武帝)尉 佗嘗獻鮫魚、荔枝,漢高祖報以蒲桃(葡萄)、錦四 匹。也許,是漢高祖一喫這荔枝太好喫了,便讓閩廣 的人,將荔枝移植到長安。
      舉全國之力,去移植一種樹,雖數量眾多,竟然 無一生者。
      當初看張抗抗的散文,名字叫《牡丹的拒*》, 古人說皇帝是神,一開口萬物就得照辦。這武則天說 了話,各種花都盛開了,唯有牡丹不買她的賬。可是 這漢高祖,也下令了,竟然移植不活一棵樹。可見這 神化的謊言,也該破產了。
      既然移植不活,便變個方式,想喫了,就讓南方 送來,隻是這荔枝保存期不長,必須快馬加鞭。
      到了宋代,這天氣變暖了。荔枝也能在北方生活 了,在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裡有記載:“宣和中, 保和殿下種荔枝成實。”這宋徽宗,除了賞花移樹、 書法繪畫外,似乎對別的沒有興趣,治國*是一塌糊 塗。
      荔枝,好喫嗎? 我認為不好喫,我**次喫,竟然喫不下去,它 的味道,和故鄉變壞的紅藷一個味道。這荔枝,在故 鄉並不受寵。
      似乎,很多人和我的貧民口感不同。蘇軾說“日 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他每天喫這麼多 ,看起來是有癮了,比他還愛喫的,還有一人,他就 是齊白石。
      他愛荔枝,勝於蘇軾,日食千顆。或許,這有誇 張的成分,可見他對荔枝喜愛至深。
      他不但喫,還喜歡畫,他畫的《荔枝圖》很是生 動:墨葉,紅的果,掛滿枝頭。也許,這顏色,觀之 可親。
      隻是,對於荔枝的描述,過於模糊了。白居易說 “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 如醴酪”,這文字,從裡到外,足夠詳細了。外在的 顏值,內在的風味。
      荔枝,小名太多,譬如:“紅羅”“小浮子”。
      在福建,有“十八娘”的叫法。或許,在當時, 有一個女子,羅裙輕盈,提一竹籃,人俏荔枝美,人 都愛喫她賣的荔枝,便以“十八娘”之。這是我的猜 測。或許,這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裡。
      還有一種,叫妃子笑的,我不知,這種荔枝到底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