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歷史在這裡沉思(大作家書房中的大時代)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44-497
    【優惠價】
    215-311
    【介質】 book
    【ISBN】97875455289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天地
    • ISBN:9787545528909
    • 作者:葉永烈
    • 頁數:398
    • 出版日期:2017-08-01
    • 印刷日期:2017-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12千字
    • “沉思齋”見征了作家的成長、名流的來往,也見證了歷史潮流的激蕩。
      “沉思齋”的變遷是時代的變遷,是一部紀實大片,講述了讀書樂聞、藏書經歷和名作背後的傳奇故事。
      “沉思齋”的完善是一座歷史檔案館的完善,其中充滿了生活的真意和時代的印記。
      葉永烈圍繞書房“沉思齋”所進行的記錄與思考,讓我們真真切切了解到一位偉大的作家是如何煉成的。誠如書中提到的,“不僅是采訪的高手,也是一位被采訪的高手”,采訪高手使葉永烈成為記錄別人的高手,被采訪高手使他成為記錄自己的高手。《歷史在這裡沉思(大作家書房中的大時代)》360度立體地展示了葉永烈的讀書生活、創作變遷和思潮激蕩,他在記錄別人的同時也己錄了自己,記錄時光的同時也留住了時光……
    • 人在書房
      風鈴聲聲
      “兩個葉永烈”
      書房旅行記
      我原本沒有書房
      鬥室中的書桌
      在沒有稿費的年月
      突然分給我新房子
      小小的“陽臺書齋”
      在“沉思齋”中沉思
      熒屏上的“沉思齋”
      “探囊取物”的奧秘
      “孔夫子搬家”——全是書
      遊泳池成了“遊書池”
      我被當成“鞋店老板”
      書房的革命
      我的特殊展品
      新“文房四寶”
      到電腦誕生地“朝聖”
      小心翼翼捧回286電腦
      “恨不相逢少年時!”
      電腦“時裝”不斷*新
      在美國領略網絡的魅力
      “伊妹兒”帶來的喜悅
      “盡信網不如無網”
      電子郵箱遭遇詐騙
      “多纔多藝”的電腦
      網上的會客廳——博客
      博客是一個人的雜志
      數碼相機成了我的*愛
      書背後的故事
      寫詩“發燒友”
      **本書的故事
      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梁
      我的命運與《十萬個為什麼》緊相連
      《小靈通漫遊未來》的曲折歷程
      我寫《傅雷畫
      長卷後面的小故事
      為美國《世界日報》寫專欄
      在“9·11”發生時趕往紐約
      出沒風波裡
      《科學家故事100個》的故事
      一百個問號之後
      不倦的“驢友”
      找到失散20年的“孩子”
      寫作《雙人傘》
      細水長流
      讀萬卷書
      書的品格
      *初的閱讀
      書是知識大廈的承重牆
      巴頓將軍幫了我兒子的忙
      “不動筆墨不看書”
      書海常客
      書自郵購來
      我的讀書方法
      學問要專讀書要雜
      “有恆為成功之本”
      淘書之樂樂淘淘
      在美國“泡”圖書館
      在臺北圖書館裡“溫故”
      相見恨晚電子書
      “私家檔案館”
      我的書房引起檔案界的關注
      “收藏自己”始於細心
      我的主日記副日記
      “*版”的手稿庫
      西子湖畔尋回珍貴手稿
      珍貴的名人書信庫
      長期積累的檔案庫
      走進國民黨黨史館
      在“國史館”查閱“特工**”戴笠檔案
      追蹤“兩岸密使”曹聚仁檔案
      僻遠的“國史館”新店分館
      走訪榮民總醫院
      盤點我的錄音帶
      倉庫多角度研究毛澤東
      歷史的拐點
      探索“左”的誤區
      訪知識精英
      數以萬計的照
      用廢膠片編成的新書
      面對黑書潮
      奇特的收藏品——盜版書
      我注意到“路人”的文章
      我在武漢“抓”盜版
      書市驚現《楊鈺瑩紅樓醉高官》
      冒牌的“《葉永烈文集》”
      冒名出版日益猖獗
      通過媒體反擊黑書潮
      冒用葉永烈名義出版的偽書
      尾聲:聚光燈下的書房
      媒體頻頻光臨
      令人感動的讀者
      擔任“送書大使”
      15次成為全國書市的嘉賓
      年年亮相於上海書展
      臺北兩岸書展見聞
      2016年在北京推出《歷史的*筆》後記
    • 鬥室中的書桌 他創作條件很差,一家四口人(大孩12歲,小孩8 歲)擠在12平方米的矮平房裡,一扇小窗,暗淡無光 ,竹片編牆,夏熱鼕涼,門口對著一家茶館,喧鬧嘈 雜。每年酷暑季節,他就是在這樣的鬥室裡,不顧蚊 蟲叮咬,堅持揮汗寫作。
      這一切難不倒具有堅韌性格的葉永烈。對一個有 志的青年來說,生活道路上的艱難曲折隻能激發他振 奮精神、不懈工作的頑強意志。
      這是1979年2月15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登的記 者謝軍所寫的報道。《光明日報》還為這篇報道配發 了評論《奮發圖強搞四化》。
      歲月飛逝。當年《光明日報》所稱的“有志的青 年”,如今已是白發悄然爬上了雙鬢。不過,那張泛 黃的報紙,卻真實記錄了我在1979年之前所住的鬥室 。那時候我根本談不上書房,連*起碼的居住條件都 談不上。
      1963年,我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分配到上海一 家科學研究所工作。那時候,我住在上海楊浦區控江 路上的研究所集體宿舍。我在那裡住了一個多月,就 “跳槽”了,主動要求調動工作——到電影廠做編導 工作。那時候“跳槽”是很難的,我卻居然得到上海 市電影局的支持而成功地調動工作,從科研單位調到 文藝單位。我縱穿上海市區,從東北角的楊樹浦遷至 西南角的徐家彙。
      初來電影廠,我依然住在廠裡的集體宿舍。那時 候,我在單位裡不過是“見習編輯”,分配住房之類 沾不上邊。
      後來,我和妻租了離廠不遠的一間閣樓,每月租 金10元人民幣,相當於我當時月薪的五分之一。底樓 是房東住,泥巴地,又髒又潮。那閣樓又小又矮,要 爬搖搖晃晃的竹扶梯上去。
      有一次我們在等公共汽車的時候,見到電線杆上 有一張租房廣告——那時候的上海,不像現在有那麼 多房屋中介公司。我正在看,一位中年婦女問我:“ 你們要‘借’房子?”那中年婦女很和善。我點了點 頭。
      她就跟我聊了起來。我這纔知道她是那裡的居委 會主任。她說,她那裡有個老工人,丈夫去世之後, 老工人搬到女兒家去住,自己的房子空著。她熱心地 帶我和妻去看房子,純粹是為那位老工人牽線搭橋罷 了,不收一分錢的“介紹費”。
      那是一間私房,房子總共12平方米,水泥地,四 周是竹籬上抹了石灰而已。有一個閣樓,有一道木扶 梯可以上去。如果把閣樓算上去,那就有20多平方米 。
      據說,這些簡陋的平房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那 是上海解放之初,填平徐家彙的臭水河——肇嘉浜, 河邊棚戶的居民遷到這裡。這裡新蓋了一批簡易平房 ,原先是說作為“過渡房”,幾年後另遷他處新居。
      可是後來由於經費短缺,這些“過渡房”竟成了“永 久房”了! 屋主說,房子可租可賣。租的話,每月10元人民 幣;賣的話,530元人民幣。
      我和妻回去後仔細商量,決定還是買下來比較合 算。因為四年多的租金,就相當於買下來的價錢。從 長遠考慮,還是買下來為好。就這樣,我們就買下了 那一間房子。
      不管怎麼樣,我們總算有了立足之地——在大上 海有了自己的家。在一個細雨霏霏的日子,我和妻雇 了兩輛三輪車,就把我們的全部家當搬過去了! 我們的家具不過一張床、一張桌、一把椅子、兩 個竹書架而已。
      就在那間極為簡陋的小平房裡,我和妻度過了15 個春秋——從24歲到39歲,這正是人生*美好的時光 ! 雖說由於房子小,隻能買窄窄的書桌,但是我終 於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書桌。在此之前,我隻能伏在 圖書館的公用閱覽桌上寫作。
      我還擁有兩個屬於自己的竹書架。此前,我的書 隻能放在紙箱裡,需要用書的時候,必須從紙箱裡搬 出一本本書,纔能找到要用的那本書。如今,把書放 在書架上,一目了然,伸手就可以取閱,方便多了。
      當然,還有一批書依然隻能躺在紙箱裡,畢竟兩個書 架放不下我的藏書。
      我還沒有書房。在住房那麼狹小的年代,書房是 一種奢望。
      帶閣樓的小屋,用**的房地產語言來說,算是 “復式房”昵。我和妻住在閣樓上,那裡算是“主臥 室”。底層,我的書桌和書架跟孩子的床、煤球爐放 在一起,也就是把“書房”“次臥”和“廚房”三合 一。當然,客人來了,也坐在這裡,所以還兼具“客 廳”的功能。夜晚,我把放在門口的自行車推進來, 則又多了“車庫”的功能,成了“五合一”。
      小屋朝南。明媚的陽光從窗口斜照在書桌上,給 我無限的溫馨。我的心中,蕩漾著劉禹錫那“陋室銘 ”的感覺。P18-2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