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葉辛的貴州(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15-456
    【優惠價】
    197-285
    【介質】 book
    【ISBN】97875473053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05393
    • 作者:葉辛
    • 頁數:190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精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1千字
    • 《葉辛的貴州》是**作家葉辛歷年來寫作的和貴州山鄉有關的散文精選集。有對當年知青生活的記述;有對貴州山川風光的詠嘆;有對純樸風情的贊美;有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懷想;有對別離貴州後建設的驚人變化的抒懷。作品文筆質樸真摯,動人心弦。該書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 《葉辛的貴州》是著名作家葉辛歷年來寫作的和貴州山鄉有關的散文精 選集。作家從青年到中年的美好歲月都在貴州度過,可以說貴州是他的第二 故鄉,更是他文學創作的精神故鄉,對故鄉眷戀的繾綣情愫時時流淌於他的 筆端。《葉辛的貴州》中有對當年知青生活的記述;有對貴州山川風光的詠 嘆;有對純樸風情的贊美;有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懷想;有對別 離貴州後建設的驚人變化的抒懷。作品文筆質樸真摯,動人心弦。該書具有 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 插隊生涯
      插隊落戶的**天
      初到山寨
      在砂鍋寨的日子
      *難忘的旅程
      探親
      湘黔鐵路大會戰
      山鄉小學校
      銘記心頭的往事
      愛情的腳步
      我的處女作
      告別砂鍋寨
      村寨憶往
      雞蛋
      騸雞匠
      豆腐
      洋芋
      草庵
      牛肉
      雞公車
      土地廟
      壇壇

      磚瓦房
      秧被
      砂鍋宴
      黔山貴水
      人間*短的河
      世上*長的彩帶
      **次到遵義
      貓跳河的激流
      罕見的屯堡景觀
      民俗二例
      布依石頭寨
      背帶戀三則
      彝族迎親記趣
      戀愛豆腐果
      拐親私奔
      黃金峽谷之行
      黃果樹瀑布群落
      情繫山鄉
      閑話久長
      別亦難
      也算寫自己
      遙念山鄉
      我所認識的蹇老
      由一首*句想起的
      兩種生命環
      辣椒與我及其他
      再看黔南玉水不夜天
      可貴的春暉行動
      六盤水二題
      茅臺酒與和諧
      重訪砂鍋寨
    • 在砂鍋寨的日子 插隊落戶,同樣要過日子。
      過日子,就少不了喫、喝、拉、撒、睡。
      而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也成了我插隊落戶 生涯中天天要考慮的問題。
      飯是天天要喫的,喫飯少不了米。在上海時,我們當學 生的,什麼時候管過米從哪裡來?要煮飯了,到米缸裡去 舀。米缸裡沒米了,拿著糧票去家附近的米店買。
      插隊**年,每個知青每月定糧40斤,並配發10元 錢。知青點上沒米了,我們就去久長公社糧店買米,買了 米,請生產隊上的馬車順便帶回來,這是極為方便的。
      插隊第二年,定糧和錢都沒有了。我們的米,用秋後分 的谷子到米機房打。而谷子送進米機裡打之前,必須曬干 曬透。曬得不干不透,打出來的米都是碎的,煮出飯來不 好喫。而秋後分給我們的谷子,隻夠我和妹妹喫半年。另 外半年怎麼辦呢?隻得靠上海寄全國糧票來,到公社糧店 買米喫。1973年,妹妹已經調回上海,我一共隻分到140 斤谷子,打的米隻夠喫三個月,寫信給上海的親友催要糧 票,成了我經常做的事。親友也沒這麼多富裕的糧票啊, 為了不讓我挨餓,他們隻能悄悄去票證市場購買,於是我也知道了,上海糧 票那年頭是8分至1角錢一斤;而全國糧票,則要貴一點,在貴州插隊的上 海知青,幾乎也全曉得,貴州糧票是3角一斤;而全國糧票是3角5分。
      有了米,還得要有水,纔能煮成飯。水從哪裡來,從水井裡挑來。砂鍋 寨56戶人家,300多個男女老幼,共有兩口水井。一口水井離我們知青點 茅草屋近,就在寨門口的堰塘邊,大約走一百幾十步路。
      這是砂鍋寨老鄉用溜滑平整的青石,砌成的一口四方井。井水則從離 開寨子約摸三裡地的三岔口崖洞裡引出來。崖洞裡一年四季不間斷地淌著 一條陰河,砂鍋寨人的祖先就將陰河水從專為其修砌的水渠裡引來,順著水 渠,一直淌進四方井。這條順著山坡的走勢緩緩而淌的水渠,就修在田埂邊 上。兩邊的田埂上綠茵茵的一片,各種水草長得特別茂盛。初來乍到的知 青們不知情,有時候沿著田埂,就會走上去。這時候便會遭到砂鍋寨老少的 呵斥,不論吼你的是老人還是娃崽,呵斥你趕緊退出來之後,會告訴你,這 是 專通四方井的水渠,不要去踩,弄髒了井水。哪個不想喝干淨水啊,遭到呵 斥,知青們從今往後便明白了,那條水渠是踩不得的。
      四方井修砌得十分科學合理,陰河裡淌來的清水滿上來了,就會通過井 壁上的一條小渠,流到挨著井邊挖的一口大堰塘裡,大堰塘裡的水滿了,就 會沿著堰塘坎下的一條水渠,流到寨子外頭的一條河溝裡去。
      我這麼一說,讀者想必明白了,這口四方井,是300多砂鍋寨人的水源 ,也 可以說是生命線。家家戶戶喫喝的水,從四方井裡挑。平時需要淘米、洗蔬 菜了,就在堰塘的上水口清洗。而洗衣裳、洗鞋襪,則在堰塘的下水口那邊 。
      這是不成文的規矩,比現今寫在牆上的鄉規民約還管事,沒一個人會違反。
      突然有**,四方井裡的水見底了,擔著水桶到井邊去,看著二丈深的 井底巴著一層水,根本挑不著。而往常永不停息汨汨淌來的陰河水,隻淌著 像眼淚那麼細的一小點,長長的水渠兩邊,泥巴都干裂得開了縫。
      咋個辦呢? 聽從號召上山下鄉的時候,我們做好了喫苦耐勞干繁重體力活的準備, 可我們沒想到,天天要喫的水會斷流。沒米喫我們可以求上海親友寄糧票, 沒水喝也求人寄來?知青集體戶裡籠罩著一層煩悶的氣息。
      寨鄰鄉親們也在連夜想辦法。群眾大會開到半夜,終於有一個八九十 歲的老人想起來了,砂鍋寨後街的石頭院壩旁,在他小時候有過一口水井, 後來不知為什麼,井口用石板封起來了,不曉得那口井裡還有沒有水? 人命關天啊,管它有沒有水,也得把井口先找到。散會了,全寨子的漢 子們都湧到了石頭院壩,有拿撬棒的,有帶杠子的,燃起火把沒費多大勁兒 , 就在比較潮一點的石頭旁找著了井口位置,於是挑燈夜戰,熬*守夜也要把 救命水找到。
      天亮的時候,好消息傳來了,井口找到了,封住井口的大石板也被漢子 們移開了,果真是一口井,果真有井水,隻是那井水深,足有三丈深的井底 , 纔見著一汪井水。
      隻要有水就成,深怕個啥,砂鍋寨上自有能工巧匠,到了傍晚,井口搭 起 了架子,轆轤用長繩拴著水桶,弔起了**桶清涼碧澄的水。
      寨鄰鄉親們興奮得大呼小叫,奔走相告。我們趕緊拿上臉盆,去打水來 煮飯喫。
      愁過米,愁過水,其他的事情就不在話下了。屋頭潮濕嘛,也燒堆火烤 烤;上廁所臭嘛,男知青點一根煙解臭,女知青就緊閉嘴,屏住氣;煤用光 了, 花15塊錢拖一噸來,可以用上大半年呢!還有一件事,也是要求人的,那就 是**三頓飯,都得要有下飯的菜。
      農民有自留地,喫菜從自留地上采。知青也有自留地,不是菜沒長出 來,就是栽了黃豆、苞谷、南瓜、洋芋,不能保證天天喫上菜。趕場天買菜 ,順 便買塊豆腐,賣隻雞,買點雞蛋,對知青來說是常事。可買來的菜隻能管兩 三天,管不了一周。菜買回來了,還得要有油啊,上海時有油寄來,可那遠 水 解不了近渴。生產隊裡也栽油菜籽,插隊好些年,我和妹妹兩人隻分到過一 次,大約六七斤菜籽,榨到過兩瓶油。
      男女知青們聚在一起,經常講的一個話題是:一塊乳腐能不能下一碗 飯,咸菜和辣椒,哪一種*下飯,豬油泡飯是加一點蔥花好喫,還是不加好 ? 四十二年過去了,前幾天在廣州佛山的南海,遇到幾個離砂鍋寨不遠的 716礦的工人,他們還給我提及:葉辛,你那時候趕十幾裡路到新寨來打醬 油,請人幫忙買肥肉,你還記不記得?我說咋不記得呢,那是過日子呀。
      P10-12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