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臺靜農往來書信(臺靜農全集)(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25-328
    【優惠價】
    141-205
    【介質】 book
    【ISBN】97875350641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海燕
    • ISBN:9787535064172
    • 作者:編者:黃喬生
    • 頁數:171
    • 出版日期:2015-10-01
    • 印刷日期:2015-10-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20千字
    • 黃喬生的《臺靜農往來書信(臺靜農全集)(精)》收入臺靜農致他人信件和他人致臺靜農信件,是研究臺先生及其交往的重要歷史文獻和一手資料。本書包括自編集和集外文:其中自編集收入作者生前印行或編定的集子,有《建塔者》、《地之子》、《龍坡雜文》、《白沙草龍坡草》、《靜農論文集》(上、下)、《中國文學史》(上、下)、《關於魯迅及其著作》、《淮南民歌集》;集外文收入作者自編集之外的全部文字,包括《臺靜農遺稿輯存》《臺靜農往來書信》《臺靜農年譜簡編》。
    • 黃喬生的《臺靜農往來書信(臺靜農全集)(精)》 精心選編了體現臺靜農小說、散文和詩歌創作實力, 反映臺靜農學術研究全貌,展示臺靜農文獻整理和編 輯水準等幾方面突出成果的作品,同時收入臺靜農往 來書信,編輯了臺靜農年譜,力求達到精華不漏的目 標,讀者呈現出一個完整、全面的臺靜農。所選編的 文字,皆依據臺靜農著作手稿、最初發表的報刊、初 版本、通行本彙校而成,涵蓋臺靜農的文學創作、學 術研究、文獻整理等諸方面。
    • 臺靜農致他人信
      致魯迅(1925年10月13日)
      致程仰之(1928年7月14日)
      致孔另境(1933年5月1日)
      致開明書店(1933年8月23日)
      致孔另境(1935年8月12日)
      致魯迅(1936年6月1日)
      致陳垣(1936年9月27日)
      致許廣平(1936年10月20日)
      致胡適(1936年12月21日)
      致許壽裳(1940年4月10日)
      致林辰(1943年6月23日)
      致林辰(1943年8月6日)
      致林辰(1944年某月18日)
      致董作賓(9月7日)
      致陳垣(1945年10月20日)
      致陳垣(1946年1月5日)
      致林辰(1946年1月18日)
      致林辰(1946年5月22日)
      致柴德賡(1946年7月12日)
      致林辰(1946年7月23日)
      致柴德賡(1946年某月16日)
      致柴德賡(1947年7月11日)
      致柴德賡(1947年8月17日)
      致柴德賡(1948年某月13日)
      致柴德賡(1948年6月29日)
      致莊慕陵(1955年)
      致莊慕陵(1958年)
      致莊慕陵(1959年)
      致莊慕陵(1960年10月2日)
      致羅家倫(1961年12月31日)
      致李霽野(1973年9月7日)
      致張大干(1978年)
      致臺灣歷史博物館(1981年11月17日)
      致臺大中文繫主任(1983年4月19日)
      致楊蓮生(1983年)
      致胡貽蘭(1983年)
      致臺傳馨(1985年2月4日)
      致臺傳馨(1985年4月4日)
      致李霽野(1985年1月17日)
      致臺傳馨(1986年10月)
      致臺傳秀(1986年)
      致李霽野(1986年10月)
      致臺益堅(1987年或1988年11月20日)
      致李霽野(1988年4月初)
      致臺傳馨(1988年10月12日)
      致濮之珍(1988年10月中)
      致趙德群、王永成(1988年10月20日)
      致臺益堅(1988年10月27日)
      致臺傳馨(1988年12月20日)
      致樊乃群(1988年)
      致舒蕪(1988年)
      致李霽野(1989年年底)
      致李霽野(1990年4月)

      他人致臺靜農信
      魯迅致臺靜農(1925年8月23日)
      魯迅致臺靜農(1927年4月9日)
      魯迅致臺靜農(1927年6月30日)
      魯迅致臺靜農、李霽野(1927年9月22日)
      魯迅致臺靜農(1927年9月25日)
      魯迅致臺靜農、李霽野(1927年10月4日)
      魯迅致臺靜農、李霽野(1927年10月14日)
      魯迅致臺靜農(1928年2月24日)
      陳垣致臺靜農(1929年12月3日)
      陳垣致臺靜農(1930年8月17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2年4月23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2年6月5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2年6月18日)
      魯迅致李霽野、臺靜農、韋叢蕪
      (1932年8月5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2年8月15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2年9月28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2年11月30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2年12月13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3年2月12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3年3月1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3年3月11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3年3月25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3年6月28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3年12月27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1月12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2月15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3月27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3月31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4月12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5月10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6月9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6月18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4年6月28日)
      陳垣致臺靜農(1935年2月3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5月14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6月24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7月22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8月11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9月20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11月15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12月3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5年12月21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6年5月7日)
      陳垣致臺靜農(1936年9月21日)
      魯迅致臺靜農(1936年10月15日)
      鄧仲純致臺靜農(1942年5月19、20日)
      陳垣致臺靜農(1942年6月25日)
      陳垣致臺靜農(1945年11月10日)
      啟功致臺靜農(1947年9月28日)
      胡小石致臺靜農(1948年3月6日)
      徐森玉致臺靜農(1948年12月13日)
      溥儒致臺靜農(1949年)
      溥儒致臺靜農(年月不詳)
      胡適致臺靜農(1959年12月12日)
      胡適致臺靜農(1959年12月15日)
      羅家倫致臺靜農(1961年11月20日)
      臺灣編譯館詢問編撰大學用書《中國文學史》函
      (1965年6月25日)
      張大干致臺靜農(1980年3月5日)
      王壯為致臺靜農(正月初五)
      趙德群、王永成致臺靜農(1988年9月26日)

      附錄
      臺佛岑致臺靜農
      臺佛岑致龍宇純
      王昭銓關於臺佛岑事致臺傳馨
      陳垣致北平市公安局、國民黨北平市黨務整理委員會
      陳垣與蔣孝先往來函
    • 致柴德賡(1946年7月12日) 青峰兄: 廣元來書奉到後,念念不置,今得浦口書,欣悉 合家平安,為之大慰。途中覆車折臂,盈耳接目,競 得無恙,誠天幸勞人也。附師之船擬令舍妹及純懿侍 家母先行,弟夫婦則隨軍部之船東下,此時長江水漲 ,船隻無著,成行當在八月矣。家父及川澤暫不擬出 川,正如來信所雲,能留寧可多留之意。至於弟已成 騎虎之勢,不得不去,勞君展雖猶挽之再作馮婦,實 無意趣。顧建功久無信來,聞臺大校長在辭職中,用 是阻滯。弟目前除臺大卅萬,餘為光午見惠之廿萬外 ,無其他辦法,必待臺大再寄款來,始能成行。兄之 還鄉補助費,據蕭與宛書城信雲:“區區此次跳下火 坑者,亦不過為諸事便於傳話代催耳。無如伍之為人 ,輕諾寡行,萬無一語能兌現。彼言教部已批準,但 何時能拿到手,不僅弟不敢信,且任何人亦無法相信 也。”蕭又雲,可請鄧石士再來函催,弟**訪鄧未 晤,擬明日先將信送去,再訪與之談。**之事,令 人麻木,已無感慨可發。由京去滬,票價若干,滬上 生活又如何?統希示知。純懿擬來杭,入杭高,有友 可托否?請先為接洽插班為幸;堅兒已決定入清華中 學,暫不出川。碧子若在杭就事,請隨時將消息見告 ,以免相失為要。草草不一。
      即詢儷福 七月十二日弟靜農再拜 張維華又在排擠志甫,可謂自討沒趣。志公迄無 來信與弟,去信已不復。
      元白兄想時晤對,比來興致常作畫否?弟自卅四 年得元公一鬥方外,即未蒙有所惠贈,擬懇專為代求 一小幅如何?*好八寸寬一尺半長,以便裱裝玻璃框 也。下月建功兄返臺,能交帶下,不勝感荷。
      弟靜農叩 致林辰(1946年7月23日) 詩農兄惠鋻: 十五日手書奉悉。春末曾寄顏院長一函,迄未得 復,後在白沙晤其弟,雲去成都矣。頃發一快函去再 為介紹,如何尚不敢知,俟有結果再行奉告。**教 育派繫之爭,在在皆是。女院此次風潮,弟隻有看不 下去而引退,回想昔年女師大之事,對之惟有慚愧。
      然主教政者之橫暴,實亦勝於昔之大蟲耳。勞君展夫 婦原為舊友,此次雖希望弟能回去,弟固不願再作馮 婦,而彼事實上亦有困難,即如國文一繫,伍某(整 委會)競聘定十五人之多,已超過去一倍,有教英文 之中大助教作中文之副教授者,有大罵白話者。其他 情形可想而知,用是每月之經常費競超出五百餘萬。
      弟已就臺灣大學教授之聘,該校圖書設備充實,亦較 少人事之紛擾,或可作點研究工作。顧目前交通旅費 ,均屬茫然,隻有靜候友人為之設法耳。伏老在渝通 訊地址,便中示及。聞懷沙上學期在紅豆樹附中教員 ,弟不認識,傳說其自稱為魯迅先生之友雲。草草即 詢日佳 廿三 弟靜農再拜 致柴德賡(1946年某月16日) 青峰吾兄惠鋻: 手書奉悉。兄等行期有日否?弟為出峽事亦大躊 躇,建功來信雲,到校始能起薪,而風波為此,如何 走得了?而費用浩大,籌劃亦難,空山托足,究不算 了。奈何!兄為重禹書卷,氣韻至佳,惟嫌轉折交代 處稍快耳。女院之還家補助費為何?此間僅有一小職 員周蓉生,亦不見來。臺大款,弟已通知卓如,兄徑 可挪用,不必客氣。卓老自去九龍坡,即未見隻字來 ,然與志老之不見惠隻字又不同也。草草即請珍攝 十六日弟臺靜農頓首 致柴德賡(1947年7月11日) (原稿缺)獲讀擬杜一首,蒼涼可喜,字則明快老 成,弟當什襲藏之,傳之兒輩,此青峰之官軍帖也。
      陳慈小姐迄未見過訪,靜山且數以訊及其在臺北住處 ,盼示,弟當訪之。至教書等事,弟與靜山定盡力為 之**。尊友擬覓且介亭,弟必抄一卷奉上,但弟所 苦此間無法得筆。弟平日喜硬毫,而島上所有者皆福 建、江西之羊毫,柔劣不可言,兄能贈我一兩管,交 建功帶去否?元白兄許為作一小幅雲山,交建功否? 草草即復儷安 七月十一日弟靜農頓首 …… P28-3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