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餘光中隨筆精選/中外名家隨筆精華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30-334
    【優惠價】
    144-209
    【介質】 book
    【ISBN】97875354874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長江文藝
    • ISBN:9787535487445
    • 作者:餘光中
    • 頁數:276
    • 出版日期:2016-06-01
    • 印刷日期:2016-06-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餘光中先生的主要創作是詩歌,但是他的隨筆,散文、評論和翻譯的創作也**多,而且,藝術成就很高。而《餘光中隨筆精選》就是精選餘光中先生膾炙人口的隨筆名作,彙編成集。特別是書中的諸多行記隨筆,不僅是餘光中先生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當代中國文壇隨筆創作的代表了.希望讀者們能在這位大家的文字當中閑遊,在詩意的隨筆當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字小屋。
    • 餘光中,深思多智的作家、美感充沛的教授、出 入古今中外的通人。他的隨筆將藝術哲學、人文關懷 、藝術審美和高妙的中文表述融為一爐,已然成為華 人文化圈跨越世紀引人注目的風景。《餘光中隨筆精 選》是“中外名家隨筆精華”繫列之一,收入了作者 的隨筆精選,包括《猛虎與薔薇》《阿拉伯的勞倫斯 》《死亡,你不要驕傲》、《如何謀殺名作家》《茱 萸之謎》等名篇。
    • 輯一 學人心得
      自豪與自幸
      諾貝爾文學獎
      哀中文之式微
      錯從口出
      專業讀者
      筆耕與舌耕
      好書出頭,壞書出局
      粉絲與知音
      翻案文章,逆向思維
      獨木橋與雙行道
      雲門大開
      邊界探險
      論抄襲
      幼稚的“現代病”
      橫槊釃酒
      輯二 典故新解
      猛虎和薔薇
      論題目的現代化
      龍年迎龍
      茱萸之謎
      鴉片戰爭與疝氣
      畢卡索畫中的牛馬
      樵夫的爛柯
      民歌的常與變
      論天亡
      兩個寡婦的故事
      車上哺乳不雅?
      輯三 贊頌片跋
      阿拉伯的勞倫斯
      人本大師畢卡索
      莫奈
      死亡,你不要驕傲
      夜讀叔本華
      焚祭梁實秋先生
      趙麗蓮老師墓志銘
      顯極忽隱,令人惆悵
      《中國現代民歌集》出版前言
      為抗戰招魂
      鳳凰鳴矣,於彼**
      有福同享
      《百年佛緣》贊
      帝國雖大,語文*久
      《五行無阻》後記
      傳家之寶
      輯四 清玩雅好
      開卷如開芝麻門
      三間書房
      世界臉譜
      圖窮匕見
      花 鳥
      秦瓊賣馬
      憑一張地圖
      鈔票與文化
      尺素寸心
      墨香濡染,筆勢淋漓
      長未必大,短未必淺
      輯五 從容自得
      假如我有九條命
      雞犬牛羊
      輪轉天下
      繡口一開
      娓娓與喋喋
      橫行的洋文
      開你的大頭會
      誰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一笑人間萬事
      心猿意馬:意識亂流
      輯六 戲謔自遣
      幽默的境界
      悲喜之間徒苦笑(節選)
      如何謀殺名作家
      另有離愁
      饒了我的耳朵吧,音樂
      麥克雄風
      雞同鴨講
      旬短味長說幽默
      戲孔三題

    • 自豪與自幸 ——我的國文啟蒙 每個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話,但是至少該像童年 。若是在都市的紅塵裡長大,不得親近草木蟲魚,且 又飽受考試的威脅,就不得縱情於雜學閑書,*不得 看雲、聽雨,發一整個下午的獃。我的中學時代在四 川的鄉下度過,正是抗戰,盡管貧於物質,卻富於自 然,裕於時光,稚小的我乃得以親近山水,且涵泳中 國的文學。所以每次憶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我相信一個人的中文根柢,必須深固於中學時代 。若是等到大學纔來補救,就太晚了。所以大一國文 之類的課程不過虛設。我的幸運在於中學時代是在純 樸的鄉間度過。而家庭背景和學校教育也宜於學習中 文。
      一九四。年秋天,我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成為 初一的學生。那家中學在四川江北縣悅來場,靠近嘉 陵江邊,因為抗戰,纔從南京遷去了當時所謂的“大 後方”。不能算是什麼名校,但是教學認真。我的中 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幾年打結實的。尤其是英文 老師孫良驥先生,嚴謹而又關切,對我的教益*多。
      當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後我是否進外文繫,大有問 題。
      至於國文老師,則前後換了好幾位。川大畢業的 陳夢家先生,兼授國文和歷史,雖然深度近視,戴著 厚如醬油瓶底的眼鏡。卻非目光如豆,學問和口纔都 頗出眾。另有一個國文老師,已忘其名,隻記得儀容 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陳老師那麼不修邊幅。甚至有 點邋遢。*記得他是北師大出身,師承自多名士耆宿 ,就有些看不起陳先生,甚至溢於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撥貢來教我們國文。他是 戴伯瓊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慣稱的“老夫子 ”。依清制科舉,每十二年由各省學政考選品學兼優 的生員,保送入京,也就是貢入國子監,謂之撥貢。
      再經朝考及格,可充京官、知縣或教職。如此考選撥 貢,每縣隻取一人,真是高材生了。戴老夫子應該就 是巴縣(即江北縣)的撥貢,舊學之好可以想見。鼕天 他來上課,步履緩慢,意態從容,常著長衫,戴黑帽 ,坐著講書。至今我還記得他教周敦頤的《愛蓮說》 ,如何搖頭晃腦,用川腔吟誦,有金石之聲。這種老 派的吟誦,隨情轉腔,一詠三嘆,無論是當眾朗誦或 者獨自低吟,對於體味古文或詩詞的意境,*具感性 的功效。現在的學生,甚至主修中文繫的,也往往隻 會默讀而不會吟誦,與古典文學不免隔了一層。
      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們交作文時,就試 寫文言。憑我們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 眼呢?幸而他頗客氣,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給六十 分。後來我們死了心,改寫白話,結果反而獲得七八 十分,真是出人意外。
      有一次和同班的吳顯恕讀了孔稚圭的《北山移文 》,佩服其文采之餘,對紛繁的典故似懂非懂,乃持 以請教戴老夫子,也帶點好奇,有意考他一考。不料 夫子一瞥題目,便把書合上,滔滔不*,不但我們問 的典故他如數家珍地詳予解答,就連沒有問的,他也 一並加以講解,令我們佩服之至。
      國文班上,限於課本,所讀畢竟有限,課外研修 的師承則來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什麼學者,但 他們出身舊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 曉暢通達的。我一進中學,他們就認為我應該讀點古 文了,父親便開始教我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母 親也在一旁幫腔。我不太喜歡這種文章,但感於雙親 的諄諄指點,也就十分認真地學習。接下來是讀《留 侯論》,雖然也是以知性為主的議論文,卻淋漓恣肆 ,兼具生動而鏗鏘的感性,令我**感動。再下來便 是《春夜宴桃李園序》、《弔古戰場文》、《與韓荊 州書》、《陋室銘》等幾篇。我領悟漸深,興趣漸濃 ,甚至倒過來央求他們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們不很 願意,認為我應該多讀一些載道的文章,但見我頗有 進步,也真有興趣,便又教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滕王閣序》、《阿房宮賦》。
      父母教我這些,每在講解之餘,各以自己的鄉音 吟哦給我聽。父親誦的是閩南調,母親吟的是常州腔 ,古典的情操從鄉音深處召喚著我,對我都有異常的 親切。就這麼,每晚就著搖曳的桐油燈光,一遍又一 遍,有時低回,有時高亢,我習誦著這些古文,忘情 地贊嘆駢文的工整典麗,散文的開闔自如。這樣的反 復吟詠,潛心體會,對於真正進入古人的感情,去呼 吸歷史,涵泳文化,*為深刻、委婉。日後我在詩文 之中展現的古典風格,正以桐油燈下的夜讀為其源頭 。為此,我永遠感激父母當日的啟發。
      不過那時為我啟蒙的,還應該一提二舅父孫有孚 先生。那時我們是在悅來場的鄉下,住在一座朱氏宗 祠裡,山下是南去的嘉陵江,濤聲日夜不斷,入夜尤 其撼耳。二舅父家就在附近的另一個山頭,和朱家祠 堂隔谷相望。父親經常在重慶城裡辦公,隻有母親帶 我住在鄉下,教授古文這件事就由二舅父來接手。他 比父親要閑,舊學造詣也似較高,而且*加喜歡美文 ,正合我的抒情傾向。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