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老調子老故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443-643
    【優惠價】
    277-402
    【介質】 book
    【ISBN】97875550088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海峽文藝
    • ISBN:9787555008880
    • 作者:吳志高
    • 頁數:300
    • 出版日期:2016-10-01
    • 印刷日期:2016-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00千字
    • 作者吳志高觀察社會,審視商潮帆影,靜切大山脈息,使《老調子老故事》具有獨特視角和觸覺。
      本書內容取材於農村社會生活,*大部分屬親身經歷,親身感受,無論是散文、隨感、短論、小說,還是教學感悟,都極富鄉土氣息。
      感情真摯,愛憎分明,無論是歌頌性作品,還是批評性作品,字裡行間都跳躍著責任感、義務感,都滲透著嚴肅的理性思考。
    • 《老調子老故事》為當代個人散文集,主要為雜 文與遊記。作品分為四輯,主要抒寫作者吳志高從事 多年教育工作的感悟、描繪旅行途中的見聞、表達日 常生活的思索。文章語言簡練,觀點獨到。
    • 代序:貼近生活 忙裡偷閑
      **輯 激濁揚清
      關於喫喝
      漫談美酒
      衣當前後如一
      對現代楊白勞不能心太軟
      “老調”還須“常彈”
      “鯰魚效應”的啟示
      有感於莊周論君子
      士之諤諤與君之昭昭
      從“補丁”說起
      門外漢談“生意經”
      放生之善舉
      雙休乎,雙忙乎
      年初計劃見精神
      為有源頭活水來
      話說“憂患”
      話說“機遇”
      “建房熱”喜中有憂
      災後反思
      走出家門纔有路
      話說“比我高的都不要”
      一則故事的啟示
      提倡年輕化但不求生搬硬套
      欲致鳥者先樹木
      小議“工程”
      也說“勞動萬歲”
      浮誇者戒
      警惕另一種虛報
      蠶食性毀林開荒現像值得重視
      國人為何愛私了
      “飛蟲”、“飛鳥”、“飛虎”與法網
      “監考官”要過好“自考關”
      也談科教戰略
      甘為孺子牛瑣議
      有感於“孟母三遷”
      幸福在哪裡
      中學普及人口教育好處多
      歧視和驅趕學困生是犯罪行為
      慎提“讓××進課堂”之口號
      十年磨一劍 鴻篇傳技法——讀《文學寫作詞句個性化運用》
      從《鄧》劇看小平的人格魅力
      “文山會海”何時了
      欲說幼教好困惑
      第二輯 鄉野紀事
      歸宗賦
      走進五石
      城村訪古
      香澀濃淡話茶道
      身居鄉野話蘑菇
      身居竹鄉話青竹
      垂綸怡情話養性
      喫苦菜
      一切為了考生
      開學**天
      童年上學路上的記憶
      狂熱的中國年
      鐵蓮小記
      遊泳散記
      魚兒上水
      建師情緣
      雕刻人生
      志在鄉野寫虎鷹——陳良振其人其畫
      巧借天工 化朽為寶
      小荷已露尖尖角 必掛雲帆濟滄海——記少年英纔陳一鳴
      走進建甌東嶽廟
      拜謁孔廟 沉思悟理
      雲際山品茶論道
      漫談財富夢想
      開放的徐墩在前進——電視紀實片解說詞
      幸福的花兒競相開放——建甌市創建幸福校園活動紀實
      春風化雨花正濃
      庭院之花
      港澳之行話感悟
      巧藝奪天工
      秋水之戀
      錦江的歌聲和拳聲
      走進深山
      第三輯 街談巷語
      真老師
      趙富的故事
      “瘋子”書記
      結局
      一覺三驚
      尋找自由
      招干女兒
      孔乙己考函授
      獃板
      第四輯 教海拾貝
      “臨川現像”解讀
      以色列教育價值觀解讀
      猶太民族的財富教育
      論學校安全工作之十大關繫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刻不容緩
      想像力開發值得重視
      作文教學高耗低效問題之我見
      誦讀三境界
      讀寫相濟是提高語文教學成效的基本途徑
      言語意義分析在教學中價值初探
      語不驚人誓不休
      “不值得”還是“不可以”
      後記
    • 關於喫喝 “喫了沒有?”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喫*重要的了 。
      喫喝是人的**需要,嬰兒一降生就知道抱著奶 頭喫個不停。普通人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小康人家三 餐之後還要喫夜宵。過年要大喫,過節要大喫,生日 要大喫,相聚離別要大喫,*是不成規矩的規矩。因 為喫,大家還訂了一個“準則”:“外出辦事放肆喫 ,來了客人陪著喫,開會過節借口喫,互相攀比使勁 喫。”有錢喫自己的無可厚非,大喫大喝頂多觸犯勤 儉持家的祖訓,但公款喫喝則有悖黨風廉政問題。因 此,每到年底,黨和政府都要下紅頭文件,定性公款 喫喝是腐敗,給那些饕饕“公僕”敲一下警鐘。但鐘 聲在饞嘴者聽來恰似食堂的開飯鈴,於是,家家依舊 扶得醉人歸。為啥?有位“公僕”說:“禁喫時喫, 纔顯得*有開拓精神。”原來如此。
      關於喫喝,柏楊先生在《由喫到飲》中有這樣一 段精闢的論述:“喫為文明之母,沒有喫,便沒有文 化,*沒有文明,戰爭促使**進步,和平則促使飲 食花樣**比**增多。”從上古生喫活剝,到燧人 氏教人鑽木取火,由生喫到熟食,不能不說是人類進 化**的進步。至於國人把烹飪作為一種藝術,則* 進一步推進了喫文化的發展。於是,中華民族喫文化 便達到了世界喫文化的**。錢鍾書就曾感嘆:“喫 中國菜,住西洋房子,娶日本老婆,人生無遺憾矣! ”中國菜為何如此受人推崇?各類中國菜色香味之講 究程度,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度可以與我們相媲美。《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提到的茄鯗就足以讓人垂涎欲滴 。那茄子的喫法,要去皮取淨肉切碎後用雞油炸,再 用雞肉脯子合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 色干果子切成丁,拿雞湯煨干,然後用香油收,外加 糟油拌,盛人磁罐子封嚴,喫時取出,用炒雞瓜子拌 喫。這樣精美的制作,能不令人望菜吞涎嗎?後來, 英夷入侵,除了把鴉片打進來外,還把西餐打了進來 ,於是,中西雜交,*豐富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內涵。
      國人不僅講究喫的藝術性,而且講究喫的烘托氣 氛。如果宴席間沒有異性,喫喝是毫無趣味的。沒有 趣味便沒有食欲和飲欲,沒有食欲和飲欲,喫飯易飽 ,喝酒易醉。因此,喫喝*好還得有陪酒的靚女。這 在古代就有講究。據《史記·滑稽列傳》載:一次齊 威王請淳於髡喝酒,問道:“先生飲多少酒纔醉?” 淳於髡回答說:“一鬥也醉,一石也醉。”齊威王覺 得奇怪,便問緣故,淳於髡回答說:“大王賜酒,法 官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鬥就醉 了……如果鄉裡集會,男女雜坐斟酒慢飲,又作投壺 遊戲,互相招呼,結為同輩。握了女子的手不受罰, 目送秋波不被禁止,我私心喜歡。這種場面,喝八鬥 纔有兩三分醉意……如果陪酒女子,解開羅衫,我微 微聞到香氣,這時,我心情歡暢,那就能夠飲一石了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裡也濃墨寫了“宴酣之樂 ,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的眾賓歡 飲的情景。不過古時似乎*崇拜淺斟低飲,古人不稱 喝酒稱飲酒。所謂飲酒,便是慢慢地從牙縫舌尖滑進 咽喉,細細品味酒的醇香。唯有現在的國人纔是地道 的喝酒,那張牙舞爪修理對方的情景就頗為慘烈:一 個硬要灌,一個硬要半掩其門,聲明自己是“良家女 子”。不過,這與殷紂和夏桀修“酒池肉林”,日夜 同佞臣奸吏、宮妃美女們胡混的場面相比,又算不得 什麼,因為“酒池肉林”纔是真正的亡國之喫喝玩樂 。
      亡國之喫喝玩樂是一種腐敗。腐敗是不能不禁止 的。我們黨和政府一向深惡痛*那腐敗性的喫喝。早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就告誡全黨同志:務必繼 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但告誡歸告誡,就說紅頭文 件的一般禁止吧,根本就沒有辦法把食客勸出餐廳; 喫者照喫不誤還了得,那就實行“一刀切”,把公款 喫喝列為腐敗範疇。但精明的食客即刻實行“戰略轉 移”,從大飯店轉到小酒家,從小酒家移到企業,從 企業遷到家裡。“一刀切”不能清剿食客們的遊擊戰 ,那就征收筵席稅,運用經濟杠杆加以調控,看你敢 不敢貪喫。然而,這下可好,交了稅豈不默認了喫的 合法化,於是飯店很快就與食客結成“統一戰線”, 超過征稅標準額,就來個分解同類項;征稅無奈,那 就采取限量辦法。但食客經過一番共商對策後,個個 捧腹大笑:“‘四菜一湯’那就來個‘四盆一缸’吧 。”*後,不知誰的發明,又推出了“分餐制”,但 辦法總比困難多,十個人領取不同的菜,湊到一起不 又成了十菜十湯。嗚呼,真是拿他們沒辦法。
      為何屢禁屢喫?不少人便潛心研究。原來,中國 是好客的、慷慨的禮儀之邦,權謀之邦。據王力《請 客》一文說:“請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 ,而是權謀。”“如果被請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 以‘有求必應’助我升官發財;如果被請的人比我的 地位低,他可以到處吹噓,逢人說項,增加我的聲譽 ,間接地於我有益。”《老饕年鋻》一書中也說:我 們喫了人家的飯該有多少天背後不說主人的壞話,時 間的長短按照飯菜的質量而定,所以做人應當多多請 客喫飯,並且喫好飯,以增進感情,減少毀謗。錢鍾 書也說:“自己有飯可喫而去喫人家的飯,那是賞面 子。”喫,真是妙不可言的權謀社交。這樣看來,老 子所說的“虛其心實其腹”、“聖人為腹不為目”, 認為喫是*實惠的也就不**正確了。至於夏丐尊在 《談喫》末了推測“中國民族是否都從餓鬼道投胎而 來”*是一大錯誤,因為他遠沒有像王力他們那樣透 過現像看本質,一針見血地道出中國喫文化外延的那 層真義。
      值得補充的是,中國人在喫文化方面有極好的聯 想力和猜測力,以為人活著要喫喝,死了肯定也要喫 喝,鬼和神要喫喝,沒嘴巴的山川天地肯定也不例外 。蘇東坡“一樽還酹江月”便是詩人在祭祀天地。於 是尋常百姓,過年過節祭祀祖先,那虔誠的模樣,肯 定是以己之心度鬼神之腹了。
      關於喫喝,一口氣寫下來,時已午夜,饑腸響如 鼓。咋辦?總不能太委屈了肚子,還是切兩樣菜來飲 一杯去。不過,喫自己的該不會有人非議吧。
      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