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日出日落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32-336
【優惠價】
145-210
【介質】 book
【ISBN】97875531046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ISBN:9787553104690
  • 作者:東雍
  • 頁數:225
  • 出版日期:2014-12-01
  • 印刷日期:2014-1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50千字
  • 《日出日落》本為作者東雍在博客“日出日落”上書寫的學佛感言,卻意外地引來了眾多讀者的熱議和追捧,其原因除了作者文筆灑脫、文章哲理深厚之外,實因其議題緊扣人心之苦痛與解脫。
    作者筆端常帶感情外,真誠赤膽,令人感動;又作者特有的物理學背景和視角,分析社會人心自有獨天獨厚的優勢,故而其文章深入細致,條貫井然,暢快淋漓。
      若想了解佛法真實大義,在淺顯易懂的文字中感受佛法的高深與玄妙,*便捷的辦法莫過於讀此書。
  • 《日出日落》為東雍先生潛心修學佛法多年來的 感悟與心得,文筆優美,揮灑自如,哲理深厚,條貫 井然。內容共分六章:明眼塵事、證解典義、心光掠 影、行修漫議、究竟菩提、寓言與故事。作者主張親 修實證,崇尚科學精神,積極倡導佛法與世間法的圓 滿融合。《日出日落》所收錄文章實為東雍先生實證 參修的思想結晶,既有圓融佛法與世間法不共之精髓 ,又借此將其學佛因緣和修行經歷和盤托出。
  • 序言
    又序——彼冰之門
    一、明眼塵事
    佛法不主張“越窮越光榮”
    某甲與某乙錯位的對話
    募集兩噸黃金有感
    一個春節二百二十四萬頭豬被宰殺
    偶思:佛菩薩會擲骰子嗎?
    解析“審美疲勞”
    人與人之間幕後的因緣紐帶
    “孤獨癥”與“八風不動”
    我不信八字算命的理由
    不要活在別人的斷言中
    從佛子生病是否該看醫生談起
    居士在世俗工作中是要“與世無爭”嗎?
    從簡歷中的“興趣愛好”談起
    生死路上隻有獨行
    到底是誰害了你?
    我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理解
    享受美麗的孤獨
    由“天若有情天亦老”想起的
    “你爺爺的!”
    “十一”出遊的聯想
    孩子的天性是什麼?
    你纔是十萬裡挑一的“精華”!
    看了這組數字,當生何想?
    人有九品嗎?
    觸目驚心:每天墜毀一架滿載三百客人的飛機!
    動物的神通
    由大腦失憶聯想到的
    隨想:真實的,也可以是謊言
    你的身體並不聽你管
    至少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負數”
    好奇前世,小心被魔攝受
    “人好”就有罪Ⅱ馬?
    同樣食人間煙火,不一樣的結果
    相信因緣不等於是命定論
    你前世的見證人說不定就在你的周圍
    並非什麼人都可以理喻
    眼見不一定為實
    從東方三聖同時出現世間說起
    中秋月的聯想
    學佛與殺毒
    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
    生活中的八大口頭禪思考
    談談人間護法
    人是否可以貌相?
    我喫到了一個苦瓜……
    我活著有啥意思?
    關於臉上皺紋的思考
    我的煩惱真的剪落了嗎?
    不做自己喜歡做的,做自己應該做的
    群星伴月的啟示
    佛法中並不鄙視財富
    無縫的蛋誰會盯
    男人學佛需要去除的若干“味道”
    創造因緣與隨緣
    從世間“朋友”想到“喜”心
    我夢裡見到了“濟公”
    我每天布施的
    關於“忍無可忍”
    面子多少錢一斤
    無煩惱者如此這般Ⅱ馬?
    誰人不被誤解過?
    苦盡甘不一定來
    “是金子總是發光的”聯想到的
    知足……常樂?
    不要活在別人的斷言中
    生命在於靜止
    “喫錯藥”每年死十九萬啊
    “神醫”的藥
    真正證悟空性的“高人”
    宇宙有生命的世界大於五百億億!
    口腔是四百多種微生物生活的“熱帶雨林”
    圓融與圓滑的區別
    古錢幣內方外圓的學問
    不要讓命運成為布朗運動
    居士在生活中總是慈眉善目嗎?
    個性決定命運
    一個饅頭引發的思考
    不要什麼事都用出世間法來應對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居士求財現世成就法
    如果你的員工都天天念佛
    節儉是美德嗎?
    如果你有名有利
    是要“與世無爭”嗎?
    應該知足常樂嗎?
    命運和八字到底有多大關繫
    愛情麻煩Ⅱ馬?
    佛子要有傲骨無傲氣
    財布施會滋長人的貪婪
    從“錢夠花就成”想起
    問時間為何物?
    二、征解其義
    再談“分別心”
    “三寸不爛之舌”探源
    《心經》之“心”是核心之義
    乘願再來又如何?
    錯位的財神供養偶思
    如果種子種在水泥中
    “不見他人過”的應用場合
    八風不動與鐵石心腸
    自私的愛恰恰就是菩提心的嫩芽
    遭誹謗一定是你的業障嗎?
    青青翠竹&郁郁黃花?
    這樣的“執著”我不想破除
    傷害於己有恩之人罪報大
    思維不能與分別心劃等號
    我們該放下還是該提起?
    再談圓滑和圓通的區別
    “多心經”現像偶思
    色即是空——SexisZero?!
    殺人與殺一蚊子業報相同嗎?
    “一切隨緣”並非消極的得過且過
    不要什麼事都歸結為前世如何如何
    不能說人是非嗎?
    隨想:不能一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菩薩轉世再來,會是“一切如意”嗎?
    另眼看公案:蘇東坡和佛印到底誰輸了?
    把佛法融入生活,並非生活就是佛法
    世界上宗教都是一樣的嗎?
    生活禪
    怎樣供養*殊勝
    密法之密,密在哪裡?
    日食月食影Ⅱ向氣脈的說法有依據嗎?
    阿彌陀佛的誕辰日是怎麼來的?
    談談什麼是分別心
    說說“有舍纔有得”
    科學與佛法真的難以相融嗎?
    舍利形成的原因
    佛菩薩為什麼有時現憤怒相
    內心真的“隨喜”了嗎?
    三、心光掠影
    舷窗偶感
    “寂寞沙洲冷”遐思
    靜默的享受
    過客匆匆話人生
    昨夜獃坐中升起的思緒
    昨夜,回家……
    我不是個怪人(隨筆)
    我在山峰上行走
    我的佛堂故事點滴
    與馬祖對一首偈
    遊戲人生
    四、行修漫議
    我在普陀山見到了佛善薩化身
    達摩洞抽得“下下簽”的經歷
    要像每日洗臉一樣洗滌一下心靈
    談談當今時代在家居士的作用
    對自己的“無知”下手
    春節過後話修行
    靜默,是另外一種美麗
    莫做“小資”學佛者
    修行人年底是否也該有個修行總結
    修行路上也要小心“打劫”的
    喫錯藥學佛不得法
    消極不是佛子應有的心態
    一個人的修行境界有沒有憑證
    修行不能不設立目標
    一生不過隻有十年的修行時間
    學佛修行中的木桶原理
    學佛修行有沒有地基
    學佛中的西瓜與芝麻
    說該說的,而非說你知道的
    學密的還是學顯的?
    學會“攀緣”
    佛子在生活中要學會剎車
    自問知不知
    悟透了佛理又如何
    發現癥狀自醒篇
    師父不會主動叩你家的門
    佛法可調伏惡人卻無法調伏佛教油子
    看到珠穆朗瑪峰頂
    你出門別被車撞死!
    想方設法拜某大德為師是“攀緣”嗎?
    居士要在生活中廣行菩薩道嗎?
    當私欲**斷盡之時
    燒開水與閉關
    莫道前路無知己!
    關於信不信輪回偶思
    學佛的兩座大山
    不做“坑爹”的上師
    大德不應僅以“事業”度人
    “三根本”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次第
    修行始於出離心
    五、究竟菩提
    菩提心標志
    菩提心是轉凡成聖的關鍵
    佛菩薩處處皆是
    菩薩有沒有眼淚
    菩薩在這裡
    監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獄與監獄
    六、寓言與改事
    走出生命的怪圈兒
    露珠和風的故事
    命運就在你的起心動念之間轉變
    從農夫和蛇的故事話慈善
    發現白內障部落的故事
    孟母三遷的啟示
    夢中虎,觀人生
    千手觀音在人間
  • 佛法不主張“越窮越光榮” 有一些學佛人,似乎天生與錢財有仇,別人發財 他鄙視,他自己也窮困潦倒。若是因為一心辦道無心 修福也罷,但若骨子裡就認為“越窮越光榮”就大錯 特錯了。如果佛菩薩主張貧窮,那麼菩薩六度之中也 不會有布施一項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菩 薩從不把財寶當作糞土,相反,菩薩用錢財來施舍給 窮人。如果菩薩認為眾生越貧窮越好,甚至喫不飽穿 不暖無錢醫病纔好,那佛菩薩何必還費心費力地施舍 他們? 菩薩若無財,怎麼有能力進行財布施?菩薩在世 間,也一定善於經商,善於發財之道。總不會菩薩自 己不掙錢,隻是拿祖上的遺產來布施吧?有人說菩薩 福報無量,心裡一想錢財便從天上掉下來了。如果這 樣的話,我想世間的金融繫統就會秩序大亂了。菩薩 如果在世間的話,也一定遵守世間的規則,即便有“ 點石成金”的神通,也一定不會使用。
    再說說貧窮問題。如果我們人人都有福報,都積 累福報,就不必麻煩那些菩薩們破財布施了。被布施 被救度,說明我們是被憐憫的對像,佛菩薩憐憫貧窮 眾生是菩薩的悲心,並非菩薩專門喜歡貧窮的人,也 非提倡貧窮。就好比地藏菩薩在地獄裡忙碌,並非他 專門“喜歡”地獄裡的人,*非渴望人人都去地獄裡 面獃著。地藏的心願是讓地獄成空;菩薩的財布施心 願是讓天下百姓都富有。
    財富,從來都不是被佛菩薩排斥的。雖然錢財確 實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但它是好好活著的助緣。
    身體也是身外物,那我們都要把這個身體燒毀嗎?自 己不貪,是高境界;但我們不要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 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要跟福報過不 去。
    2007年3月26 某甲與某乙錯位的對話 1.某乙去某甲家裡竄門兒,正趕上甲給某丁介 紹佛學初級知識。乙批評甲說:“好為人師,乃人的 通病也!”甲愣在那裡,見乙把丁拉到一邊,對丁大 加“開示”去了。
    2.某甲在單位是個部門經理,一日某乙路過某 甲的公司便上去甲的辦公室坐坐。正趕上某甲的下屬 工作出了差錯,某甲正在批評下屬。乙對甲說:“修 行人,不見他人過,見人非即己非!”某甲無奈,想 了想對乙說“你剛纔見我的過了?”乙啞然。
    3.某甲是白領,收入很好,但工作也忙碌;某 乙工作上則不求上進。乙對甲說:“錢財乃身外物, 多少是夠?”不久前,乙被單位裁員裁掉了,半年找 不到工作,來找甲:“能否借我點錢?我房租三個月 沒付了,再不付今晚就將被趕出去了。” 4.某甲生病住院,某乙去看望他。乙問:“什 麼病?”甲說:“胃病。”乙說:“四大皆空,身體 是身外物,不要執著!”過了不久,乙單位檢查身體 ,乙被檢查出肝有腫瘤,懷疑是癌,甲去醫院看望乙 ,乙抓住甲就抱頭痛哭:“我咋這麼倒霉,我還這麼 年輕,你一定要想辦法救我!” 5.某甲約某乙喫飯,甲問乙喜歡喫什麼菜。乙 說:“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喫啥我不執著。”快喫 完的時候,甲出去了一會兒,讓服務員端來一道新菜 ,甲讓乙喫,乙沒加思索就把一個圓溜溜像鵪鶉蛋的 東西放在口裡,隻聽“喀嚓”一聲,乙捂著嘴對甲火 冒三丈:“你要陷害我啊?!這是菜嗎?這是一盤石 子!” 2007年3月23日 P3-P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