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孝是大幸福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16-312
【優惠價】
135-195
【介質】 book
【ISBN】97875153174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青年
  • ISBN:9787515317434
  • 作者:高路
  • 頁數:210
  • 出版日期:2013-08-01
  • 印刷日期:2013-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99千字
  • 《孝是大幸福》編著者高路。
    孝道是中華民族*鮮明的一個性格特征。不是說其他民族不講孝敬——《聖經》中上帝親自宣布的神聖十戒的第5戒就是“應當孝敬父母”,而是說隻有中華文化纔把它視為“道”。什麼是“道”?“道”的本意是光明大路,引申為基本規則,根本道理。與孝連用,就是對待父母長輩的規則,全天下的兒女都應該也必須遵循這個道理。孝道的根本性、普遍性不僅表現在親人之間,還表現在對老年人的尊敬和照料上,所謂的孝親敬老;同時也表現在*廣闊的社會各個領域。在古人看來,它是通達天地、理順人倫、弘揚道德、治理**、維持秩序、確立個人位置、增強個人、和睦家庭、協調社會、整合文化、移風易俗的“大經”,即大法則。可以這樣說,孝道作為古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其根本價值是定。定,穩定、確定、奠定。孝道定天地、定人倫、定道德、定**、定秩序、定個人、定家庭、定社會、定文化、定風俗、定幸福。借用神話道具,孝道是古代中國的定海神針,意義極為深遠。
  • 《孝是大幸福》編著者高路。 孝敬父母,幸福自己。 《孝是大幸福》分為三個部分:一、什麼是孝道 ;二、孝道的意義;三、孝道在今天。書末附有《孝 經》全文,文白對照。 盡孝的最大受益者是子女自己:從繼承方面看, 子女是父母終其一生所積累的物質財富、人際關繫、 經驗教訓的繼承者,從快樂方面看,盡孝是一個體驗 天倫之樂、成人之樂、自由之樂的過程,這樣的愉悅 及其帶來的幸福感是其他活動難以企及的,也是不可 替代的;從價值觀方面看,孝道是樹立心靈依托的一 個途徑。 孝道的根子牢牢地扎在人性中、民族性中,為家 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所必需。今天的孝道保留下來的是 親情。對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而言,親情表達的是一 種最終關懷,最終價值,是自我的安身立命之所。 孝敬父母,從現在做起。
  • 前言
    第一篇 什麼是孝道
    一、孝道的演進
    (一)子子
    (二)孝道的本質
    二、孝道的內容
    (一)愛父母
    (二)愛自己
    三、孝道的意識基礎
    (一)哲學之知
    (二)生活之情
    四、孝道的局限性
    (一)等級性
    (二)**性
    本篇小結
    第二篇 孝道的意義
    一、孝道的地位
    (一)孝道是天地之本
    (二)孝道是人倫之本
    (三)孝道是道德之本
    (四)孝道是為政之本
    (五)孝道是秩序之本
    (六)孝道是角色之本
    二、孝道的功用
    (一)個人
    (二)家庭
    (三)社會門
    (四)文化
    (五)風尚門
    三、孝道是幸福的源泉
    (一)天倫之樂
    (二)成人之樂
    (三)自由之樂
    本篇小結
    第三篇 孝道在**門
    一、孝道的崩塌門
    (一)社會結構變化
    (二)家庭結構變化門
    (三)價值結構變化門
    二、孝道的影響
    (一)家族企業門
    (二)文化紅利
    (三)親子之情門
    三、我們應該做什麼門
    (一)價值取向
    (二)訴求取向門
    (三)主體取向門
    四、我們能夠做什麼
    (一)熱愛生命
    (二)為老自尊
    (三)教育得法門
    本篇小結
    附錄一:本書主要參考文獻門
    附錄二:《孝經》文白對照
  • 3。文明時代發展期:敬老 從棄老到養老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為此人類 不知付出了多少努 力,然而孔子並不滿足。學生子遊請教什麼是孝,孔 子說:“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 政》)意思是,如今所謂的孝,說的是能夠贍養父母 。然而像狗和馬之 類,也能夠為人服務。要是缺少了尊敬,不是把人降 低到畜類的水平上了 嗎?孔子的意思很清楚,僅僅是贍養父母,即便是像 馬那樣賣力氣,像狗 那樣忠誠,也算不上孝。為什麼?因為在這方面人比 不過家裡的牲畜。
    孔子是從人與動物的區別來講孝的。不是說動物 也能贍養父母。動物 具有撫養子女的能力,但*無贍養父母的品性:無論 是食草類動物還是食 肉類動物,也無論是弱小動物還是強悍動物,成年後 都獨立生活,與父母 再無關繫,父母或老或死,**是它們自己的事情。
    孔子之所以把單純的 贍養劃在動物範疇內,是因為這種行為純粹屬於物質 層面,表現為衣食供 養,付出的是力氣,缺少精神的溝通和文化制度的內 容,所以跟狗和馬提 供的服務沒有根本區別。隻有在贍養的同時再加上“ 敬”——對父母人格 的尊敬,並且通過一繫列禮來表達這種尊敬,或者說 把尊敬貫徹到贍養行 為中,纔配稱得上孝。聯繫**,譬如做飯前先考慮 父母喜歡喫什麼,喫 飯時等父母夾菜後自己再動筷子,就屬於尊敬。
    孔子有一對父子學生,父親叫曾皙,兒子叫曾參 。曾皙老了,曾參主 持家業,每頓飯都給父親準備酒和肉。父親喫過後, 曾參一定要請示,剩 下的飯菜給誰;要是父親問這些東西家裡是否還有, 曾參為了讓他放心享 用,並且能夠支配食物,一定說有。曾參的兒子叫曾 元,曾參老了,曾元 主持家業,每頓飯一樣有酒有肉。然而在曾參用過飯 將要撤下時,曾元根 今個請不剩下的飯菜給誰;如果曾參問這東西還有沒 有,曾元就說沒有 。'他之所以這樣回答,是想把剩菜留下來,下頓飯 再給父親喫。對此孟 子這樣評論:曾元奉養的是父親的嘴巴和軀體, 而曾參奉養的則是父親的意志(《孟子·離婁 上》)。用這個例子解讀孔子的話,可以說曾元 的做法屬於動物性服務,曾參的做法纔是人的行 為,因為曾參的行為充滿了尊敬,而曾元不過是 打發父親喫飯。曾元的道德修養不夠,以人的標 準來衡量,他不合格,所以隻能做到奉養父親的 身體;曾參是道德大家,達到了人的境界,奉養 的也是人所**的東西——尊嚴。
    這種尊敬應該是充滿感情的,就是孟子主 張的“父子有親”(《孟子·滕文公上》)。
    親,親情,親愛。是說父子之間有親愛。唐朝 功臣英國公李世勛(徐懋功),是李世民麾下將 帥中*能打仗的一個,典型的鐵血漢子,但同 時又懷著一副柔腸。他有一個姐姐,身體不好,經常 鬧病。每逢姐姐生 病,他一定親自煮粥服侍。有時候太專心,竟然被爐 火燒焦了胡須。姐姐 心裡過意不去,說家中僕役、侍妾不少,你干嗎非要 親自動手,搞成這個 樣子?李世□說:姐姐和我歲數都不小了,算是老人 了。我給姐姐煮粥還 能煮多久呢?今後就是想煮,怕也是機會不多了。
    有一個當代故事,說的也是煮粥。女兒**喜歡 喫母親煮的粥,母親 眼神不好,煮飯時頭總是垂得很低,幾乎湊到了鍋上 ,聚精會神地用長木 勺不停地在鍋裡攪動。叫她一聲,扭過頭,臉上總浮 著笑。女兒離開家到 外面闖蕩,想起了母親的粥,便按照母親的配方煮了 一鍋。喝一口,遠不 是那味道。愣愣地想半天,終於明白了:母親的粥裡 有真情,而自己的煮 的粥裡卻沒有。這就是親人之愛,發自心底自覺自願 的情感。
    將孔子和孟子的說法結合起來,就是敬愛。敬愛 不是現代語彙,而是 古已有之。《孝經》說:“生事愛敬”(《喪親章第 十八》)。父母在 世的時候子女奉獻敬愛。可以說,敬愛是孝道在文明 時代發展期的核心內 谷’是子女對父母關繫的本質規定。
    P8-P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