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從長安到川滇(秦蜀古道全程探行紀實上下)/從長安出發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596-865
【優惠價】
373-541
【介質】 book
【ISBN】978755131166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太白文藝
  • ISBN:9787551311663
  • 作者:王蓬
  • 頁數:493
  • 出版日期:2018-02-01
  • 印刷日期:2018-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580千字
  • 王蓬著的《從長安到川滇》是我社2018年重點書繫“從長安出發”的其中一本。由天梯雲棧構成的古老蜀道,在數千年間穿越著秦巴大山,在人類的生存、爭戰、遷徙、貿易等諸多領域積澱著一份厚重、獨特、神秘的文化。**作家王蓬多次實地探行考察每一條蜀道,用文字和攝影機記錄下蜀道之難、之險、之魅力。全書按蜀道主脈順序編排,長文短章相間,單篇成文,整體貫通,兼及人文風情,讓我們沿著斑駁的古道,去窺探當年蜀道的威武神奇,去瞻仰蜀道的魅力風采。書中收錄了許多珍貴的老照片和作者考察蜀道過程中實地拍攝的精美圖片,語言清新活潑,行文流暢,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介紹蜀道的大眾讀本。
  • 王蓬著的《從長安到川滇》以史學的視角看蜀道 ,以文學的筆法寫歷史。30年探訪,足跡踏遍每一條 蜀道,尋叩從長安到川滇的秦蜀古道。如果你想了解 秦蜀古道,就請閱讀這本書。
  • 序 秦巴史詩不朽畫卷
    **輯
    褒斜古道尋蹤
    蜀道棧閣尋訪記
    揭秘首探連城山
    石門石刻沉浮記
    拓印世家傳奇
    褒谷與褒水
    褒姒鋪懷古
    馬道驛憶舊
    拜將壇風雲
    龍潭壩往事
    泰蜀襟喉武休關
    蜀道明珠張良廟
    林海蔥茏過柴關
    雲樹暮春越鳳嶺
    鐵馬秋風大散關
    漢唐長安
    第二輯
    嘉陵古道探源
    嘉陵古道探源記
    嘉陵新源藏區考
    滄桑祁山道
    煙雨麥積山
    半邊街逸事
    青木川傳奇
    巴山一夜
    蜀道瑰寶“漢三頌”
    神奇險峻五丁關
    漫漫古道牽古國
    清風明月通天府
    翠雲長廊接秦蜀
    雄視天下劍門關
    錦繡成都
    川滇古道話茶馬
    第三輯
    蜀道風情多絢麗
    秦巴山地風情
    秦巴山地風物
    泰巴山地人物
    泰蜀身姿羌楚影
    泰巴山中桃花源
    山水入室
    黎坪初記
    水鄉漁趣
    與古人同樂
    米倉道杜鵑
    秦嶺話奇樹
    褒斜古道調查
    秦嶺山林記趣
  • 國之瑰寶 刻石紀事,古之傳統,是對當時社會與重大事件 的真實記載。至今許多考古、文字、歷史乃至社會學 家仍需從石刻的述錄、弔文、祭頌、紀事、墓銘中去 論證史實,去考察凝聚於石刻上的當時社會文明。
    因為,能耗以時日鐫刻於石的文字,尤其是臨山 鐫刻被稱為“摩崖”的文字注定與重大歷史事件、重 要歷史人物相關。石性堅硬,垂之久遠且無法*改, 可以起到“補史之闕,參史之錯,詳史之略,繼史之 無”的作用。
    石刻早為古人珍視。可惜,歲月滄桑,風雨離亂 ,摩崖石刻已如鳳毛麟角。但陝西省漢中市城北18公 裡處的古褒谷口摩崖石刻竟多達104方,再沿谷上溯 則多達126方。而且,*多石刻尚在不斷發現補充之 中。這兒亙古便是溝通中原與大西南被稱為“蜀道之 始”的褒斜道的南口。1980年前,漢明帝下詔在此鑿 通一條長達15米的穿山隧洞,時稱石門。據專家考證 ,這是世界上*早的通車隧洞。楚漢相爭時,劉邦謀 臣蕭何便利用谷口落差,築壩引水,灌溉沃野,留下 古代水利工程遺跡。加之褒谷一帶,兩岸山崖壁立千 仞,一河流水奔騰湍急,激浪堆雪,飛玉濺珠,中空 一線,雄險至極,構成奇麗無比的景觀! 所以,幾乎從開鑿石門始,歷代鎮守使吏、往來 墨客便有題詠鐫刻於石門內外的山崖,內容多與石門 開鑿、道路興築和維修水利相關,有極珍貴的史料價 值。
    這批摩崖石刻中,漢代石刻即達八塊,為目前國 內僅有的八塊。曹魏與北魏石刻各一,宋代石刻有三 ,是我國從漢魏到唐宋的書法真跡,又成為研究漢字 及書法演變與發展的信史。
    所以褒斜道石門石刻早在宋代便為古人珍視。女 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其《金石錄》中曾收多篇 石門石刻;蘇軾、文同、洪適、歐陽修都曾熱衷於此 並留有文字;清代力主變革的康有為稱《石門銘》為 “書中仙品”;清代學者楊守敬把石門石刻拓片帶去 日本,震撼日本朝野,至今被日本書道院列為必修經 典;我國*早出版的辭書《辭海》二字便取自《石門 頌》。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也曾臨摹過《石門 銘》並說:“《石門銘》書法太好,我們今後就提倡 《石門銘》吧!” 這批珍貴石刻,與古棧道遺跡、石門隧洞、蕭何 堰故址融為一體,相互輝映,形成一座舉世**的藝 術寶庫。因在幽谷,歷2000年之久而基本無損。1961 年在**文物普查後被確定為***批重點文物保 護單位。
    不幸的是,20世紀60年代末興修水利,在石門處 修築大壩,雖經有識之士多方呼吁,終因動亂年月, 壩址終未移動,石門隧洞、古道遺跡與*大部分石刻 盡皆淹沒於浩渺庫水之中。隻是把珍稀的“石門漢魏 十三品”搶救了出來。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